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Ubuntu 系统<b>安装使用</b>手册

  • AutoCAD 2008单机版安装手册

    本节提供了有关如何在系统中安装 AutoCAD 的逐步说明。如果本章内容包括用户没有从本节“快速入门”找到问题的答案,请阅读整个《单机版安装手册》。■ 如何准备安装■ 如何安装和运行AutoCAD■ 如何安装和启动 CAD 管理员控制实用程序有关安装本程序的网络许可版或多套单机版的信息,请参见《网络管理员手册》。

    标签: AutoCAD 2008 单机 安装手册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honyeal

  • 版 权 声 明 本手册不能作为法律文件

    版 权 声 明 本手册不能作为法律文件,对于用户、操作员或安装员对手册内容的误解、误操作导致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任何损失和法律责任,我公司恕不承担。为了防止各种侵权行为,本公司郑重声明,本使用手册版权归本公司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事先未经得本公司书面同意之前,不得以任何方式不管是机械的还是电子的,拷贝、复制或传输本书的部分或是全部内容。(本手册内容如有改动,我公司恕不另行通知。)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wang0123456789

  • 本书提供用J B u i l d e r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创建分布式应用程序以及编写J a v a B e a n 组件的高级资料。它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开发数据库应用

    本书提供用J B u i l d e r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创建分布式应用程序以及编写J a v a B e a n 组件的高级资料。它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它提供关于使用J b u i l d e r的D a t a E x p r e s s数据 库体系结构的信息,并解释原始数据组件和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怎样使用它 们来创建你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它还解释怎样使用Data Modeler(数据模型器)和 Application Generator(应用程序生成器)创建数据驱动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 序。 • 第二部分是“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它提供关于使用ORB Explorer、用J B u i l d e r 创建多级的分布应用程序、调试分布式应用程序、用J a v a定义C O R B A接口以及 使用s e r v l e t等的信息。 • 第三部分是“创建J a v a B e a n”,它解释怎样开发新的J a v a B e a n组件,描述在组件 开发中涉及的任务, 怎样使用B e a n s E x p r e s s创建新的J a v a B e a n,以及关于属性、 事件、B e a nIn f o类和其他方面的详细情况。

    标签: 8226 数据库 应用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wpt

  • PDM for Linux是一款面向中小企业而设计的数据备份软件,安装简单操作容易,用户只需在PDM服务器上安装好服务器端,即可直接备份和恢复局域网内所有windows共享文件、NFS共享文件、MyS

    PDM for Linux是一款面向中小企业而设计的数据备份软件,安装简单操作容易,用户只需在PDM服务器上安装好服务器端,即可直接备份和恢复局域网内所有windows共享文件、NFS共享文件、MySql数据库,无需安装客户端和控制台.控制台使用B/S方式,使用浏览器来实现对PDM服务器的管理.

    标签: PDM windows Linux NFS

    上传时间: 2014-08-26

    上传用户:王楚楚

  • 开发设计一个网络银行系统

    开发设计一个网络银行系统,要求完成一下功能: A.个人存取款业务系统的设计; B.存、取款的算法设计; C.数据库系统设计; 使用的是MyEclipse 6.5开发环境。并在该程序中我们一共建立了12个页面,两个数据库表。我们主要运用struts实现数据库表与各个页面的连接以及各个页面的跳转。

    标签: 开发设计 网络

    上传时间: 2013-11-26

    上传用户:bjgaofei

  • 一、目的意义: 1.掌握软件工程原理在实际系统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一、目的意义: 1.掌握软件工程原理在实际系统开发中的具体应用,掌握在实际系统开发中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 2.全面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开发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软件工程理论,借助VB、Java、VC++、Delphi等开发工具以及SQL Server、MySQL、Oracle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所选系统的开发。具体要求如下: 1.在系统设计环节,要做到: (1)需求分析。说明该系统的组成模块及完成的具体任务,可以用用例图表示。 (2)总体设计。说明进入系统可进行的操作,使用户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各个组件。 (3)功能设计。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描述。 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1)数据库需求分析。给出相应数据表的设计以及功能。 (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用数据库关系图表示表与表相关字段之间的联系,给出各表的基本结构。 (3)创建数据表的脚本。 3.系统实现 整个系统的实现。包括程序源代码编写、调试、正确运行等 。 4.建议系统开发使用B/S模式

