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个人数据通信的发展,功能强大的便携式数据终端和多媒体终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实现数据通信的目标,要求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由有线向无线、由固定向移动、由单一业务向多媒体发展,这一要求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认为无线局域网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课题采用TSMC 0.18um CMOS工艺实现用于IEEE 802.1la协议的5GHz无线局域网接收机射频前端集成电路一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和下变频器电路(Downconverter),低噪声放大器是射频接收机前端的主要部分,其作用是在尽可能少引入噪声的条件下对天线接收到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下变须器是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产生中频信号。论文对射频前端集成电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电路结构的性能,给出了射频前端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版图设计、仿真结果和测试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射频前端集成电路具有低噪声、低功耗的特点,其它性能也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Tanner版图流程举例(反相器)集成电路设计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许多设计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作为将来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工作人员,至少需要对版图有所了解,但是许多软件(如cadence)实在工作站上执行的,不利于初学者。L-Edit软件是基于PC上的设计工具,简单易学,操作方便,通过学习,掌握版图的设计流程。Tanner Pro简介:Tanner Pro是一套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包括S-EDIT,T-SPICE,W-EDIT,L-EDIT,与LVS,他们的主要功能分别如下:1、S-Edit:编辑电路图2,T-Spice:电路分析与模拟3,W-Edit:显示T-Spice模拟结果4,L-Edit:编辑布局图、自动配置与绕线、设计规则检查、截面观察、电路转化5、LVS:电路图与布局结果对比设计规则的作用设计规则规定了生产中可以接受的几何尺寸的要求和达到的电学性能。对设计和制造双方来说,设计规则既是工艺加工应该达到的规范,也是设计必循遵循的原则设计规则表示了成品率和性能的最佳折衷
标签: cmos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作为模拟与数字接口电路的关键模块,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模数转换器正朝着低功耗、高分辨率和高速度方向快速发展。在磁盘驱动器读取通道、测试设备、纤维光接收器前端和日期通信链路等高性能系统中,高速模数转换器是最重要的结构单元。因此,对模数转换器的性能,尤其是速度的要求与日俱增,甚至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各种结构的高速模数转换器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个分辨率为6位,采样时钟为1GS/s的超高速模数转换器。本设计采用的是最适合应用于超高速A/D转换器的全并行结构,整个结构是由分压电阻阶梯,电压比较器,数字编码电路三部分组成。在电路设计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采用了无采样/保持电路的全并行结构;在预放大电路中,使用交叉耦合对晶体管作为负载来降低输入电容和增加放大电路的带宽,从而提高比较器的比较速度和信噪比;在比较器的输出端采用时钟控制的自偏置差分放大器作为输出缓冲级,使得比较输出结果能快速转换为数字电平,以此来提高ADC的转换速度;在编码电路上,先将比较器输出的温度计码转换成格雷码,再把格雷码转换成二进制码,这样进一步提高ADC的转换速度和减少误码率。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kingwide
白光LED(White Light-Fmitting Diode)以其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与此同时,与LED配套的驱动集成电路的研发也由LED的应用逐渐普及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基于LDO(Low dropout voltage 1inear regulator)恒流型的白光LED驱动集成电路进行了设计分析。该驱动电路采用PWM亮度调节模式,支持3位数字信号输入,8段亮度调节功能。在电路设计中,根据要求设计了电路的总体框图,再对电路的所有子模块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分析。电路主要有以下模块组成:电压基准源、振荡器、锯齿波发生器、DAC模块、PWM比较器、LDO。电压基准源为各个子模块提供基准电压。锯齿波发生器将振荡器输出的100KHz时钟信号转换为锯齿波信号,该信号与DAC的输出电压通过PWM比较器比较后得到亮度调整信号。亮度调整信号经过LDO的整形后控制驱动模块的开和关,使电路输出恒定的驱动电流。在中芯国际0.35um工艺库下,使用Hspice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了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电路完成了设计功能、达到了预先制定的设计指标。整个电路以恒定的电流输出,输出电流达到了350mA,可以驱动lW的大功率白光LED。满足了电源电压在10%波动时,输出电流的变化量不超过5%。整个控制电路的效率超过了85%。关键词:PWM调制、LDO、恒流驱动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1208020161
