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分时<b>操作系统</b>

  • 8. MFC的进程和线程 1. Win32的进程和线程概念 进程是一个可执行的程序

    8. MFC的进程和线程 1. Win32的进程和线程概念 进程是一个可执行的程序,由私有虚拟地址空间、代码、数据和其他操作系统资源(如进程创建的文件、管道、同步对象等)组成。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进程,一个进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其中一个是主线程。 线程是操作系统分时调度分配CPU时间的基本实体。一个线程可以执行程序的任意部分的代码,即使这部分代码被另一个线程并发地执行;一个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它的虚拟地址空间、全局变量和操作系统资源。 之所以有线程这个概念,是因为以线程而不是进程为调度对象效率更高: • 由于创建新进程必须加载代码,而线程要执行的代码已经被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所以创建、执行线程的速度比进程更快。 • 一个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全局变量,所以简化了线程之间的通讯。

    标签: 进程 MFC Win 线程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410805624

  • 1、学习Proteus的使用

    1、学习Proteus的使用, 2、学习并掌握编译器Keil C环境下做51的系统开发 3、进一步学习时钟的算法,会使用硬件实现此算法; 4、了解基于RTOS上的多任务分时使用CPU,掌握任务的创建、删除、等待以及任务之间的同步等基本的多任务程序设计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标签: Proteus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s363994250

  • 本代码为编码开关代码

    本代码为编码开关代码,编码开关也就是数字音响中的 360度旋转的数字音量以及显示器上用的(单键飞梭开 关)等类似鼠标滚轮的手动计数输入设备。 我使用的编码开关为5个引脚的,其中2个引脚为按下 转轮开关(也就相当于鼠标中键)。另外3个引脚用来 检测旋转方向以及旋转步数的检测端。引脚分别为a,b,c b接地a,c分别接到P2.0和P2.1口并分别接两个10K上拉 电阻,并且a,c需要分别对地接一个104的电容,否则 因为编码开关的触点抖动会引起轻微误动作。本程序不 使用定时器,不占用中断,不使用延时代码,并对每个 细分步数进行判断,避免一切误动作,性能超级稳定。 我使用的编码器是APLS的EC11B可以参照附件的时序图 编码器控制流水灯最能说明问题,下面是以一段流水 灯来演示。

    标签: 代码 编码开关

    上传时间: 2017-07-03

    上传用户:gaojiao1999

  • 道理特分解法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atrix { private: double** A; //矩阵A double *b; //向量b public: int size; Matrix(int ); ~Matrix(); friend double* Dooli(Matrix& ); void Input(); void Disp(); }; Matrix::Matrix(int x) { size=x; //为向量b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b=new double [x]; for(int j=0;j<x;j++) b[j]=0; //为向量A分配空间并初始化为0 A=new double* [x]; for(int i=0;i<x;i++) A[i]=new double [x]; for(int m=0;m<x;m++) for(int n=0;n<x;n++) A[m][n]=0; } Matrix::~Matrix() { cout<<"正在析构中~~~~"<<endl; delete b; for(int i=0;i<size;i++) delete A[i]; delete A; } void Matrix::Disp() { for(int i=0;i<size;i++) { for(int j=0;j<size;j++) cout<<A[i][j]<<" "; cout<<endl; } } void Matrix::Input() { cout<<"请输入A:"<<endl; for(int i=0;i<size;i++) for(int j=0;j<size;j++){ cout<<"第"<<i+1<<"行"<<"第"<<j+1<<"列:"<<endl; cin>>A[i][j]; } cout<<"请输入b:"<<endl; for(int j=0;j<size;j++){ cout<<"第"<<j+1<<"个:"<<endl; cin>>b[j]; } } double* Dooli(Matrix& A) { double *Xn=new double [A.size]; Matrix L(A.size),U(A.size); //分别求得U,L的第一行与第一列 for(int i=0;i<A.size;i++) U.A[0][i]=A.A[0][i]; for(int j=1;j<A.size;j++) L.A[j][0]=A.A[j][0]/U.A[0][0]; //分别求得U,L的第r行,第r列 double temp1=0,temp2=0; for(int r=1;r<A.size;r++){ //U for(int i=r;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1=temp1+L.A[r][k]*U.A[k][i]; U.A[r][i]=A.A[r][i]-temp1; } //L for(int i=r+1;i<A.size;i++){ for(int k=0;k<r-1;k++) temp2=temp2+L.A[i][k]*U.A[k][r]; L.A[i][r]=(A.A[i][r]-temp2)/U.A[r][r]; } } cout<<"计算U得:"<<endl; U.Disp(); cout<<"计算L的:"<<endl; L.Disp(); double *Y=new double [A.size]; Y[0]=A.b[0]; for(int i=1;i<A.size;i++ ){ double temp3=0; for(int k=0;k<i-1;k++) temp3=temp3+L.A[i][k]*Y[k]; Y[i]=A.b[i]-temp3; } Xn[A.size-1]=Y[A.size-1]/U.A[A.size-1][A.size-1]; for(int i=A.size-1;i>=0;i--){ double temp4=0; for(int k=i+1;k<A.size;k++) temp4=temp4+U.A[i][k]*Xn[k]; Xn[i]=(Y[i]-temp4)/U.A[i][i]; } return Xn; } int main() { Matrix B(4); B.Input(); double *X; X=Dooli(B); cout<<"~~~~解得:"<<endl; for(int i=0;i<B.size;i++) cout<<"X["<<i<<"]:"<<X[i]<<" "; cout<<endl<<"呵呵呵呵呵"; return 0; } 

