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中常用的电路,在强大的EDA软件Multisim下仿真实例,学习的好资料,机不可失!
上传时间: 2013-08-04
上传用户:JESS
这篇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定以ARM为内核的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为研究对象。 首先,根据雷达伺服控制系统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选择基于ARM920T的S3C2410和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12Q240作为主控芯片,ARM与FPGA的连接形式采用中断+存储器的形式;将ARM与FPGA上多余的引脚引出作为将来升级的需要;还画出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的系统图并制作了PCB板。 其次,选用PID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模糊神经网络综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用Matlab7.1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性能较常规PID得到较大改善。 最后,根据FPGA在伺服系统主要任务,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在FPGA芯片中分别编制实现DAC0832接口控制功能、光电编码器与脉冲发生电路的程序代码;并在Quartus II6.0环境下通过仿真,且得到仿真的波形符合系统功能要求。采用C语言编写在ARM中实现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代码,通过CodeWarrior for ARM的编译无误后,生成可执行文件.axf,,调用AXD进行在线仿真调试。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对伺服系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 结果表明:ARM作为伺服控制器的内核,其性价比与集成度高:用FPGA芯片实现接口电路使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性高、速度快、可配置及连接方式灵活。因此采用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降低了系统功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Ruzzcoy
关于proteus仿真完全学习资料,可以实现对proteus仿真的全面了解,掌握!
上传时间: 2013-06-27
上传用户:Shoen
现代喷气织机以其高速、高性能等优势,占据了无梭织机的大部分市场,并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织机。送经、卷取机构是织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纱张力的控制精度已成为评定织机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因此,提高和改善喷气织机的电子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性能非常必要,而且,开发具有高速、高精度的独立电子送经和卷取控制模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研究开发了一款独立的电子送经和卷取控制模块,通过人机界面或CAN通讯对该控制系统所需参数进行设置,使其可以根据参数设置应用于不同型号的喷气织机。通过对系统的控制分析,本课题主要从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控制及张力控制算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喷气织机的性能要求及控制器结构与性能的综合考虑,系统采用以高速ARM7TDMI为内核的低功耗微处理器LPC2294作为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不仅速度快、性能稳定,而且其丰富的外围模块大大简化了硬件电路的设计。硬件电路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嵌入式最小系统模块、主轴编码器采集模块、张力采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通讯模块、人机界面模块、输入输出信号模块等。根据系统需要,对各个模块的控制器件进行选取,并设计出各个模块的接口电路。最后,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硬件电路设计中采取了隔离、去耦等硬件抗干扰措施。 在软件设计方面,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便于系统升级和维护。在系统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对操作系统内核进行剪裁和移植,并对系统时钟节拍进行修改。结合硬件电路及系统控制要求,对系统启动代码进行修改;并根据系统对各个功能模块控制的时效性要求,对系统任务进行合理规划。为了说明系统采用该RTOS的可行性,对实时性要求最高的张力采集任务进行了实时性分析。对CAN通讯协议进行制定和编程实现,并对I2C、CAN和LCD驱动程序进行开发,另外,对每个任务的功能及控制流程和任务间及任务与中断间的信息通讯进行了说明。系统在软件方面也采用了一定的抗干扰技术,对硬件抗干扰进行补充。 最后,针对经纱张力的非线性和滞后性等复杂特性,对张力调节采用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算法,设计出张力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并在Matlab及Simulink工具下,对PID控制器下的张力算法及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下的张力算法进行仿真研究。而且对张力模糊PID控制算法在LPC2294中的实现进行了说明。关键词:ARM; μC/OS-II;喷气织机;送经卷取;模糊PID
上传时间: 2013-06-11
上传用户:ivan-mtk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大、信号处理灵活、易于实现各种参量反馈等优点,因此它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和军事工业的各个技术领域。近年来,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等控制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核心的控制器,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现阶段,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其小型、专用、便携、高可靠的特点,已经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过程、远程监控、智能仪器仪表、机器人控制、数控系统等,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实时操作系统,可以克服传统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系统功能不足和基于PC的控制系统非实时性的缺点,其性能、可靠性等都能满足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的要求,在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实验室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的控制要求,提出以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RM9(S3C2410)微处理器的电液位置伺服控制器。本系统控制器的开发设计中,在以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基础上,通过外部扩展,使得系统控制器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开发了A/D转换电路、D/A(PWM)转换电路、伺服放大电路、串行接口等电路,同时为了使得控制器的程序代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使用了操作系统,通过比较选择了uC/OS-Ⅱ实时内核,并成功移植到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中,并编写了A/D、数字滤波、D/A(PWM)等软件程序,通过编译、调试、验证,程序运行正常。在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控制策略的选择中,分别采用PID、滑模变结构、模糊自学习滑模三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比较,得出采用模糊自学习滑模控制策略更有利于系统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ssnaxie
较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需要实时更新电机参数,文章中采用一种在线辨识永磁同步电机参数的方法。这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方法是在转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进行的,通过MATLAB/SIMULINK对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更新电机控制参数。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最小二乘法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685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分析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仿真环境TOSSIM 的系统结构;并与基于通用网络仿真环境ns-2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方法进行了对比;指
上传时间: 2013-05-29
上传用户:jichenxi0730
本文对燃料电池车用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讨论,对基于ARM的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对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作了详细的研究并给出了提高电磁兼容能力的措施。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性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分析了大功率DC/DC变换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电磁兼容环境。在此基础上,从控制电路的最小系统、检测系统、脉冲发生系统以及驱动电路、CAN通讯电路等方面重点讨论了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本文在DC/DC变换器电感电流连续状态空间小信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对大功率DC/DC变换器单环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给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设计了基于ARM控制系统的软件结构并编写了相应的软件代码。此外,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重点讨论了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以及抗干扰措施。在系统硬件和软件基础上进行了功率试验并给出了试验结果以及今后改进的方向。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wao1005
Multisim10仿真教程Multisim10仿真教程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lansedeyuntkn
雷达显控终端作为对雷达数据的直观表述,是各种雷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Direct3D 和雷达显示器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VC++和Direct3D 的雷达P 型显示器仿真模型
上传时间: 2013-06-1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