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变结构控制

滑模控制(slidingmodecontrol,SMC)也叫变结构控制,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控制,且非线性表现为控制的不连续性。这种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的“结构”并不固定,而是可以在动态过程中,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如偏差及其各阶导数等)有目的地不断变化,迫使系统按照预定“滑动模态”的状态轨迹运动。由于滑动模态可以进行设计且与对象参数及扰动无关,这就使得滑模控制具有快速响应、对应参数变化及扰动不灵敏、无需系统在线辨识、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
  • 小功率光伏逆变器的设计

    文章首先分析比较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各种主电路结构优缺点,提出适合小 功率光伏系统的两级式并网结构,并对前级DC-DC电路和后级DC-AC分别进行 了电路结构的选择。

    标签: 小功率 光伏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13-06-14

    上传用户:jjj0202

  • 基于ARM感应电机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感应电机具有可靠性好、结构简单、耐腐蚀、效率好、结构紧凑、价格低廉和体积小等优点,成为工业伺服控制的主要传动装置然而,感应电机又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磁链和转矩的非线性耦合及参数时变,使得感应电机的控制十分复杂,特别是在实际电机控制系统中,还需要考虑硬件和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致使实现高性能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更加困难 本文研究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策略,综述了感应电机高性能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和感应电机模糊控制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实际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器选型中各个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本性能和优缺点在给出三相坐标系和二相坐标系中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之后,从理论上阐述了模糊控制和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的PI控制器参数整定繁琐,系统鲁棒性差的缺点,论文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感应电机的变频调速,采用CRI推理法,设计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矢量控制器,利用Matlab对基于模糊PI控制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采用两种控制器实现的感应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的控制性能优于常规的PI调节器 论文对基于ARM的感应电机数字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采用LPC2214ARM微处理器构成数字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方法,给出了一种高性能感应电机的数字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的组成及软件模块的功能,并给出了主要算法的参考代码,为实际电机控制器的选型和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标签: ARM 感应电机 数字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sy_jiadeyi

  • 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

    目前见到的许多关于直流电机的测速与控制类文献中,以研究无刷直流电机较多,采用PID算法,PWM调速的居多。这些文献所采用的控制器一般都是Motorola公司的MC33035,MICROLlinear公司的ML4425/4428,诸如Infineon的嵌入式单片机C504或采用通用的PWM芯片如SG3524、TL494等。采用这些ASIC芯片,虽然能实现直流电机的无级调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与计算机直接接口,许多较为复杂的控制算法无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不理想。总的来讲,控制器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可移植性差。虽然采用PWM芯片来实现电机无级调速的方案成本较低,但当控制器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增加多种附加功能时,其灵活性不够,而且反而增加硬件的成本。还有一些使用PLC控制器或高档处理器芯片(如DSP器件)的文献,它们虽然具有较高的控制性能,但由于这些高档处理器价格过高,需要更多的外围器件,因此也不具备在通常情况下大规模使用的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总体的研究方向是提出质量更高的算法和调速方案,以及在考虑成本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这种算法的核心控制器。 在研究方法上,有的采用软件仿真,从理论作深入的研究;有的通过实践总结提出一些具有使用价值的实践方法。其中常见的有PID算法,模糊PID算法,结合神经算法的PID算法等;在调速方案上,有采用普通的PWM调速,也有特殊PWM(PWM-ON-PWM)调速以及其它调速方式。另外电机转速测量方案通常有光电式和磁电式,也有用超声波测量的方案。 直流电机,尤其是永磁直流无刷直流电机(PM-BLDC),由于其固有的许多特点,在加上我国的稀土资源丰富,被众多电机专家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换代产品。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控制原理和稀土材料工业的发展,可以预见这种产品必然会逐步取代传统结构的交流电动机加变频调速器的模式,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更多的领域。

    标签: 单片机控制 直流电机

    上传时间: 2013-06-25

    上传用户:坏天使kk

  • 500W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设计图

    500W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设计图.由实验波形可以看出,所设计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工作稳定。性能良好。由于采用了以TMS320F240型:DSP为主的控制电路,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采用了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和反孤岛控制功能的软件设计,因而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的能源且能检测孤岛效应的发生。

