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复变函数与<b>积分变换</b>(马柏林)课后的习题答案

  • MATLAB与PSpice数据接口技术

    摘 要 瞬态仿真领域的许多工作需要获得可视化数据, 仿真电路不能将输出参数绘制成图形时研究工作将受到很大影响. 而权威电路仿真软件PSpice 在这个方面不尽如人意.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通过MATLAB 编程搭建一个PSpice 与MATLAB 的数据接口,使PSpice输出数据文件可以导入到MATLAB中绘制图形. 这令我们能够很方便地获得数据的规律以有效地分析仿真结果, 这项技术对于教学和工程实践都有比较实际的帮助.关键词: 瞬态仿真 仿真程序 PSpice MATLAB 可视化数据The Data Transfer from Pspice to MATLABWu hao Ning yuanzhong Liang yingAbstract Many works in the area of transient simulation has shown how a emulator such asPSpice can be interfaced to an control analysis package such as MATLAB to get viewdata. Thepaper describes how such interfaces can be made using the MATLAB programming. The platformas a typical platform will solve the problem that PSpice software sometimes can not draw the datato a picture. It can make us find the rule from numerous data very expediently, so we can analyzethe outcome of the simulation. And it also can be us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Keywords Transient Simulation Emulator PSpice MATLAB Viewdata1 引言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常需要进行电路仿真 PSpice可进行直流 交流 瞬态等基本电路特性分析 也可进行蒙托卡诺 MC 统计分析 最坏情况 Wcase 分析 优化设计等复杂电路特性分析 它是国际上仿真电路的权威软件 而MATLAB的主要特点有 高效方便的矩阵和数组运算 编程效率高 结构化面向对象 方便的绘图功能 用户使用方便 工具箱功能强大 两者各有着重点 两种软件结合应用 对研究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香港理工大学Y. S. LEE 等人首先将PSpice和MATLAB结合 开发了电力电子电路优化用的CAD 程序MATSPICE[6] 将两者相结合的关键在于 如何用MATLAB 获取PSpice的仿真数据 对此参考文献 6 里没有详细叙述 本文着重说明用MATLAB 读取PSpice仿真数据的具体方法本论文利用MATLAB对PSpice仿真出的数据处理绘制出后者无法得到或是效果不好的仿真图形 下面就两者结合使用的例子 进行具体说明

    标签: MATLAB PSpice 数据 接口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wuchunzhong

  • 基于T-F变换的多点流体温度测量系统

    针对一般测温方法在进行流体多点温度测量时存在系统复杂,准确度和速度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频率(T-F)变换的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PIC18F6722单片机控制MOS管开关阵列,使多个测点的热敏电阻分别与TLC555构成振荡电路,将测点的温度变化转化为振荡频率的变化,使用8253计数芯片对TLC555的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并产生中断,单片机读取8253计数值反演为测点温度。实验表明,测点数目增多不会增加测量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设置8253的计数初值,可以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灵活选择测量的准确度和速度,满足了流体多点精确快速测温的需求。同时该系统具备简洁实用,成本低的优点。

    标签: T-F 变换 多点 流体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assef

  • 一般性制作指南为创建具有最大复用潜力的软件提供指南

    一般性制作指南为创建具有最大复用潜力的软件提供指南,针对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分析、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质量保证与测试以及文档等方面分别论述,帮助用户组织一个可复用软件构件(Reusable Software Component-RSC)的开发过程。这一部分的大部分内容独立于编程语言,在实现时采用特定语言的编码标准作为该标准的补充。

    标签: 软件

    上传时间: 2015-02-28

    上传用户:小儒尼尼奥

  • 一.高精度延时, 是 CPU 测速的基础 Windows 内部有一个精度非常高的定时器, 精度在微秒级, 但不同的系统这个定时器的频率不同, 这个频率与硬件和操作系统都可能有关。 利用 API

    一.高精度延时, 是 CPU 测速的基础 Windows 内部有一个精度非常高的定时器, 精度在微秒级, 但不同的系统这个定时器的频率不同, 这个频率与硬件和操作系统都可能有关。 利用 API 函数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 可以得到这个定时器的频率。 利用 API 函数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可以得到定时器的当前值。 根据要延时的时间和定时器的频率, 可以算出要延时的时间定时器经过的周期数。 在循环里用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不停的读出定时器值, 一直到经过了指定周期数再结束循环, 就达到了高精度延时的目的。 高精度延时的程序, 参数: 微秒 二.测速程序 利用 rdtsc 汇编指令可以得到 CPU 内部定时器的值, 每经过一个 CPU 周期, 这个定时器就加一。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数得 CPU 的周期数, CPU工作频率 = 周期数 / 时间 为了不让其他进程和线程打扰, 必需要设置最高的优先级 以下函数设置当前进程和线程到最高的优先级。 SetPriorityClass(GetCurrentProcess(), REALTIME_PRIORITY_CLASS) SetThreadPriority(GetCurrentThread(), THREAD_PRIORITY_TIME_CRITICAL) CPU 测速程序的源代码, 这个程序通过 CPU 在 1/16 秒的时间内经过的周期数计算出工作频率, 单位 MHz:

