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IccAvr<b>Pro</b>

  • C8051F单片机教学实验机简介

    概述MCS-51单片机引入国内高等教学已达10年之久,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经典的MCS-51单片机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全球领先的C8051F单片机覆盖了嵌入式系统的主要技术内容,且与51单片机相兼容,是MCS-51单片机的升级换代产品。且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其必将成为单片机教学的新方向。SILABS公司MCU产品中国区代理--新华龙电子有限公司适时的设计、开发了贴近当前高校教学的C8051F单片机教学实验机(NCD-CIP51F020-B)。

    标签: C8051F 单片机 教学实验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lvzhr

  • 用C51实现无功补偿中电容组循环投切的算法

    介绍了用单片机C 语言实现无功补偿中电容组循环投切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举例说明。关键词:循环投切;C51;无功补偿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B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lication of C51 in the controlling of capacitorsuits cycle powered to be on and off in reactive compensation.it illustrate thefondamental principle and algorithm with example.Key words: cycle powered to be on and off; C51; reactive compensation 为提高功率因数,往往采用补偿电容的方法来实现。而电容器的容量是由实时功率因数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决定的,实时功率因数小于标准值时,需投入电容组,实时功率因数大于标准值时,则需切除电容组。投切方式的不合理,会对电容器造成损坏,现有的控制器多采用“顺序投切”方式,在这种投切方式下排序在前的电容器组,先投后切;而后面的却后投先切。这不仅使处于前面的电容组经常处于运行状态,积累热量不易散失,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使后面的投切开关经常动作,同样减少寿命。合理的投切方式应为“循环投切”。这种投切方式使先投入的运行的电容组先退出,后投的后切除,从而使各组电容及投切开关使用机率均等,降低了电容组的平均运行温度,减少了投切开关的动作次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标签: C51 无功补偿 循环 电容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hopy

  • 《单片机课程设计(B)》课程模块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电气、电子、机电、数控、制冷等大类专业重要的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教学课程。 2.课程任务 通过《单片机课程设计》,结合已学课程“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等相关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单片机硬件设计、软件开发能力。

    标签: 单片机 模块 教学大纲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行旅的喵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山东农业大学)

    1.1MCS51实验系统安装与启动1.DVCC系列实验系统在出厂时均为51状态对DVCC—52196JH机型:SK1位1—5置ON位置,位6—10置OFF对DVCC—5286JH和DVCC—598JH机型:a.SK1位1—5置ON,位6—10置OFF;b.SK2位1—2置ON;c.SK3置ON;d.SK4置OFFe.卧式KBB置51、96位置,立式KBB1开关置51、88位置(只对DVCC—598JH/JH+);f.DL1—DL4连1、22.如果系统用于仿真外接用户系统,将40芯仿真电缆一头插入系统中J6插座,另一头插入用户系统的8051CPU位置,注意插入方向,仿真头上小红点表示第一脚,对应用户8051CPU第一脚。3.接上+5V电源,将随机配备的2芯电源线,红线接入外置电源的+5V插孔,黑线接入外置电源地插座。上电后,DVCC系列实验系统上显示“P.”闪动。如果是独立运行,按DVCC系列用户手册进入键盘管理监控,就能马上做实验。键盘管理监控操作详见第一分册第四章。如果连上位机工作,必须将随机配备的D型9芯插头一端插入DVCC系统J2插座,另一端插入上位机串行口COM1—COM2任选。然后按DVCC实验系统PCDBG键,再运行上位机上的DVCC联机软件,双方建立通信,往后详细操作见用户手册第五章。如果电源内置,只需打开~220V电源开关即可。

    标签: 单片机原理 农业 实验指导 大学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xc216

  • 单片机演示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单片机的用途,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微机原理这门课的兴趣 2.  对单片机不同型号和种类有一定的了解,抓住内在规律学好微机原理这门课 二 实验内容: 1.  观看单片机控制演示实验 a) 单片机控制红绿灯 b) 单片机控制软驱步进电机 c) 单片机演奏音乐 d) 单片机调速步进马达 2.  通过CAI软件了解单片机不同型号和种类 三 实验报告: 1.  到图书馆或网站查找不同种类的单片机(至少写出与CAI课件不同的五种型 号) 2.  你认为单片机用途大吗?对该课程有兴趣吗?打算怎样学习这门课?

    标签: 单片机 演示实验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

  • 基于单片机及FPGA的时码终端系统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基于FPGA及单片机K实现时码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可用于对国际通用时间格式码IRIG码(简称B码)的解调,以及产生各种采样、同步频率信号,也可作为其它系统的时基和采样、同步信号的基准。关键词:单片机;IRIG-B格式码;FPGA;解调;控制;接口

    标签: FPGA 单片机 时码终端

    上传时间: 2013-12-16

    上传用户:CSUSheep

  • ICCAVR自动下载程序

    CCAVR软件有ISP功能,能过调用STK500完成的,只要设置好参数,在ICCAVR中就可以给芯片编程了,还可以让程序一编译完就自动下载到芯片中,相当方便。在Tools->environment options->ISP里设定STK500.exe的路径。— 用于调用STK500程序。在Tools->In system programming 里Programmer Interface中选中STK500。— 选择STK500下载方式。在Tools->In system programming 里把Auto Program After Compile 的小勾选上。— 编译后自动编程。在Tools->In system programming 中还有一些设置项,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设置。下面的图片是操作过程。

