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iom16v.h> #include<macros.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int a,b,c,d=0; void delay(c) { for for(a=0;a<c;a++) for(b=0;b<12;b++); }; uchar tab[]={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13788529953
NEC 32位MCU V850系列产品简介及应用 最高可达到:200Mhz工作频率432MIPS与8/16位MCU相比,NEC 32位MCU在相同频率下,可以提供至少快10 倍的指令执行速度 对于完成相同的应用,使用32位MCU可以比8/16位MCU的速度慢2/3或1/2,降低系统功耗 V850,V850ES,V850E1,V850E2 CPU的目标代码向前兼容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gxm2052
基于M CORE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构成嵌人式系统的微控制器的结构和常用支撑硬件的原理以及设计开发方法。本书共 24章,分为3大部分。第 1部分(第 1~14章)介绍具有 32位 RISC CPU核的M·CORE微控制器的结构及原理,按模块分章,对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都有详尽的讲解。众所周知,微控制器种类繁多,虽然不同种类微控制器的CPU及内部功能模块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尤其是一些通用的功能)是一致的。第2部分(第15—19章)介绍嵌入式系统常用外围电路的原理及设计和使用方法,包括有:异步串行接口的互连及应用举例、同步串行总线及应用举例、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控制器、触摸屏及触摸屏控制器和各类存储器的应用举例。第3部分(第20—24章)介绍嵌人式系统的开发环境与软件开发,在讨论嵌人式系统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开发工具需求的基础上,介绍M·CORE软件开发支持工具集、MMC2107微控制器评估板、M·CORE常用工具软件、QodeWarrior集成开发环境IDE及M·CORE的基本程序设计技术。 第1部分 M·COREM控制器的结构及原理 第1章 微控制器及其应用技术概述 1.1 微控制器的特点 1.2 微控制器技术的发展 1.3 M·CORE系列微控制器 l.3.1 MMC2107的特点及组成 1.3.2 MMC2107的引脚描述 1.3.3 MMC2107的系统存储器地址映射 第2章 M·CORE M210中央处理单元(CPU) 2.1 M·CORE处理器综述 2.1.1 M·CORE处理器的微结构 2.1.2 M·CORE处理器的编程模型 2.1.3 M·CORE的数据格式 2.1.4 M·CORE处理器的寄存器 2.2 M·CORE处理器指令系统简述 2. 2.l 指令类型和寻址方式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lhw888
利用SPMC75本身的Flash做数据备份:SPMC75F2413A 32k字的内嵌Flash(embedded Flash)分为两区:信息区和通用区,在同一时间只能访问其中的一区。信息区包含64个字,寻址空间为0x8000 ~ 0x803F。地址0x8000为系统选项寄存器P_System_Option。其它地址空间可由用户自定义重要信息比如:版本控制,日期,版权名称,项目名称等等。信息区的内容只有在仿真或烧录的状态下才能改变。32k字Flash被划分为16个页,每页2K字,每页可分为8帧,这样32K的Flash就可以分成128个帧。只有位于00F000 ~00F7FF区域的页面在自由运行模式下可以设置为只读或可读可写,其它页面均为只读.也就说片内FLASH数据备份区为是0xF000~0xF7FF,备份区为Bank14,最多存储的数据为2K字。SPMC75F2413A的32K字的内嵌式闪存结构入下图2-1,图2-2。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6546544
1.1. 故障描述 1. 故障环境 2. 故障描述 1.2. 故障分析 1. 分析方法 2. 部署科来网络分析系统 3. 分析数据包 4. 分析结论 1.3. 总结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jisujeke
《数字移动通信》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和典型系统,以及移动通信领域最新技术的发展。全书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第1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基本概念,第2部分(第2章~第3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第3部分(第4章~第6章)主要介绍广泛应用的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huql11633
第一章 引论 1.1 计算机网络和协议 1.1.1 计算机网络 1.1.2 协 议 1.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2 局域网 1.2.1 概 述 1.2.2 局域网协议 1.3 现场总线 1.3.1 背景和发展 1.3.2 概念和主要特点 1.4 控制器局部网(CAN) 1.4.1 CAN的分层结构 1.4.2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1.4.3 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1.4.4 物理层 第二章 CAN控制器及有关器件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qwer0574