    标签: Windows CPU API 定时器

    上传时间: 2015-04-29

    上传用户:iswlkje

  • 这是关于最有控制和鲁棒控制几乎最好的书

    这是关于最有控制和鲁棒控制几乎最好的书,内容自包含,非常经典。 本书阐述了当代鲁棒与最优控制的主要和基本的内容,其中包含了作者对该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 全书共为二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阅读本书的数学基础;第三章为线性系统理论基础;第四章定义了信号的范数以及稳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增益;第五章论述了反馈结构的稳定性和性能特征;第六章引入了Bode敏感积分关系和Poisson积分公式在多变量时的形式;第七章讨论了用平衡截断法对线性多变量系统进行降阶;第八章研究Hankel范数近似及其在范数模型降阶中的应用;第九章采用小增益定理对不同模型假设下的系统推导鲁棒稳定性检验;第十章引入线性分式变换(LFT);第十一章研究了有多个不确定性源的系统鲁棒稳定性及性能。

    标签: 控制 鲁棒控制

    上传时间: 2014-01-01

    上传用户:731140412

  • 来回跳变程序

    来回跳变程序,即不断变换位置,简单易学,可作为学习I/O口用

    标签: 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坏天使kk

  • 1、 了解系统调用pipe()的功能和实际原理 2、 编写一段程序

    1、 了解系统调用pipe()的功能和实际原理 2、 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管道实现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 a) 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 b) 子进程调用函数write()向父进程发送自己的进程ID和字符串” s sending a message to parent.\n”。 c) 父进程调用函数read()通过管道读出子进程发来的消息,将消息输出屏幕,然后终止

    标签: pipe 系统调用 程序 编写

    上传时间: 2013-12-16

    上传用户:古谷仁美

  • 本书透彻讲解了经典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涵盖的23种基本设计模式。本书将这些设计模式分成五类:接口型模式、责任型模式、构造型模式、操作型模式

    本书透彻讲解了经典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涵盖的23种基本设计模式。本书将这些设计模式分成五类:接口型模式、责任型模式、构造型模式、操作型模式,以及扩展型模式。书中对各个模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借助UML图例和Java代码来演示这些模式的应用方法,另外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例子及有关设计模式的习题、思考题,以启迪读者的思路,使读者在边做边学中提高应用设计模式的实践能力。.. 本书的后面给出了各章节“自我突破”思考题的参考答案。读者可以先经过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与书后的参考答案作比较,这样读者将能够充分理解设计模式在Java应用程序开发中的角色,并能够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设计模式的能力

    标签: 模式 设计模式 可复用

    上传时间: 2014-01-11

    上传用户:PresidentHuang

  • 1.内存管理一律根据实际需要的大小在堆中动态分配内存。 2.边界检查。如果数组下标超越了数组大小界限

    1.内存管理一律根据实际需要的大小在堆中动态分配内存。 2.边界检查。如果数组下标超越了数组大小界限,会给出警告信息,可以防止非法内存访问以及方便程序的调试。 3.重载了+,-,*,+=,-=,数乘等常见运算符; 4.可以保存数组为二进制数据文件和文本文件两种形式,也可以从二进制数据文件和文本文件读取数据到数组。 5.实现了和矩阵相关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算法。一是高斯选主元消去法二是针对三对角矩阵的追赶法。 6.静态函数Bspline3():3次B样条曲线插值算法

    标签: 数组 内存管理 内存 动态分配

    上传时间: 2015-09-24

    上传用户:leixinzhuo

  • 1、 :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

    1、 :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采用“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对进程进行调度。 “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把CPU分配给就绪队列中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尝试静态优先数与动态优先数两种方法: a) 静态优先数是指优先数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优先数可以在数据输入时指定,也可以根据到达顺序、运行时间确定。 b) 动态优先数是指进程的优先数在创建进程时可以给定一个初始值,并且可以按一定原则修改优先数。例如进程获得一次CPU后就将其优先数减少1。或者进程等待的时间超过某一时限时增加其优先数的值。 2、 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模拟实现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3、 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模拟实现最低松弛度优先算法。 4、 程序与报告要求: a) 对上述要求1、2、3,至少要完成一项,鼓励尝试多种算法。 b) 输出结果要尽量详细清晰,能够反映调度后队列变化,PCB内部变化。 c) 可以选择在Windows或Linux环境下编写、运行程序 d) 鼓励使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在不同平台环境上进行开发比较。 e) 在实验报告中,一方面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优劣,说明各种算法适用于哪些情况下的调度。

    标签: 编写 模拟 程序 调试

    上传时间: 2015-11-13

    上传用户:zq7099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