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PC端口

  • 串口温度显示源代码 使用说明: 系统要求:WIN9X/ME/NT/2000 VC++6.0 且安装了VC ACTIVEX控件(在VC6安装时选上) 简介:在VC++6.0中用MS

    串口温度显示源代码 使用说明: 系统要求:WIN9X/ME/NT/2000 VC++6.0 且安装了VC ACTIVEX控件(在VC6安装时选上) 简介:在VC++6.0中用MSComm控件编程,可以实现串口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数据分别显示在接收框和发送框中。 如何建立工程:建立新文件夹,将文档用WINZIP解压后,双击 Scommtest.dsw 即可在VC6.0中打开工程文件。作者主页上有详细编程说明,每一步都列出来了,可以参 串口通迅(编程源码)、串口调试助手、端口网络通信技术,VC/C编程,移动机器人控制相关技术,Matlab仿真及数据处理

    标签: 6.0 ACTIVEX 2000 VC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笨小孩

  • 软件介绍:反弹连接木马源码 1、编译服务端。   服务端在进行编译时会提示出错 (停在“fme.SaveToFile(stf) ”段)

    软件介绍:反弹连接木马源码 1、编译服务端。   服务端在进行编译时会提示出错 (停在“fme.SaveToFile(stf) ”段) ,这是正常 的。因为这时编译的服务端没有捆绑登录的信息(即:客户IP、端口和连接密码) 其实这时的服务端可执行文件已经生成了,你在文件夹中就能找到该程序了。 2、编译客户端。   采用正常的编译步骤对客户端进行编译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刚编译好的客户端未捆 绑服务端程序,所以当你点击“客户端配置”按钮图标时会提示出错! 3、服务端和客户端都编译好了以后,你可以使用UPXShell等加壳程序对它们进行加壳压 缩,可减少其三分之二的体积。 4、用附带的“文件捆绑”工具将服务端捆绑在客户端程序里面,捆绑后的程序即成为最 终的只有一个可执行文件的木马程序,就能使用该木马程序了。 5、运行该木马程序,点击“客户端配置”按钮,配置好你的IP地址(最好是固定的IP地 址)、你的端口号和你的连接密码(防止他人连接),这时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 “Rundll.exe”的文件,该文件即为木马服务端,将其发给被控制方运行后,你就能通过 客户端对其进行控制!

    标签: SaveToFile fme stf 服务端

    上传时间: 2015-11-23

    上传用户:ztj182002

  • 学习51串口的经典例程

    学习51串口的经典例程,对于学习51串口很好处;熟悉串口的初始化及给端口的理解很有帮助!

    标签: 串口

    上传时间: 2015-12-05

    上传用户:cc1

  • 本分布式小区智能网络模型采用符合现场总线(Fieldbus)要求 的CAN技术

    本分布式小区智能网络模型采用符合现场总线(Fieldbus)要求 的CAN技术,以带CAN总线端口的主控机和单元控制器CAN端接口构成的 CAN网络层,下层为由带RS485端口的住户采集器和单元控制器RS485端 接口构成了RS485网络层,向上则利用PC机连接CAN网络层,作为智能 化小区管理中心,从而基本实现智能小区管理、控制、报警、信息采 集和自我检测的功能。 本文从智能小区、现场总线、CAN技术到“CAN+RS485”双底层网 络模型的软、硬件研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其设计、调试运行和期间 各种问题的解决。

    标签: Fieldbus CAN 分布式 小区智能

    上传时间: 2015-12-05

    上传用户:Altman

  • 原本.net1.1都是采用justinIO.cs的

    原本.net1.1都是采用justinIO.cs的,它调用的是winAPI,可能存在不同设备的兼容性问题。现在.net2直接在system.io.port下面有serialPort了,这样可以直接用。 鉴于.net2和.netCF2对于threading有不同的用法,所以两个版本都做了,分别是PC+.net2和wm5sp+.netcf2的。 由于smartphone的蓝牙都是默认com6和com7的,所以如果这个程序大家想用作蓝牙串行,在你们的桌面端蓝牙配置的时候要注意把虚拟串口重新定义到com6。具体做法以IVT Bluesoleil为例子,装好蓝牙驱动程序以后,会在设备管理器里面多出几个串行口;而IVT默认的串行口是com10/11,这样就要把设备管理器com10/11的高级属性里面的端口重新强制定义到com6/7,这样就可以了。因为我做蓝牙串行,所以程序代码中都采用了COM6, 9600, 8, N, 1 的通信格式。 本论坛也有cpp的smartphone串行程序,大家可以搜索一下。那个也不错,我调试的时候smartphone采用这个来调试的。