原版英文PDF电子书免费下载: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From VLSI Architectures to CMOS Fabrication,891页 本书从架构和算法讲起,介绍了功能验证、vhdl建模、同步电路设计、异步数据获取、能耗与散热、信号完整性、物理设计、设计验证等必备技术,还讲解了vlsi经济运作与项目管理,并简单阐释了cmos技术的基础知识,全面涵盖了数字集成电路的整个设计开发过程。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微电子、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高年级师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半导体行业工程师参考。 现代电子系统日益复杂,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的提高,单芯片的集成度和功能得以不断增强,其设计复杂度和各种风险也随之变大,甚至影响到投资者对研发新的更复杂系统芯片的信心。但是,为了有效降低便携式移动系统的产品单位成本和能量消耗,同时为了在产品独特性方面有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仍然必须采用专用芯片解决方案。因此,深入了解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关键问题,并明确开发过程的各个实践环节存在的风险,就变得十分必要。 本书是一本将超大规模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原理与工程实践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教材。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从工程实践的关键问题出发,对超大规模数字电路的全部讲授内容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梳理,形成了清晰的解决思路。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作者重点阐述了设计研制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在丰富经验基础上对设计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可以帮助研究生和资深工程师完善自身的设计经验和能力,也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规避研发环节的风险。 本书和其他数字集成电路教科书相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自顶向下的组织方式,从算法的架构设计开始,讨论了同步设计的各种时钟技术、设计验证、散热和封装问题,还讨论了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经济学与项目管理。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直接阅读感兴趣的章节,而不需要很多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方面的知识。第二是实用性。本书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讨论了工程实践的问题,例如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数据组织方法,还有很多检查列表与提醒。 在目前的集成电路项目里,大量使用了重用的虚拟元件,通常有十几个到几十个时钟,验证工作量也要占到整个项目周期和投资的50%~70%,关于虚拟元件、时钟方案、VLSI经济学、项目管理、功能验证、设计验证等内容的讨论都可以直接作为实际项目实践的参考。总之,本书的内容相当全面并有一定深度,基本涵盖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方面,非常适合用作学习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科书,也适合作为正在从事数字集成电路开发的工程人员的参考书。
标签: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kristycreasy
EtherCAT 是一利1应用于工厂向动化和| 流程向动化领域的实时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协议,是工业通信网络国际标准IEC6 11 58 和IEC6 1784 的组成部分。本书介绍了: 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进展、EtherCA丁系统组成原理、EtherCA丁协议、从站专用集成电路芯片ETIIOO 、ETllOO 从站硬件设计实例、EtherCAT 用于伺ßfÆ驱动器控制应用协议CoE 利、So E 、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下EtherCAT主站驱动程序设计、基于微处理器的EtherCAT 从站驱动程序设计和| 开发实例。本书可作为工业向动化和| 计算机控制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EtherCAT 协议开发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上传时间: 2022-07-04
上传用户:xsr1983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加州大学m.m.拉德马内斯博士撰写的radio frequency and microwave electronics illustrated一书的中译本。本书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叙述清楚。本书的英文版在美国用作大学微波电子工程专业高年级和研究生的教材,授课两学期。. 本书主要内容分五部分共21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包括科学和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电学和电子工程学中的基本概念,电路学数学基础,直流和低频电路的概念;第二部分波在网络中的传输,包括射频和微波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射频电子学的概念,波传播中的基本概念,二端口射频/微波网络的电路表示;第三部分无源电路的设计,包括smith圆图,smith圆图的应用,匹配网络的设计;第四部分有源网络中的基本考虑,包括有源网络的稳定性,放大器的增益,有源网络的噪声;第五部分有源网络:线性与非线性设计,包括射频/微波放大器ⅰ:小信号设计,射频/微波放大器ⅱ:大信号设计,射频/微波振荡器的设计,射频/微波频率转换器ⅰ:整流器和检波器设计,射频/微波频率转换器ⅱ:混频器设计,射频/微波控制电路的设计,射频/微波集成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22-07-04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本书是《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修订版)一书的姐妹篇。