用了还是没用上的,大家都来看看啊,呵呵,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cos()余弦tan()正切sin()正弦sqrt()平方根 asin()反正弦acos()反余弦atan()反正切sinh()双曲线正弦 cosh()双曲线余弦tanh()双曲线正切 注释:所有三角函数都使用单位度。 log()以10为底的对数ln()自然对数 exp()e的幂abs()绝对值 ceil()不小于其值的最小整数 floor()不超过其值的最大整数 可以给函数ceil和floor加一个可选的自变量,用它指定要圆整的小数位数。带有圆整参数的这些函数的语法是: ceil(parameter_name或number,number_of_dec_places) floor(parameter_name或number,number_of_dec_places) 其中number_of_dec_places是可选值: 1、可以被表示为一个数或一个使用者自定义参数。如果该参数值是一个实数,则被截尾成为一个整数。 2、它的最大值是8。如果超过8,则不会舍入要舍入的数(第一个自变量),并使用其初值。 3、如果不指定它,则功能同前期版本一样。 使用不指定小数部分位数的ceil和floor函数,其举例如下: ceil(10.2)值为11 floor(10.2)值为11 使用指定小数部分位数的ceil和floor函数,其举例如下: ceil(10.255,2)等于10.26 ceil(10.255,0)等于11[与ceil(10.255)相同] floor(10.255,1)等于10.2 floor(10.255,2)等于10.26
标签: proe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sevenbestfei
USB Qorivva JTAG调试器简介 USB Qorivva JTAG调试器可以用来烧写和调试Freescale 公司的MPC55XX和MPC56XX系列Power PC单片机。USB Qorivva JTAG具有驱动自动安装、与CodeWarroir IDE软件无缝集成,使用方便等特点。USB Qorivva JTAG调试器采用了Freescale公司新推出带有USB 2.0控制器的MC9S08JM60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确保高速下载代码、高效的调试代码。 USB Qorivva JTAG调试器特性: 全速USB 2.0接口(兼容USB1.1) 支持目标单片机系列: MPC55XX MPC56XX USB Qorivva JTAG调试器支持不同版本的CodeWarrior,例如CodeWarrior IDE for MPC55XX,56XX 2.7版、2.8版、2.9版等,也支持Codewarrior V10.1和Codewarrior V10.2等Eclipse version的Codewarrior 驱动程序自动安装(前提是先要安装Codewarrior) 与CodeWarrior无缝集成,无需复杂的设置,使用方法和PE公司的USB Qorivva Multilink完全一样 USB状态和目标板电源指示灯指示USB枚举状态和目标板电源连接 USB Qorivva JTAG固件程序自动更新 支持向目标板供电 兼容Windows 2000/XP/Vista/Win7操作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fghygef
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地位与作用1.1. 1检测仪表的地位与作用一、 检测仪表 检测――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试验,取得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的过程。检测仪表――专门用于“测试”或“检测”的仪表。二、 地位与作用:1、 科学研究的手段 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有1/4是属于测试方法和仪器创新。2、 促进生产的主流环节3、 国民经济的“倍增器”4、 军事上的战斗力5、 现代生活的好帮手6、 信息产业的源头1.1.2 检测技术是仪器仪表的技术基础一、非电量的电测法――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来测量 优越性:1)便于扩展测量的幅值范围(量程) 2)便于扩宽的测量的频率范围(频带) 3)便于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 便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实现测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二、现代检测技术的组成: 电量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非电量电测技术。三、仪器仪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 “应用要求”=仪器仪表 1.2 传感器概述1.2. 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一、 传感器的定义国家标准定义――“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当今电信号最易于处理和便于传输) 通常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二、 敏感器的定义――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1、当 即被测非电量X正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时,可直接用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X转换成电量Y。 2、当 即被测非电量X不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时,就需要在传感器前面增加一个敏感器,把被测非电量X转换为该传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272846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