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viceNet概述DeviceNet 规范由Rockwell 自动化公司开发,并将其作为一个基于 CAN协议的开放式现场总线标准而公布。最初的 DeviceNet产品在1995年初出现。DeviceNet协议特别为工厂自动控制而定制,它在美国和亚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欧洲,越来越多的系统方案使用 DeviceNet来实现。ODVA(Open DeviceNet Vendor Association)是所有DeviceNet产品开发者的组织,它成立于 1995年,并获得了Rockwell 自动化公司所有知识产权的转让。该组织按照公司的原则进行运作,并确保所有成员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它负责DeviceNet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此外,ODVA还致力于DeviceNet在全球的推广和市场化。开发基于DeviceNet的产品必须遵循 DeviceNet规范。DeviceNet规范分Volume 1,Volume Il两部分。用户可以从ODVA协会寻找关于 DeviceNet开发源代码的信息:基于 CAN-bus的硬件则可以从 PHILPS.Intel等半导体供货商那里获得
标签: devicenet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能产生幅值相等、频,相等、姐位互差120。电势的发电机称为三相发t机:以三相发电机作为t遊,称为三相电源;以三相电源供电的t路,称为三相电路;U,v.w称为三相,相与相之间的,压是线电压,电压为380V:相与中性线之间称为相电压,电压是220V.1,三相电源与单相电源的区别:发电机发出的电源都是三相的,三相电源的每一相与其中性点都可以构成一个单相回路为用户提供电力能源。注意在这里交流回路中不能称做正极或负极,应该叫线端(民用电中称火线)和中性线(民用电中称零线).2,按照规定,380伏(三相)的民用电源的中性点是不应该在进户端接地的(在变压器端接地,这个接地是考虑到不能因悬浮点位造成高于电源电压的点位,用户端的接地与变压器端的接地在大地中是存在一定的电阻的),供电方式是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中性点引出线)构成回路,在单相三芯的电源插孔中还接有一根接地线,这是考虑到漏电保护器功能的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如果有人体触摸到电源的线端即火线,或电器设备内部漏电,这时电流从火线通过人体或电器设备外壳流入大地,而不流经零线,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就会不相等,漏电保护器检测到这部分电流差别后立刻跳间保护人身和电器的安全,一般这个差流选择在几十毫安)如果,把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这在民用电施工中是不允许的),漏电保护器就失去了作用,不能保护人身和电器设备的短路了.
标签: 三相电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原版英文PDF电子书免费下载: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From VLSI Architectures to CMOS Fabrication,891页 本书从架构和算法讲起,介绍了功能验证、vhdl建模、同步电路设计、异步数据获取、能耗与散热、信号完整性、物理设计、设计验证等必备技术,还讲解了vlsi经济运作与项目管理,并简单阐释了cmos技术的基础知识,全面涵盖了数字集成电路的整个设计开发过程。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微电子、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高年级师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半导体行业工程师参考。 现代电子系统日益复杂,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的提高,单芯片的集成度和功能得以不断增强,其设计复杂度和各种风险也随之变大,甚至影响到投资者对研发新的更复杂系统芯片的信心。但是,为了有效降低便携式移动系统的产品单位成本和能量消耗,同时为了在产品独特性方面有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仍然必须采用专用芯片解决方案。因此,深入了解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关键问题,并明确开发过程的各个实践环节存在的风险,就变得十分必要。 本书是一本将超大规模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原理与工程实践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教材。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从工程实践的关键问题出发,对超大规模数字电路的全部讲授内容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梳理,形成了清晰的解决思路。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作者重点阐述了设计研制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在丰富经验基础上对设计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可以帮助研究生和资深工程师完善自身的设计经验和能力,也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规避研发环节的风险。 本书和其他数字集成电路教科书相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自顶向下的组织方式,从算法的架构设计开始,讨论了同步设计的各种时钟技术、设计验证、散热和封装问题,还讨论了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经济学与项目管理。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直接阅读感兴趣的章节,而不需要很多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方面的知识。第二是实用性。本书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讨论了工程实践的问题,例如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数据组织方法,还有很多检查列表与提醒。 在目前的集成电路项目里,大量使用了重用的虚拟元件,通常有十几个到几十个时钟,验证工作量也要占到整个项目周期和投资的50%~70%,关于虚拟元件、时钟方案、VLSI经济学、项目管理、功能验证、设计验证等内容的讨论都可以直接作为实际项目实践的参考。总之,本书的内容相当全面并有一定深度,基本涵盖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方面,非常适合用作学习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科书,也适合作为正在从事数字集成电路开发的工程人员的参考书。
标签: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kristycreasy
本产品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数码管显示模块+数码管驱动模块+温度采集模块+人体感应模块+风扇模块+按键模块等构成;功能描述:1.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测温,人体感应模块检测是否有人。2.共3个按键:1键切换/设置、2键加、3键减。3.本设计共三种模式: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和自然风模式。4.自动模式,按一下1键可以设置温度上限,再按下设置温度下限,均可以按键加减调整。数码管第一位不显示,后三位显示温度值。人体感应模块检测有人时,温度小于下限风扇不转,温度在上下限之间50%转动,大于上限时,风扇全速转动。人离开后,延迟几秒风扇停止转动,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5.手动模式,数码管第一位显示风扇档位,后三位显示温度,按2键/3键加减风扇的档位(1、2、3档)。6.自然风模式,数码管第一位显示“b”,后三位显示温度,此模式下风扇转动与温度无关,只要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有人,就会模拟自然风转动风扇,时快时慢,吹着更舒适;人离开后延迟几秒,风扇停止转动。
