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组成? 1、变送器和执行器 2、信号调理器3、数据采集控制硬件4、计算机软件 选择数据采集卡要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通道的类型及个数2、差分或单端输入3、采样速度4、精度要求 名词解释单端输入方式:各路输入信号共用一个参考电位,即各路输入信号共地,这是最常用的接线方式。使用单端输入方式时,地线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强。 双端输入方式:各路输入信号各自使用自己的参考电位,即各路输入信号不共地。如果输入信号来自不同的信号源,而这些信号源的参考电位(地线)略有差异,可考虑使用这种接线方式。 单极性信∶号输入信号相对于模拟地电位来讲,只偏向一侧,如输入电压为0~10V。双极性信号∶输入信号相对于模拟地电位来讲,可高可低,如输入电压为-5V~+5V。 A/D转换速率∶表明A/D转换芯片的工作速度。 初始地址∶使用板卡时,需要对卡上的一组寄存器进行操作,这组寄存器占用数个连续的地址,一般将其中最低的地址值定为此卡的初始地址。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sy_jiadeyi
自适应波束形成是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通过一些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获得天线阵列的最佳权重,并最终最后调整主瓣专注于所需信号的到达方向,以及抑制干扰信号,通过这些方式,天线可以有效接收所需信号。在实际应用中,收敛性,复杂性和鲁棒性的速度是在选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本文聚焦于最小均方(LMS)算法和样本矩阵求逆(SMI)的算法,分析了它们的性能,并在Matlab的帮助下将这两个算法应用于自适应波束形成。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ArmKing88
雷达的抗干扰(ECCM)性能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参数,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估雷达性能,是装备研制和使用均关注的问题,分析了雷达干扰环境,构建了雷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抗干扰评估模型,得到了评估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上传时间: 2013-12-06
上传用户:xiaoyuer
文中对工作在脉冲多普勒体制下的雷达导引头箔条回波进行了建模,并且分析了箔条回波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基于箔条的整体运动特性,采用非递归滤波器法对箔条回波的幅度特性和功率谱特性进行了仿真实现,仿真结果与理论相符。箔条回波模型可用于PD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领域和PD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性能评估。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萍水相逢
介绍了在加性高斯噪声干扰条件下,多种二进制通信系统信号的传递与最佳接收,根据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基本思想,建立在加性噪声干扰下的相关检测系统蒙特卡罗仿真模型。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方法实现,最终仿真结果与对应系统的理论误码率基本符合。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84425894
中继技术作为LTE-Advanced 系统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将为小区带来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系统容量,以及更廉价的网络建设成本。对当前LTE-Advanced 系统中的中继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主要对中继的分类,资源复用方式和引入中继后的干扰情况做重点阐述。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kr770906
文中首先研究了F16雷达对抗系统仿真的流程,重点对雷达系统的基本模型以及干扰模型进行了论述,并对F16机载雷达对抗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较好地为机载雷达对抗系统提供方案论证和性能评估。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ztj182002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研究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文中创新的将跳时技术与现有导航系统相结合,提出基于直扩/跳时(DS/TH)混合扩频的导航卫星系统方案。并分别在4种卫星导航干扰模式下,对此方案进行了抗干扰性能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33 dB误码率为10-4时,该方案抗干扰性能比传统导航信号至少提高17 dB,尤其对于抗脉冲干扰,其性能可以改善20 dB左右。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GeekyGeek
为解决北斗导航接收机干扰功率强、有效信号弱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倒置自适应算法的抗干扰设计方案。该方案以自适应天线系统为平台,采用FPGA处理器Virtex5芯片实现自适应算法,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原则迭代计算功率倒置的最优权值并产生加权输出。测试结果显示:功率倒置算法在干扰形式、干扰方向未知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干扰,为北斗导航接收机提供最高50 dB的抗干扰能力。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born2007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MIMO技术,主要面临同道干扰和噪声两个问题。文中介绍了克服同道干扰的MIMO卫星通信线性检测系统,并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输入端引入扩频技术和接近香农极限的LDPC编码,而在输出端进行解扩和译码,既减小了同道干扰,又明显削弱了噪声,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4-01-01
上传用户:hfn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