《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的内容以程序设计的经验和技巧为主,而本书内容则以程序设计的基本算法为主,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单片机程序设计者的软件素质。基本内容包括:单片机常用的线性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排序和查找算法、树和图在单片机中的实现、常用的数据处理算法及常用编码方法等。从单片机系统的实际硬件环境出发,语言通俗易懂,使读者轻松地将单片机程序设计基本算法学到手。为加强学习效果和增加实用价值,本书配套了上机学习光盘,在光盘中还提供了最新修订的子程序库和相关调试工具软件,以及众多单片机资料。 本书可作为电子技术人员自学单片机程序设计基本算法的教材,也可供高等院校电子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luyanping
一个关于PIC设计开发的入门pdf文件,适用于初学者学习pic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nanfeicui
本书主要阐述设计射频与微波功率放大器所需的理论、方法、设计技巧,以及将分析计算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这些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本书内容覆盖非线性电路设计方法、非线性主动设备建模、阻抗匹配、功率合成器、阻抗变换器、定向耦合器、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设计、宽带功率放大器及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设计。 本书适合从事射频与微波动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Andrei Grebennikov是M/A—COM TYCO电子部门首席理论设计工程师,他曾经任教于澳大利亚Linz大学、新加坡微电子学院、莫斯科通信和信息技术大学。他目前正在讲授研究班课程,在该班上,本书作为国际微波年会论文集。 目录 第1章 双口网络参数 1.1 传统的网络参数 1.2 散射参数 1.3 双口网络参数间转换 1.4 双口网络的互相连接 1.5 实际的双口电路 1.5.1 单元件网络 1.5.2 π形和T形网络 1.6 具有公共端口的三口网络 1.7 传输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非线性电路设计方法 2.1 频域分析 2.1.1 三角恒等式法 2.1.2 分段线性近似法 2.1.3 贝塞尔函数法 2.2 时域分析 2.3 NewtOn.Raphscm算法 2.4 准线性法 2.5 谐波平衡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非线性有源器件模型 3.1 功率MOSFET管 3.1.1 小信号等效电路 3.1.2 等效电路元件的确定 3.1.3 非线性I—V模型 3.1.4 非线性C.V模型 3.1.5 电荷守恒 3.1.6 栅一源电阻 3.1.7 温度依赖性 3.2 GaAs MESFET和HEMT管 3.2.1 小信号等效电路 3.2.2 等效电路元件的确定 3.2.3 CIJrtice平方非线性模型 3.2.4 Curtice.Ettenberg立方非线性模型 3.2.5 Materka—Kacprzak非线性模型 3.2.6 Raytheon(Statz等)非线性模型 3.2.7 rrriQuint非线性模型 3.2.8 Chalmers(Angek)v)非线性模型 3.2.9 IAF(Bemth)非线性模型 3.2.10 模型选择 3.3 BJT和HBT汀管 3.3.1 小信号等效电路 3.3.2 等效电路中元件的确定 3.3.3 本征z形电路与T形电路拓扑之间的等效互换 3.3.4 非线性双极器件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章 阻抗匹配 4.1 主要原理 4.2 Smith圆图 4.3 集中参数的匹配 4.3.1 双极UHF功率放大器 4.3.2 M0SFET VHF高功率放大器 4.4 使用传输线匹配 4.4.1 窄带功率放大器设计 4.4.2 宽带高功率放大器设计 4.5 传输线类型 4.5.1 同轴线 4.5.2 带状线 4.5.3 微带线 4.5.4 槽线 4.5.5 共面波导 参考文献 第5章 功率合成器、阻抗变换器和定向耦合器 5.1 基本特性 5.2 三口网络 5.3 四口网络 5.4 同轴电缆变换器和合成器 5.5 wilkinson功率分配器 5.6 微波混合桥 5.7 耦合线定向耦合器 参考文献 第6章 功率放大器设计基础 6.1 主要特性 6.2 增益和稳定性 6.3 稳定电路技术 6.3.1 BJT潜在不稳定的频域 6.3.2 MOSFET潜在不稳定的频域 6.3.3 一些稳定电路的例子 6.4 线性度 6.5 基本的工作类别:A、AB、B和C类 6.6 直流偏置 6.7 推挽放大器 6.8 RF和微波功率放大器的实际外形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设计 7.1 B类过激励 7.2 F类电路设计 7.3 逆F类 7.4 具有并联电容的E类 7.5 具有并联电路的E类 7.6 具有传输线的E类 7.7 宽带E类电路设计 7.8 实际的高效率RF和微波功率放大器 参考文献 第8章 宽带功率放大器 8.1 Bode—Fan0准则 8.2 具有集中元件的匹配网络 8.3 使用混合集中和分布元件的匹配网络 8.4 具有传输线的匹配网络 8.5 有耗匹配网络 8.6 实际设计一瞥 参考文献 第9章 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设计 9.1 Kahn包络分离和恢复技术 9.2 包络跟踪 9.3 异相功率放大器 9.4 Doherty功率放大器方案 9.5 开关模式和双途径功率放大器 9.6 前馈线性化技术 9.7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9.8 手持机应用的单片cMOS和HBT功率放大器 参考文献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5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