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200

  • S7-300和M7-300可编程序控制器参考手册

    S7-200 系列小型PLC Micro PLC 可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系统紧凑的结构低廉的成 本以及功能强大的指令集使得S7-200 PLC 成为各种小型控制任务理想的解决方案S7- 200 产品的多样化以及基于Windows 的编程工具使您能够更加灵活地完成自动化任 务  

    标签: 300 可编程序控制器 参考手册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Divine

  • 多路温度采集及监控系统的设计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及监控系统,能够测量6路温度信号,具有计算机联网功能,各测量点可以单独监控和设置,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控制。测量温度范围为-10 ℃~200 ℃,控制方式采用模拟量调压模式。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冲击小等特点。 Abstract:  A temperature collecting and surveillance-controlling system based on sing-chip microcomputer is introduced. It can measure 6 channel signal of the temperature,and it has a function of network connection.The temperature measure points can be monitored and located, it can be controlled automatic according to user’s demand.The temperature range is -10℃ to 200℃.The model of control is adjustable voltage with simulation. It features high precision and little impact.

    标签: 多路 温度采集 监控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bjgaofei

  •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SD卡读写

    利用SD卡研究、设计一种大容量心电存储及回放系统。系统基于高速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利用串行外围接口总线与SD卡相连,实现对sD卡的数据读写。为方便微处理器和pc机对sD卡的操作,在sD卡中以fatl6文件格式建立了相应的文件系统。能够利用sD卡中保存的数据,通过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完成心电波形的回放。将该设计应用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上,经实验,完全满足了200 Hz心电采样频率的要求,实现了对12位AD转换数据的实时保存、显示与回放。

    标签: MSP 430 单片机 SD卡读写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潇湘书客

  • 单片机仿真机使用说明

    主要功能和特性 1  支持串口的仿真功能 2  串口中断用户可以使用 3  不占用定时器 2 4  完全仿真 p0 p2 口 5  支持 89C52 等嵌入式 CPU仿真 6  占用用户堆栈 2 个字节 7  占用 1 条 I/O : P3.5 8  ISP  在线编程,在线下载 9  仿真频率最高 33 兆 10 支持同时最多 10 个断点 11 支持单步,断点,全速运行 12 支持汇编,c 语言,混合调试 13 支持 KEIL C51 的 IDE 开发仿真环境 UV1 UV2 (V5.20 V6.02 V6.10 V6.12 V6.14) 14 单步执行时间(60 毫秒) 15 程序代码载入(可以重复装载,无需预先擦除用户程序空间) 16 SFR 读取速度(128 个)200 毫秒 17 跟踪记录(trace record)256 条 18 可以仿真标准的 89c51 89c52 89c58 等 51 内核的单片机仿真

    标签: 单片机 仿真机 使用说明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ddddddos

  • 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和现状

    汽车用传感器技术是促进汽车电子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一般普通汽车大约装有几十只到近百只传感器,而高级豪华汽车大约使用200—300只传感器。汽车用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汽车状态控制系统中。

    标签: 汽车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YUANQINHUI

  • 混合信号微型控制器C8051F330D中文数据手册

    1 . 系统概述C8051F330/1器件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片上系统型MCU。下面列出了一些主要特性,有关某一产品的具体特性参见表1.1。􀁹 高速、流水线结构的8051兼容的CIP-51内核(可达25MIPS)􀁹 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统调试接口(片内)􀁹 真正10位200 ksps的16通道单端/差分ADC,带模拟多路器􀁹 10位电流输出DAC􀁹 高精度可编程的25MHz内部振荡器􀁹 8KB可在系统编程的FLASH存储器􀁹 768字节片内RAM􀁹 硬件实现的SMBus/ I2C、增强型UART和增强型SPI串行接口􀁹 4个通用的16位定时器􀁹 具有3个捕捉/比较模块和看门狗定时器功能的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阵列(PCA)􀁹 片内上电复位、VDD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 片内电压比较器􀁹 17个端口I/O(容许5V输入)

    标签: C8051F330D 混合信号 控制器 数据手册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haohao

  • HCS08/RS08集成开发环境设计与实现中文摘要

    Freescale公司于2004年开始推出的新一代8位MCUHCS08系列及其简化版本的RS08系列产品,目前已经有200多个型号上市。该系列MCU新引入的BDM功能,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调试手段。目前,国内使用该系列MCU,其开发工具依赖进口,本课题目标是自主开发HCS08/RS08集成开发环境。

    标签: 08 HCS RS 集成开发环境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498732662

