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5.1<b>ADobe</b> reader 5.1

  • 通信电路原理[第二版]

    内容简介:《通信电路原理》是198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信电路原理”的修订版。随着通信系统的集成化、数字化,移动化和多媒体化,对组成通信系统的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反映这些变化,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增删。全书共八章,包括绪论、滤波器、高频放大器、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正弦波振荡器、调制与解调、锁相环路和频率合成技术。作者简介:董在望,1937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1960年7月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为电子工程系)通信专业本科毕业,遂留校工作至今。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电子技术与线路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目录:第1章绪论1.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1.1通信系统的组成1.1.2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1.1.3通信系统的信道1.1.4通信系统中的信号1.1.5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1.2信号传输的基本问题1.2.1信号通过线性系统1.2.2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1.2.3干扰1.3通信电路的基本形式1.4关于本书的内容1.4.1关于信号变换的理论和技术1.4.2关于电路第2章滤波器2.1引言2.2滤波器的特性和分类2.2.1滤波器的特性2.2.2滤波器的分类2.3LC滤波器2.3.1LC串、并联谐振回路2.3.2般LC滤波器2.4声表面波滤波器2.5有源RC滤波器2.5.1构成有源RC滤波器的单元电路2.5.2运算仿真法实现有源RC滤波器2.5.3级联法实现有源RC滤波器(x)2.5.4自动校正有源RC滤波器(x)2.6抽样数据滤波器(x)2.6.1抽样数据单元电路2.6.2抽样数据滤波器2.6.3连续域到离散域的映射2.7小结习题第3章高频放大器第4章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第5章正弦波振荡器第6章调制与解调第7章锁相环路

    标签: 通信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06

    上传用户:jiabin

  • 基于单片机温度报警器设计GSM版

    系统简介:1.单片机+LCD1602液晶显示器+三极管放大电路+蜂鸣器+按键+DS18B20+GSM远程报警等设计。2. 3个按键对应3个不同的功能,设定值加1、设定值减1和蜂鸣器检测。3. 5V可使用USB供电。4.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实现对温度的检测。测量范围-50~120摄氏度,常温LCD1602显示25.0摄氏度左右,温度精度在0.1℃;误差±0.2℃以内.温度变化时,显示值将变化。蜂鸣器就会报警。启动GSM短信报警功能。默认设定值31摄氏度(方便用人体模拟)。5.采用三极管进行输出放大,驱动能力强、蜂鸣器显示效果更好!6. 特点:稳定、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上电就可以使用。7.佩戴引出I/O接口(40个排针),用于连接下载器下载程序, 方便进行升级调试.操作说明:S0:复位键   S1:设定值加1  S2:设定值减1  S3:蜂鸣器检测  1、   上电/S0复位:液晶显示“Detect System” “Temp=25.0   32.0” ,对应检测温度和设定报警温度。检测传感器表面温度,显示值变化。2、按S1、S2键:可以实现设定温度的加减操作。3、按S3键:检测蜂鸣器响声。4、可以用手抓住温度传感器,模拟温度检测。检测到温度变化后、液晶显示值变化,当检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蜂鸣器就会报警。并发送“DS18B20 Warning!”信息到指定手机。5、发送短信时,第一行显示将发送变化:“message sending”  “the sending ok”  6、手机卡记得插到卡槽里噢

    标签: 单片机 温度报警器 gsm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

  • 中文版-数字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第4版)