    标签: 道理特分解法

    上传时间: 2018-05-20

    上传用户:Aa123456789

  • 光时域反射仪的激光驱动电源设计与光电探测实现

    随着光通信的蓬勃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等领域,对整个信息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光纤已成为当前最有前景的传输媒介。与此同时,光纤測试技术在光纤生产、现场铺设与后期维护等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又称背向散射仪,是一种用于表征光纤链路物理特性的精密光学测试仪器,主要用于测试光纤链路长度,精确定位断点事件,计算光纤损耗,并提供与长度有关的衰减细节。光纤链路中待测光纤的测量长度范围和测量精度,取决于OTDR的激光出纤功率和光脉宽。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激光脉冲驱动电源及配套的控制和探测系统,研究激光出纤功率和脉宽对测量长度和测量精度的影响,从而获得能满足不同光纤链路测量需求的OTDR系统解决方案。文章在具体描述了光时域反射仪的工作机理以及影响其主要性能的关键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能提供大功率、窄脉冲电流信号的激光驱动电源作为提高OTDR性能的主要手段。在掌握半导体激光驱动原理的基础上,经过细致地比较与方案论证提出以 MOSFET作为激光脉冲驱动电源的开关器件,以能量储存法作为窄脉冲产生机制的脉冲电源设计方案,设计实现基于FPGA的触发脉冲信号,并通过 Multisim对系统硬件电路仿真优化,实现激光脉冲驱动大功率、窄脉宽输出。以雪崩二极管作为光电探测系统关键响应转换器件验证驱动电源性能,并完成光纤测距。最终成功研制出一套基于纳秒脉冲激光和对应光电探测系统的OTDR系统,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和研究结果显示:所研制的脉冲激光电源能输出的最小脉宽为33n,最小输出峰值电流为1A,且峰值电流及频率大小可调。大电流窄脉宽驱动电源信号输出可极大地增强光时域反射仪的动态范围以及分辨率,探测器分时调控测量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信噪比。

