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规约主站库我们用100人年开发的通信规约程序库,经过大量现场运行验证,与国内外各大公司产品进行过互操作实验,经过国家检测部门测试。 提供方式包括:动态连接库和C/C++源代码
上传时间: 2016-02-19
上传用户:change0329
104规约主站库源代码,我们用100人年开发的通信规约程序库,经过大量现场运行验证,与国内外各大公司产品进行过互操作实验,经过国家检测部门测试。 提供方式包括:动态连接库和C/C++源代码
上传时间: 2013-12-08
上传用户:水中浮云
1.6个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驱动 2.按键模式选择(时\分\秒)与调整控制 3.用硬件描述语言(或混合原理图)设计时、分、秒计数器模块、按键控制状态机模块、动态扫描显示驱动模块、顶层模块。要求有闹钟定闹功能,时、分定闹即可,无需时、分、秒定闹。要求使用实验箱左下角的6个动态数码管(DS6 A~DS1A)显示时、分、秒;要求模式按键和调整按键信号都取自经过防抖处理后的按键跳线插孔。
上传时间: 2016-08-02
上传用户:thuyenvinh
1.6个数码管静态显示驱动 2.按键模式选择(时\分\秒)与调整控制 3.用硬件描述语言(或混合原理图)设计时、分、秒计数器模块、按键控制状态机模块、显示译码模块、顶层模块。要求使用实验箱右下角的6个静态数码管(DS8C, DS7C, DS4B, DS3B, DS2B, DS1B)显示时、分、秒;要求模式按键和调整按键信号都取自经过防抖处理后的按键跳线插孔。
上传时间: 2013-12-09
上传用户:lili123
*设计方案:本程序分为七个模块:1、新建人事信息模块 2、查询模块 3、删除模块 4、添加模块 5、修改模块 6、打印模块 7、数据备份与还原模块。 每个模块相互独立。且每个模块只完成一个功能,用一个函数实现。在主函数中调用这些模块。每个模块处理的信息即人事基本信息用结构体存储,数据结构采用链表实现,最终以文件形式存储于磁盘上。*/
上传时间: 2017-01-26
上传用户:himbly
① 设计并制作一个主站,传送一路语音信号,其发射频率在30MHz~40MHz之间自行选择,发射峰值功率不大于20mW(50 假负载电阻上测定),射频信号带宽及调制方式自定,主站传送信号的输入采用话筒和线路输入两种方式; ② 设计并制作一个从站,其接收频率与主站相对应,从站必须采用电池组供电,用耳机收听语音信号; ③ 当传送信号为300Hz~3400Hz的正弦波时,去掉收、发天线,用一个功率衰减20dB左右的衰减器连接主、从站天线端子,通过示波器观察从站耳机两端的接收波形,波形应无明显失真; ④ 主、从站室内通信距离不小于5米,题目中的通信距离是指主、从站两设备(含天线)间的最近距离; ⑤ 主、从站收发天线采用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小于等于1米。
标签: 主站
上传时间: 2014-11-30
上传用户:silenthink
第22章 注册模块设计 注册模块在网站开发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模块,注册模块让用户能够在网站上注册自己的信息,以便在以后的访问中可以直接登录,网站也可以通过注册模块保存用户信息,让用户能够在网站上随时查阅自己的信息和聚合内容。
上传时间: 2013-12-16
上传用户:kr770906
一个出口非洲的骑骆驼机器人的控制程序。采用工业手机模块作为通讯模块;AVR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工业用马达作为骆驼机器人驱动动力。通过控制中心通过AT指令集连接通讯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电机,保证用户能够通过手机远程遥控骆驼机器人。程序包里面有骆驼机器人的源代码和AT指令集。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exxxds
基于Xilinx ISE的的模块化设计示例下面是本人初学时关于模块化设计写的一篇博文,实例也都是自己写的,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代码可能还不够规范,比如说每一个寄存器的连线并不是都很明确的在代码中体现出来,但是整体的设计思想还是可以借鉴的。模块化设计应用1输入八路十六位数据分别为a1,b1,a2,b2,a3,b3,a4,b4,将其中的a1、b1,a2、b2,a3、b3,a4、b4,分别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相加结果即为该设计的输出。以下是模块化设计工程的资源管理窗口中顶层模块和子模块的层次关系:
上传时间: 2022-04-30
上传用户:kent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与开发了用于机床主轴直接驱动的全数字化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并利用该平台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详细阐述了坐标变换理论,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本体结构推导了其在各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深入研究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和id=0控制策略,此外对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 其次,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电机系统的仿真模型。整个仿真系统包括PMSM模块、Power Module模块、测量模块、坐标变换模块、电流、转速调节模块和SVPWM模块等。仿真结果验证了矢量控制和SVPWM技术应用于本系统的可行性,同时为系统平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次,为了提高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和减小转动脉动,采用DSP TMS320F2812为核心进行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全数字矢量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硬件包括电流检测、速度检测、显示电路、驱动电路、主电路和系统保护电路等;系统软件由DSP编程实现,采用基于id=0的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方法,完成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解耦控制。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采用常规PI控制算法,逆变器采用SVPWM控制策略。同时,给出了系统各模块的软件流程图,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速度和电流调节程序、SVPWM的实现以及功率驱动保护等子程序等。 最后,在实验平台上做了大量深入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对试验波形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能够响应速度快,低转速运行平稳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满足主轴直接驱动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lwwh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