    1.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概述  1.2  FPGA技术    1.2.1  按颗粒度分类    1.2.2  按技术分类    1.2.3  FPL的基准  1.3  DSP的技术要求  1.4  设计实现    1.4.1  FPGA的结构    1.4.2  Altera EP4CE115F29C7    1.4.3  案例研究:频率合成器    1.4.4  用知识产权内核进行设计  1.5  练习第2章  计算机算法  2.1  计算机算法概述  2.2  数字表示法    2.2.1  定点数    2.2.2  非传统定点数    2.2.3  浮点数  2.3  二进制加法器    2.3.1  流水线加法器    2.3.2  模加法器  2.4  二进制乘法器  2.5  二进制除法器    2.5.1  线性收敛的除法算法    2.5.2  快速除法器的设计    2.5.3  阵列除法器  2.6  定点算法的实现  2.7  浮点算法的实现    2.7.1  定点数到浮点数的格式转换    2.7.2  浮点数到定点数的格式转换    2.7.3  浮点数乘法    2.7.4  浮点数加法    2.7.5  浮点数除法    2.7.6  浮点数倒数    2.7.7  浮点操作集成    2.7.8  浮点数合成结果  2.8  MAC与SOP    2.8.1  分布式算法基础    2.8.2  有符号的DA系统    2.8.3  改进的DA解决方案  2.9  利用CORDIC计算特殊函数  2.10  用MAC调用计算特殊函数    2.10.1  切比雪夫逼近    2.10.2  三角函数的逼近    2.10.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逼近    2.10.4  平方根函数的逼近  2.11  快速幅度逼近  练习第3章  FIR数字滤波器  3.1  数字滤波器概述  3.2  FIR理论    3.2.1  具有转置结构的FIR滤波器    3.2.2  FIR滤波器的对称性……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第5章  多级信号处理第6章  傅立叶变换第7章  通信系统第8章  自适应系统第9章  微处理器设计**0章  图像和视频处理

    标签: fpga 数字信号处理

    上传时间: 2022-06-11

    上传用户:

  • (网盘)Linux应用开发手册

    源码_文档_图片_原理图_芯片手册.rar     60.2M硬件部件实验代码.rar     117KB学前班第1课第4.3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分析S3C6410开发板.WMV     162.2M学前班第1课第4.2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分析S3C2440开发板.WMV     101.1M学前班第1课第4.1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分析S3C2410开发板.WMV     229.4M学前班第1课第3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内存类接口.WMV     397.3M学前班第1课第2.5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协议类接口之LCD.WMV     322.7M学前班第1课第2.4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协议类接口之NAND Flash.WMV     228.7M学前班第1课第2.3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协议类接口之SPI.WMV     240.5M学前班第1课第2.2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协议类接口之I2C.WMV     169.7M学前班第1课第2.1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协议类接口之UART.WMV     145.1M学前班第1课第1节_怎么看原理图之GPIO和门电路.WMV     165.5M虚拟机及书的光盘(内核硬件实验等源码).part5.rar     37.5M虚拟机及书的光盘(内核硬件实验等源码).part4.rar     762.9M虚拟机及书的光盘(内核硬件实验等源码).part3.rar     762.9M虚拟机及书的光盘(内核硬件实验等源码).part2.rar     762.9M虚拟机及书的光盘(内核硬件实验等源码).part1.rar     762.9M下载方法.doc     25KB韦东Linux视频第1第2期所有源码文档图片.rar     112.1M如何烧写S3C2440裸板程序.rar     2.4M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视频源码.rar     642KB配套书光盘.rar     756.5M副本(1)韦东Linux视频第1第2期所有源码文档图片.rar     112.1M副本(1)第9课第1节.u-boot分析之编译体验.avi     183.5M副本(1)第8课.LCD实验.avi     496.9M副本(1)第7课.系统时钟和UART实验.avi     520.2M副本(1)第6课.中断控制器.avi     475M第9课第5节.u-boot分析_uboot启动内核.avi     392.5M第9课第4节.u-boot分析之u-boot命令实现.avi     297M第9课第3节.u-boot分析之源码第2阶段.avi     193M第9课第3节.u-boot分析之源码第1阶段.avi     147.8M

    标签: linux 视频教程

    上传时间: 2022-06-14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 机器学习赵卫东董亮

    内容提要第1章 机器学习概1.1 机器学习简介 1.1.1 机器学习简史 1.1.2 机器学习主要流派 1.2 机器学习、人工智1.2.1 什么是人工智能 1.2.2 什么是数据挖掘 1.2.3 机器学习、人工智1.3 典型机器学习应用1.4 机器学习算法 1.5 机器学习的一般流程 第2章 机器学习基本2.1 统计分析2.1.1 统计基础2.1.2 常见概率分布2.1.3 参数估计2.1.4 假设检验2.1.5 线性回归2.1.6 逻辑回归2.1.7 判别分析2.1.8 非线性模型2.2 高维数据降维2.2.1 主成分分析2.2.2 奇异值分解2.2.3 线性判别分析2.2.4 局部线性嵌入2.2.5 拉普拉斯特征映射2.3 特征工程 2.3.1 特征构建2.3.2 特征选择2.3.3 特征提取2.4 模型训练2.4.1 模型训练常见术语2.4.2 训练数据收集 2.5 可视化分析 2.5.1 可视化分析的作用2.5.2 可视化分析方法 2.5.3 可视化分析常用工2.5.4 常见的可视化图表 2.5.5 可视化分析面临的挑战