    标签: justinIO net 1.1 cs

    上传时间: 2014-01-19

    上传用户:moshushi0009

  • 使用DVCC实验系统中的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B口作输入口

    使用DVCC实验系统中的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B口作输入口,使工作于方式1,将PB0~PB7连接到手动开关K1~K8,将手动脉冲信号SP作为8255B口的选通信号,连接到PC2。将B品工作于方式1时的中断请求信号(PC0)连接到8255A的IR3,8255A的片选信号无需连接(系统已连接好)。8259A的CS连接地址译码输出端Y6,8259A的端口地址为60H、61H

    标签: 8255A DVCC 实验系统 并行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xinyuzhiqiwuwu

  • 目前较为常用的串口有9针串口(DB9)和25针串口(DB25)

    目前较为常用的串口有9针串口(DB9)和25针串口(DB25),通信距离较近时(<12m),可以用电缆线直接连接标准RS232端口(RS422,RS485较远),若距离较远,需附加调制解调器(MODEM)。最为简单且常用的是三线制接法,即地、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三脚相连,本文只涉及到最为基本的接法,且直接用RS232相连

    标签: 串口 DB9 DB 25

    上传时间: 2016-01-29

    上传用户:cc1915

  • usbFirmware,Intel公司开发的通用串行总线架构(USB)的目的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计算机与电话之间的连接:显然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机通信将是下一代计算机基本的应用。机器和人

    usbFirmware,Intel公司开发的通用串行总线架构(USB)的目的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计算机与电话之间的连接:显然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机通信将是下一代计算机基本的应用。机器和人们的数据交互流动需要一个广泛而又便宜的连通网络。然而,由于目前产业间的相互独立发展,尚未建立统一标准,而USB则可以广泛的连接计算机和电话。 (二)易用性:众所周知,PC机的改装是极不灵活的。对用户友好的图形化接口和一些软硬件机制的结合,加上新一代总线结构使得计算机的冲突大量减少,且易于改装。但以终端用户的眼光来看,PC机的输入/输出,如串行/并行端口、键盘、鼠标、操纵杆接口等,均还没有达到即插即用的特性,USB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三)端口扩充:外围设备的添加总是被相当有限的端口数目限制着。缺少一个双向、价廉、与外设连接的中低速的总线,限制了外围设备(诸如电话/电传/调制解调器的适配器、扫描仪、键盘、PDA)的开发。现有的连接只可对极少设备进行优化,对于PC机的新的功能部件的添加需定义一个新的接口来满足上述需要,USB就应运而生。它是快速、双向、同步、动态连接且价格低廉的串行接口,可以满足PC机发展的现在和未来的需要。

    标签: usbFirmware Intel 计算机 USB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aa54

  • /*智能型温度感测器: (1)8051的PORT1连接LCD显示器

    /*智能型温度感测器: (1)8051的PORT1连接LCD显示器,PORT3的P3.3,P3.4,P3.5分别连接到LCD控制线,程序执行时可以在LCD显示器显示时间和日期 (2)温度感应组件AD590通过ADC0804将感应到的温度转换数字数据,然后通过PORT0输入8051 (3)8051的第10只和第11只引脚RXD和TXD分别连接到MAX232,然后连接到PC的COM端口 (4)8051实验板每小时读入ADC0804转换的数字温度数据,然后记录在串行EEPROM93C66中 (5)8051实验板可以通过RS232将记录在串行EEPROM93C66中数字温度数据传送到PC端 */

    标签: PORT1 8051 LCD 智能型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zaizaibang

  • 利用ATMEGA128芯片的双串口

    利用ATMEGA128芯片的双串口,UART0连接西门子MC55,UART1连接到RS232,将RS232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MC55自带的TCP/IP栈以GPRS连接到INTERNET,并发送到制定IP地址和端口的主机。开发环境AVRSTUDIO,WINAVR,GNU C++,通过测试。

    标签: ATMEGA 128 芯片 串口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gundamw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