    标签: 软件 工程原理 系统开发

    上传时间: 2017-06-01

    上传用户:偷心的海盗

  • NTC计算公式 温度公式B值计算法

    描述了NTC使用B值计算出实际温度与输出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标签: ntc计算

    上传时间: 2022-06-15

    上传用户:

  • 川航液晶屏CH12864I-B中文使用说明书

    川航生产的液晶屏带汉字库,液晶屏开发的使用手册

    标签: 液晶屏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

  • VIP专区-三菱PLC A系列、FX系列、Q系列资料合集

    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三菱PLC A系列 AD 变换模块A1S68AD.pdf2.三菱PLC A系列 CPU模块Q2ASCPU.pdf3.三菱PLC A系列 DA 变换模块A1S62DA .pdf4.三菱PLC A系列 GPPWLLT编程调试程序.pdf5.三菱PLC A系列 Io link 网络系统模块A1SJ51T64.pdf6.三菱PLC A系列 QnACPU 编程参考.pdf7.三菱PLC A系列 Q系列 CC-LINK网络系统.pdf8.三菱PLC A系列 余CPU模块Q4ARCPU.pdf9.三菱PLC A系列 模拟输入输出模块A1S66ADA.pdf10.三菱PLC A系列 热电偶温度数字变化模块A1S68TD .pdf11.三菱PLC A系列 网络系统.pdf12.三菱PLC A系列 网络系统设置.pdf13.三菱PLC A系列 远程网络篇.pdf14.三菱PLC A系列 高速记数模块A1SD62.pdf15.三菱PLC FX-20P-E手持编程器操作手册.pdf16.三菱PLC FX1N使用手册.pdf17.三菱PLC FX1S,FX1N,FX2N,FX2NC系列编程手册.pdf18.三菱PLC FX2N-10GM和20GM硬件、编程手册.pdf19.三菱PLC FX2N-10PG用户手册.pdf20.三菱PLC FX2N-2LC温度控制模块用户手册.pdf21.三菱PLC FX2N-5A特殊功能模块用户手册.pdf22.三菱PLC FX2N使用手册.pdf23.三菱PLC FX3U FX3UC编程手册(基本)应用指令说明书.pdf24.三菱PLC FX3UC使用手册(硬件篇).pdf25.三菱PLC FX3U·FX3UC用户手册(定位控制篇).pdf26.三菱PLC FX3U·FX3UC用户手册(模拟量控制篇).pdf27.三菱PLC FX3U硬件手册.pdf28.三菱PLC FX中文文字版002.pdf29.三菱PLC FX系列特殊功能模块手册b.pdf30.三菱PLC FX系列特殊功能模块用户手册.pdf31.三菱PLC FX通讯用户手册.pdf32.三菱PLC QCPU用户手册(功能解说-程序基础篇).pdf33.三菱PLC QCPU(Q系列)QnACPU编程手册(PID控制指令篇).pdf34.三菱PLC QCPU-QnACPU 编程手册(SFC 控制指令篇).pdf35.三菱PLC Q系列 +series+temperature+control+module+user+manual.pdf36.三菱PLC Q系列 CC-LinK Safety系统 主站模块 详细篇.pdf37.三菱PLC Q系列 CC-LINK SAFETY系统远程Io模块 详细篇.pdf38.三菱PLC Q系列 CC-Link数字模拟变换模块.pdf39.三菱PLC Q系列 CC-Link本地站模块.pdf40.三菱PLC Q系列 CC-link系统主站本地站模块用户手册.pdf41.三菱PLC Q系列 CC-link系统小型IO模块用户手册(详细篇).pdf42.三菱PLC Q系列 CC-Link远程IO模块.pdf43.三菱PLC Q系列 CPU 功能解说 程序基础.pdf44.三菱PLC Q系列 Fl net(OPCN-2)接口模块用户手册.pdf45.三菱PLC Q系列 GX comfinurator-DP Version.pdf46.三菱PLC Q系列 G网络系统 控制网络篇.pdf47.三菱PLC Q系列 H网络系统 plc至plc网络.pdf48.三菱PLC Q系列 IO模块用户手册.pdf49.