  • 单片机入门基础知识大全免费下载

    单片机入门基础知识大全免费下载 单片机第八课(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单片机内部的结构,并且也已经知道,要控制单片机,让它为我们干学,要用指令,我们已学了几条指令,但很零散,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要系统地学习8051的指令部份。 一、概述 1、指令的格式 我们已知,要让计算机做事,就得给计算机以指令,并且我们已知,计算机很“笨”,只能懂得数字,如前面我们写进机器的75H,90H,00H等等,所以指令的第一种格式就是机器码格式,也说是数字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实在是为难我们人了,太难记了,于是有另一种格式,助记符格式,如MOV P1,#0FFH,这样就好记了。 这两种格式之间的关系呢,我们不难理解,本质上它们完全等价,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 2、汇编 我们写指令使用汇编格式,而计算机只懂机器码格式,所以要将我们写的汇编格式的指令转换为机器码格式,这种转换有两种方法:手工汇编和机器汇编。手工汇编实际上就是查表,因为这两种格式纯粹是格式不同,所以是一一对应的,查一张表格就行了。不过手工查表总是嫌麻烦,所以就有了计算机软件,用计算机软件来替代手工查表,这就是机器汇编。 二、寻址 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一些指令:MOV P1,#0FFH,MOV R7,#0FFH这些指令都是将一些数据送到相应的位置中去,为什么要送数据呢?第一个因为送入的数可以让灯全灭掉,第二个是为了要实现延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编程时,经常要用到数据的传递,事实上数据传递是单片机编程时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共有28条指令(单片机共111条指令)。下面我们就从数据传递类指令开始吧。 分析一下MOV P1,#0FFH这条指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第一个词MOV是命令动词,也就是决定做什么事情的,MOV是MOVE少写了一个E,所以就是“传递”,这就是指令,规定做什么事情,后面还有一些参数,分析一下,数据传递必须要有一个“源”也就是你要送什么数,必须要有一个“目的”,也就是你这个数要送到什么地方去,显然在上面那条指令中,要送的数(源)就是0FFH,而要送达的地方(目的地)就是P1这个寄存器。在数据传递类指令中,均将目的地写在指令的后面,而将源写在最后。 这条指令中,送给P1是这个数本身,换言之,做完这条指令后,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P1中的值是0FFH,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给出数本身的。例如,在我们前面给出的延时程序例是这样写的: MAIN: SETB P1.0     ;(1)    LCALL DELAY ;(2)     CLR P1.0      ;(3)    LCALL DELAY   ;(4)     AJMP MAIN    ;(5) ;以下子程序 DELAY: MOV R7,#250   ;(6) D1: MOV R6,#250   ;(7) D2: DJNZ R6,D2    ;(8)    DJNZ R7,D1   ;(9)    RET        ;(10)    END        ;(11)     表1  MAIN: SETB P1.0     ;(1)    MOV 30H,#255     LCALL DELAY ;     CLR P1.0      ;(3)     MOV 30H,#200     LCALL DELAY   ;(4)     AJMP MAIN    ;(5) ;以下子程序 DELAY: MOV R7,30H   ;(6) D1: MOV R6,#250   ;(7) D2: DJNZ R6,D2    ;(8)    DJNZ R7,D1   ;(9)    RET        ;(10)    END        ;(11) 表2    这样一来,我每次调用延时程序延时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大致都是0.13S),如果我提出这样的要求:灯亮后延时时间为0.13S灯灭,灯灭后延时0.1秒灯亮,如此循环,这样的程序还能满足要求吗?不能,怎么办?我们可以把延时程序改成这样(见表2):调用则见表2中的主程,也就是先把一个数送入30H,在子程序中R7中的值并不固定,而是根据30H单元中传过来的数确定。这样就可以满足要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数据传递中要找到被传递的数,很多时候,这个数并不能直接给出,需要变化,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如何寻找操作数,我们把寻找操作数所在单元的地址称之为寻址。在这里我们直接使用数所在单元的地址找到了操作数,所以称这种方法为直接寻址。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如果我们把数放在工作寄存器中,从工作寄存器中寻找数据,则称之为寄存器寻址。例:MOV A,R0就是将R0工作寄存器中的数据送到累加器A中去。提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工作寄存器就是内存单元的一部份,如果我们选择工作寄存器组0,则R0就是RAM的00H单元,那么这样一来,MOV A,00H,和MOV A,R0不就没什么区别了吗?为什么要加以区分呢?的确,这两条指令执行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将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A中去,但是执行的过程不同,执行第一条指令需要2个周期,而第二条则只需要1个周期,第一条指令变成最终的目标码要两个字节(E5H 00H),而第二条则只要一个字节(E8h)就可以了。 这么斤斤计较!不就差了一个周期吗,如果是12M的晶振的话,也就1个微秒时间了,一个字节又能有多少? 不对,如果这条指令只执行一次,也许无所谓,但一条指令如果执行上1000次,就是1毫秒,如果要执行1000000万次,就是1S的误差,这就很可观了,单片机做的是实时控制的事,所以必须如此“斤斤计较”。字节数同样如此。 再来提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知,寻找操作数可以通过直接给的方式(立即寻址)和直接给出数所在单元地址的方式(直接寻址),这就够了吗? 看这个问题,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取20个数,分别送入A累加器。 就我们目前掌握的办法而言,要从30H单元取数,就用MOV A,30H,那么下一个数呢?是31H单元的,怎么取呢?还是只能用MOV A,31H,那么20个数,不是得20条指令才能写完吗?这里只有20个数,如果要送200个或2000个数,那岂不要写上200条或2000条命令?这未免太笨了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只会把地址写在指令中,所以就没办法了,如果我们不是把地址直接写在指令中,而是把地址放在另外一个寄存器单元中,根据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数值决定该到哪个单元中取数据,比如,当前这个寄存器中的值是30H,那么就到30H单元中去取,如果是31H就到31H单元中去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怎么个解决法呢?既然是看的寄存器中的值,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这里面的值发生变化,比如取完一个数后,将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值加1,还是执行同一条指令,可是取数的对象却不一样了,不是吗。通过例子来说明吧。    MOV R7,#20    MOV R0,#30H LOOP:MOV A,@R0    INC R0    DJNZ R7,LOOP 这个例子中大部份指令我们是能看懂的,第一句,是将立即数20送到R7中,执行完后R7中的值应当是20。第二句是将立即数30H送入R0工作寄存器中,所以执行完后,R0单元中的值是30H,第三句,这是看一下R0单元中是什么值,把这个值作为地址,取这个地址单元的内容送入A中,此时,执行这条指令的结果就相当于MOV A,30H。第四句,没学过,就是把R0中的值加1,因此执行完后,R0中的值就是31H,第五句,学过,将R7中的值减1,看是否等于0,不等于0,则转到标号LOOP处继续执行,因此,执行完这句后,将转去执行MOV A,@R0这句话,此时相当于执行了MOV A,31H(因为此时的R0中的值已是31H了),如此,直到R7中的值逐次相减等于0,也就是循环20次为止,就实现了我们的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将20个数据送入A中。 这也是一种寻找数据的方法,由于数据是间接地被找到的,所以就称之为间址寻址。注意,在间址寻址中,只能用R0或R1存放等寻找的数据。 二、指令 数据传递类指令 1) 以累加器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MOV A,Rn MOV A,direct MOV A,@Ri MOV A,#data 第一条指令中,Rn代表的是R0-R7。第二条指令中,direct就是指的直接地址,而第三条指令中,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第四条指令是将立即数data送到A中。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MOV A,R1 ;将工作寄存器R1中的值送入A,R1中的值保持不变。 MOV A,30H ;将内存30H单元中的值送入A,30H单元中的值保持不变。 MOV A,@R1 ;先看R1中是什么值,把这个值作为地址,并将这个地址单元中的值送入A中。如执行命令前R1中的值为20H,则是将20H单元中的值送入A中。 MOV A,#34H ;将立即数34H送入A中,执行完本条指令后,A中的值是34H。 2)以寄存器Rn为目的操作的指令 MOV Rn,A   MOV Rn,direct   MOV Rn,#data 这组指令功能是把源地址单元中的内容送入工作寄存器,源操作数不变。

