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直流电

直流电”(DirectCurrent,简称DC),又称“恒流电”,恒定电流是直流电的一种,是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流电
  • GB-T3930-1983 测量电阻用直流电

    GB-T3930-1983 测量电阻用直流电

    标签: GB-T 3930 1983 测量电阻

    上传时间: 2013-06-27

    上传用户:eeworm

  • 直流电基础讲义--英文版

    国外介绍直流电的,很基础,全英文的

    标签: 直流电 讲义 英文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yangbo69

  • 简单的树数控直流电源程序

    简单的树数控直流电源程序,显示用8位数码管。

    标签: 数控直流电 程序

    上传时间: 2016-11-26

    上传用户:qweqweqwe

  • 51单片机控制简易数控直流电源源码加仿真。

    51单片机控制简易数控直流电源源码加仿真。

    标签: 51单片机 控制 仿真 数控直流电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784533221

  • GB-T3930-1983 测量电阻用直流电娇.pdf

    国标类相关专辑 313册 701MGB-T3930-1983 测量电阻用直流电娇.pdf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5-05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 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rar

    该文研究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问题、速度观测问题、速度控制问题和单片机控制技术.首先,该文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电势平衡方程非线性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反电势过零点观测器间接观测转子位置,阐述了观测器的设计和极点配置方法,分析了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消除转子位置信号干扰脉冲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通过转子位置信号和霍尔位置信号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其次,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检测和速度控制问题,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的一种时变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型,提出了模型的线性化技术,分析了影响电机速度控制的负载扰动,设计了速度观测器和鲁棒速度控制器,分别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给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最后,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桥式驱动方式的特点和“端电压法”间接检测转子位置的原理,研究了“三段式”起动技术的转子定位、加速和切换问题,设计了桥式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分别对系统各组成部分做了详细的分析,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标签: 无刷直流电 无传感器 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ANGLIANPO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ar

    在能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光伏发电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并将成为各国竞向发展的热点。而光伏并网发电又是光伏利用中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对单相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台1.5KW的单相光伏并网装置。在对主电路拓扑、MPPT、防孤岛效应、逆变并网控制方法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选用了一种双重BOOST前级电压匹配、后级全桥逆变的非隔离型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前级DC/DC变换控制简单、中间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小、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MPPT采用后级实现方式;防孤岛效应采用有被动和主动两种方式;逆变并网控制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功能作用是把前级的直流电转化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与电网并联,并使其输出电流为单位功率因数、总谐波畸变率小于5%,本文对各种逆变并网控制策略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了带有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瞬时电流控制方式来实现。系统整体以UC3875和TMS320LF2812为控制核心,前级有UC3875进行双环控制直流母线电压,后级最大功率跟踪、防孤岛效应、逆变并网、并联通讯及故障保护有TMS320LF2812来实现。本文总体工作包括详细的理论分析、主电路设计、软件及硬件电路的设计、调试及实验波形分析等。

    标签: 光伏并网 发电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924484786

  • 太阳能电池光伏并网逆变器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所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符合公共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送入电网的设备。按照不同的标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分为很多种,本文介绍了一种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标签: 太阳能电池 光伏并网 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13-08-02

    上传用户:baiom

  • 基于ARM和μCOS-Ⅱ的智能直流校验表的研制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通用直流电参数测量设备,精度等级一般为0.5级或0,2级,精度更高的测量仪表(校表)一般为0.1~0.05级。而数字仪表使用的CPU大多数仍采用8位或16位单片机,由于其处理速度慢,不易实现更多的功能。软件上还是采用汇编语言编程,流程上沿用传统的线性程序,不便于软件的升级和维护。而国外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往往价格很高。为了更好地满足计算过程中准确性、精确性、快速性以及日后客户对仪表功能上的升级要求,克服目前国内现行的直流电参数测量仪器存在的局限,同时获得更高的性价比,本文在充分分析和吸收当前国内外数字仪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后,研制了一种基于32位ARM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智能直流校验表,精度已达到了0.05级,该仪器是目前国内直流电参数测量的最高性能仪器之一,可广泛用于实验室、计量院所、电力系统等部门作为0.1级、0.05级直流电压、电流测量标准或现场检测。 本文首先对直流表的各种测量功能和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仪器的总体框架和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措施。本装置硬件上采用ARM结构,以恩智浦公司的ARM微控制器(LPC2134)为控制核心,实现测量、校准、通信和显示功能。软件上则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进行了仪表的总体程序设计。 在介绍了对直流表硬件电路的设计及驱动程序的编写后,再简单阐述了μC/OS-Ⅱ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在ARM微控制器(LPC2134)上的移植,并详细介绍了基于μC/OS-Ⅱ平台应用程序的任务划分,在设计了全部程序后,探讨了误差的分类和产生原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标签: ARM COS 直流

    上传时间: 2013-06-25

    上传用户:元宵汉堡包

  • 开关电源电路图讲解

    开关电源电路图一、主电路从交流电网输入、直流输出的全过程,包括: 1、输入滤波器:其作用是将电网存在的杂波过滤,同时也阻碍本机产生的杂波反馈到公共电网。2、整流与滤波: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以供下一级变换。3、逆变: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这是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频率越高,体积、重量与输出功率之比越小。4、输出整流与滤波: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标签: 开关电源 电路图

    上传时间: 2013-05-27

    上传用户:col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