    标签: 机器学习

    上传时间: 2022-06-16

    上传用户:

  • 时钟芯片RX8025T

    RX-8801 SA Features built-in 32.768 kHz DTCXO, High Stability Supports l'C-Bus's high speed mode (400 kHz)Alarm interrupt function for day, date, hour, and minute settings Fixed-cycle timer interrupt function Time update interrupt function32.768 kHz output with OE function Auto correction of leap years Wide interface voltage range: 2.2 V to 5.5 V Wide time-keeping voltage range:1.8 V to 5.5 V Low current consumption: 0.84A/3V (Typ.)is an IC bus interface-compliant real-time clock which includes a 32.768 kHz DTCXO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 calendar (year, month, date, day, hour, minute, second) function and a clock counter function, this module provides an abundance of other functions including an alarm function, fixed-cycle timer unction, time update interrupt function, and 32.768 kHz output function.The devices in this module are fabricated via a C-MOS process for low current consumption, which enables ong-term battery back-up.

    标签: 时钟芯片 rx8025t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

  • GPS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原理与设计.

    [摘要]在天线单元设计中采用了高频、低噪声放大器,以减弱天线热噪声及前面几级单元电路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基于超外差式电路结构、镜频抑制和信道选择原理,选用G P2010芯片实现了射频单元的三级变频方案,并介绍了高稳定度本振荡信号的合成和采样量化器的工作原理,得到了导航电文相关提取所需要的二进制数字中频卫星信号。[被屏蔽广告]关键词:GPS接收机灵敏度超外差锁相环频率合成利用GPS卫星实现导航定位时,用户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是提取卫星信号中的伪随机噪声码和数据码,以进一步解算得到接收机载体的位置、速度和时间(PVT)等导航信息。因此,GPS接收机是至关重要的用户设备。目前实际应用的GPS接收机电路一般由天线单元、射频单元、通信单元和解算单元等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本文在分析GPS卫星信号组成的基础上,给出了射频前端GP2010的原理及应用。1GPS 卫星信号的组成GPS卫星信号采用典型的码分多址(CDMA)调制技术进行合成(如图2所示),其完整信号主要包括载波、伪随机码和数据码等三种分量。信号载波处于L波段,两载波的中心顿率分别记作L1和1.2,卫星信号参考时钟频率f0为10.23MHz,信号载波L1的中心频率为ro的154倍频,即:fL.1=154×f0-1575,42MHz(1)其波长A 1-19.03cm:信号载波12的中心频率为f0的120倍频,即:fL.2-120X f0-1227.60M1z(2)其波长A 2-24.42cm.两载波的频率差为347.82M1z,大约是12的28.3%,这样选择载波频率便于测得或消除导航信号从GPS卫星传播至接收机时由于电离层效应而引起的传播延迟误差,伪随机噪声码(PR N)即测距码主要有精测距码(P码)和粗测距码(C/A码)两种。其中P码的码率为10.23M12、C/A码的码率为1.023MHz。数据码是GPS卫星以二进制形式发送给用户接收机的导航定位数据,又叫导航电文或D码,它主要包括卫星历、卫星钟校正、电离层延迟校正、工作状态信息、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和全部卫星的概略星历:总电文由1500位组成,分为5个子帧,每个子帧在6s内发射10个字,每个字30位,共计300位,因此数据码的波特率为50bps.