    标签: 500W 太阳能光伏 并网逆变器 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ty6899826

  • 基于DSP+FPGA结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摘要:  为了实现视频图像的实时处理,采用基于DSP+FPGA的线性流水阵列结构,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采集的视频数字图像做预处理,并结合大规模可编程逻辑阵列CPLD进行逻辑控制,实现了视频图像的采集和目标提取的视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介绍了该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各种视频跟踪算法的应用.该系统与计算机联结,配以适当的图像处理软件和开发系统,即可形成一个通

    标签: FPGA DSP 图像处理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17

    上传用户:dancnc

  • (10)检测、控制与仪器仪表卷 第10篇 仪器仪表特种工艺.rar

    资料->【F】机械结构->【F1】机械丛书->机械工程手册(第二版) (共10卷)[pdg]->(10)检测、控制与仪器仪表卷 第10篇 仪器仪表特种工艺.rar

    标签: 仪器仪表 检测 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7-08

    上传用户:ZJX5201314

  • 基于SCA的可移植FPGA波形结构及组件

    软件通信体系架构(SCA)可以实现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从而使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成本得到显著降低,应用灵活性得到极大增强。虽然SCA通过CORBA机制很好地解决了通用处理器设备波形组件的互连互通和可移植问题,但是这种机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FPGA这种专用处理器。随着FPGA处理性能的不断提升,它在SCA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在SCA系统中很好地集成FPGA波形,如何提高FPGA波形的可移植性就成为当前软件无线电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论文首先通过对现有的旨在解决FPGA波形可移植性的协议和规范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接下来对MHAL规范、CP289协议、OCP接口规范中的方法加以融合和优化,提出了新的FPGA可移植波形结构。这个结构既为FPGA波形设计了标准的通信接口,又实现了波形应用的分离,同时还通过OCP接口实现了波形组件运行环境的标准化,真正实现了波形的可移植。    其次,论文根据提出的波形结构,结合CP289协议中的操作要求,在原本过于简单的MHAL消息格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同时具体给出了MHAL消息封装结构和MHAL消息解析结构的处理流程,实现了FPGA波形在SCA系统中的标准通信。论文通过对CP289协议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具体化的容器结构,并进一步进行了容器中组件控制模块、互连模块和本地服务模块的设计,实现了波形应用的分离。论文以OCP规范为基础,依据CP289协议中对组件接口的约束,设计了几种典型的组件OCP接口,使得波形组件设计与系统实现相分离,并真正实现了波形运行环境的标准化。    最后,论文根据所设计的波形结构和组件接口设计了一个FPGA验证波形,通过波形的实现,证明FPGA波形组件可以像GPP波形组件一样可加载、可装配、可部署、可装配,验证了论文所设计的FPGA波形是与SCA兼容的。另外,通过对波形组件移植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波形结构和组件接口能够为波形组件提供很好的可移植性。   

    标签: FPGA SCA 移植 波形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moonkoo7

  • 基于DSP的电动机控制与检测

    · 摘要: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电动机功率控制方法,实现对医学设备的电动机功率精准控制.方法:通过对DSP微控制器TMS320LF240x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WM调制电路的功率控制方法.结果:测试结果完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结论:该系统结构简单,可编程性好,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而不需要改变外围的电路,易于升级及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要求.  

    标签: DSP 电动机 控制 检测

    上传时间: 2013-06-28

    上传用户:yangzhiwei

  • 模糊PID控制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设计

    ·摘 要:从改善步进电机动静态性能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基于AT89C51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优化设计方案,主要介绍了该驱动器的控制策略和硬件结构等。试验结果表明,驱动器的动静态性能、鲁棒性和控制精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著者文摘] 

    标签: PID 模糊 控制 步进电机

    上传时间: 2013-07-05

    上传用户:neu_liyan

  • 智能控制14本

    ·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pdf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pdf智能系统:结构、设计与控制.pdf智能控制原理及应用.pdf智能控制与Lon网络开发技术.pdf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应用.pdf智能控制系统.pdf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pdf智能控制技术.pdf智能控制导论.pdf智能控制.pdf智能控制——基础与应用.pdf基于网络环境的智能控制.pdf多智能体原理与技术.pdf

    标签: 智能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xe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