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环境的搭建问题,小问题,很省时间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tou15837271233
SDH传输系统光接口 SDH光接口的分类及应用代码 应用代码的表达方式:X-Y.Z,如:V-64.2、S-64.1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非洲之星
14.1本章导读所有LPC1300系列Cortex-M3微控制器的16位定时器块都相同。14.2基本配制CT16B0/1采用以下寄存器进行配制:1)管脚:CT16B0/1管脚必须通过IOCONFIG寄存器块进行配制(见“I/O配制寄存器IOCON_PIOn”小节)。2)功率与外设时钟:在SYSAHBCLKCTRL寄存器中置位位7与位8(见表“系统AHB时钟控制寄存器位描述”)。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liuwei6419
第1章 集成运放应用电路设计须知 1.1 集成运放简介 1.1.1 集成运放的内部框图、分类和图形符号 1.1.2 集成运放的引脚功能、封装及命名方法 1.1.3 集成运放的参数 1.2 理想运算放大器 1.2.1 运放的理想参数及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 1.2.2 简化设计的基本准则 1.3 选择电阻器须知 1.3.1 电阻器系列及温度系数 1.3.2 常用电阻器的结构与特点及参数 1.4 选用电容器须知 1.4.1 电容器容量系列、损耗及绝缘电阻 1.4.2 常用电容器的类型、特点及规格 1.5 集成运放的电源 1.5.1 集成运放电源的选择 1.5.2 各类电源系列 1.5.3 集成运放电源使用注意事项 第2章 集成运放调零、相位补偿与保护电路的设计 2.1 偏置电流补偿电路及调零电路的设计 2.1.1 偏置电流补偿电路的设计 2.1.2 调零电路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wanqunsheng
第一章 引论 1.1 计算机网络和协议 1.1.1 计算机网络 1.1.2 协 议 1.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2 局域网 1.2.1 概 述 1.2.2 局域网协议 1.3 现场总线 1.3.1 背景和发展 1.3.2 概念和主要特点 1.4 控制器局部网(CAN) 1.4.1 CAN的分层结构 1.4.2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1.4.3 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1.4.4 物理层 第二章 CAN控制器及有关器件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qwer0574
本视频主要讲施耐德PLC硬件方面的知识学习,包括Quantum系列的相关模块知识。附件还包括了施耐德PLC联机编程手册。 1 Twido 系列处理器 1.1 使用 USB 口电缆为 Twido 处理器编程 1.1.1 USB 电缆介绍 1.1.2 为 USB 电缆安装驱动 1.1.3 安装 Modbus 驱动 1.1.4 TwidoSoft 软件的设置 1.2 使用串口电缆为 Twido 处理器编程 1.3 Twido 处理器通过集成的以太网口编程 2 Micro 与 Premium 系列 2.1 使用 USB 口电缆为 Micro 与 Premium 处理器编程 2.2 使用串口电缆编程 2.3 使用 XIP 驱动实现 Premium 的以太网编程 2.4 通过 ETZ 以太网模块为 Micro 编程 2.4.1 通过以太网线连接 ETZ 模块 2.4.2 通过串口电缆连接 ETZ 模块 2.4.3 使用 XIP 驱动实现 Micro 的以太网编程 3 M340 系列 3.1 使用 USB 口编程 3.2 使用 Modbus 口编程 3.3 通过以太网实现编程连接 4 Quantum 与 Momentum 系列 4.1 Quantum 使用 USB 口编程 4.2 使用 Modbus 口编程 4.3 通过 Modbus Plus 实现编程连接 4.4 通过以太网实现编程连接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shuizhibai
怎样使用Nios II处理器来构建多处理器系统 Chapter 1. Creating Multiprocessor Nios II Systems Introduction to Nios II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 . . . . . . . . . . . 1–1 Benefits of Hierarchical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 . . . . . . . . . . . . 1–2 Nios II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Multiprocessor Tutorial Prerequisi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Hardware Designs for Peripheral Sharing . . . . . . . . . . . .. . . . . . . . 1–3 Autonomous Multiprocesso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Multiprocessors that Share Peripher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Sharing Peripherals in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1–4 Sharing Memo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The Hardware Mutex Co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Sharing Peripher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Overlapping Address Spa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Software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Multiple Processors . . .. . . . . 1–9 Program Memo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Boot Address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 Debugging Nios II Multiprocessor Designs . . . . . . . . . . . . . . . . 1–15 Design Example: The Dining Philosophers’ Problem . . . . .. . . 1–15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 . . . . . . . . . . . . . . .. . . 1–16 Installation No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Creating the Hardwar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Getting Started with the multiprocessor_tutorial_start Design Example 1–17 Viewing a Philosopher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8 Philosopher System Pipeline Bridges . . . . . . . . . . . . . . . . . . . . . 1–19 Adding Philosopher Sub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 Connecting the Philosopher Sub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1–22 Viewing the Complet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7 Generating and Compiling th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1–28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lo25643
色环电阻识别小程序V1.0--功能说明: 1、能直接根据色环电阻的颜色计算出电阻值和偏差; 2、能根据电阻值,反标电阻颜色; 3、支持四环、五环电阻计算; 4、带万用表直读数; 色环电阻识别小程序--使用说明: 1、选择电阻环数;(四环电阻或五环电阻) 2、如果是“色环转阻值”则:鼠标点击对应环的颜色,然后点按钮“色环→阻值” 3、如果是“阻值转色环”则:输入相应阻值、单位、精度,点按钮“阻值→色环” 国家标称电阻值说明: ★E6±20%系列:1.0、1.5、2.2、3.3、4.7、6.8 E12±10%系列:1.0、1.2、1.5、1.8、2.2、2.7、3.3、3.9、4.7、5.6、6.8、8.2、9.1 E24 I级±5%:1.0、1.1、1.2、1.3、1.5、1.6、1.8、2.0、2.2、2.4、2.7、3.0、3.3、3.6、3.9、4.3、4.7、5.1、5.6、6.2、6.8、7.5、8.2、9.1 使用注意事项: 1、请不要带电和在路测试电阻,这样操作既不安全也不能测出正确阻值; 2、请不要用手接触到电阻引脚,因为人体也有电阻,会使测试值产生误差; 3、请正确选择万用表的档位(电阻档)和量程(200、20K、2M量程)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tou15837271233
1.1 问题产生的环境1.1.1 软件环境1. PC机的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 XP Professional版本2002 Service Pack 2;2. Quartus II V7.0软件,并安装了MegaCore IP V7.0;3. NiosII IDE 7.0软件。1.1.2 硬件环境核心板的芯片是EP2C35F672C8N的MagicSOPC实验箱的硬件系统。硬件的工作环境是在普通的环境下。1.2 问题的现象在使用MagicSOPC实验箱的光盘例程时,使用Quartus II编译工程时出现编译错误,错误提示信息如图1.1、图1.2所示。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Alick
电路板设计介绍1.1 现有的设计趋势.............................................................................1-21.2 产品研发流程................................................................................1-21.3 电路板设计流程.............................................................................1-31.3.1 前处理 – 电子设计资料和机构设计资料整理...................1-41.3.2 前处理 – 建立布局零件库.................................................1-81.3.3 前处理 – 整合电子设计资料及布局零件库.......................1-81.3.4 中处理 – 读取电子/机构设计资料....................................1-91.3.5 中处理 – 摆放零件............................................................1-91.3.6 中处理 – 拉线/摆放测试点/修线......................................1-91.3.7 后处理 – 文字面处理......................................................1-101.3.8 后处理 – 底片处理..........................................................1-111.3.9 后处理 – 报表处理..........................................................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dudu1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