    标签: gps 接收机 射频前端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zhaiyawei

  • 三菱第五代IGBT应用手册

    三菱电机功率器件在工业、电气化铁道、办公自动化、家电产品等多种领域的电力变换及电动机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真正满足市场对装置噪音低、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功能强、容量大的要求,三菱电机积极致力于新型器件的研究、开发,为人类的节能和环保不断努力。第5代IGBT和IPM模块均采用三菱电机第5代IGBT硅片CSTBTIM技术,并具有正温度系数特征,与传统的沟槽型构造IGBT相比,降低了集电极一发射极间饱和电压,从而实现了更低损耗。同时改进了封装技术,大大减小了模块内部分布电感。本应用手册的出版,旨在帮助用户了解第5代IGBT和IPM模块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更加方便的使用三菱电机的半导体产品。三菱电机谨向所有购买和支持三菱半导体产品的用户表示诚挚的感谢。1.IGBT模块的一般认识1.1 NF系列IGBT模块的特点NF系列IGBT模块主要具有以下两大特点:1,采用第5代IGBT硅片在沟槽型IGBT的基础上增加电荷蓄积层的新结构(CSTBT)改善了关断损耗(Eoff)和集电极-发射极问饱和电压VEisat的折衷。插入式组合元胞(PCM)的使用增强了短路承受能力(SCSOA)并降低了栅极电容,从而降低驱动功率。CSTBT:Carrier Stored Trench-Gate Bipolar Transistor载流子存储式沟槽硼型双极晶体臂

    标签: igbt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shjgzh

  • SPI-4.2协议详解

    1. 文档概述1.1. 文档目的本文档描述对SPI-4.2 协议的理解,从浅入深地详细讲解规范。1.2. SPI-4.2 简介SPI-4.2 协议的全称为System Packet Interface ,可译为“系统包接口” 。该协议由OIF( Optical Internetwoking Forum )创建,用于规定10Gbps 带宽应用下的物理层( PHY)和链路层( Link )之间的接口标准。SPI-4.2 是一个支持多通道的包或信元传输的接口,主要应用于OC-192 ATM 或PoS 的带宽汇聚、及10G 以太网应用中。1.3. 参考资料1) SPI-4.2 协议的标准文档。2) 中兴公司对SPI-4.2 协议文档的翻译稿。2. SPI-4.2 协议2.1. SPI-4.2 系统参考模型图 1 SPI-4.2 系统参考模型图X:\ 学习笔记\SPI-4.2 协议详解.doc - 1 - 创建时间: 2011-5-27 21:53:00田园风光书屋NB0005 v1.1 SPI-4.2 协议详解SPI-4.2 是一种物理层和链路层之间的支持多通道的数据包传输协议,其系统参考模型如上图所示,从链路层至物理层的数据方向,称为“发送”方向,从物理层至链路层的数据方向,称为“接收”方向。在两个方向上,都存在着流控机制。值得注意的是, SPI-4.2 是一种支持多通道( Port)的传输协议。一个通道,指接收或发送方向上,相互传输数据的一对关联的实体。有很多对关联的实体,即很多个通道,都在同时传输数据,它们可复用SPI 总线。最多可支持256 个通道。例如OC-192 的192 个STS-1 通道,快速以太网中的100 个通道等, 各个通道的数据都可以相互独立地复用在SPI总线上传输。

    标签: SPI-4.2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

  • IGBT图解

    le flows through MOS channel while Ih flows across PNP transistor Ih= a/(1-a) le, IE-le+lh=1/(1-a)' le Since IGBT has a long base PNP, a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ar si0 2ar= 1/cosh(1/La), La: ambipolar diff length a-0.5 (typical value)p MOSFET channel current (saturation), le=U"Cox"W(2"Lch)"(Vc-Vth)le Thus, saturated collector current Ic, sat=1/(1-a)"le=-1/(1-a)"UCox"W/(2Lch)"(Vo-Vth)2Also, transconductance gm, gm= 1/(1-a)"u' Cox W/Lch*(Vo-Vth)Turn-On1. Inversion layer is formed when Vge>Vth2. Apply positive collector bias, +Vce3. Electrons flow from N+ emitter to N-drift layer providing the base current for the PNP transistor4. Since J1 is forward blased, hole carriers are injected from the collector (acts as an emitter).5. Injected hole carriers exceed the doping level of N-drift region (conductivity modulation). Turn-Off1. Remove gate bias (discharge gate)2. Cut off electron current (base current, le, of pnp transistor)

    标签: igbt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