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是最早应用于医学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之一,如今已经可以通过心电信号的分析研究来对心血管相关病变做出预测和诊断。常规心电图机对病人实行检测,由于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往往得不到有确切意义的结果。人们一直致力于在非医院环境中进行长程动态心电系统(Holter)的研制工作。 传统的动态心电监护仪(Holter)常受处理器性能或存储空间大小的限制,不能完成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以及多生理参数的采集存储。嵌入式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耗低、使用灵活等特点,已应用到各个领域。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便携式心电血氧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除了具有记录24小时的心电数据功能之外,还同步的记录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依据。此外和常规的Holter机相比,还具有体积小、存储容量大、数据处理能力强的特点。 本文对基于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便携式动态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的构成进行了讨论。包括:心电放大电路模块的设计;采用TI公司的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作为主处理器的血氧饱和度模块设计;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RM微处理器EP7312设计中央处理模块;大容量FLASH作为存储模块设计;高速USB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本文对以上各项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实验测试,可在便携式心电血氧监护仪上较好的显示心电波形、血氧饱和度值,并在上位机上通过相应软件对信号进行分析。为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标签: arm
上传时间: 2022-05-29
上传用户:kingwide
采用瑞萨16-bit MCU R7F0C002(48引脚, 24MHz主频), 利用I/O端口、 TAU、 RTC、 CSI、 LCD等功能模块,通过测量人体额头的热辐射来显示被测对象的体温。一键测量,操作简便。对额头测量,不接触人体皮肤,避免交叉感染。测量时间小于1秒,测量误差≤±0.6 ℃ 。LCD显示温度数据,内设报警温度。体温模式下,温度大于37℃, 蜂鸣器报警。电池供电,通过按键切换测量模式和待机模式。在测量模式下,超过30秒不使用,自动进入待机模式。
上传时间: 2022-05-31
上传用户:
《Effective C++:改善程序与设计的55个具体做法》(中文版)(第3版)一共组织55个准则,每一条准则描述一个编写出更好的C++的方式。每一个条款的背后都有具体范例支撑。第三版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崭新内容,包括讨论资源管理和模板(templates)运用的两个新章。为反映出现代设计考虑,对第二版论题做了广泛的修订,包括异常(exceptions)、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和多线程(multithreading)。《Effective C++》的重要特征包括:·高效的 classes、functions、templates 和inheritance hierarchies(继承体系)方面的专家级指导。·崭新的 TR1 标准程序库功能应用,以及与既有标准程序库组件的比较。·洞察 C++和其他语言(例如Java、C#、C)之间的不同。此举有助于那些来自其他语言阵营的开发人员消化吸收 C++ 式的各种解法。
标签: Effective C++
上传时间: 2022-05-31
上传用户:
LwM2M协议是OMA组织制定的轻量化的M2M协议,主要面向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场景下物联网应用,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
标签: lwm2m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6-05
上传用户:kent
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的基本原理,很多教材和文档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特别是坛上网友提供的:《无刷直流(BLDC)电机基础》(MicroChip公司,编号AN885)、《Brushless DC Motors Made Easy》(Freescale公司,编号PZ104)和Atmel公司的编号为:AVR194、AVR491、AV R 4 9 2的几篇文档,都写得很不错,深入浅出,很适合入门的初学者学习。稍后我会给出它们的下载链接(见附录一)。不过一上来就让读者自己去看文档,貌似不太厚道,那我这里还是辛苦一下,把各篇文档的精华部分抽取出来,重新组织一下,给大家一个关于无刷电机的比较概要的认识。
标签: 直流电机
上传时间: 2022-06-07
上传用户:
为了满足全国联网和两电东送的国家战略决策以及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需要,考虑到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新发展并吸取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科研、设计、安装和运行的实际经验,结合葛洲坝—南桥、天生桥—广州、三峡—常州、三峡—广东、贵州—广东、三峡—上海、灵宝背靠背、高岭背靠背等大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特组织修编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第二版)》一书。该书理论结合工程应用、全西系统、实用性较强,对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共十六章,主要内容有:直流输电概论、直流输电换流技术、直流输电稳态特性、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与控制保护装置、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换流站无功补偿与交流侧滤波、换流站直流侧滤波、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保护与换流站绝缘配合、直流输电外绝缘、直流输电线路环境影响、直流输电换流站主接线与主要设备、直流输电线路、直流输电接地极、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直流输电工程可靠性分析及可用率等。 本书可供从事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检修,直流输电设备制造,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以及大功率换流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专家、管理干部等使用,也可以作为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参考书。
标签: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上传时间: 2022-06-07
上传用户:
项目名称: 城市人视角下的大型居住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二、项目立项依据(一)项目研究意义(限300字)1、以“城市人”作为绿色空间品质研究的理论指导,以提高居民对绿色空间的满意度为目标导向直接对标居民需求,为绿色空间的优化提出直观高效的策略,同时为国内各大居住区的区域品质提升提供新思路“城市人”是由加拿大学者梁鹤年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学的关键思想,其深刻内涵是“一个理性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的人”。以人为本的规划应通过优化人居的接触机会去提升“城市人”与其所选人居的匹配程度。在“城市人”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提取绿色空间作为“典型人居空间”的代表,提取“典型城市人”作为绿色空间的需求主体,从需求主体出发,对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复愈性、(韧性还要吗,不要的话这里该删掉了)进行分析,研究当前典型城市人的生活需求是否与典型人居环境是否相匹配,有利于提出符合“典型城市人”空间接触需求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为国内大型居住区绿色空间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参考。2、回天地区作为亚洲最大的居住区 ,以龙泽园街道为示范,优化提升其绿色空间,对北京乃至国内各大社区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回天地区是北京20多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典型超大型居住区以该典型住区为研究范例提出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映射到其他各大居住区中,在大型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回天地区因整体规模大、居住人口多而带来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优化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对缓解大城市病有着重要意义。3、回应“回天计划”,与“回天计划”的规划方案互补,为回天地区区域内绿色空间格局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优化方案《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构建首都北中轴延长线生态发展轴、打造公园化城市街区、改造连通现有公园绿地资源、打造生态绿楔组团、推进绿地与居民社区联通等多种宏观绿色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为回天地区区域内整体绿色空间格局提供了规划方案。本项目则以龙泽园街道内各级生活圈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相较于“回天计划”从更微观的角度着眼于居民对绿色空间满意度的提升,实现区域内绿色空间的优化。同时与“回天计划”的宏观规划相呼应,为“回天地区”绿色空间优化提供更精确的优化方案,为“回天计划”2025年绿色生态生活空间的基本建立出谋划策。(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附主要参考文献(限1000字)1.“城市人”理论 “城市人”理论是加拿大学者梁鹤年提出的解释空间关系的一套理论。他提出“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是通过空间的使用、布局和分配去满足人在生产、生活、生态活动中在空间接触上的物性(追求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群性(以聚居去提升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理性(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的平衡)。并且提到规划聚焦于“城市人”与人居的匹配,匹配的成败是看人居能否满足“城市人”的追求,而“城市人”的追求是基于他对不同接触机会的爱或憎。[1] 对于“城市人”,梁鹤年指出以人为本的“人”就是“城市人”,是以年龄、性别、生命阶段定义。并且“城市人”是空间接触机会的追求者和提供者。 对于“接触机会”,梁鹤年指出“居”是空间接触机会的载体,以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居密度定义。这些变量决定它承载的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因此,“居”是不同的“人”追求和供给空间接触机会的空间体现、交易之所。人聚的越多、越密,空间接触机会(包括正面与负面)越大(相对追求用的气力)。不同的“人”寻找不同的空间接触,不同的“居”承载不同的空间接触机会。[2] “以人为本”的规划如何实施?梁鹤年提出,规划肯定会引发出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人为本的规划就是在处理这些矛盾时,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性为原则:在物性上要聚焦于个人的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的满意度;在群性上聚焦于集体的满意度;在理性上聚焦于整体的满意度。[2]2. 国内外生活圈研究现状 “生活圈”的概念起源于日本,二战后的日本城乡地区差异随经济发展逐步扩大,为缩小这一差距,日本政府逐步开展生活圈建设,在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对“生活圈”概念的讨论,但是直到近几年才展开较为完整系统的研究与规划。生活圈的构建目标是根据居民实际生活所涉及的区域,打造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和便捷可达、复合共享的生活模式[4]。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包含“生活圈”的相关核心期刊的梳理,可以总结出学界对于生活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科学划定某一街道或城市的社区生活圈[5-7]以及如何提出生活圈的营建策略[8]。由此看来,中国学者在生活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对一般类型社区的生活圈规划与构建方法的思考以及策略的探讨,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已建成的大型居住社区面临的生活圈更新与发展的难题。[9]3.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在《风景园林》2021-02期的专栏讨论中,林广思教授将当前国际上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归纳为:1)研究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和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并为优化城市规划与设计出谋划策;2)研究城市绿色空间对于缓解公众精神压力,增强心理健康的作用;3)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4)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公平性和包容性;5)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4. 国内对社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的检索,以“社区生活圈”及“绿色空间”作为检索关键词,得到多篇论文在生活圈视角下对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促进老龄健康、绿色空间对生活圈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0-18],可见目前国内对于社区生活圈内绿色空间的研究与上述国际热点相接轨,对以社区生活圈为单位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有着多样化的视角,但目前各项研究趋于对绿色空间单一功能的研究与优化,而缺乏对绿色空间多种功能共同作用的重视。并且对居民的绿色空间使用满意度缺乏系统性的分析,从使用者的视角对绿色空间的优化还有待研究。因此对于社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的优化,在以人为本的“城市人”视角下,以居民满意度为研究导向,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研究与优化具有深入的探讨意义。