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49 MCU中看门狗计时器的设定 在单片机应用中,为了预防程序进入死循环,或跳到不希望的地方,采用看门狗计时器来防止。在程序中要是一直不清除看门狗计时器,一定时间后,看门狗计时器就会溢出,系统重新复位。以HT49R50A-1 为例,本文介绍了HT49 系列单片机看门狗计时器的用法。
上传时间: 2014-11-26
上传用户:gokk
HT49 MCU的可编程分频器(PFD)使用指南 本文主要介绍 HT49 单片机可编程分频器(PFD)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crazyer
HT48 & HT46 MCU UART 的软件实现方法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HOLTEK 的8 位单片机,十分适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和一些消费性产品中。有时在一些应用系统中需要附加与其它单片机进行异步串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软件方法实现比选择专用的IC 硬件方法要经济得多。本文就是介绍简单的UART 软件实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带一位停止位并且不带奇偶校验位的通用8 位数据传输,其传输波特率可调整,调整范围由使用的单片机的系统频率决定。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wch1989
HT MCU 大型表格的读取在单片机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查表指令。HOLTEK 公司生产的8 位单片机有两条查表指令,分别是TABRDC 和TABRDL,TABRDC 用来查当前页表格内容,TABRDL 用来查最后一页的表格内容。但是这两条指令最多只能读取一页的表格内容(一页为256 个字)。这就使得查取大容量的表格变得复杂,例如,在声音处理和LCD 显示中经常用到查表操作,且表格内容往往大于256个字。本文将介绍一个查表程序—TABRD,专门用来查取大容量表格的内容,其最大可查取32512(7F00H)的表格内容。这个子程序可以应用到许多地方。但是一旦ROM 超过8K 的话(例如HTG21系列,HT48XA3 等等),就可以使用TBHP 和TBLP 这两个查表指针直接访问ROM 内任何地址的表格数据了。因此,TABRD 程序适用于ROM<8K 的MCU 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lixinxiang
高可靠性8位/16位All flash MCU结构、特点及应用 目录NEC的MCU产品系列介绍NEC “全闪存单片机” 的特点NEC 8位MCU产品NEC 8位MCU特色功能介绍NEC 16位MCU特色功能介绍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ouyangmark
NEC 32位MCU V850系列产品介绍 32位MCU 的特点32位MCU 的分类32位MCU 内核介绍32位MCU 外设简介32位MCU 低功耗的设计32位MCU Website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小鹏
HT48 HT46 MCU与HT93LC46 EEPROM的通信文件编码:HA0003s介绍:HT93LC46EEPROM 是Holtek 制造的1K 位系列的E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一般它用于微控制器的固定数据的存储。在本文中,我们将以Holtek 公司8 位微控制器为例,介绍该芯片常用的操作功能代码。用户只需把代码加到程序中,并且在使用HT93LC46 之前将引脚CS/SK/DI/DO连接即可。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风行天下
NEC MCU在马达方面的应用 Agenda1、NEC MCU在马达应用方面的特点 1.1 NEC 8位MCU在马达应用方面的特点 1.2 NEC 16位MCU在马达应用方面的特点 1.3 NEC 32位MCU在马达应用方面的特点 2、NEC MCU在马达方面应用的方案3、总结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anng
8位MCU升级至32位MCU的设计方案 目前的MCU市场分为三个部分, 8位、16位和32位内核(4位内核MCU现在已相当少用,故在本次比较中将其忽略)。对于这三个部分中的每一个,其规模大体相同。传统上8位内核占最大的市场份额。根据一些分析人士报告,可能32位内核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8位内核。即使目前尚未超过,时间也不会太长。32位内核市场份额是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8位内核和16位内核仍在增长,但在速度方面远不如32位内核(8位内核的增长速度仍快于16位内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很多人相信16位MCU可能会被8位MCU和32位MCU取代。目前的32位MCU器件采用最新技术制造(与8位内核和16为内核相比)。
上传时间: 2014-01-21
上传用户:13033095779
Cortex-M3 技术参考手册 Cortex-M3是一个32位的核,在传统的单片机领域中,有一些不同于通用32位CPU应用的要求。谭军举例说,在工控领域,用户要求具有更快的中断速度,Cortex-M3采用了Tail-Chaining中断技术,完全基于硬件进行中断处理,最多可减少12个时钟周期数,在实际应用中可减少70%中断。 单片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调试工具非常便宜,不象ARM的仿真器动辄几千上万。针对这个特点,Cortex-M3采用了新型的单线调试(Single Wire)技术,专门拿出一个引脚来做调试,从而节约了大笔的调试工具费用。同时,Cortex-M3中还集成了大部分存储器控制器,这样工程师可以直接在MCU外连接Flash,降低了设计难度和应用障碍。 ARM Cortex-M3处理器结合了多种突破性技术,令芯片供应商提供超低费用的芯片,仅33000门的内核性能可达1.2DMIPS/MHz。该处理器还集成了许多紧耦合系统外设,令系统能满足下一代产品的控制需求。ARM公司希望Cortex-M3核的推出,能帮助单片机厂商实. Cortex的优势应该在于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3者(或2者)的结合。 Cortex如果能做到 合理的低功耗(肯定要比Arm7 & Arm9要低,但不大可能比430、PIC、AVR低) + 合理的高性能(10~50MIPS是比较可能出现的范围) + 适当的低成本(1~5$应该不会奇怪)。 简单的低成本不大可能比典型的8位MCU低。对于已经有8位MCU的厂商来说,比如Philips、Atmel、Freescale、Microchip还有ST和Silocon Lab,不大可能用Cortex来打自己的8位MCU。对于没有8位MCU的厂商来说,当然是另外一回事,但他们在国内进行推广的实力在短期内还不够。 对于已经有32位ARM的厂商来说,比如Philips、Atmel、ST,又不大可能用Cortex来打自己的Arm7/9,对他们来说,比较合理的定位把Cortex与Arm7/9错开,即<40MIPS的性能+低于Arm7的价格,当然功耗也会更低些;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断了16位MCU的后路。 对于仍然在推广16位MCU的厂商来说,比如Freescal、Microchip,处境比较尴尬,因为Cortex基本上可以完全替代16位MCU。 所以,未来的1~2年,来自新厂商的Cortex比较值得期待-包括国内的供应商;对于已有32位ARM的厂商,情况比较有趣;对于16位MCU的厂商,反应比较有意思。 关于编程模式 Cortex-M3处理器采用ARMv7-M架构,它包括所有的16位Thumb指令集和基本的32位Thumb-2指令集架构,Cortex-M3处理器不能执行ARM指令集。 Thumb-2在Thumb指令集架构(ISA)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它与Thumb相比,具有更高的代码密度并提供16/32位指令的更高性能。 关于工作模式 Cortex-M3处理器支持2种工作模式:线程模式和处理模式。在复位时处理器进入“线程模式”,异常返回时也会进入该模式,特权和用户(非特权)模式代码能够在“线程模式”下运行。 出现异常模式时处理器进入“处理模式”,在处理模式下,所有代码都是特权访问的。 关于工作状态 Coretx-M3处理器有2种工作状态。 Thumb状态:这是16位和32位“半字对齐”的Thumb和Thumb-2指令的执行状态。 调试状态:处理器停止并进行调试,进入该状态。
上传时间: 2013-12-04
上传用户:坏坏的华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