    标签: 单片机 免费下载 基础知识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3294322651

  • PCA9670 Remote 8-bit IO expand

    The PCA9670 provides general purpose remote I/O expansion for most microcontrollerfamilies via the two-line bidirectional bus (I2C-bus) and is a part of the Fast-mode Plusfamily.The PCA9670 is a drop-in upgrade for the PCF8574 providing higher Fast-mode Plus(Fm+) I2C-bus speeds (1 MHz versus 400 kHz) so that the output can support PWMdimming of LEDs, higher I2C-bus drive (30 mA versus 3 mA) so that many more devicescan be on the bus without the need for bus buffers, higher total package sink capacity(200 mA versus 100 mA) that supports having all 25 mA LEDs on at the same time andmore device addresses (64 versus 8) are available to allow many more devices on the buswithout address conflicts.

    标签: Remote expand 9670 PCA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stella2015

  • PCA9672 Remote 8-bit IO expand

    The PCA9672 provides general purpose remote I/O expansion for most microcontrollerfamilies via the two-line bidirectional bus (I2C-bus) and is a part of the Fast-mode Plusfamily.The PCA9672 is a drop-in upgrade for the PCF8574 providing higher Fast-mode Plus(Fm+) I2C-bus speeds (1 MHz versus 400 kHz) so that the output can support PWMdimming of LEDs, higher I2C-bus drive (30 mA versus 3 mA) so that many more devicescan be on the bus without the need for bus buffers, higher total package sink capacity(200 mA versus 100 mA) that supports having all LEDs on at the same time and moredevice addresses (16 versus 8) are available to allow many more devices on the buswithout address conflicts.

    标签: Remote expand 9672 PCA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jason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