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手机、汽车等众多领域中对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前景在这些领域中也极为广阔。但是同时,随着更加苛刻的要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实时性,可靠性,强移植性等变得更加重要。现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已经发展到了第2代微内核操作系统,例如L4、QNX等,它们主要是解决了微内核体系系统中所带来的进程之间通信的问题。微内核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移植性,并且可靠性强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种系统体系。本文在在微内核结构基础上,借鉴了L4、VxWorks等几个优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思想,来分析RT-Threa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Thread操作系统融合了微内核的特点并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属于第二代微内核操作系统。它使用范围极其灵活,无论是在资源紧张的小型系统还是一个具有内存管理、网络功能等的基本计算单元,并且它内核可配置、扩展性好。这里主要讨论了RT-Thread系统的微内核的具体实现,详细分析了RT-Thread的各个功能模块例如内核对象系统、线程调度、IPC机制、内存管理等,并且分析了各个模块在内核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将其移植到CM3芯片中,并测试了系统功能。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
自从超声科技问世以来,其发展日新月异,应用日益广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超声学研究与应用均起步较晚,技术状况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事业多领域的需求,广阔的市场前景促使我们加大研究力度。本文首先介绍了功率超声波技术的原理和发展趋势,然后详细分析了超声波设备的组成、关键技术以及设计难点,并采用三种不同的控制方案设计、制作了超声波发生器,分别应用在超声波清洗机和焊接机中。主电路使用集MOSFET和GTR的优点于一身的IGBT作为开关管,构成半桥逆变电路。通过分析超声波换能器的阻抗特性,比较换能器工作在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的优劣,介绍了几种匹配方式的特点,设计了匹配电路。控制电路中分别采用了锁相方式、扫频控制方式以及模糊自适应控制方式实现了对超声负载的自动频率跟踪,并且功能完善,配备了软启动、死区调节、限流、过流、驱动自保护和过热保护,有力的保障了系统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设计的方案可靠,适应性强,样机不仅具有频率自适应功能,而且能够功率自适应,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意义。关键词:超声波发生器、阻抗特性、匹配电路、锁相环、扫频控制、模糊自适应
标签: 超声波发生器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工业控制,航空电子,医疗应用到虚拟现实,消费电子,多媒体通信等众多领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这些领域的前景极为广阔。同时,新的领域和应用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提出了跟多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强实时,高可靠性,易扩展性。微内核因为其良好的兼容性、扩充性、灵活性、移植性,可靠性和分布式特性而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微内核并不完美,效率低下一直是微内核系统的一块短板,这也是导致围绕单一内核和微内核产生的诸多争论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微内核效率低下的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已经开发出以L4操作系统为代表的第二代微内核操作系统,重点突破了微内核体系结构导致的进程间通信瓶颈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多种内核结构基础上,借鉴14、Vxworks等诸多操作系统的思想,扬长避短,加入自己的特色,提出并实现了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可比性,属于第二代微内核操作系统范畴,基于内核对象的联入式实时操作系统KT-Thread。RT-Thread的使用范围极为灵活,可以从资源极度紧张的小型系统,到一个带内存管理单元,网络功能的基本计算单元。RT-Thread有着高度可配置,易剪裁,扩展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适合于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RT-Thread 微内核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从体系结构到各个功能模块。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fliang
作为Cortex M3市场的最大占有者,ST公司在2011年又推出了基于ARM Cortex M4内核的STM32F407系列,增加了 ,增加了 ,增加了 FPUFPUFPU单元和 单元和 DSPDSPDSP指令集,并将主频提高到了 指令集,并将主频提高到了 指令集,并将主频提高到了 指令集,并将主频提高到了 指令集,并将主频提高到了 指令集,并将主频提高到了 168Mhz (可获得210DMIPS的处理能力),非常适合需要浮点运算或DSP处理的应用,也被称之为:DSC,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随后,在2012年底,ST又推出了更高性能的STM32F429/39系列,相较于STM32F407,STM32F429/39系列主要增加了:SDRAM控制器、TFTLCD控制器和加快图形处理性能的ST Chrome-ART Accelerator,并将主频提升到180Mhz,极大的提升了在图形界面方面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22-07-03
上传用户:ttalli
《射频电路与芯片设计要点》是2007年0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李缉熙。本书重点讨论芯片级和PCB级射频电路设计和测试中经常遇到的阻抗匹配、接地、单端到差分转换、容差分析、噪声与增益和灵敏度、非线性和杂散波等关键问题。第1章 阻抗匹配的重要性第2章 阻抗匹配第3章 射频接地第4章 无源贴片元件的等效电路第5章 单端电路和差分对电路第6章 巴伦第7章 容差分析第8章 RFIC设计前景展望第9章 接收机的噪声、增益和灵敏度第10章 非线性和杂散分量第11章 级联方程和系统分析第12章 从模拟通信系统到数字通信系统
标签: 射频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7-04
上传用户:jiabin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设备。它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医疗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在温控系统、驾驶操控系统、重症监护系统、过程控制等应用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因此,智能传感器系统开发的市场前景广阔,这就要求大量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掌握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重要技术参考资料,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传感器的设计方法, 其中既包含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也涉及传感器信号检测与处理方面的技巧。借助千目前最流行的微处理器之一一一Microchip公司的dsPIC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读者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快速搭建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井开展应用实验。