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网中的谐波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电网中的“公害”。因此,对电网谐波进行监测与研究是限制、消除谐波危害的前提,也是保证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及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谐波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电压谐波监测及消谐装置进行了整体研究及设计。选择STR710作为核心处理器,以CS8900A以太网控制器和双向可控硅等作为外围芯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M7的电压谐波监测装置,同时在IAREmbeddedWorkbenchforARMversion4.31环境下利用FFT算法实现了谐波监测,最后对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进行了设计与实现。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tianjinfan
传统的家电采用各自独立的工作模式,不同家电之间无法通信,这样就不能有效地安排各种家电协同工作,容易造成浪费。同时它们无法自动获取外界的信息,人们无法对其进行远程操作,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所以开发智能化的家电及其控制系统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电话只能进行语音通信,它存在利用率低、功能有限和安全性不好等缺点。近年来,以ARM为代表的高性能专用微处理器的出现,以及Linux、Windows CE等操作系统的完善,使嵌入式技术迅速发展,这为智能IP电话的研发提供了软硬件基础。 现阶段家庭网关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主要为有线接入,因为这种方式网络性能比无线隐定,延时性相对要小,用它来远程控制智能家电比无线网要安全可靠。要实现智能家电的网络化,如果采用PC机进行直接进行控制,或者让每台家电接入网络,这样成本很高,不利于一般家庭的普及。 为此,笔者采用基于.ARM9芯片、Windows CE 4.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IP电话作为家电的控制中心,智能家电采用ARM9芯片和linux2.4操作系统。各个智能家电与IP电话采用串口进行通信,IP电话采用网口与因特网通信。这样可以大量的降低成本,而且通信方式比PLC和蓝牙通讯技术更安全可靠。 本文以IP电话与智能家电互联为切入点,结合ARM、嵌入式Linux和网络技术,设计出一种较为完善的IP电话与智能家电的控制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使智能家电集电脑、电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特征于一体,让家电具有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等功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帮助家电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这样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节约能源费用资金。 笔者完成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并进行了调试,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力争将其拓展成为完善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F0717007
本文首先提出了课题的意义。然后对导航终端的设计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导航终端实现所需要的主要技术,研究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ARM9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开发方法。之后本文给出了总体设计,研究了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搭建。最后详尽地给出了导航终端的实现。设计的导航终端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包括GPS模块、LCD和触摸屏模块。主要完成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电子地图的绘制。在研究了Maplnfo矢量地图格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卫星遥感地图的设想,并且利用MiniGUI在嵌入式开发平台上显示出来,实现了支持矢量地图与卫星遥感地图显示的双重功能,完成了地图的放大缩小与漫游功能。最后实现了通过串口接收GPS数据,并结合地图数据成功实现了导航定位功能。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与HHARM9-EDU开发平台下完成,重点是操作系统与图形用户接口的移植,及电子地图的显示与导航功能的实现。本课题给出了一个导航终端的具体实现方案,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实现了导航终端接收GPS定位信息,并结合GIS技术,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终端当前位置和移动状态的功能。本系统设计新颖,功能完善,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gs12321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成为了当前信息行业最热门的焦点之一。ARM以其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成为目前主流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而在数码产品中广泛使用,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数码相框产品得到推广,数码相框通过一个液晶的屏幕显示数码照片而非纸质照片,数码相框比普通相框更灵活多变,也给现在日益使用的数码相片一个新的展示空间。