    标签: ICCAVR 自动 下载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joseph

  • ICCAVR 入门

    ICCAVR简介ICCAVR 是一种使用ANSI 标准C 语言来开发微控制器(MCU)程序的一个工具,它是一个综合了编辑器和工程管理器的集成工作环境(IDE)。源文件全部被组织到工程之中,文件的编辑和工程(project)的构筑也在IDE 的环境中完成。编译错误在状态窗口中显示,用鼠标单击编译错误时,光标会自动跳转到出错行。这个工程管理器还能直接产生INTEL HEX格式的烧写文件和可以在AVR Studio 中调试的COFF 格式的调试文件。这里特别要提一下ICCAVR 中的应用构筑向导,可以在Tools 栏中选择“ApplicationBiulder”或者直接点击快捷工具栏中的“Application Biulder”图标,就可以打开应用构筑向导对话框,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芯片种类,各个端口初始值,是否使用定时器,中断,UART等,选好以后单击“OK”就可以得到所需的硬件初始化程序段,非常可靠而且方便。图1给出了初始化UART 的一个例子:下面介绍一下创建并编译一个工程文件的简要步骤:1.新建一个源文件从file 菜单中选择new,创建一个新文件,在改文件中输入源程序并进行编辑和修改,然后存盘,在存盘时必须指定文件类型,如命名为:try.c 。写一个新文件的步骤:首先用Biulder 初始化需要用到的硬件资源,生成初始化程序,然后再写需要的代码实现所要的功能。2.新建一个project从projrct 菜单中选择new 命令,IDE 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用户可以指定工程存放的文件夹和工程的名称。在建立一个新工程之后,在工程管理器的窗口会出现三个子目录,Files, Headers, Documents,这时就可以将要编译的文件添加到project 中了。3.把文件添加到工程中可以在project-files 里单击右键,选择需要添加的文件;也可以在编辑窗口中单击右键选择弹出窗口的“Add To Project”命令。4.编译源文件在编译之前特别要注意在Project Options 中选择与硬件相应的芯片。如本次实验就选择ATMEGA8515,如图2 所示。在project 中选择make project,也可以直接单击快捷键F9,这时要是有错则会弹出出错信息,修改调试正确以后单击快捷键ISP 就可以烧写到硬件中去了。

    标签: ICCAVR

    上传时间: 2013-10-25

    上传用户:569342831

  • PIC 单片机的组成习题解答

    PIC 单片机的组成习题解答 解答部分1. PIC 单片机指令的执行过程遵循着一种全新哈佛总线体系结构的原则,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系统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之间地址空间的相互独立性,取指过程和执行指令过程可以流水线操作同时进行。因此,当PIC 时钟频率为4MHZ时,执行一条非转移类指令需要4 个系统时钟周期,即1us,但其指令执行的真实时间应为2us(在执行n—1 条指令时取第n 条指令,然后执行第n 条指令)。所以选项B 正确2. 端口RE 共有3 个引脚RE0~RE2,它们除了用做普通I/O 引脚和第5~7 路模拟信号输入引脚外,还依次分别承担并行口读出/写入/片选控制端引脚。A. 对。读出/写入(REO~RE1)。B.错。同步串行的相关引脚与端口C 有关。C.错。通用异步/同步串行的相关引脚与端口C有关。D. 错。CCP模块的相关引脚也是与端口C有关。所以选项A正确。3. 上电延时电路能提供一个固定的72ms 上电延时,从而使VDD有足够的时间上繁荣昌盛到单片机合适的工作电压。所以选项B 正确。

    标签: PIC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glxcl

  • MPLAB C18使用指南

    MPLAB C18使用指南 简介本文档论述MPLAB® C18 编译器的技术细节,并讲解MPLAB C18 编译器的所有功能。 这里假定读者已经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知道如何编写C 程序• 知道如何使用MPLAB 集成开发环境创建和调试项目• 已经阅读并理解了所使用单片机的数据手册 文档内容编排如下:• 第1 章:简介 — 提供对MPLAB C18 编译器的概述以及有关调用编译器的信息。• 第2 章:语法说明 — 论述MPLAB C18 编译器与ANSI 标准的不同之处。• 第3 章:运行时模型 — 论述MPLAB C18 编译器如何利用 PIC18 PICmicro® 单片机的资源。• 第4 章:优化 — 论述MPLAB C18 编译器执行的优化功能。• 第5 章:示例应用程序 — 给出一个示例应用程序,并就本用户指南中论述的各主题,对源代码进行了说明。• 附录A:COFF 文件格式 — 详细阐述了Microchip 的COFF 格式。• 附录B:采用ANSI 定义的方式 — 论述按照ANSI 标准的要求,MPLAB C18 实现所定义的执行方式。• 附录C:命令行概述 — 列出了命令行选项以及论述每个命令行选项的参考章节。• 附录D:MPLAB C18 诊断 — 列出了错误、警告和消息。• 附录E:扩展模式 — 论述非扩展模式和扩展模式之间的区别。

    标签: MPLAB C18 使用指南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15830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