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传输线

传输线(transmissionline)输送电磁能的线状结构的设备。它是电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把载有信息的电磁波,沿着传输线规定的路由自一点输送到另一点。
  • 微带传输线设计论文

    Design Data for Microstip Transmission Lines on RT duroid Laminates.pdf

    标签: Microstip duroid

    上传时间: 2016-09-22

    上传用户:dopod577w

  • Ansoft_高级培训班教材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科学向着小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很多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在 PCB 板上完成一项或几项特定的功能。这些元器件之间的信号依靠PCB 板上的微带连接线传递, 而且在实际结构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拐角等不连续性,这些导线之间的距离也比较接近。 大量的科研实际中发现脉冲信号在经过这些传输线传递后会出现变形,这些形变有时会影 响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另外,由于线间距离较近,线间的相互耦合会引起不同线路间信 息的干扰,也会加大误码率。因此,深入地研究PCB 板上立体布线的这些效应对于实际科 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 Ansoft 教材

    上传时间: 2016-11-03

    上传用户:stalloy

  • 车体浪涌过电压研究

    作为高速铁路运行中的主要列车之一,型动车组具有效率高,密度大等特点。 但在实际运行中,因浪涌过电压导致的车载电子设备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动车 组的安全运行。因此,本文对车体浪涌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措施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 述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的算法,导出了集中参数元件 的电磁暂态等值电路,并由均匀传输线方程推导出了贝瑞隆线路模型。研究 中的频变模量模型和频变相量模型,将电磁暂态建模中最精确的频变 相量模型引入到动车组浪涌的分析中。

    标签: 浪涌 过电压

    上传时间: 2017-08-15

    上传用户:haoliqwe

  •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一版

    这是工业出版社推荐的外国教材,是射频工程师的最爱,内容涵盖了传输线,史密斯圆图等。

    标签: 射频 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21-10-29

    上传用户:

  • PCB中磁珠的原理及使用磁珠的情况全解

    使用片式磁珠和片式电感的原因:是使用片式磁珠还是片式电感主;要还在于应用。在谐振电路中需要使用片式电感。而需要消除不需要的EMI噪声时,使用片式磁珠是最佳的选择。 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象-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错50MHZ。 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PCB电路)中的RF噪声,RF能量是叠加在直流传输电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而射频RF能量却是无用的电磁干扰沿着线路传输和辐射(EMI)。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信号能量,使用片式磁珠扮演高频电阻的角色(衰减器),该器件允许直流信号通过,而滤除交流信号。通常高频信号为30MHz以上,然而,低频信号也会受到片式磁珠的影响

    标签: pcb

    上传时间: 2021-11-06

    上传用户:xsr1983

  • 潮湿导致电路板故障的原因详细分析

    我们在做PCB板的时候,常常潮湿引发的电路板常见故障,导致电路板中电路参数发生改变引发电路板故障,电路板中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致使电路板故障,信号处理或传输线路出现断路,致使电路板故障。潮湿的定义即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份,所以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路板,由于空气中含有比较大的湿气,当湿气过大时就会化成水珠跌落到电路板上,跌落到电路板上水珠在电路板上散开后,会依附在电子元件的各个引脚或者印制线上。由于目前电路板中应用的电子元件都是SOP或SSOP贴片元件,引脚与引脚之间的距离十分微小,尤其是SSOP封装的集成电路其引脚与引脚之间的距离十分微小,当湿气转化为水珠滴在SSOP封装集成电路引脚上时,如果此时电路板处于运行状态,就会给集成电路的引脚间增加一个无形的电阻(因为水是导电的),甚者会引发短路,导致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电路板出现故障。如果由湿气转化成为的水珠滴在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引脚间时,而此时电路板刚好处于没工作或断电状态,不会立即对电路板造成危害,但电子元件的引脚或印制线受到水滴的浸润后,元件的引脚就会发生锈蚀,时间久了还会因锈蚀而断脚引发电路板故障,印制线被水珠浸润后,尤其是信号传输线比较细小,被浸润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印制线霉断的情况出现,导致电路板在次投入工作时,出现不能运行的情况。

    标签: 电路板

    上传时间: 2021-11-08

    上传用户:

