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平台下一组低维混沌随机序列产生的源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1-11
上传用户:wangyi39
摘 要:基于材料的各向同性理论,根据应力—应变增量关系,建立了一个混凝土的三维本构关系模型。采用 了目前较为成熟的Ottosen的破坏准则,利用了Sargin的单轴应力—应变关系,并在三维增量非线性关系中引入等 效单轴切线模量。所用的模型中的参数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实验来取定的。通过对混凝土的各向受拉、受压和拉 压结合的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较为简单、实用。
上传时间: 2014-12-09
上传用户:顶得柱
_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_小波分析,一本好书的全源码
上传时间: 2015-05-18
上传用户:钓鳌牧马
J2EE全实例教程,有助于提升JSP程序员的技术实力呵.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dbs012280
计算关联维的 Matlab 程序 - (mex 函数,超快),源自研学论坛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z754970244
最接近点对问题是求二维坐标中的点对问题,该算法是为了将平面上点集S线性分割为大小大致相等的2个子集S1和S2,我们选取一垂直线l:x=m来作为分割直线。其中m为S中各点x坐标的中位数。由此将S分割为S1={p∈S|px≤m}和S2={p∈S|px>m}。从而使S1和S2分别位于直线l的左侧和右侧,且S=S1∪S2 。由于m是S中各点x坐标值的中位数,因此S1和S2中的点数大致相等。 递归地在S1和S2上解最接近点对问题,我们分别得到S1和S2中的最小距离δ1和δ2。现设δ=min(δ1,δ1)。若S的最接近点对(p,q)之间的距离d(p,q)<δ则p和q必分属于S1和S2。不妨设p∈S1,q∈S2。那么p和q距直线l的距离均小于δ。因此,我们若用P1和P2分别表示直线l的左边和右边的宽为δ的2个垂直长条,则p∈S1,q∈S2。
标签: 二维
上传时间: 2015-05-19
上传用户:shawvi
很全的MATLAB6.x 符号运算及其应用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ecooo
AVR全系列BOOTLOADER源程序 WINAVR GCC编译.
标签: BOOTLOADER WINAVR AVR GCC
上传时间: 2014-01-18
上传用户:lijianyu172
自己搜集的关于网格的全生命周期原理及应用说明
上传时间: 2015-05-20
上传用户:thuyenvinh
Satellite Tool Kit 培训教材 包括STK基本操作文件管理STK工具STK专业版链路与星座 连接模块 三维显示模块
上传时间: 2015-05-20
上传用户:CHEN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