三菱PLC Q系列 manual list price 2005-07.pdf50.三菱PLC Q系列 MELSEC通讯协议用户手册.pdf51.三菱PLC Q系列 MES接口模块.pdf52.三菱PLC Q系列 PROFIBUS-DP从站模块.pdf53.三菱PLC Q系列 PROFIBUS-DP接口模块(详细篇).pdf54.三菱PLC Q系列 Q62DA,Q64DA,Q68DAI,Q68DAV用户手册.pdf55.三菱PLC Q系列 Q62HLC用户手册.pdf56.三菱PLC Q系列 Q64RD 热电阻输入模块用户手册.pdf57.三菱PLC Q系列 Q66DA-G用户手册(详细篇).pdf58.三菱PLC Q系列 QCPU+Users+Manual(Hardware+Design).pdf59.三菱PLC Q系列 QCPU用户手册(多CPU系统).pdf60.三菱PLC Q系列 QD62,QD62D,QD62E用户参考手册.pdf61.三菱PLC Q系列 QD70定位模块用户手册.pdf62.三菱PLC Q系列 QD72P3C3型内置计数器功能定位模块 详细篇.pdf63.三菱PLC Q系列 QD75P定位模块用户手册(硬件篇).pdf64.三菱PLC Q系列 QD75P定位模块用户手册(详细篇).pdf65.三菱PLC Q系列 QJ61CL12用户手册(详细篇).pdf66.三菱PLC Q系列 QJ71PB92D用户手册(详细篇).pdf67.三菱PLC Q系列 QJ71PB93D用户手册.pdf68.三菱PLC Q系列 QJ71WS96用户手册(详细篇).pdf69.三菱PLC Q系列 QnACPU编程手册 公共指令.pdf70.三菱PLC Q系列 QnACPU编程手册(PID控制指令篇).pdf71.三菱PLC Q系列 QnAprogram(add).pdf72.三菱PLC Q系列 QnA编程手册.pdf73.三菱PLC Q系列 QnPRHCPU用户手册冗余系统篇.pdf74.三菱PLC Q系列 QnPRHCPU编程手册(过程控制指令).pdf75.三菱PLC Q系列 QS CPU 功能解说 程序基础篇.pdf76.三菱PLC Q系列 QS CPU 硬件设计 维护点检篇.pdf77.三菱PLC Q系列 QSCPU公共指令篇.pdf78.三菱PLC Q系列 Q基本模式CPU硬件设计保养.pdf79.三菱PLC Q系列 Q系列H网主-从站使用手册.pdf80.三菱PLC Q系列 Q系列I-O模块使用手册.pdf81.三菱PLC Q系列 Q系列MELSECNETH网络系统参考手册(远程IO网络).pdf82.三菱PLC Q系列 Q系列MELSECNETH远程IO模块.pdf83.三菱PLC Q系列 Q高性能CPU功能解说程序基础.pdf84.三菱PLC Q系列 SW0IVNT-CSKP通信包入门手册.pdf85.三菱PLC Q系列 以太网模块基础.pdf86.三菱PLC Q系列 以太网模块用户手册(web功能篇).pdf87.三菱PLC Q系列 以太网(应用篇).pdf88.三菱PLC Q系列 冗余系统用户手册.pdf89.三菱PLC Q系列 基本模式CPU功能解说程序基础篇.pdf90.三菱PLC Q系列 多通道高速计数器模块 详细篇.pdf91.三菱PLC Q系列 安全应用程序指南.pdf92.三菱PLC Q系列 定位模块QD75P QD75D详细篇.pdf93.三菱PLC Q系列 数模转换模块.pdf94.三菱PLC Q系列 模数转换模块 用户手册.pdf95.三菱PLC Q系列 模数转换模块.pdf96.三菱PLC Q系列 温度控制模块用户手册.pdf97.三菱PLC Q系列 热电偶输入模块 通道绝缘形型电偶 微电压输入模块.pdf98.三菱PLC Q系列 类串行口通信模块 应用篇.pdf99.三菱PLC Q系列 编程手册(SFC).pdf100.三菱PLC Q系列 通信协议.pdf101.三菱PLC Q系列 高速计数器模块.pdf102.三菱PLC Q系列(硬件设计维护点检篇).pdf103.三菱PLC Q系类 串行口通信模块 基础篇.pdf104.三菱PLC X2N-16CCL-M和FX2N-32CCL CC-Link主站模块和接口模块用户手册.pdf105.三菱PLC X3U用户手册(硬件手册).pdf106.伺服电机使用手册Vol.2.pdf107.运动控制器(实模式).pdf108.运动控制器(虚模式).pdf109.运动控制器使用手册SFC编程手册.pdf110.运动控制器用户手册.pdf111.三菱PLC A系列、FX系列、Q系列资料合集