    标签: 激光 驱动 电源 光电探测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73)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72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24c01a的读写程序.doc2. PIC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pdf3. 24c16读写驱动程序.doc4. PIC单片机基础知识.rar5. 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库.rar6. PIC的C语言编程知识.pdf7. 51程序库 (各种常用程序).doc8. keil入门实例教程.rar9. 在伟福集成环境下使用PICC.pdf10. HI-TECH PICC C的使用说明.pdf11. 非接触IC卡读写器的应用设计.pdf12. U盘IC1114的电路图和C语言源程序.zip13. 锂-离子线性电池充电控制器LTC1732及其应用.pdf14. MSP430仿真器(机)接口电路图-原理图.pdf15. 照明应用中的51LPC微控制器.pdf16. STM32TS60 数字电阻型多触摸屏控制方案.rar17. PL2303或PV8651USB转串口原理图.rar18. PCF8563 实时时钟日历芯片选型指南.pdf19. S3C2410内存管理单元MMU基础实验.rar20. USB2.0转IDE的电路图 (protel文件).rar21. TUSB3200中文资料pdf.pdf22. 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rar23. 串行下载线的原理图-电路图.pdf24. 内置微处理器的USB音频接口芯片TUSB3200.pdf25.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rar26. 数据处理与控制策略.rar27. LPC932单片机可靠性设计方案.pdf28. 小车走迷宫设计.rar29. 过程通道与人机接口.rar30. 一种单片机实现的嵌入式视频切换器.pdf31. 温度传感器ds1820的汇编程序.pdf32. 3.3v看门狗芯片.pdf33. 交通灯控制板用户手册.rar34. 单片机开发中应掌握的几个基本技巧.pdf35. dsPIC30F看门狗定时器和低功耗模式.pdf36. 新版交通灯模组(包括PCB图、使用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rar37. 51单片机浮点子程序库.pdf38. 工程师单片机学习经验技巧.rar39. 用单片机内置比较器设计高精度A/D变换器.pdf40. MCS-51并行口的扩展.ppt41. 模拟接口.ppt42. 存储器接口.ppt4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rar44. 中断技术.ppt45. winCE msdn讲座.zip46. MCS 51单片机内部并行口及应用.rar47. RD系列微型打印机打印实例.rar48. 接口技术概述.rar49. 微型打印机的C语言源程序.rar50.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ppt51. 微型打印机与单片机接口.rar52.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rar53. 单片机的功率接口.rar54. Keil软件的使用.rar55. 51单片机应用实例及源代码.rar5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PPT57. 单片机模糊逻辑控制.rar58. 小型键盘结构与接口.ppt59. DA与AD转换.ppt60. 微型计算机总线知识.ppt61. DMA与DMA控制器.ppt62.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教学).rar63. 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ppt64.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件.rar65. VD108B地感线路安装图.pdf66. 8086总线操作、中断系统及总线请求.ppt67. 微机原理多媒体教材.rar68. RS-485的传输线如何合理屏蔽.pdf69. 8253计数器定时器结构与编程.ppt70. 子空间模式识别方法.pdf71. 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教案.rar72. 8251A可编程通信接口.ppt73. 语音编解码芯片MT8965在ALU中的应用.pdf74. Keil C51 使用技巧及实战.zip75. 微机接口技术试题.rar76. 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pdf77. 单片机课程总结.doc78. 微机接口技术精品课程.rar79. LCD为LCM161(HD44780驱动器)字符显示器驱动程.rar80. 用单片机设计发音电路.pdf81. 微机接口技术课件.rar82. LC7461遥控解码子程序源代码.rar83. 模块化LED大屏幕显示器的设计.pdf8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精品课程(课件).rar85. 红外遥控接收程序.pdf86. 微控制器( MCU) 破解秘笈之中文有删节版.pdf87. SAM88RCRI 指令集.pdf88. 单片机常用程序库.rar89. 微处理器指令集设计.ppt90. 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pdf91. 单片机综合应用.rar92. 单片机多机并行通讯的一种方法.pdf93. pic单片机实用教程(提高篇).rar94. 单片机掉电保护设计.pdf95. 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RAR96. 分时操作系统思想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实现.pdf97. 80C51便携式产品中的低功耗设计.pdf98.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pdf99. avr studio 4.14下载.zip100. AVR高速嵌入式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修订版).rar