  • PCB设计中3W原则20H原则和五五原则都是什么

    3W原则在PCB设计中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当线中心间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大部分电场不互相干扰,这就是3W规则。3W原则是指多个高速信号线长距离走线的时候,其间距应该遵循3W原则,例如时钟线,差分线,视频、音频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及其他系统关键电路需要遵循3W原则,而并不是板上所有的布线都要强制符合3W原则。 满足3W原则能使信号间的串扰减少70%,而满足10W则能使信号间的串扰减少近98%。 3W原则虽然易记,但要强调一点,这个原则成立是有先前条件的。从串扰成因的物理意义考量,要有效防止串扰,该间距与叠层高度、导线线宽相关。对于四层板,走线与参考平面高度距离(5~10mils),3W是够了;但两层板,走线与参考层高度距离(45~55mils),3W对高速信号走线可能不够。3W原则一般是在50欧姆特征阻抗传输线条件下成立。一般在设计过程中因走线过密无法所有的信号线都满足3W的话,我们可以只将敏感信号采用3W处理,比如时钟信号、复位信号。

    标签: pcb

    上传时间: 2021-11-08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

  • Allegro-PCB-SI-一步一步学会前仿真.pdf

    Allegro PCB SI的前仿真  前仿真,顾名思义,就是布局或布线前的仿真,是以优化信号质量、避免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为目的,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找到可行的、乃至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的分析和仿真过程。简单的说,前仿真要做到两件  事:其一是找到解决方案;其二是将解决方案转化成规则指导和控制设计。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前仿真确认器件的IO特性参数乃至型号的选择,传输线的阻抗乃至电路板的叠层,  匹配元件的位置和元件值,传输线的拓扑结构和分段长度等。  使用Allegro PCB SI进行前仿真的基本流程如下:  ■ 准备仿真模型和其他需求  ■ 仿真前的规划  ■ 关键器件预布局  ■ 模型加载和仿真配置  ■ 方案空间分析  ■ 方案到约束规则的转化  2.1 准备仿真模型和其他需求  在本阶段,我们需要为使用Allegro PCB SI进行前仿真做如下准备工作:PCB 打板,器件代采购,贴片,一站式服务!www.massembly.com  麦斯艾姆,最贴心的研发伙伴! www.massembly.com  研发样

    标签: allegro pcb

    上传时间: 2022-02-09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 ZTE中兴 信号完整性基础知识总结

    关于信号完整性的基础介绍,包括数字电路电路的工作原理,传输线理论,直流电源分布系统知识等,简单易懂。

    标签: zte 信号完整性

    上传时间: 2022-03-20

    上传用户:shjgzh

  • 短波治疗仪功放电路设计

    随着物理治疗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疗、光疗以及磁疗等物理治疗设备的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短波治疗是一种高频电疗法,具有消除组织炎症、促进细胞代谢等显著作用。目前,市场上短波治疗设备般基于多级放大的原理,具有效率低、损耗大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高效、低损耗的短波治疗设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课题设计一款短波治疗仪设备。该系统利用E类高效功放电路作为射频信号源,通过 Pspice软件将设计的E类功放仿真验证,实现输出频率为2712MHz,输出最大功率50W的射频信号源发生电路。系统利用电压和电流互感耦合器以及檢波电路设计一种驻波比检测电路,经验证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在阻抗自动匹配电路模块中,通过继电器控制T型匹配网络中串联以及并联的电容阵列,实现阻抗的自动匹配,并利用 Matlab对r型匹配网络的匹配区域进行仿真验证。中央处理器部分电路作为控制单元,将驻波比检测电路中檢测到的电压驻波比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去调整继电器开关状态,从而对匹配网络的匹配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在射频信号源和匹配网络之间,利用传输线变压器对射频信号源和输出进行电器隔离。此外,设计一种基于分步原理的阻抗匹配方法,在保证匹配速度的同时,也确保了匹配精度达到较好的匹配效果。最后,对短波治疗仪整体设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短波治疗仪电路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关键词:E类功率放大;驻波比检测;自动阻抗匹配;匹配网络;阻抗匹配算法

    标签: 短波治疗仪 功放

    上传时间: 2022-03-24

    上传用户:XuV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