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uC/OS—Ⅱ凭借其小内核、多任务、丰富的系统服务、容易使用以及源码公开等特点被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广泛用在各种嵌入式设备开发中。uC/FS嵌入式文件系统由于稳定性,可移植性以及与uC/OS—Ⅱ内核的相兼容被广泛用在基于uC/OS—Ⅱ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中。NAND Flash存储器由于其大容量数据存储、高速存取速度、易于擦除和重写、功耗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存储载体中。 本论文的硬件工作平台是艾科公司研发的数码相框芯片方案ARK1600,该平台集成了嵌入式系统设计所需的相关硬件模块。本论文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在该平台上实现NAND Flash存储设备驱动的系统级方案,即在ARK1600平台上通过构建uC/OS—Ⅱ操作系统以及uC/FS文件系统来实现NAND Flash设备驱动挂接。本论文是在Windows环境下通过ARM ADS实现代码的编译,通过Multi—ICE进行前期调试以及USB—Debug进行后期的系统整合调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具体涉及以下三个的方面:首先研究了ARM相关构架以及uC/OS—Ⅱ操作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移植uC/OS—Ⅱ操作系统到ARK1600平台,分析ARK1600硬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BootLoader的相关概念,并重点阐述了NAND BootLoader程序设计与实现过程;其次在文件系统方面,本论文成功移植uC/FS嵌入式文件系统到ARK1600平台,在移植的过程中采用了动态文件缓冲区算法提高了该文件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最后重点讨论了NAND Flash驱动在ARK1600的实现,主要分析了NAND Flash的数据存储结构,并从物理层,逻辑层和文件系统接口层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NAND Flash驱动程序的实现,并在NAND Flash逻辑层驱动实现时通过采用坏块处理表算法实现了NAND的磨损均衡问题。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xcy122677
雷达显示与控制终端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能够对雷达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对从雷达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将获取的目标信息以直观、有效、准确的方式呈现给雷达控制者。本文开展基于ARM的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终端的研究与设计,采用目前先进的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能够完成显示与控制的智能终端,这对提高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便携式雷达终端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平台的构建、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和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硬件平台的构建是整个设计的基础,硬件平台采用基于ARM920T的多接口高性能CPU S3C2410X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的构建基于宿主机——目标机模式。雷达显示控制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根据显控终端软件功能需求,进行软件模块划分;GUI界面程序的设计;电子地图的显示处理程序设计;雷达目标信息显示程序的设计;基于Qt/Embedded的串口通信程序的编写。考虑到雷达显示控制终端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软件设计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C++语言、Qt等相关软件工具包进行软件开发。 本文研究了嵌入式Linux与嵌入式GUI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便携式雷达终端硬件平台的构建和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的编写与调试等工作,设计实现的便携式雷达终端符合现代雷达终端的各项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asasasas
FPGA能够减少电子系统的开发风险和开发成本,缩短上市时间,降低维护升级成本,广泛地应用在电子系统中.随着集成电路向着片上系统(SoC)的发展,需要设计出FPGA IP核用于SoC芯片的设计.该论文的工作围绕FPGA IP核的设计进行,在FPGA结构设计优化和FPGAIP接口方案设计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改进了适用于数据通路的FPGA新结构——FDP.设计改进了可编程逻辑单元(LC);对可编程连线作为"2层2类"的层次结构进行组织,进行了改进并确定了各种连线的通道宽度;结合对迷宫布线算法的分析以及benchmark电路实验的方法,提出了用于分段式网格连线的开关盒和连接盒新结构,提高连线的面积利用效率.在FPGA IP核的接口方案上,基于边界扫描测试电路提出了FPGA IP核的测试方案;结合扩展边界扫描测试电路得到的编程功和自动下载电路,为FPGA IP核提供了具有两种不同编程方法的编程接口.采用SMIC 0.35um 3层金属CMOS工艺,实现了一个10万系统门规模的FDP结构,并和编程、测试接口一起进行版图设计,试制了FDP100k芯片.FDP100k中包括了32×32个LC,128个可编程IO单元.在FDP100k的芯片测试中,对编程寄存器、各种可编程资源进行测试,并完成电路实现、性能参数测试以及IP核接口的测试,结果表明FPGA IP核的整体功能正确.