5. “回天计划”实施现状经过《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三年生动实践,截至2020年,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品质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19] 为了更好地满足回天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着眼于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继“三年计划”后又制定了《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到2025年,回天地区城市治理和优化提升取得显著成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品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城市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多方参与共建美好家园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20]
标签: 创新
上传时间: 2022-06-08
上传用户:canderile
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各级医院、防疫站必备的临床诊断仪器之一,它能够检测出人体体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含量,为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判断、治疗提供依据,还可以对病人愈后的健康状态进行跟踪检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它集加样、加试剂、混合、去干扰物、保温、检测、计算等一体,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精度低等缺点,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欢迎。 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中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背景、意义以及发展现状,指出了设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设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 在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本论文结合单片机技术和TWI、CAN通讯技术,设计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控制部分,该部分按照功能分为:加样、加试剂1、加试剂2、搅拌和清洗五个模块,各个模块内部又分两层进行设计:执行层以ATMEL公司的Atmega48单片机为主控芯片,控制层则以Atmega64单片机为核心。论文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原理图、PCB图,并编写了全部程序,实现了控制部分预定的功能。以ATmega48为主控芯片,电机控制器L297和双桥驱动器L298为驱动芯片设计了电机驱动模块,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原理图以及PCB图,编写了驱动模块的程序,实现了预定的功能。以ATmega48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样品针液位感知和撞针保护电路,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原理图以及PCB图,实现了预定的功能。详细叙述了加样模块、搅拌模块和清洗模块三个模块控制层的程序流程以及CAN和TWI通讯的程序,经过调试证明所有程序运行正常。最后介绍了仪器调试的过程及方法,指出了设计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经过调试,仪器实现了预期的功能,验证了软硬件设计的合理性。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上传时间: 2022-06-08
上传用户:
系统简介:1.单片机+LCD1602液晶显示器+三极管放大电路+蜂鸣器+按键+DS18B20+GSM远程报警等设计。2. 3个按键对应3个不同的功能,设定值加1、设定值减1和蜂鸣器检测。3. 5V可使用USB供电。4.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实现对温度的检测。测量范围-50~120摄氏度,常温LCD1602显示25.0摄氏度左右,温度精度在0.1℃;误差±0.2℃以内.温度变化时,显示值将变化。蜂鸣器就会报警。启动GSM短信报警功能。默认设定值31摄氏度(方便用人体模拟)。5.采用三极管进行输出放大,驱动能力强、蜂鸣器显示效果更好!6. 特点:稳定、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上电就可以使用。7.佩戴引出I/O接口(40个排针),用于连接下载器下载程序, 方便进行升级调试.操作说明:S0:复位键 S1:设定值加1 S2:设定值减1 S3:蜂鸣器检测 1、 上电/S0复位:液晶显示“Detect System” “Temp=25.0 32.0” ,对应检测温度和设定报警温度。检测传感器表面温度,显示值变化。2、按S1、S2键:可以实现设定温度的加减操作。3、按S3键:检测蜂鸣器响声。4、可以用手抓住温度传感器,模拟温度检测。检测到温度变化后、液晶显示值变化,当检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蜂鸣器就会报警。并发送“DS18B20 Warning!”信息到指定手机。5、发送短信时,第一行显示将发送变化:“message sending” “the sending ok” 6、手机卡记得插到卡槽里噢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
高清文字版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在计算机软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套教材的出版,希望为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新的教材选择。本书分为两部分,共 8 章。第一部分为基本篇,共 5 章,第 1 章概述了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操作系统的特征、功能和类型,并介绍了 Windows2000 的结构和特点;第 2 章阐述了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同步和通信、调度和死锁,同时穿插介绍了这些功能在Windows2000 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第 3 章主要讲述存储管理和虚拟存储器,本章的最后介绍 Windows2000 系统的内存管理;第 4 章介绍 I/O 设备管理、Windows2000 的 I/O 系统、磁盘存储器管理、缓存管理及 Windows2000 的高速缓存管理;第 5 章为文件管理,介绍了文件的组织与存储、目录、文件系统的可靠性、保护机制及 Windows2000 的文件系统。第二部分为提高篇,共 3 章,第 6 章对 Linux 源代码进行了分析,适合于在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之后,希望进一步研究操作系统内部实现细节的读者;第 7 章主要介绍了分布式系统中的互斥、死锁、负载分配及分布式文件系统;第 8 章讨论了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内容有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评测准则,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及 Linux 和 Windows2000/XP 操作系统的安全。
标签: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