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余弦变换对图象信号有近似最优的去相关能力, 但多维的变换公式一直没有给出. 为此深入研究了 三维离散余弦变换, 提出了任意尺寸的三维函数f (x , y , z ) 的正交离散余弦变换公式, 克服了以前系数的取值必须 相等的缺点, 并将之应用于彩色静止图象的压缩编码中, 使得彩色图象的R、G、B 3 帧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进行 变换, 极大地去除了图象R, G,B 3 帧间的相关性.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在大幅度地增加压缩比的同时, 峰峰 信噪比也有明显提高, 并且与国际标准JPEG,M PEG 有很好的兼容性.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tb_6877751
这是一个三次样条插值的.m程序 输入的是一个二维数组A(Nx2) 插值方法为: S(x) = A(J) + B(J)*( x - x(J) ) + C(J)*( x - x(J) )**2 +D(J) * ( x - x(J) )**3 for x(J) <= x < x(J + 1)
上传时间: 2013-12-14
上传用户:gengxiaochao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混沌加密的数字水印新算法,采用二维混沌变换对水印图像加密 对载体图像进行多分辨离散小波变换,应用小波系数判断载体图像的纹理复杂程度后,依据人眼的视觉系统(HVS)特性,将水印信号嵌入到图像的低频部分,对图像的不 同分解层分别选取不同的纹理阈值和水印嵌入强度,将数字水印嵌入到相同分辨层的原始图像中,提高了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在检测和提取水印时,通过水印相似度(NC)和峰值信噪比( PNSR)评价水印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抵抗剪裁、JPEG压缩、滤波等几何攻击,算法简单,计算复杂度小,兼顾了水印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
上传时间: 2016-10-24
上传用户:Andy123456
为有效地去除Y, U , V 3 帧之间内在的相关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离散余弦变换理论的彩色视频 压缩编码方法。该方法将彩色视频放在四维数学模型中考虑, 将彩色视频的图象宽度、图象高度、彩色空间 的3 帧(Y, U , V ) , 以及视频序列的连续3 帧分别看作四维数学模型中的“四维”, 利用四维离散余弦变换 去除彩色视频中图象的相邻像素之间、Y, U , V 3 帧之间、以及视频序列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 并结合矢量 量化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该方法对“M issAmerica”彩色视频进行压缩编码, 在同等信噪比的条 件下, 可获得比标准M PEG22 压缩编码方法高约4 倍的压缩比。 关键
上传时间: 2017-07-08
上传用户:thesk123
离散余弦变换(DCT)及其反变换(IDCT)在图像编解码方面应用十分广泛,至今已被JPEG、MPEG-1、MPEG-2、MPEG-4和H.26x等国际标准所采用。由于其计算量较大,软件实现往往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因而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需要采用硬件设计的DCT/IDCT处理电路来满足我们对处理速度的要求。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就是针对图像处理应用的8×8二维DCT/IDCT处理核的硬件实现。 本文首先介绍了DCT和IDCT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和原理,详细说明了DCT变换实现图像压缩的过程,并与其它变换比较说明了用DCT变换实现图像压缩的优势。接着,分析研究了DCT的各种快速算法,总结了前人对DCT快速算法及其实现所做的研究。本文给出了两种性能、资源上有一定差异的二维DCT/IDCT的FPGA设计方案。两种方案均利用DCT的行列分离特性,采用流水线设计技术,将二维DCT/IDCT实现转化为两个一维DCT/IDCT实现。在一维DCT/IDCT设计中,根据图像处理的特点对Loeffler算法的数据流进行了优化,通过合理安排时钟周期数和简化各周期内的操作,大大缩短了关键路径的执行时间,从而提高了流水线的执行速度。最后,对所设计的DCT/IDCT处理核进行了综合和时序仿真。 结果表明,当使用Altera公司的MERCURY系列FPGA器件时,本文设计的方案一能够在116M时钟频率下正确完成8×8的二维DCT或IDCT的逻辑运算,消耗2827个逻辑单元;方案二能够在74M时钟频率下正常工作,消耗1629个逻辑单元。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3291976780
提出了一种基于9/7小波的二维小波变换器的硬件设计方案.通过优化算法以及采用行列变换并行处理的方式,提高了变换器的数据吞吐量.该方案采用了流水线技术,较大地提高了硬件效率.综合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系统时钟可达到110 MHz,且具有高速、高吞吐量、片内存储器小等优点.
上传时间: 2015-01-03
上传用户:yangbo69
二维几何图形变换的演示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离散余弦变换源代码(VC)
上传时间: 2015-01-09
上传用户:hxy200501
离散余弦变换程序
上传时间: 2015-01-17
上传用户:dengzb84
vc写的SSE2优化离散余弦变换
上传时间: 2013-12-30
上传用户:凤临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