标签: FPGAIP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gokk
随着新的控制算法的应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机器人正朝着高速度、高精度、开放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对控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机器人要实现高速度、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和轨迹跟踪,必须依赖先进的控制策略和优良的运动控制系统。 导航是移动机器人最具挑战性的能力之一,机器人感知、定位、认知及运动控制的性能是决定导航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课题“仿生导航系统”的要求,本文选择“主控制器+运动控制器+英特网远程无线监控”结构进行导航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分析导航移动机器人体系结构,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最后详细阐述控制系统的全部开发过程,包括控制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及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并对无线通信及英特网通讯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开发了无线通讯模块软件和上位机软件。 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面,主要包括基于 LPC2138 的主控制单元、基于HCTL-1100 的运动控制单元、基于 6N137 的光电隔离单元、基于 LMD18200 的功率放大单元、传感器接口单元及上位机无线通讯单元的电路设计。软件方面,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环境下,利用其任务调度功能,合理地协调和组织了控制系统的各项硬件资源,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上位机采用的无线通讯、Internet 通讯以及可视化监控程序界面,让用户可以方便直观地远程观察和控制机器人。 该控制系统的研制为仿生传感器性能测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经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系统的各项功能及控制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5-22
上传用户:Zxcvbnm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4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它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其广泛应用于控制领域、消费电子产品等行业,已成为现代电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而随着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也正在向嵌入式,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网络的科技成果,实现体积小巧,性能稳定,通讯便利的监控产品。本项的目的正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基于 ARM9 核心处理器和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 本项目是在 ARM 微处理器平台上,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完成视频采集、压缩、传输任务。系统采用 ARM 微处理器 AT91RM9200作为主处理器,以视频采集芯片 ADV7181 作为视频采集设备,用 H.263视频压缩协议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最后通过中兴通信公司 MG815+CDMA通信模块传输到服务器上。 本论文主要分成五个章节: 第一章:首先介绍ARM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当前的发展概况,然后说明了本文的课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描述了硬件开发平台。本系统采用了 ALTMEL 的AT91RM9200为核心的开发平台,并扩展了以视频采集模块和CDMA无线传输模块; 第三章:描述了本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包括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以及移植到具体硬件平台需要完成的工作,如 U-Boot 的移植、Linux内核的编译与裁剪、文件系统的制作等; 第四章:首先论述了本系统中的难点 FIFO 设备的驱动编写,随后在对H.263视频压缩编码叙述的基础上针对块匹配运动估计给出了一种改进的菱形搜索算法代替原有的三步搜索法,并且通过实验结果证明,经算法改进优化的新菱形算法优于原先的三步搜索法; 第五章:得出了实验结果,完成了视频数据的无线网络传输。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martinyyyl
汽车导航及定位是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技术。它是由GPS定位系统、电子地图、嵌入式系统组成。汽车导航系统接收GPS所传送的卫星信号,得到车辆的即时位置,通过GPS信号处理系统传送给CPU,再配合嵌入式系统上的电子地图,将车辆经过的轨迹显示在显示屏上。本文设计了一种汽车导航定位系统,以ARM微处理器为核心,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绘制电子地图,显示车辆运行轨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完成了车载导航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与设计。分析了多种嵌入式微处理的性能和应用。确定了以S3C44BOX为核心构建导航系统硬件平台的解决方案,并设计了导航系统的总体框架。 完成了车载导航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包括存储器系统、通信总线、GPS模块等接口电路的设计。根据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要求,在双面板上实现了基于ARM的汽车导航定位系统的PCB布线。编写了系统初始化代码,完成了对硬件平台的调试工作。 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II和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μC/GUI作为本系统的软件平台,完成了两者在系统硬件平台上的移植。针对μC/GUI环境下简体中文汉字的显示问题,给出了一种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介绍了GPS的卫星定位原理,以及GPS接收的数据格式。在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μC/GUI的基础上实现车载导航系统LCD上电子地图的绘制,提出了基于μC/GUI及Maplnfo MIF地图数据格式的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实现了矢量电子地图的显示、缩放、漫游、图层管理以及简单的数据查询导航功能,提出了用边界检测算法提高电子地图漫游时的显示速度。在此开发平台上还实现了GPS定位数据的采集、处理,初步完成了定位模块的部分功能。
上传时间: 2013-05-22
上传用户:bjgaofei
在直流电气传动系统中使用的可控直流电源大部分是晶闸管相控整流电源,而晶闸管触发脉冲形成单元是晶闸管相控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计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实现了晶闸管触发器的数字化,与传统的晶闸管触发控制器相比有脉冲对称度好等许多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论文首先系统分析了晶闸管触发器的各种性能指标,并对常见的触发器进行了分类.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触发器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三相同步的绝对触发方式,这种方式在控制器内部资源允许的前提下,在外围电路很少的情况下就能实现高性能控制,简化了系统设计.其次,对开发硬件和软件以及编程语言进行了介绍.另外,详细阐述了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EPFl0K10器件实现具有相序自适应、缺相保护等功能的晶闸管触发器的软硬件设计.最后,使用自主开发的触发器构成一套三相全控桥整流设备,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和波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论文设计的基于FPGA/CPLD的晶闸管智能触发控制器能够满足一般工业控制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baito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