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信号产生器

  • 数字相关器解调系统设计与FPGA实现

    数字相关器是无线数字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对中频数字化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和同步,从而恢复出原始的基带数据.本文的重点是如何高效的实现无线通信接收系统中数字中频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对MSK信号进行正确、有效、实时的解调,其内容包括1.MSK信号简介及分析,研究其特征,以便有效的对其解调.2.对解调技术中涉及的重点模块,比如NCO、CORDIC算法等做了理论上的介绍与分析.3.MSK信号的数字解调技术,比较了各种解调技术,主要是正交解调和差分解调,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并进行了仿真验证.4.在FPGA中实现了数字中频系统的各个关键模块.5.最终的解调模块在实际的PCB基板上调试通过,并应用在实际产品中.

    标签: FPGA 数字相关器 解调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1222

  • 音频延长器

    "立体声音频延长器面板型"是我公司自主独立开发的产品.它使用五类或五类以上非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采用ABS塑胶外壳,接线简单方便,发送端与音频信号源连接,接收端连接到扬声器.成对使用,抗干扰能力强,音频可以传输300米远的距离。无需外接电源。

    标签: 音频 延长器

    上传时间: 2013-05-16

    上传用户:Altman

  • 基于ARM_Linux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微处理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遥感遥测等领域。在各种信息的获取中,对高速数据采集的需求非常广泛。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由于通讯网络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得各种基于GPRS网络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成为当前远距离无线通讯领域最为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将广泛应用的嵌入式控制器引入到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中,并结合GPRS优秀的网络特性,实现了一个低功耗、智能化、网络化、软硬件可根据具体测量任务适当裁减的无线高速数据采集平台。 本设计采用32位ARM处理器S3C2410为核心器件,配以FPGA+DDRSDRAM高速数据采集模块,GPRS数据通信模块,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下,实现了数字化高速采集,数字化无线数据网络传输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该平台采集的现场数据主要为各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模拟量。前端数据采集模块的FPGA控制高速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量信号采集后,存储在由DDRSDRAM构成的大容量缓存中,再经过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进行各种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保存在ARM系统的SDRAM内存,最后通过在ARM系统模块扩展的GPRS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出去。 IAnux由于其代码开放性以及强大的网络功能等特点,在许多的嵌入式网络设备中有着广泛应用,与其他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相比,具有着更多的优势。因此本课题将其作为硬件平台的操作系统。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结构清晰、通用性好、可扩展性强,可为各种嵌入式应用提供一套完整的硬、软件解决方案,在工业测量与控制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签: ARM_Linux 无线数据 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xlcky

  • 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的研究与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视听享受方面,家庭影院越来越普遍,便携式电子设备也日趋成熟。目前,人们对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了,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像MP3、MP4和智能手机等众多样式的便携式嵌入式媒体播放器。但由于种种环境及条件的限制,这些便携式的媒体播放器都只能播放单一的或几种固定的媒体格式,可扩展性都比较差;而现在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更先进的压缩算法被提出,导致了媒体格式的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嵌入式媒体播放器要适应多种格式。为此,通过对各种PC机上的播放器设计架构的研究与借鉴,在本文中主要在软件方面为嵌入式媒体播放器设计了一种可扩展性架构,并设计了播放器界面,实现了一些播放器的功能。 另外,在本文还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多媒体播放器的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在嵌入式芯片上加载操作系统,同时扩充必要的接口,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开发多媒体播放器。 在本文的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了Intel公司的PXA270处理器芯片,外扩展了USB接口,定制并加载了Linux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对各个外扩的接口进行了驱动程序的编写,同时应用QT/Embedded开发了多媒体播放器的图形界面并实现了相应的功能,最后,图像既可显示在LCD显示屏上也可通过VGA接口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声音信号则是通过PXA270处理器的IIS总线传给CODEC芯片,然后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而通过音箱或者耳机等设备放出。

    标签: ARM-LINUX 嵌入式 媒体播放器

    上传时间: 2013-06-19

    上传用户:stvnash

  • 基于最大均流法的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研究

    DC/DC变换器的并联技术是提高DC/DC变换器功率等级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实现并联模块间输出电流的平均分配是实现并联的核心技术.目前的并联均流技术多是在并联模块参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实现的,对于并联系统在并联模块参数差异较大的极限情况下的稳态和暂态性能则很少涉及.该文着重对并联系统在参数差异很大的条件下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小信号分析对最大均流法的均流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并联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之后针对已有的均流方案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限流功能的三环控制均流策略.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建立了MATLAB仿真平台,利用模块化仿真的思想进行了系统仿真,初步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最后搭建了实际的DC/DC并联系统试验平台,对采用该方案的并联系统的稳态和暂态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证明了具有限流功能的三环控制均流策略是切实可行的.

