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代码用于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所用芯片为TMS320LF2407A
上传时间: 2013-12-11
上传用户:ma1301115706
用DSP控制平均电流模式的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对功率电路的模拟方式进行数字化的实现,在软件上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标签: PFC DSP 平均电流控制
上传时间: 2015-06-24
上传用户:1524238726@qq.com
本文以超音频串联谐振式感应加热电源为研究对象,应用锁相环和PID技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联合控制的数字化技术实现感应加热电源的频率跟踪和0~1800自由移相调功,为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柔性化、智能化控制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技术基础。论文首先介绍了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及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动态。然后通过对感应加热电源中的主电路拓扑进行分析,比较串联谱振逆变电路与并联谐振逆变电路的优缺点,选择了更适合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串联语振主电路。在确定了设计方案后,详细分析了电源的主电路结构并进行了系统各组成部分器件的参数计算和选取。通过对锁相环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DSP的数字锁相环(DPLL)的实现方法。论文在分析和对比了感应加热电源的各种调功方式后,选择了移相调功对感应加热电源进行恒流调节。通过两种硬件方案的对比,确定了一种最佳方案,实现了基准臂与移相臂之间移相角的数字控制信号的产生。论文搭建了以TMS320LF2407A为控制核心的硬件控制平台。包括了采样电路、保护电路、驱动电路、显示电路等外围电路。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系统的程序,完成了样机,并对其进行了整机联调,给出了电源的实测波形。实验结果证明基于DSP的DPLL完全可以胜任超音频的频率跟踪,系统硬件电路可靠,程序运行良好。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本文首先对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作了分析,并阐述了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从适用于大功率应用场合的电流型并联负载谐振逆变器出发,对比了并联谐振逆变器各种调功方式的优缺点,提出采用高频Buck斩波器做为调节电源输出功率的手段。文中重点对并联谐振逆变器进行分析,对比其各工作状态,指出为保证逆变器可靠运行采用固定重叠角的控制策略,逆变器谱振负载工作在容性准谐振状态;采用基于DSP的数字锁相、频率自动跟踪控制策略,逆变器开关频率快速跟随负载固有频率的变化,谐振负载工作在所期望的弱容性准谐振状态。文中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输出功率的方法,提高了电源的输出控制精确度。本文详细阐述了并联型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过程,分析了主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关键器件的选型,控制系统采用T1公司的TMS320LF2407A DSP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种可靠的运行保护机制,并对电源的散热系统进行了仿真设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成功研制出了一台功率为60kw的高性能的并联型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的电气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指标要求,有利于提高感应加热热场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感应加热的谐振频率。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全数字化焊机系统的主电路采用能输出较大功率的IGBT全侨式逆变结构,控制系统采用DSP(TMS320LF2407A)和单片机(C8051F020)构成的主从式控制结构,其中DSP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焊接实时参数的采集、PI运算和PWM波形的产生:单片机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对人机交互系统(包括键盘和显示)、送丝电机和一些开关量的控制以及与PC机通讯等功能。此外,单片机与DSP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本文还对送丝电机控制电路和一些辅助控制电路进行了必要的设计.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在规划出整个主程序流程的基础上,把整个程序分为多个结构简单、功能明确的子程序来设计,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同时也使程序结构清晰、简单易懂。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中,采用了线性光耦、霍尔传感器等多项隔离措施,并设计了相应的焊机保护电路,同时还采用了必要的软硬件抗干扰措施,从而保证了全数字化焊机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控制电路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软、硬件调试表明,该焊机系统响应速度快,电路简单可靠,系统软件较高效、可移植性好,且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基本达到了本设计的要求。最后,在对本文做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对于本焊机的进一步完善工作提出了建议,为全数字化焊机控制系统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数字化焊机:控制系统:逆变技术;DSP:单片机:人机交互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新见解如下:1、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特点和国内外学者对其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理论中经常涉及到的三种坐标系转换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不同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2、分析了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别建立了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大量的仿真,研究了两种控制技术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上各自特性以及差异。