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DS1302时钟芯片的特点和基本组成,通过实例详细说明了有关功能的应用软件。关于DS1302各寄存器的详细位控功能请参考DALLAS(达拉斯)公司的相应产品资料。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huyanju
掌握先进微处理器芯片结构、微型计算机实现技术、计算机主板构成、各种接口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编程方法;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方法,尤其掌握接口访问的方法。了解微机技术新的发展趋势,系统科学地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设计接口的能力。不仅要学习微机各种接口电路的原理与作用,熟悉PC系列机接口电路,而且还要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学会使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对接口进行编程,并具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接口应用程序的编写能力,为微机的深入应用和嵌入式系统SOC设计等的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有兴趣的同学自学Windows 2000/XP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一定要下载和打印或复印电子讲义,课堂上注意听讲并及时记录教师课堂上补充的内容,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做好课程实验和自修实验、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1)抓住IBM PC/XT机基本结构这条主线,分析其基本结构,掌握各接口电路及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应用。2)进一步扩展和延伸CPU—从8086~Core 2 Duo,从实模式~保护模式;汇编语言-CPU及接口直接控制,16位~32位汇编;总线—PCI,USB等; 中断—从实模式下的中断向量~保护模式下的中断描述符;从传统中断~PCI中断~串行中断 芯片组—从中大规模集成电路(8237、8254、8255、8259等)~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2815EP、82801BA)。第1章—CPU与整机:CPU的信号与工作模式、PC结构第11章--软件如何控制CPU和接口:指令系统和汇编编程(在教师讲授重点的基础上,通过预习、实验与练习自学) 第2章--CPU如何与MEM或I/O设备通信:I/O接口与译码 第3章--总线如何工作:总线标准(PCI、USB) 第4章--I/O接口直接和MEM通信:DMA(8237,全自学) 第5章--I/O接口如何主动与CPU通信:中断技术(8259) 第6章--I/O接口的定时与计数功能:(8254) 第7章--I/O接口的并行通信:8255与打印机接口标准 第8章--I/O接口的串行通信:串行通信协议与8250 第10章--I/O软接口技术:保护模式存储,WDM驱动程序编写(全自学)
上传时间: 2014-01-21
上传用户:徐孺
AVR系统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应用实例针对Atmel公司的AVR系列单片机和ImageCraft公司的ICC AVR开发环境,详细地介绍了AT90LS8535的C语言程序设计。全书共有13章,其内容既涉及到了单片机的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内容资源和外部功能扩展,又包含了单片机的编程工具——ICC AVR C编程器的数据类型、控制流、函数和指针等。本书的特点是:深入浅出,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单片机的应用开发;列举了大量实例,使读者能从实际应用中掌握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技术。本书适合作为从事单片机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xz85592677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学科。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学最前端的一个阵地,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之一。 “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为全世界所公认。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就像神经和感官一样,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全书分为十个章结: 1、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各类传统与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1)应变式传感器 (2)电感式传感器 (3)电容式传感器 (4)压电式传感器 (5)磁电式传感器 (6)光电式传感器 (7)半导体式传感器 (8)波与辐射式传感器 (9)数字式传感器(自学) (10)智能式传感器(自学) 课程教材 1.郁有文等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沈跃、杨喜峰编,物理实验教程—智能检测技术实验,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参考书 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 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张洪润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项目式教学),于彤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叶湘滨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黄鸿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Handbook of Modern Sensors(3rd Edition),Jacob Fraden,Springer-Verlag,Inc.,2004 课程性质 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提高学生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从事传感与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研究对象 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 学习目的与要求 (1)建立传感器技术的整体概念; (2)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 (3)获得应用传感器设计、组建测控系统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传感器技术的兴趣; (5)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独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主要考核目标(包括重点及难点) (1)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 (2)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方法); (3)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应用(实验技术); (4)了解应用传感器设计、组建测控系统的基本方法; (5)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前沿和趋势。 重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传感器的应用技术; 内容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yqs138168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他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 ms和750 ms内完成9位和12位的数字量,并且从DS18B20读出的信息或写入DS18B20的信息仅需要一根口线(单线接口)读写,温度变换功率来源于数据总线,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18B20供电,而无需额外电源。因而使用DS18B20可使系统结构更趋简单,可靠性更高。他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进,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superman111
W5100是WlZnet公司推出的一款TCP/IP硬件协议栈的升级产品,是一种多功能的单片网络接口芯片.它除了集成TCP/IP协议栈外,还集成以太网MAC层和物理层.介绍了W5100芯片的性能特点和内部结构,分析了其软硬件应用设计方法.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lhc9102
C++经典语法与应用,类的编写与应用,构造与析构函数,函数的重载,类的继承,函数覆盖,基类与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先后调用顺序,如何在派生类构造函数中向基类的构造函数传递参数,this成员变量,类型转换的内幕,虚拟函数与多态性,引用和指针变量的区别与共同处。VC工程的编译原理与过程,将工程中不同的类拆分到不同的文件中,每一个类由一个.h和.cpp文件共同完成,头文件重复定义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员良好的编程习惯,也为以后分析MFC AppWizard生成的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标签:
上传时间: 2015-11-13
上传用户:zsjzc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开发与应用——深圳英蓓特公司的培训资料,主要针对uClinux的开发与应用
上传时间: 2016-03-30
上传用户:wsf950131
孙鑫老师VC视频第二课代码:C++经典语法与应用,类的编写与应用,构造与析构函数,函数的重载,类的继承,函数覆盖,基类与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先后调用顺序,如何在派生类构造函数中向基类的构造函数传递参数,this成员变量,类型转换的内幕,虚拟函数与多态性,引用和指针变量的区别与共同处。VC工程的编译原理与过程,将工程中不同的类拆分到不同的文件中,每一个类由一个.h和.cpp文件共同完成,头文件重复定义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员良好的编程习惯,也为以后分析MFC AppWizard生成的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传时间: 2016-06-14
上传用户:gdgzhym
C++经典语法与应用,类的编写与应用,构造与析构函数,函数的重载,类的继承,函数覆盖,基类与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先后调用顺序,如何在派生类构造函数中向基类的构造函数传递参数,this成员变量,类型转换的内幕,虚拟函数与多态性,引用和指针的变量的区别与共同处。VC工程的编译原理与过程,将工程中不同的类拆分到不同的原文件中,每一个类由一个.h和.cpp文件共同完成,头文件重复定义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员良好的编程习惯,也为以后分析MFC Appwizard生成的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标签:
上传时间: 2016-06-19
上传用户:wend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