    标签: DCDC 均流 变换器 并联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zm033

  • 基于DSP的SPWM优化算法研究

    介绍了基于DSP 的单相全桥逆变器数字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 产生SPWM 波形和实现双闭环PI 控制的算法,并给出了其实现原理及软件流程。针对同相供电

    标签: SPWM DSP 优化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5-19

    上传用户:sammi

  • 基于ARM和WindowsCE的H264解码器的研究及优化

    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今年3G牌照的发放,视频业务在移动多媒体方面将会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支持高效视频编码标准的解码功能就成为一项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H.264作为新一代的高压缩率的视频标准,凭借其较高的压缩率和优秀图像质量,使得H.264只要利用较小的空间就能存储更多的视频数据,在更低的网络带宽条件下提供更优质量的视频。然而高度的压缩必然付出较高的硬件代价。如何能完成视频良好解码并能节约硬件资源成为研究热点。 考虑到H.264视频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在硬件选择上一般比较注重高性能处理器的选择。计算目前主流的实现方式包括ASIC的专用集成芯片实现或者是DSP的软件实现。ARM处理器伴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对支持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加强后,在视频编解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以WindowsCE5.0和S3C2440A嵌入式平台作为H.264解码器的载体,研究的代码版本是t264-src-0.14,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了H.264视频压缩标准和它的体系结构,尤其是对解码器部分进行了硬件要求的分析。 深入研究了WINCE5.0和ARM结合的平台特性,根据实际的硬件平台需要,定制了相应的操作系统。 完成了基于T264代码的解码库在WINCE5.0下的移植,并进行了相应的代码和算法的优化并完成了基于WINCE5.0操作系统下播放程序的编写。 通过实验数据证明,在基于单核的ARM芯片中,主要靠软件进行QCIF格式的H.264视频解码从而获得良好播放效果的方法是有效的。

    标签: WindowsCE H264 ARM 解码器

    上传时间: 2013-07-24

    上传用户:myworkpost

  • 基于H.264的无线传输差错控制及解码器的ARM实现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IP技术的兴起,正深刻的改变着电信网络的面貌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走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数字化社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视频通信则成为多媒体业务的核心。如何在环境恶劣的无线环境中,实时传输高质量的视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这也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对于无线移动信道来说,网络的可用带宽是有限的。由于多径、衰落、时延扩展、噪声影响和信道干扰等原因,无线移动通信不仅具有带宽波动的特点,而且信道误码率高,经常会出现连续的、突发性的传输错误。无线信道可用带宽与传输速率的时变特性,使得传输的可靠性大为降低。 视频播放具有严格的实时性要求,这就要求网络为视频的传输提供足够的带宽.有保障的延时和误码率。为了获得可接受的重建视频质量,视频传输至少需要28Kbps左右的带宽。而且视频传输对时延非常敏感。然而无线移动网络却无法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 基于无线视频通信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对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AVC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提高其编码效率和H.264的无线传输抗误码性能,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环境下实现H.264解码器进行了研究。 结合低码率和帧内刷新,提出一种针对感兴趣区的可变帧内刷新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用较少的码率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更好的错误控制,以提高区域图像质量,同时能根据感兴趣区及信道的状况自动调整宏块刷新数量,充分利用有限的码率。 为了有效的平衡编码效率和抗误码能力的之间的矛盾,笔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FMO(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编码方法,可根据图像的复杂度自适应地选择编码所需的FMO模式。仿真结果表明这种FMO编码方式完全可行,且在运动复杂度频繁变化时效果更加明显,完全可应用在环境恶劣的无线信道中。 在对嵌入式PXA270硬件结构和X264研究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基于H.264的嵌入式解码,在PXA270基础上进行环境的配置,定制WirtCE操作系统,并编译、产生开发所用的SDK和下载内核到目标机。利用开发工具EVC实现在PC机上的实时开发和在线仿真调试,最终实现了对无差错H.264码流实时解码。

    标签: 264 ARM 无线传输 差错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也一样请求

  • BISS0001 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

    BISS0001是我公司自主设计地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它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元器件可以构成被动式红外开关。它能自动快速开启各类白炽灯、荧光灯、蜂鸣器、自动门、电风扇、烘干机和自动洗

    标签: BISS 0001 红外传感 信号处理器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一诺88

  • ARM指令集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pdf

    指令集仿真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一个灵活高效且准确度高的仿真器不仅可以实现对嵌入式系统硬件环境的仿真,而且是现代微处理器结构设计过程中性能评估的重要工具. 仿真器的性能已经成为影响整个设计效率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的指令集仿真技术中,编译型仿真技术虽然可以获得高的仿真速度,但其对应用的假设过于严格,限制了其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解释型仿真器虽被普遍使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模拟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指令译码,解释型模拟器速度往往很有限,使用性能较低。由此可见,如何减少仿真过程中的指令译码时间,是提高仿真器的性能的关键。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指令集仿真器的原型,重点解决指令解码过程中的速度瓶颈,在其基础可以进行扩充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硬件平台的需要。文章首先从ARM指令集的指令功能和编码格式入手,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了一般常用指令的编码和实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级语言的描述,其后提出了改进版解释型指令集仿真器的设计方案,包括为提高仿真器性能,减少译码时间,创新性的在流程设计中加入了预解码的步骤,同时用自己设计的压缩算法解决了因预解码产生大量译码信息而带来的内存过度消耗难题。接下来,描述了仿真器的实现,包括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等基本功能,并着重描述了如何通过划分存储域和存储块的方式模拟真实存储器的读写访问实现。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仿真器中普遍存在的调试难问题,本文从一线程序开发人员的角度,在调试模块的设计中除了断点设置、程序暂停、恢复等基本功能外,还添加了各类监视设备和程序跟踪的功能,以期能提高本仿真器的实用性。 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仿真器的验证方案,并按照该方案对仿真器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验证,最后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标签: ARM 指令集 仿真器

    上传时间: 2013-08-02

    上传用户:宋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