    标签: 激光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基于ARM和CDMA的油井工况远程监测系统

    抽油机井工况监测是石油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为油井提高泵效、高效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工操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石油生产的要求。将远程监测系统应用于油井工况监测,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油田管理水平。针对目前已有油井工况监测系统存在的不足,本文研制出一种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身、功能完善、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抽油机井工况远程监测系统。 示功图是常用的用于判断抽油机井工作状况的方法,它是抽油机光杆在作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中,光杆相对位移与载荷的对应关系曲线。传统的利用拉线位移传感器获取位移的方式,不能实现长期连续的监测。本系统采用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冲次传感器,获取每个周期的起始点,再利用拉线位移传感器对一个周期中按时间等分的点的位移进行标定,既解决了拉线位移不能长期连续监测的问题,又保证了位移的精度。 本系统由工况传感器、数据中继单元、数据中心和手持机四部分组成。安装在抽油井上的工况传感器定时获取并存储示功图数据,定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继单元。由数据中继单元将多个工况传感器的示功图数据集中后,通过远程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实现对所有示功图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和打印,并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手持机用于对工况传感器进行设置和标定,并可以现场获取示功图。 硬件电路采用低功耗设计方法,使用低电压、低功耗的基于ARM7内核的LPC2138/2148微处理器及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将硬件电路功耗降到最低。采用SD卡作为存储器,增加了数据存储容量和数据可靠性。采用单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105作为冲次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高可靠性的优点。CDMA模块采用基于CDMA1X数据通信网络的H7710,组成高速、永远在线、透明数据传输的数据通信网络。 软件设计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既考虑到各模块功能的实现,又兼顾了系统总体的协调性。本系统软件由工况传感器软件、手持机软件、数据中继单元软件及数据中心软件四部分组成。工况传感器软件、手持机软件和数据中继单元软件由ADS集成开发环境编写,并由AXD仿真调试器生成可执行代码,最后通过EasyJTAG仿真器下载到微处理器芯片中。数据中心运行于服务器/客户机工作模式,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中心处理软件由Visual Basic6.0编写,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 通讯网络由无线数传网络和CDMA网络组成,工况传感器与数据中继单元组成无线数传网络,采用ISM工作频段,实现近距离无线通讯。数据中继单元作为无线数传网络的中心节点,通过CDMA网络与数据中心通信处理机相联,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本系统首次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与拉线位移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抽油井工况长期连续监测,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利用ARM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低功耗电路设计,低功耗工作模式,延长了电池的寿命;无线数传网络与CDMA网络相结合,兼具无线数传网络与CDMA网络的优点,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安装和运行费用;数据中心采用服务器/客户机工作模式,便于用户共享数据。目前该系统的各部分均经过硬件、软件及运行测试,已经在油田试运行。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完善,运行可靠,安装及维护简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标签: CDMA ARM 远程监测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ivan-m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