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C语言源程序与proteus仿真结果,此万年历为本人修改一网友的程序所得到。可以在DY_mini80单片机试验台上使用。
上传时间: 2014-01-12
上传用户:225588
这是一个温度采集试验,实现温度的采集,含有仿真程序
标签: 温度采集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h886166
本论文研究了开源路由器的实现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在X O R P 上实现了R I P , O S P F , B G P 等一系列协议,在P A C K E T T R A C E R 上进行了仿真,并对开源路由器进行了性能评价。
标签: 开源路由器
上传时间: 2015-02-21
上传用户:13666909595
本论文研究了开源路由器的实现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在X O R P 上实现了R I P , O S P F , B G P 等一系列协议,在P A C K E T T R A C E R 上进行了仿真,并对开源路由器进行了性能评价。
标签: 开源路由器
上传时间: 2015-02-21
上传用户:13666909595
此模型是的信号发生器是由b.mat的simulink模型动态生成,共有10个用户,扩频信号是由gold码或产生,共有恒模算法、子空间算法、改进型恒模算法和最小能量检测算法等几个算法程序。
上传时间: 2017-05-04
上传用户:zxc280395350
在本课中,我们要用一个按键来实现跑马灯的 10 级调速。这又会涉及到键的去抖的问 题。 本课的试验结果是,每按一次按键,跑马速度就降低一级,共 10 级。 这里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变量 speedlever,来保存当前的速度档次。 在按键里的处理中,多了当前档次的延时值的设置。 请看程序: ――――――――――――――――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定义一下方便使用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 #include <reg52.h> //包括一个 52 标准内核的头文件 sbit P10 = P1^0; //头文件中没有定义的 IO 就要自己来定义了 sbit P11 = P1^1; sbit P12 = P1^2; sbit P13 = P1^3; sbit K1= P3^2; bit ldelay=0; //长定时溢出标记,预置是 0 uchar speed=10; //设置一个变量保存默认的跑马灯的移动速度 uchar speedlever=0; //保存当前的速度档次 char code dx516[3] _at_ 0x003b;//这是为了仿真设置的 //一个按键控制的 10 级变速跑马灯试验 void main(void) // 主程序 { uchar code ledp[4]={0xfe,0xfd,0xfb,0xf7};//预定的写入 P1 的值 uchar ledi; //用来指示显示顺序 uint n; RCAP2H =0x10; //赋 T2 的预置值 0x1000,溢出 30 次就是 1 秒钟 RCAP2L =0x00; TR2=1; //启动定时器 ET2=1; //打开定时器 2 中断 EA=1; //打开总中断 while(1) //主程序循环 { if(ldelay) //发现有时间溢出标记,进入处理 { ldelay=0; //清除标记 P1=ledp[ledi]; //读出一个值送到 P1 口 ledi++; //指向下一个 if(ledi==4) { ledi=0; //到了最后一个灯就换到第一个 } } if(!K1) //如果读到 K1 为 0 { for(n=0;n<1000;n++); //等待按键稳定 while(!K1); //等待按键松开 for(n=0;n<1000;n++); //等待按键稳定松开 speedlever++; if(speedlever==10)speedlever=0; speed=speedlever*3; //档次和延时之间的预算法则,也可以用查表方法,做出 不规则的法则 } } } //定时器 2 中断 timer2() interrupt 5 { static uchar t; TF2=0; t++; if((t==speed)||(t>30)) //比较一个变化的数值,以实现变化的时间溢出,同时限制了最慢速 度为 1 秒 { t=0; ldelay=1;//每次长时间的溢出,就置一个标记,以便主程序处理 } } ―――――――――――――――――――――― 请打开 lesson11 目录的工程,编译,运行,看结果: 按 K1,速度则降低一次,总共 10 个档次。
上传时间: 2017-11-06
上传用户:szcyclone
基本误差 在相关国标、规程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输出电流为50mA~120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输出电流为1mA~50m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5%。 可实现三只三相电能表的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的误差测量;可测试无功电能基本误差。 1.2.3.2 测量重复性 装置的测量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在进行不少于10次的重复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不超过0.001%。 1.2.3.3 输出电量 1.2.3.3.1 电压电流量程 输出电压范围:3×(57.7V~380V); 每档电压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压输出上限达120%Un。 输出电流范围:3×(0.001A~100A); 输出电流范围上限要求达到120A。每档电流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流输出上限达120%In。 1.2.3.3.2 输出负载容量 三表位:电压输出:每相≥150VA 电流输出: 每相≥300VA 1.2.3.3.3 输出电量调节 (1) 电压、电流调节: 调节范围:0%~120% 调节细度:优于0.005%。 (2) 相位调节: 调节范围:0°~360° 调节细度:优于0.01°。 (3) 频率调节: 调节范围:45Hz~65Hz 调节细度:优于0.001Hz。 1.2.3.3.4 输出功率稳定度:<0.005% / 3min . 稳定度按JJG597的5.2.3.13方法计算。 1.2.3.3.5 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 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范围:小于0.1%。 1.2.3.3.6起动电流:装置具有起动电流调整、测量功能,能输出0.5mA的起动电流。 起动电流的测量误差≤ 5%,起动功率的测量误差 ≤ 10%。 