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l Arm7 设计软件V1.0测试版.keil c51大家都比较熟悉,keil在今年又进入了arm7的设计领域,这套arm7 测试版软件就是keil小试牛刀的作品,使用和keil c51一样的uv2 IDE设计平台。keil会不会在arm7方面一鸣惊人呢?大家拭目以待。 这是 Keil 的 ARM7 系列的开发工具的测试版, 用到 GCC 的 ARM7 编译工具。 请先安装 GCC for ARM7 3.0.3 :gccarm303.exe 再安装 ARM7 的测试版:ekarmv100beta.exe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yanyangtian
IAR MSP430 V5.3注册机
上传时间: 2014-12-26
上传用户:思索的小白
介绍了采用ATmega48单片机实现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方法。利用Atmega48获得带死区的脉宽调制(PWM)、霍尔传感器的换相处理、正弦驱动信号的产生和电机转速的控制等功能。采用该方法的优点是所需的外围器件少,成本低。 Abstract: The method of 3-phase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 based on ATmega48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system uses ATmega48 to generate PWM signals with dead-time, hall sensors signals commutation,sine driving signal and rotational speed of motor.Using this method,the needed external devices are few, the cost is low.
上传时间: 2013-12-09
上传用户:330402686
概述HT48RA0-3/HT48CA0-3为八位高性能精简指令集单片机,专为多输入/输出口的产品而设计的。HT48RA0-3是OTP版本,和掩膜版本芯片HT48CA0-3在引脚和功能上完全相同。拥有低功耗、I/O口稳定性高、定时器功能、看门狗定时器、省电和唤醒功能、以及低价位等优势,使此款多功能芯片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各种应用,例如红外遥控器及各种电子系统的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gy592333
Keil C51开发系统基本知识3 1. 1. 专用寄存器include文件例如8031、8051均为REG51.h其中包括了所有8051的SFR及其位定义,一般系统都必须包括本文件。2. 2. 绝对地址include文件absacc.h该文件中实际只定义了几个宏,以确定各存储空间的绝对地址。3. 3. 动态内存分配函数,位于stdlib.h中 4. 4. 缓冲区处理函数位于“string.h”中其中包括拷贝比较移动等函数如:memccpy memchr memcmp memcpy memmove memset这样很方便地对缓冲区进行处理。5. 5. 输入输出流函数,位于“stdio.h”中流函数通8051的串口或用户定义的I/O口读写数据,缺省为8051串口,如要修改,比如改为LCD显示,可修改lib目录中的getkey.c及putchar.c源文件,然后在库中替换它们即可。3. 第三节 Keil C51库函数原型列表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smallfish
Study-3 51单片机开发板原理图:1-单片机的管脚除下载的几个(P30,P31,P15,P16,P17,RST)之外,均直接扩展出来,原理图中对应绿色的网络2-红色的网路对应的是这个板子上的外设,比如 液晶 数码管等等3-其他颜色的就是对应的各个部分的网络4-这个原理图的布局是根据PCB的布局来设计的,这样方便查阅5-在PCB中的右面扩展出来的万能板上,外面的一排是GND,里面的一排是VCC,扩展的时候,可以把电源直接接到这里就可以了6-板子的左上角有2个跳线,一个是控制液晶的背光用的,一个是2位数码管的能信号,因为采用了74ls164串转并的方案,所以数码管和串口不能同时使用,但是下载程序不影响,即平时短接就可以当作串口试验的时候,建议把跳线断开7-关于S系列单片机的使用,这个板子兼容S系列的单片机使用,留有下载线的接口8-下载程序说明,STC单片机采用串口下载,下载前一定要冷启动即断电,点击下载,上电,程序就会下载进去了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372825274
The MAX3243E device consists of three line drivers, five line receivers, and a dual charge-pump circuit with±15-kV ESD (HBM and IEC61000-4-2, Air-Gap Discharge) and ±8-kV ESD (IEC61000-4-2, Contact Discharge)protection on serial-port connection pins. The devic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IA/EIA-232-F and provides theelectrical interface between a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the serial-port connector. Thiscombination of drivers and receivers matches that needed for the typical serial port used in an IBM PC/AT, orcompatible. The charge pump and four small external capacitors allow operation from a single 3-V to 5.5-Vsupply. In addition, the device includes an always-active noninverting output (ROUT2B), which allowsapplications using the ring indicator to transmit data while the device is powered down. The device operates atdata signaling rates up to 250 kbit/s and a maximum of 30-V/ms driver output slew rate.