上传时间: 2022-07-03
上传用户:XuVshu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设备。它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医疗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在温控系统、驾驶操控系统、重症监护系统、过程控制等应用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因此,智能传感器系统开发的市场前景广阔,这就要求大量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掌握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重要技术参考资料,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传感器的设计方法, 其中既包含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也涉及传感器信号检测与处理方面的技巧。借助千目前最流行的微处理器之一一一Microchip公司的dsPIC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读者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快速搭建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井开展应用实验。本书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组织方面,作者紧紧围绕智能传感器系统设计的特点展开论述, 力求使读者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智能 传感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在语言描述上,作者没有使用深奥的理论,而是从物理意义出发,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展示出各种概念的直观含义,这些都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书中的三个完整设计实例,能帮 助读者解决智能 传感器系统 设计与实现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特别是附带资源。 中的源代码和程序框架都已成功地应用千实际系统,因此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智能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本规范规定了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测试方法。本规范适用于电子产品制造应用系统防静电的检测,如:接地系统、地面地垫、墙体、工作台、台垫、工作。椅、工位器具、物流传递器具、包装用品、人体防静电防护用品
标签: 防静电检测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kingwide
龙芯系列微处理器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央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所从 2001 年开始研制龙芯系列处理器,于 2010 年正式成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龙芯 1 号 CPU、龙芯 2 号 CPU 以及龙芯3 号 CPU。本书基于龙芯俱乐部与龙芯中科合作开发的,南京龙众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制的智龙开发板,围绕龙芯 1 号芯片 LS1C 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讲解。本书内容共分 3 篇。基础篇包含实验平台和开发环境的搭建。中级篇为 Linux 基础应用编程,包含线程、信号、网络等基本操作。高级篇包含开发板硬件编程、驱动程序编写等高级操作。附录为嵌入式常用资料和智龙开发板的电路原理图。本书结合实践案例及应用场景,按照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组织教材内容,使读者能熟练掌握从开发环境搭建到编写完整工程的流程。同时提供内核源码及实例代码,并给出测试结果,方便教师教学参考。本书不仅用于 MIPS 架构的龙芯 1 号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还可用于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学习,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中,在内核原理、应用程序编写方面,与同类 ARM 架构芯片相比,其开发过程是通用的,包括虚拟机编译、程序下载、调试、应用开发、内核裁减。本书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嵌入式系统的课程教学,也可作为相关开发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手册。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本书以单一电阻元件电路为起点,以每次添加元件组成一种新的应用电路为主线组织内容。全书共8章:第l章介绍电阻器的识别与使用、交直流电阻电路及其应用、万用表的使用等内容;第2章介绍电容器的识别与使用、RC电路及其应用、示波器的使用等内容;第3章介绍电感器的识别与使用、感性电路及其应用、谐振电路及其应用、变压器的应用等内容;第4章介绍二极管的识别与使用、二极管电路的应用等内容;第5章介绍三极管的识别与使用、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6章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 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正弦波振荡器的安装与测试等内容;第7章介绍三端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脉宽调制开关型稳压电路等内容;第8章介绍半控型、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识别与应用等内容。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作为点职高专院校电子、通信; 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经实际测试,该感应头最短可达到1cmBS612是将数字智能控制电路与人体探测敏感元都集成在电磁屏蔽罩内的热释电红 外传感器。人体探测敏感元将感应到的人体移动信号通过甚高阻抗差分输入电路耦合到 数字智能集成电路芯片上,数字智能集成电路将信号转化成ADC数字 信号,当PIR信号超过选定的数字阀值时就会有定时的REL电平输出。 OEN使能端可使REL输出或通过光照传感器自动控制。灵敏度和时间参 数通过分压电阻设置。所有的信号处理都在芯片上完成。
上传时间: 2022-07-11
上传用户:
心率是心血管疾病诊断 的重要生理指标 。心血管疾病是 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 一,而这 类疾病发作的主要前兆是心率出现异常 。对于 心血管疾病 患者和高发人群来说 ,若能进行实时 心率监测 ,在发病之初进行及时抢救,患者 的生存率将会大幅提升 。为此 ,本文提 出 了一种 可以实时监测心率 ,并且在情况异常时 自动报警 的小 型心率监测系统。该 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 ,融合 了无线传输技术 ,具有集成度高 ,低功耗 及方便 携带 等特 点 。1 设计原理在心脏跳动 的过程 中,人体组 织的半透 明度会 出现 明显 变 化 ,这 种 现 象 在 手 指 尖 等 部位 尤 为明显 。根据该原理 ,通过红外光照射手指尖 可以获取人体心率数据 。本文采用高可靠性红外光电传感器测量手指脉搏信号 ,根据特定波长红外线对血管末端血液微循环引起的血液容积变化 的敏感特性 ,检测心脏搏动所引起的指尖血液变化,经 具 有 滤 波 与 放 大 功 能 的信 号 调 理 电 路 对 信 号 进行预处理 ,心率计数通过MSP430的专用比较器实现 。脉搏信号经过 滤波和放大之 后送入MSP430单片机的比较器专用I/0口CA0或CA1进行心率计数 ,系统设定 了报警 阈值 以实现报警功能,当心率超 出人体正常值时 ,MSP430单片机会通过SPI接 口指示无线通信模块发 出报警信息 ,并向监护中心或监护人发出报警 。系统架构如图IN示。
上传时间: 2022-07-18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