本书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组织方面,作者紧紧围绕智能传感器系统设计的特点展开论述, 力求使读者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智能 传感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在语言描述上,作者没有使用深奥的理论,而是从物理意义出发,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展示出各种概念的直观含义,这些都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书中的三个完整设计实例,能帮 助读者解决智能 传感器系统 设计与实现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特别是附带资源。 中的源代码和程序框架都已成功地应用千实际系统,因此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智能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有关半导体封装产业的技术和动态日新日异,不仅因为科技进步、对科技产品需求量大增,同时也是因为整个封装制造业的大环境及前景也在改变,因此如何提供一本关于CMOS封装的书籍就显得格外重要。希望本书对千那些刚踏入封装这个行业,或是未来想要从事该行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能有所参考与依循,并配合适当的训练课程来减少摸索时间 ,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目的。同时为求快速学习,对各工序方式、机台设备等都力求以最自然的方式描述概念,并结合相关实例讲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理解的功效。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摘要:为了在工业生产及过程控制中准确则量温度,设计了一种基于低功耗 MSP430 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整个系统通过单片机 MSP430F1121A 控制 DS18B20 读取温度,采用数码管显示,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与单片机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汇。MSP430系列单片机具有超低功耗,且外围的整合性高,DS18B20 只需一个端口即可实现数据通信,连接方便。通过多次实验证明,该系统的则试结果与实际环境温度一致,除了具有接口电路简单、则量精度高、误差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外,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使其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22-07-10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本文先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CMOS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并在电路中设计了ESD保护电路和启动电路,以保证电路工作点正常与性能优良。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电压低、电源抑制比高和线性度良好的特点。采用HSPICE对该温度传感器电路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电源抑制比可以达到64dB,在-50℃~150℃温度范围内,电压温度系数可以达到2.9mV/K,线性度良好。而后在原集成温度传感器电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CMOS集成温度传感器二次非线性项修正的曲率校正电路,该电路有效解决了CMOS温度传感电路中电阻温度系数和PN结电压二次非线性项对输出线性度的影响。应用了该校正电路的CMOS 温度传感系统已在0.6um 标准 CMOS工艺中研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50℃~+150℃的温度范围内该温度传感系统的最大误差小于1.5℃。该研究的成果可用于一些高精度的应用场所,比如冷暖空调、医疗仪器,自检测系统等诸多领域中,具有显著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22-07-12
上传用户:
嵌入式行业背景: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语音图像数据传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和具体应用对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往往是技术密集、投资强度大、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密集型系统。嵌入式系统和PC上的应用系统不同,针对不同的具体应用而设计的嵌入式系统之间差别也很大。嵌入式系统一般功能单一、简单,在兼容性方面要求不高,但是在大小、成本方面限制较多。嵌入式系统是指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千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简单地说就是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系统的硬件一体化,类似于 BIOS 的工作方式。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千要求实时的多任务体系。目前,国内还很缺乏能够进行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的综合人才,本书详细讲解嵌入式系统下各类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帮助读者提高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本书主要内容本书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 l 章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体系结构和应用前景。通过本阮的学习,读者可以对嵌入式系统有初步的了解, 并对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第 2 章介绍嵌入式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分类和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相关知识,以LED和按键驱动为例讲解开发驱动程序的大致流程。通过阅读本章,读者可以对驱动程序的开发流和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其他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打下基础。第 3 章介绍数字显示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通过阅读本章, 读者可以掌握7段数码管的显示原理和驱动力法。第 4 章介绍键 盘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键盘设备的工 作原理,从而为自己的系统添加键盘设备,并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使其能正常工作。第 5 章介绍 A/D 转换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 A/D 转换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 并结合实例自行编写AfP 转换 设备的驱动程序和测试程序。第 6 章介绍 D/A 转换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 D/A 转换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 并结合实例自行编写D/A转换设备的驱动秤序和测试程序。
上传时间: 2022-07-1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