    标签: 1.1 电磁场 电磁波 视频教程

    上传时间: 2013-07-03

    上传用户:eeworm

  • 基于FPGA的直扩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rar

    扩频通信系统与常规的通信系统相比,具有很强的抗窄带干扰,抗多径干扰,抗人为干扰的能力,并具有信息隐蔽、多址保密通信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论文主要讨论和实现了基于FPGA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解扩解调处理。论文对该直扩通信系统和FPGA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最后用Altera公司的最新的FPGA开发平台Quarus Ⅱ5.0实现了相关设计。 整个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发送部分主要有串并转换、差分卷积编码、PN码扩频、QPSK调制、成型滤波等模块。接收部分主要有前端抗干扰、数字下变频、解扩解调等模块。 论文首先介绍了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以及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然后,论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窄带干扰抑制、载波同步及PN码同步算法,结合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零中频DSSS解调解扩方案。给出了抗窄带干扰、PN码捕获及跟踪以及载波同步的算法分析,采用了基于数字外差调制的自适应陷波器来进行前端窄带干扰抑制处理,用基于自适应门限技术的滑动相关捕获和分时复用单相关器跟踪来改善PN码同步的性能,用基于硬判决的COSTAS(科斯塔斯)环来减少载波提取的算法复杂度,用改进型CORDIC算法实现NCO来方便的进行扩展。 接着,论文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和发送及接受子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分析以及在Quartus Ⅱ5.0上的实现细节,给出了仿真结果。 然后论文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它在真实系统中连机调试所得到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灵活性好,生产调试容易,体积小,便于升级等特点并且达到课题各项指标的要求。 最后是对论文工作的一些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标签: FPGA 调制解调器

    上传时间: 2013-05-23

    上传用户:磊子226

  • 基于FPGA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rar

    如今电力电子电路的控制旨在实现高频开关的计算机控制,并向着更高频率、更低损耗和全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一类新型集成电路,它具有简洁、经济、高速度、低功耗等优势,又具有全集成化、适用性强,便于开发和维护(升级)等显著优点。与单片机和DSP相比,FPGA的频率更高、速度更快,这些特点顺应了电力电子电路的日趋高频化和复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FPGA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实现数字化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能产生三相六路正弦脉宽调制(SPWM)波形;调制频率范围为0~4KHZ,分7级控制;16位的速度控制分辨率;载波频率分8级控制,最高可达24KHZ;系统接口兼容Intel系列和Motorola系列单片机;该系统控制简单、精确,易修改,可现场编程;同时具有脉冲延时小、最小脉冲删除、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等特点,可应用于PWM变频调速系统的全数字化控制。文中对方案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包括系统设计的理论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及在FPGA硬件上的实现,最终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数字化设计是本系统的特点,系统最终生成的三相SPWM脉冲是基于三相正弦调制波和三角载波比较得到的。设计时,充分结合FPGA器件的结构特点,利用一种改进结构的数字控制振荡器(NCO)来产生正弦波样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NCO产生正弦波的精度和频率相互制约的问题;把分时复用数字通信原理结合到系统的设计中,设计出分时运算电路,使得系统在同步时钟下,生成三相正弦调制波而不影响系统的速度,同三角载波逻辑比较后,最终得到三相SPWM脉冲序列。

    标签: FPGA 变频调速控制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05

    上传用户:duoshen1989

  • 单片机电子钟

    设计一个数字钟,要求开机时,显示00:00:00的时间开始计时,并且用3个按键分别控制控制“秒”“分”“时”的调整,每按一次加1秒、1分;和1个小时。

    标签: 单片机 电子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851197153

  • 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系统

    本文完成了一种高速高性能数字脉冲压缩处理器的设计和FPGA实现,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方案论证及仿真、算法实现、结果的测试等。 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了雷达数字脉冲压缩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数字脉冲压缩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要求,最后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叙述了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对系统设计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实时性方面的论证,并基于MATLAB做了仿真分析。 第三章从数字系统结构化设计方面将本系统划分为三个部分:输入部分、脉压计算部分、输出部分,并在流程图中对各部分所要实现的功能做了介绍。 第四章首先总结了数字脉冲压缩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基于自定制浮点数据格式和分时复用蝶型结构的数字脉冲压缩系统设计思想,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五章对输入输出模块的功能做了详细的描述,设计了具体的结构和电路。 第六章针对系统的测试验证,提出面向SOC的模块验证和系统软硬协同验证的验证策略。通过Link for Modelsim工具,实现MATAB与Modelsim之间对VHDL代码的联合仿真测试,通过在线逻辑分析工具ChipScope,完成系统的片上测试,并分析系统的性能,证明系统的可实用性。满足设计的要求。 本文研制的数字脉冲压缩处理器具有动态范围大、处理精度高、处理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实时性好的优点,为设计高性能的现代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标签: 线性调频信号 脉冲压缩

    上传时间: 2013-07-01

    上传用户:lingduha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