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可靠性工程

  • 嵌入式无线应用的可靠性和功率效率优化设计

    嵌入式无线应用的可靠性和功率效率优化设计

    标签: 嵌入式 可靠性 功率效率 优化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603100257

  • 使用STM32库建立keil_工程详细步骤

    使用STM32库建立keil_工程详细步骤

    标签: keil STM 32 工程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yd19890720

  • 基于Memory-link协议的人机交互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介绍一种人机交互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该系统基于Memory-link通信协议,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基于ARM7架构的S3C44BOX作为主控芯片,通过RS-422实现人机交互通信。结合抗干扰的硬件设计和稳定有效运行的软件设计方案,实现了在强干扰下稳定可靠的通信。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在自主开发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通信部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 Memory-link 协议 人机交互系统 可靠性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cknck

  • MDK环境下利用STM32库V3.5创建工程的方法

    MDK环境下利用STM32库V3.5创建工程的方法:

    标签: MDK 3.5 STM 32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erkuizhang

  • 嵌入式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

    本文分析了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复杂度、可靠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给出了增加嵌入式系统可靠性的一般方法。

    标签: 嵌入式 可靠性设计 系统软件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firstbyte

  • 微波工程 (中文版)

    微波工程 (中文版)

    标签: 工程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

  • 自适应旁瓣对消在数字阵列雷达中的工程实现

    文中简要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基本原理,旁瓣对消模块在某雷达的应用,推导出便于工程实现的理论公式。在实际工作中能满足雷达系统抗干扰性能指标的要求。

    标签: 自适应旁瓣 数字阵列雷达 工程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mhp0114

  • 影响无线通讯可靠性和距离的几个因素

    影响无线通讯可靠性和距离的几个因素无线通信距离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四个:一是发射机的射频输出功率;二是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三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四是发射/接收天线的类型及增益。而在这四个主要指标中,各国电磁兼容性标准(如北美的FCC、欧洲的EN 规范)均只限制发射功率,只要对接收灵敏度及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两项指标进行优化,即可在符合FCC或CE 标准的前提下扩大系统的通信距离。一影响无线通信距离的因素1、地理环境通信距离最远的是海平面及陆地无障碍的平直开阔地, 这也是通常用来评估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距离时使用的地理条件。其次是郊区农村、丘陵、河床等半障碍、半开阔环境,通信距离最近的是城市楼群中或群山中,总之,障碍物越密集,对无线通信距离的影响就越大,特别是金属物体的影响最大。一些常见的环境对无线信号的损耗见下表根据路径损耗公式:Ld=32.4+20logf +20logd f=MHZ d=Km 可知信号每损耗6dB,通讯距离就会减少一半!另一个因素就是多路径影响, 所以如果无线模块附近的障碍物较多时也会影响通讯的距离和可靠性。2、电磁环境直流电机、高压电网、开关电源、电焊机、高频电子设备、电脑、单片机等设备对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距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气侯条件空气干燥时通信距离较远,空气潮湿(特别是雨、雪天气)通信距离较近,在产品容许的环境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会导致发射功率减小及接收灵敏度降低,从而减小了通信距离。

    标签: 无线通讯 可靠性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bvdragon

  • 三菱plc工程实例(新手学习附带程序)

    三菱plc工程实例(新手学习附带程序)。

    标签: plc 三菱 工程 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lalaruby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情况简介(课程内容设计是否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情况,课程及教学改革情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情况,教学效果等) 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工程动态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和测试信号分析、处理及几种常用物理量的动态测试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测试技术的应用场合和发展前景,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测试系统各环节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性能与特点,学会使用测试系统进行实际物理量的测试,掌握测试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选用测试系统与装置及正确应用测试系统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的技能。

    标签: 机械工程 技术基础 测试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hgy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