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经过使用和发展,目前已经有几种。但都是在RS-232标准的基础上 经过改进而形成的。所以,以RS-232C为主来讨论。RS-323C 标准是美国EIA(电子工业联合 会)与BELL等公司一起开发的1969 年公布的通信协议。它适合于数据传输速率在0~ 20000b/s 范围内的通信。这个标准对串行通信接口的有关问题,如信号线功能、电器特性 都作了明确规定。由于通行设备厂商都生产与RS-232C制式兼容的通信设备,因此,它作为 一种标准,目前已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
上传时间: 2016-06-20
上传用户:klin3139
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其传输速度快、占用资源少、真正的即插即用等优点正在逐步成为通用的计算机与外设的接口而取代传统的RS232总线。以传统的RS232接口为数据通信通道的外部设备与PC的通信面临一个转换的问题。该文介绍的是基于FT232R芯片实现USB和RS232之间的转换模块的设计。使用此芯片优点是数据收发和协议转换工作全部由芯片独立完成,而无需干预。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lanhuaying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采用串行工作方式,发射并显示两位数字信息,既显示00-99,使数据能够在不同地方传递。硬件部分主要分两大块,由AT89C51和多个按键组成的控制模块,包括时钟电路、控制信号电路,时钟采用6MHZ晶振和30pF的电容来组成内部时钟方式,控制信号用手动开关来控制,P1口来控制,P2、P3口产生信号并通过共阳极数码管来显示,软件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发射程序在通信协议一致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的发射,同时显示程序对发射的数据加以显示。
上传时间: 2016-08-14
上传用户:84425894
我所做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个人完成电路的设计、焊接、检查、调试,再根据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协议用汇编语言编写发射和显示程序,然后加电调试,最终达到准确无误的发射和显示。在这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合理的电路图扎实的焊接技术,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纠正能力,会使用基本的仪器对硬件进行调试,会熟练的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会用相关的软件对自己的程序进行翻译,并烧进芯片中,要与对方接收机统一通信协议,要耐心的反复检查、修改和调试,直到达到预期目的。
上传时间: 2017-01-16
上传用户:caiiicc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经过使用和发展,目前已经有几种。但都是在RS-232标准的基础上 经过改进而形成的。所以,以RS-232C为主来讨论。RS-323C 标准是美国EIA(电子工业联合 会)与BELL等公司一起开发的1969 年公布的通信协议。它适合于数据传输速率在0~ 20000b/s 范围内的通信。这个标准对串行通信接口的有关问题,如信号线功能、电器特性 都作了明确规定。由于通行设备厂商都生产与RS-232C制式兼容的通信设备,因此,它作为 一种标准,目前已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
上传时间: 2017-06-04
上传用户:trepb001
我所做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个人完成电路的设计、焊接、检查、调试,再根据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协议用汇编语言编写发射和显示程序,然后加电调试,最终达到准确无误的发射和显示。
上传时间: 2017-07-16
上传用户:784533221
基于USB的串行通信软硬件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8-04
上传用户:eeworm
专辑类-数字处理及显示技术专辑-106册-9138M 基于USB的串行通信软硬件设计-41页-0.8M.pdf
上传时间: 2013-07-19
上传用户:yatouzi118
FPGA作为新一代集成电路的出现,引起了数字电路设计的巨大变革。随着FPGA工艺的不断更新与改善,越来越多的用户与设计公司开始使用FPGA进行系统开发,因此,PFAG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FPGA的集成电路板的工艺发展也越来越先进,在如此良性循环下,不久的将来,FPGA可以主领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正是由于FPGA有着如此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吸引力,因此,本文采用FPGA作为电路设计的首选。 @@ 随着FPGA的开发技术日趋简单化、软件化,从面向硬件语言的VHDL、VerilogHDL设计语言,到现在面向对象的System Verilog、SystemC设计语言,硬件设计语言开始向高级语言发展。作为一个软件设计人员,会很容易接受面向对象的语言。现在软件的设计中,算法处理的瓶颈就是速度的问题,如果采用专用的硬件电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第一章第二节详细介绍了软硬结合的开发优势。另外,在第一章中还介绍了知识产权核心(IP Core)的发展与前景,特别是IP Core中软核的设计与开发,许多FGPA的开发公司开始争夺软核的开发市场。 @@ 数字电路设计中最长遇到的就是通信的问题,而每一种通信方式都有自己的协议规范。在CPU的设计中,由于需要高速的处理速度,因此其内部都是用并行总线进行通信,但是由于集成电路资源的问题,不可能所有的外部设备都要用并行总线进行通信,因此其外部通信就需要进行串行传输。又因为需要连接的外部设备的不同,因此就需要使用不同的串行通信接口。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型CPU中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那就是SPI、I2C、UART。除了分别论述了各自的通信原理外,本文还特别介绍了一个小型CPU的内部构造,以及这三个通信协议在CPU中所处的位置。 @@ 在硬件的设计开发中,由于集成电路本身的特殊性,其开发流程也相对的复杂。本文由于篇幅的问题,只对总的开发流程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且将其中最复杂但是又很重要的静态时序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通信协议的开发中,需要注意接口的设计、时序的分析、验证环境的搭建等,因此,本文以SPI数据通信协议的设计作为一个开发范例,从协议功能的研究到最后的验证测试,将FPGA 的开发流程与关键技术等以实例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SPI通信协议的开发中,不仅对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分析,而且对架构中的每个模块的设计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FPGA;SPI;I2C;UART;静态时序分析;验证环境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vvbvvb123
单片机与DSP之间通信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得焦点,目前已出现的不少解决方案但大多针对于5V工作电压的DSP系 统,笔者对诸方案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发现多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不同系统之间通信的电平转换问题,面对工作电压并不唯一的 DSP芯片系列,在此提出一种全新的串行通信模式,经济有效地解决了通信中电平转换问题可靠地实现数据交换,并且在实际开发 的直流无刷电机变频器人机界面与控制核心TMS320LF2407 DSP之间串行通信中验证了其可行性。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abc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