3、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扇区边界过渡时选择电压矢量造成转矩脉动的抑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两法方法预期效果明显;研究了零电压矢量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的作用和一种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将零电压矢量引入控制和改进的策略都能明显抑制系统转矩脉动。4、在常规控制基础上,引入模糊逻辑控制技术进一步优化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糊逻辑控制能有效的提高直接转矩控制性能。5、采用速度快、功能强大的电机控制专用芯片TMS320LF2407A作为主要控制芯片,完成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实验软硬件设计,为今后研究打下了基础。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直接转矩控制,模糊逻辑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kingwide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以及新的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性能日益提高,变频调速技术的出现使交流调速系统有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的趋势。但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更高的调速精度、更大的调速范围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一般的通用变频器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而交流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个要求。矢量控制(Ficld Oricnted Control),能够实现交流电机电磁转矩的快速控制,本文对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为硬件平台设计了基于DSP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并分析了逆变器死区效应的产生,实现了逆变器死区的补偿。本文介绍了交流调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的方案以及国内外对矢量控制的研究状况。以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Clarke变换和Parke变换得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转子磁场定向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分析,设计了转子磁链观测器,以实现交流电机电流量的有效解耦,得到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仿据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设计了矢量控制算法的电流与速度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了以TMS320LF2407A为主控制器的硬件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矢量控制算法,论述了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最后对逆变器的死区进行了补偿。实验表明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FOC)系统,结构简单,电流解赫方便,动态性能好,精度较高,能够基本满足现代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转矩和速度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60)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16 * 16 的127个ascii码的点阵字库.2. ARM MP3解码源代码 实现MP3播放应用.3. 本文介基于CPLD和USB的多路温度数据采集系统.4. 89c51+sj1000 的发送例程 can2.0 扩展帧.5. 一个很好的串口类.6. cpld状态及设计。 很好的文章。 要设计vhdl状态机的话.7. c51formenu.c该文件是一个用c51编写一个menu的例子..8. MSP430F449 子程序,MSP-FET430P440 Demo - USART1 UART 38400 Echo ISR, DCO SMCLK..9. MSP-FET430P440 Demo - WDT Toggle P5.1 Interval overflow ISR, DCO SMCLK.10. MSP-FET430P440 Demo - WDT Toggle P5.1 Interval overflow ISR, 32kHz ACLK.11. MSP-FET430P440 Demo - BasicTimer Toggle P5.1 using ISR, DCO SMCLK.12. MSP-FET430P440 Demo - BasicTimer Toggle P5.1 using ISR, 32kHz SMCLK.13. MSP-FET430P440 Demo - Timer_A PWM TA1-2 upmode, DCO SMCLK.14. 恒颐arm9原理图(protel),直接可用.15. protel中CPLD器件的库可以方便的放进protel中.16. 这是一个以太网接口RTL8019AS和电路图一份.希望对大家有点参考.17. 关于lpc2292外接ds1302时钟芯片的驱动程序.18. 本文分别以GPI0口直接连接、串并转换连接、CPLD分部连接三种方法阐述了无外部总线的Philips ARM微控制器LPC2l0X与点阵图形液晶显示器的接口设计,并给出了硬件电路框图和主要程序。.19. arm 板的原理图 是三星的.20. BSP-15:高性能媒体处理DSP芯片开放指南说明文档.21. 如果您刚接触嵌入式开发.22. TMS320LF2407A原理图.23. 嵌入式arm-linux 2.6内核 s3c2410 的i2c总线驱动程序.24. 输入两组数.25. 应用VHDL、CPLD、EDA开发软件设计数字系统,能够显著增强设计的灵活性,提高产品的性能,减轻设计的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传统的“固定功能集成块+连线”的设计方法正逐步地缩小应用范围,而基于芯片的.26. 使用lpc2114arm7内核的两个工程实例,采用ads编译器进行编译.27.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中英文词汇表并有详细注解,具有参考价值.28. 本程序仅供广大电子爱好者制作MP3学习和参考使用.29. arm-linux下.30. 适用于ucosii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31. LCD 控制源代码.32. 用java写的GUI Analog Clock,用上了Observer,可以更改时间.33. s3c2410平台 直流电机有用的demo!大家共享.34. s3c2410平台 步进电机的demo.35. s3c2410平台can总线的一个例子.36. 音乐程序主要是控制频率而达到效果.37. 240x128 graphic mode/Driver ic:t6963C writed by hawk liu 2001 Aug. 22 1/128 duty 1/12.3 bia.38. USB芯片CH375EVT 资料源程序.39. 51 模拟SPI 51 模拟SPI 51 模拟SPI 51 模拟SPI.40. 基于时钟芯片DSC12C887的实时时钟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