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wcl168881111111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6-12-28
上传用户:heart520beat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Avoid98
专家点评: Y P7 `. @ {$ r% pa.功能很强大,可以看出花了很多心血在算法上,非常好。算法上还有一点瑕疵,例如在删除一个员工的同时没有办法自动建立其他员工的上下级关系,必须删除全部下级员工,不是非常合理。此外,界面设计过于简单,应该加强. " W" R+ b* g$ a$ Sb.程序运用了自己的算法来提高Tree控件显示的速度和资源分配,这个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 C. c4 D0 e9 ` J$ w# U c.基本实现所有规定的功能,在所有参赛者中唯一熟 : O) l- F6 F9 f) S7 Q. l练使用面向对象设计方式开发程序的工程师,很不错!程序体现了作者非常扎实的数据结构功底,值得大家学习。工程管理也做得非常好,体现了作者在软件工程方面也有很深入的研究,该代码是很好的学习范例。 % G* H$ ~3 W1 ]. e! id.算法的创新是独特之处(hashtable算法建立),可见作者在数据结构方面的熟练掌握.此程序是很多专家会员学习典范.
上传时间: 2017-01-19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黄金分割法求极小,返回值fm为函数极小值,tm为极小值点,f为给定函数,t为函数变量,[a,b]为变量t的搜索区间
标签: 分割
上传时间: 2017-01-23
上传用户:Miyuki
tensor 向量的推广。在一个坐标系下,由若干个数(称为分量)来表示,而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分量之间应满足一定的变换规则,如矩阵、多变量线性形式等。一些物理量如弹性体的应力、应变以及运动物体的能量动量等都需用张量来表示。在微分几何的发展中,C.F.高斯、B.黎曼、E.B.克里斯托费尔等人在19世纪就导入了张量的概念,随后由G.里奇及其学生T.列维齐维塔发展成张量分析,A.爱因斯坦在其广义相对论中广泛地利用了张量。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silenthink
c语言编程宝典,C 语言是1972年由美国的Dennis Ritchie设计发明的, 并首次在UNIX操作系统 的 DEC PDP-11 计算机上使用。 它由早期的编程语言 BCPL( 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 发展演变而来。在1970年, AT&T 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根据BCPL语言设计出较先进的并取名为 B的语言, 最后导了C 语言的问世。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 出现了许多C 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使得这些C 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美国国家标准 研究所(ANSI)为C 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 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上传时间: 2017-02-27
上传用户:dongbaobao
一般来说,瞬时频率和群延迟在时频平面内定义了两条不同的曲线,但是在时宽(T)和频宽(B)的乘积值逐渐变大时,这两条曲线会慢慢逼近。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计算了信号的瞬时频率和群延迟,T*B值大。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1-11
上传用户:lht618
一般来说,瞬时频率和群延迟在时频平面内定义了两条不同的曲线,但是在时宽(T)和频宽(B)的乘积值逐渐变大时,这两条曲线会慢慢逼近。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计算了信号的瞬时频率和群延迟,T*B值小。
标签:
上传时间: 2017-03-09
上传用户:gxrui1991
AT&T ASM Syntax,嵌入式里面编写makefile等的时候需要用到,同时u-boot语法也是这个
上传时间: 2014-01-21
上传用户:hn8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