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0.11 代码在不做修改的情况下,很难在现在的环境下这接编译通过(除非你能的到 10 几年前 Linus 用的那个版本的 gcc 什么的)。所以要对代码作少量修改(说说是少量花了好几小时的,主要是一上来不熟 gcc 的内嵌汇编)。比起linux0.01,linux0.11更加完善,更加接近操作系统的要求,内核小有利于学习linux
上传时间: 2014-07-18
上传用户:hebmuljb
教你怎么一步一步构建嵌入式Linux,包括内核配置,编译,编译器移植
上传时间: 2014-06-19
上传用户:啊飒飒大师的
基于linux kernel 2.6.20的UDA1341声音芯片的声卡驱动,在s3c2410 cpu下调试通过。 使用方法:源码树的根下新建local目录,并将其解压缩到该目录,修改源码树根下的Makefile文件的559行为: vmlinux-dirs := $(patsubst %/,%,$(filter %/, $(init-y) $(init-m) $(core-y) $(core-m) $(drivers-y) $(drivers-m) $(net-y) $(net-m) $(libs-y) $(libs-m))) local/ 就可以编译了,不过是模块编译,编译好了之后不要忘了insmod进内核啊
上传时间: 2015-12-26
上传用户:小宝爱考拉
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基于ARM嵌入式系统通用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中执行在内核操作系统前的一段代码,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加载内核镜像。 在实践平台上,本课题硬件上采用了Intel Xscale系列的PXA255作为处理器,Xscale核心是与ARM V5TE构架兼容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以此来搭建课题的硬件实践平台,软件上以Linux作为操作系统。而在具体的实现上目标是除了实现bootloader的基本功能外,还将它实现成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即增加对硬件电路板的支持,以方便开发人员进行调试以及开发。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实践上具体的设计,具体的实现以及简单评估了它的作用。最后,对实现的bootloader进行了扩展:即在阐明ARM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的一些共同点之后,介绍了如何对其他ARM系统进行移植,以做到通用性。
标签: bootloader Bootloader ARM 嵌入式系统
上传时间: 2014-09-10
上传用户:lps11188
详细的关于内核的信息,供中级linux开发人员使用
标签: 内核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417313137
为Linux虚拟内存驱动程序,模拟了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之间的数据交流,是学习Linux内存管理的易用源码
上传时间: 2013-12-24
上传用户:牧羊人8920
linux中的汇编语言,对于学习linux下的汇编很有帮助,以及看内核源码也很有帮助。
上传时间: 2016-02-08
上传用户:bruce5996
嵌入式linux的IIC驱动,全部为c代码。本程序在嵌入式linux2.4.18内核驱动的基础上加于修改,以适应多芯片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6-02-09
上传用户:wff
Linux下面的串口驱动程序,内核是2.6.0以前。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cuibaigao
Linux操作系统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使得每个进程都有各自互不干涉的进程地址空间。该空间是块大小为4G的线性虚拟空间,用户所看到和接触的都是该虚拟地址,无法看到实际的物理内存地址。 利用这种虚拟地址不但能起到保护操作系统的效果(用户不能直接访问物理内存),而且更重要的是用户程序可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 当进程需要内存时,从内核获得的仅仅时虚拟的内存区域,而不是实际的物理地址,进程并没有获得物理内存,获得的仅仅是对一个新的线性地址区间的使用权。实际的物理内存只有当进程真的去访问新获取的虚拟地址时,才会由“请页机制”产生“缺页”异常,从而进入分配实际页框的例程。
上传时间: 2016-02-23
上传用户:jqy_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