1.2.3.3.7三相电量对称性 任一相(或线)电压和相(或线)电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1%;各相电流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2%;任一相电压与对应相电流间的相位角之差不大于0.5°;任一相电压(电流)与另一相电压(电流)间相位角与120°之差不大于0.5°。 1.2.3.4 多路隔离输出的装置各路输出负载影响应符合JJG597—2005中 3.8条的规定。 1.2.3.5 确定同名端钮间电位差应符合JJG597—2005中3.9条的规定。 1.2.3.6 多路输出的一致性应符合JJG597—2005中3.7条的规定。 1.2.3.7 监视示值的误差 监视仪表应有足够的测量范围,电压示值误差限为±0.2%,电流、功率示值误差限为±0.2%,相位示值误差限为±0.3°,频率示值误差限为±0.1%,启动电流和启动功率的监视示值误差不超过5%(启动电流为1mA时的监视示值误差也不应超过5%)。各监视示值的分辨力应不超过其对应误差限的1/5。 1.2.3.8 具有消除自激的功能。可自动消除开机或关机时产生的尖脉冲。 1.2.3.9 装置的磁场 由装置产生的在被检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不大于下列数值: I≤10A时,B≤0.0025mT; I=200A时,B≤0.05mT;10A到200A之间的磁感应强度极限值可按内插法求得。 1.2.3.10 电磁兼容性 (1)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装置的设计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如元器件损毁、控制系统死机、精度出现变化等影响正常检定工作的现象),骚扰量为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 (2)无线电干扰抑制 装置不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1.2.3.11 稳定性变差 (1)短期稳定性变差 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在15min内的基本误差最大变化值(连续测量7h),不大于装置对应最大允许误差的20%。 (2)检定周期内变差 检定周期内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其最大变化值,不大于0.01%。 1.2.3.12 安全 装置的绝缘强度试验要求和与安全有关的结构要求符合GB 4793.1的规定。 1.2.3.13 脉冲输出 同时检测三路被检脉冲:显示当前误差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同时检测的被检脉冲的常数、工作方式和脉冲个数,可完全不同;误差测量所需要的输入参数的位数,应能覆盖目前各种标准表和的检测需要。对每一表位应有高频、低频脉冲信号的BNC接收端口,能接收≤600kHz的有/无源脉冲(5-30V脉冲幅值)。 1.2.3.14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在3×220V/380V10,50Hz2Hz装置正常工作。
上传时间: 2021-06-15
上传用户:li091122
采用的PLC是西门子S7-200系列,仿真编程软件为STEP7-Micro。在初始状态,容器是空的,各阀门皆关闭,Y1、Y2、Y3灯皆暗和M搅拌机均为OFF,液面传感器L1、L2、L3为关,加热器H为关。若要启动操作,按下启动按钮(I0.0),开始下列操作: (1)Y1、Y2为ON,液体A和B同时注入容器,当液面达到L2时,L2为ON,使Y1、Y2为OFF,Y3为ON,即关闭Y1、Y2阀门,打开液体C的阀门Y3。 (2)液面达到L1时,Y3为OFF,M为ON,即关闭阀门Y3,电动机起动开始搅拌。 (3)经10S搅匀后,M为OFF,停止搅拌,H为ON,加热器开始加热。 4、当混合液体温度达到某一指定值时,T为ON,H为OFF,停止加热,使电磁阀Y4为ON,开始放出混合液体。 (4)当液体高度降为L3后,L3从ON到OFF,再经5S,容器放空,Y4为OFF,开始下一周期。当按下停止按钮后,在当前的混合操作处理完毕后,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状态。
上传时间: 2021-12-31
上传用户:XuVshu
双三极管的多谐振荡电路,可以看到b和c级的电压值
上传时间: 2022-02-01
上传用户:
基于传感器和模糊规则的机器人在动态障碍环境中的智能运动控制基于传感器和模糊规则的机器人在动态障碍环境中的智能运动控制 oIlI~0(、r> 王 敏 金·波斯科 黄心汉 ,O、l、L (华i 面面辜写j幕.武汉,43074) \I。L上、o 捌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模糊规则的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方法 .该方法运用了基于调和函数分析的人 工势能 场原 理 .采用模糊规则 可减少推导势能函数所 必须的计算 ,同时给机器人伺服 系统发 出指令 ,使它能够 自动 地寻找通向目标的路径.提出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而且能对 n自由度机械手的整个手臂实现最碰.建立 在非线性机器人动力学之上的整 个闭环系统和模糊控制器 的稳定性 由李雅普诺 夫原理 保证 .仿真结 果证明 了该方 法 的有效性 ,通 过比较分析显示 出文 中所提 出的最障算法的优越性 . 美t词:基于传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模糊规则;人工势能场;动态避障;机器人操作手 1 叫哑oducd0n R。boIsarewjdelyusedfor诅sb inchasma~ia]b柚· 血 , spot : ng, spray Ijl岫 1g, mech卸icaland elec咖 icas搴enlb1y,ma al埘 IIovaland wa时 cut· ring 咖 . ofsuch tasks_堋 llldea pri|柚ary ptd 眦 of 她 ar0botto e oncpositiontoanother withoutbur叩inginto anyobstacles. s 曲km,de. notedasthefDbotm ∞ pJan,liDgp∞ 舶1,hasbeen the倒 娜bj0ct锄l哪gIeseat℃ll∞ . Every method o0血∞rI1ing 如b0tmotionplanninghas itsownadv∞ngesandapplicationdoma~ asweftasits di戤ldvaIIta麟 and constr~dnts. Therefore it would be ratherdifficulteithertoc0Ⅱ】paremethodsorton~ vate thechoio~ofan dl0‘iupon othP~s. 0州 d眦 :1999—07—29;Revised~ :2000一∞ 一丝 In conU~astto many n~ hods,rob
上传时间: 2022-02-15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