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位置<b>伺服系统</b>

  • 伺服系统调试心得体

    (一)电机问题(1) 电动机窜动:在进给时出现窜动现象,测速信号不稳定,如编码器有裂纹;接线端子接触不良,如螺钉松动等;当窜动发生在由正方向运动与反方向运动的换向瞬间时,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问隙或伺服驱动增益过大所致;(2) 电动机爬行: 大多发生在起动加速段或低速进给时, 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润滑状态不良,伺服系统增益低及外加负载过大等因素所致。尤其要注意的是,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接用的联轴器,由于连接松动或联轴器本身的缺陷,如裂纹等,造成滚珠丝杠与伺服电动机的转动不同步,从而使进给运动忽快忽慢;(3) 电动机振动:机床高速运行时,可能产生振动,这时就会产生过流报警。机床振动问题一般属于速度问题,所以应寻找速度环问题;(4) 电动机转矩降低: 伺服电动机从额定堵转转矩到高速运转时, 发现转矩会突然降低,这时因为电动机绕组的散热损坏和机械部分发热引起的。高速时,电动机温升变大,因此,正确使用伺服电动机前一定要对电动机的负载进行验算;(5) 电动机位置误差:当伺服轴运动超过位置允差范围时(KNDSD100 出厂标准设置PA17 :400 ,位置超差检测范围),伺服驱动器就会出现“ 4”号位置超差报警。主要原因有:系统设定的允差范围小;伺服系统增益设置不当;位置检测装置有污染;进给传动链累计误差过大等;(6) 电动机不转:数控系统到伺服驱动器除了联结脉冲+ 方向信号外,还有使能控制信号,一般为DC+24 V 继电器线圈电压。伺服电动机不转,常用诊断方法有:检查数控系统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检查使能信号是否接通;通过液晶屏观测系统输入/ 出状态是否满足进给轴的起动条件;对带电磁制动器的伺服电动机确认制动已经打开;驱动器有故障;伺服电动机有故障;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结联轴节失效或键脱开等。

    标签: 伺服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

  • 交流伺服系统

    交流伺服系统

    标签: 交流伺服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6-05

    上传用户:eeworm

  • 直线交流伺服系统的精密控制技术

    直线交流伺服系统的精密控制技术

    标签: 直线 交流伺服系统 控制技术 精密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伺服系统设计指导

    伺服系统设计指导

    标签: 伺服系统 设计指导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eeworm

  • 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

    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

    标签: 伺服 系统原理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345页-5.3M.pdf

    专辑类-机床电器-自控相关专辑-56册-498M 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345页-5.3M.pdf

    标签: 345 5.3 伺服

    上传时间: 2013-06-26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 伺服系统设计指导-265页-6.7M.pdf

    专辑类-机床电器-自控相关专辑-56册-498M 伺服系统设计指导-265页-6.7M.pdf

    标签: 265 6.7 伺服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Miyuki

  • 直线交流伺服系统的精密控制技术-305页-10.3M.pdf

    专辑类-执行器件相关专辑-43册-296M 直线交流伺服系统的精密控制技术-305页-10.3M.pdf

    标签: 10.3 305 直线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mpquest

  • 交流伺服系统-277页-3.7M.pdf

    专辑类-执行器件相关专辑-43册-296M 交流伺服系统-277页-3.7M.pdf

    标签: 277 3.7 交流伺服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un_pro12580

  • 基于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研究.rar

    交流伺服技术是研制开发各种先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的关键性技术,但是要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关键在于伺服控制器对电机动态和静态响应的控制,要获得良好的电机动、静态性能关键在于伺服控制器的控制算法。为此,本文开展了主要针对电机控制算法中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算法研究。研究工作是基于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为支撑。 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掌握了系统构成和基本控制原理,并分析了国内交流伺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TI公司电机数字化控制芯片TMS320F2812的交流伺服控制器的控制单元;基于三菱公司智能化功率器件IPM设计了控制器的功率单元;以及电源单元和相关电路的保护单元。 基于电机矢量控制原理,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在原有研究的基本PID控制基础上,根据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应用于电机控制的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原理,构建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该系统的仿真研究和实际应用程序设计。 本文的重点是阐述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利用基于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的交流伺服系统仿真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平台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并与常规PID控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际硬件平台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通过仿真和实际结果对比得出结论,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可以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

    标签: PID 模糊 参数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ht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