标签: MULTICHANNEL 5.5 TO RS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ddddddd
地弹的形成:芯片内部的地和芯片外的PCB地平面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个小电感。这个小电感正是地弹产生的根源,同时,地弹又是与芯片的负载情况密切相关的。下面结合图介绍一下地弹现象的形成。 简单的构造如上图的一个小“场景”,芯片A为输出芯片,芯片B为接收芯片,输出端和输入端很近。输出芯片内部的CMOS等输入单元简单的等效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RH和RL分别为高电平输出阻抗和低电平输出阻抗,均设为20欧。GNDA为芯片A内部的地。GNDPCB为芯片外PCB地平面。由于芯片内部的地要通过芯片内的引线和管脚才能接到GNDPCB,所以就会引入一个小电感LG,假设这个值为1nH。CR为接收端管脚电容,这个值取6pF。这个信号的频率取200MHz。虽然这个LG和CR都是很小的值,不过,通过后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信号的影响。先假设A芯片只有一个输出脚,现在Q输出高电平,接收端的CR上积累电荷。当Q输出变为低电平的时候。CR、RL、LG形成一个放电回路。自谐振周期约为490ps,频率为2GHz,Q值约为0.0065。使用EWB建一个仿真电路。(很老的一个软件,很多人已经不懈于使用了。不过我个人比较依赖它,关键是建模,模型参数建立正确的话仿真结果还是很可靠的,这个小软件帮我发现和解决过很多实际模拟电路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软件比较小,有比较长的历史,也比较成熟,很容易上手。建议电子初入门的同学还是熟悉一下。)因为只关注下降沿,所以简单的构建下面一个电路。起初输出高电平,10纳秒后输出低电平。为方便起见,高电平输出设为3.3V,低电平是0V。(实际200M以上芯片IO电压会比较低,多采用1.5-2.5V。)
标签: 分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zhishenglu
汇编指令查询器:数据传送指令 MOV 格式: MOV OPRD1,OPRD2 功能: 本指令将一个源操作数送到目的操作数中,即OPRD1<--OPRD2. 说明: 1. OPRD1 为目的操作数,可以是寄存器、存储器、累加器. OPRD2 为源操作数,可以是寄存器、存储器、累加器和立即数. 2. MOV 指令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 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送指令 <2> 立即数到通用寄存器数据传送指令 <3> 寄存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指令 <4> 立即数到存储器的数据传送 3. 本指令不影响状态标志位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脚趾头
通用的多电源总线,如VME、VXI 和PCI 总线,都可提供功率有限的3.3V、5V 和±12V(或±24V)电源,如果在这些系统中添加设备(如插卡等),则需要额外的3.3V或5V电源,这个电源通常由负载较轻的-12V电源提供。图1 电路,将-12V 电压升压到15.3V(相对于-12V 电压),进而得到3.3V 的电源电压,输出电流可达300mA。Q2 将3.3V 电压转换成适当的电压(-10.75V)反馈给IC1 的FB 引脚,PWM 升压控制器可提供1W 的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为83%。整个电路大约占6.25Cm2的线路板尺寸,适用于依靠台式PC机电源供电,需要提供1W输出功率的应用,这种应用中,由于-12V总线电压限制在1.2W以内,因此需要保证高于83%的转换效率。由于限流电阻(RSENSE)将峰值电流限制在120mA,N 沟道MOSFET(Q1)可选用廉价的逻辑电平驱动型场效应管,R1、R2 设置输出电压(3.3V 或5V)。IC1 平衡端(Pin5)的反馈电压高于PGND引脚(Pin7)1.25V,因此:VFB = -12V + 1.25V = - 10.75V选择电阻R1后,可确定:I2 = 1.25V / R1 = 1.25V / 12.1kΩ = 103μA可由下式确定R2:R2 = (VOUT - VBE)/ I2 =(3.3V - 0.7V)/ 103μA = 25.2 kΩ图1 中,IC1 的开关频率允许通过外部电阻设置,频率范围为100kHz 至500kHz,有利于RF、数据采集模块等产品的设计。当选择较高的开关频率时,能够保证较高的转换效率,并可选用较小的电感和电容。为避免电流倒流,可在电路中增加一个与R1串联的二极管。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jixi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