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u-p-o 系列直流电压信号隔离放大器是一种将电压信号转换成按比例输出的隔离电流或电压信号的混合集成电路。该ic内部含有一组高隔离的dc/dc电源和电压信号高效率耦合隔离变换电路等,可以将直流电压小信号进行隔离放大(u/u)输出或直接转换为直流电流(u /i)信号输出。较大的输入阻抗(≥1 m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电流输出>650ω,电压输出≥2kω)能实现小信号远程无失真的传输。 ic内部可采用陶瓷基板、印刷电阻全smt的可靠工艺制作及使用新技术隔离措施,使器件能满足信号输入/输出/辅助电源之间3kv三隔离和工业级宽温度、潮湿震动等现场环境要求。外接满度校正和零点校正的多圈电位器可实现 0-5v/0-10v/1-5v4-20ma/0-20ma等信号之间的隔离和转换。(精度线性高,隔离电压3000vdc)
上传时间: 2014-12-23
上传用户:392210346
采用扇形微带短截线作为滤波器的基本单元,设计出具有宽频特性的滤波器,在微波平面电路的设计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设计扇形微带短截线单元的物理尺寸,能够实现特定频段的高选择性滤波器。用ADS 和HFSS 对这种新型滤波器与传统直形滤波器进行了特性对比,在特性方面,新型滤波器比传统滤波器具有更陡峭的过渡带和更宽的频带等优点;在结构方面,新型滤波器电路相对传统滤波器可以减少基板面积。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xsnjzljj
对高速PCB中的微带线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进行了有损传输的串扰仿真和分析, 通过有、无端接时改变线间距、线长和线宽等参数的仿真波形中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波形的直观变化和对比, 研究了高速PCB设计中串扰的产生和有效抑制, 相关结论对在高速PCB中合理利用微带线进行信号传输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上传时间: 2013-10-26
上传用户:dragonhaixm
对高速PCB中的微带线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进行了有损传输的串扰仿真和分析, 通过有、无端接时改变线间距、线长和线宽等参数的仿真波形中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波形的直观变化和对比, 研究了高速PCB设计中串扰的产生和有效抑制, 相关结论对在高速PCB中合理利用微带线进行信号传输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上传时间: 2015-01-02
上传用户:haohao
多线程 网络传输 开发环境:Delphi7.0+WinXP,没用其他控件(除了Delphi自带的Indy) 传输协议:TCP/IP 客户端一次发送65000字节的包,服务端负责组装并处理数据粘连。 使用ReadBuffer(),Send()函数来接收发送Buffer内字节,这样作的目的是使程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你可以自定义Buffer内那些字节的含义,例如是字符串、图像、声音、命令等等。 文件的多线程读写采用windows内存映像技术。 关键的服务器处理函数IdTCPServer1Execute(AThread: TIdPeerThread)是非线程安全的。如果使用临界区,那么多线程将在这里串行执行,严重降低多线程效率。对此,我采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具体可以看程序。
上传时间: 2014-12-02
上传用户:silenthink
红外线文件传输 这是我“任何地点办公”理念所想到的,并不一定要带着笔记本,无论如何笔记本比手机重,大。
上传时间: 2015-06-14
上传用户:change0329
S3C44B0X 自带的IIS 音频接口的使用,通过 DMA 数据传输方式编程实现对wav 声音文件(不超过 10 秒)的循环播放。
上传时间: 2013-12-02
上传用户:851197153
对生物DNA进行两条碱基的比对,找出最小编辑距离,显示出联配结果(带界面变成源码)
标签: DNA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稀世之宝039
在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时,常用的是串行通信方式。在 Visual C++的编程中,既可以用 Windows API函数进行串行通信编程,也可以利用环境自带的控件进行编程。利用 API函数编写实际应用程序时,往往要考虑多线程的问题,这样编出来的程序不但十分庞大,而且结构比较复杂,继承性差,维护困难。但是使用串行通信控件就 相对简单一些,而且功能强大,性能安全可靠。
上传时间: 2013-12-09
上传用户:z754970244
基于MATLAB的PSK系统仿真传输图,希望能给大家带去方便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s36399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