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2<b>09</b>9.1

  • 学生选修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 录 一、需求分析 2 1.1系统简要分析 2 1.2 应用需求分析 2 二、概要设计 4 2.1业务流分析 4 2.2数据流分析 4 2.3程

    学生选修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 录 一、需求分析 2 1.1系统简要分析 2 1.2 应用需求分析 2 二、概要设计 4 2.1业务流分析 4 2.2数据流分析 4 2.3程序数据流程分析及流程设计 4 2.4数据字典 7 2.5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8 2.5.1 E-R图 8 2.5.2数据库建表 9 三、详细设计 11 3.1登陆模块的设计与功能实现:界面设计如下: 11 3.2系统管理 11 3.2.1系统管理菜单 11 3.2.2用户管理窗口 12 3.3管理员操作 12 3.4学生信息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13 3.5课程信息界面设计与功能的设计 17 3.6选课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18 四、调试分析和小结 20 五、参考文献 23

    标签: 1.1 1.2 2.1

    上传时间: 2016-08-08

    上传用户:edisonfather

  • 本程序实现任意偶数大小图像第二代双正交97提升小波变换 注1: 采用标准正交方法

    本程序实现任意偶数大小图像第二代双正交97提升小波变换 注1: 采用标准正交方法,对行列采用不同矩阵(和matlab里不同) 注2: 为了保证正交,所有边界处理,全部采用循环处理 注3: 正交性验证,将单位阵带入函数,输出仍是单位阵(matlab不具有此性质) 注4: 此程序是矩阵实现,所以图像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估计被交换位置 注5: 此程序实现的是类小波(wavelet-like)变换,是介于小波包变换与小波变换之间的变换 注6: 此程序每层变换相对原图像矩阵,产生的矩阵都是正交阵,这和小波包一致 注7: 但小波变换每层产生的矩阵,是相对每个待分解子块的正交矩阵,而不是原图像的正交矩阵 注8: 且小波变换产生的正交矩阵维数,随分解层数2分减少 注9: 提升系数可以在MATLAB7.0以上版本,用liftwave( 9.7 )获取,这里直接给出,考虑兼容性 注10:由于MATLAB数组下标从1开始,所以注意奇偶序列的变化 注11:d为对偶上升,即预测;p为原上升,即更新

    标签: 程序 图像 变换

    上传时间: 2016-08-09

    上传用户:lanjisu111

  • 430例程调试程序 |——5-1 框架程序 |——6-1 异步串行通信程序(点对点通信) |——6-2 异步串行通信程序(地址位模式多机通信) |——6-3 异步串行通信程序(

    430例程调试程序 |——5-1 框架程序 |——6-1 异步串行通信程序(点对点通信) |——6-2 异步串行通信程序(地址位模式多机通信) |——6-3 异步串行通信程序(空闲模式多机通信) |——7-1 定时中断程序 |——7-2 PWM输出程序 |——7-3 捕获脉冲信号周期程序 |——7-4 软件模拟异步串行通信程序 |——7-5 基本定时器程序 |——8-1 FLASH擦写程序 |——8-2 非行列式键盘程序 |——8-3 行列式键盘程序 |——9-1 DMA数据传输程序 |——9-2 软件模拟IIC总线读写24C02程序 |——10-1 FLL+锁频环程序 |——10-2 LCD模块程序 |——11-1 ADC12单通道和序列通道单次转换程序 |——11-2 ADC12单通道和序列通道多次转换程序 |——11-3 DAC12数模转换程序 |——12-1 使用比较器A进行斜边AD转换程序 |——12-2 比较器A电阻值测量程序 |——13-1 中断嵌套程序 |——13-2 异常处理程序

    标签: 异步串行 通信程序 430 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1-10

    上传用户:playboys0

  •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概述 1 1.1课题来源 1 1.2 开发工具的选用 2 1.2.1 Visual Basic的使用 2 1.2.2 Microsoft Access的使用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概述 1 1.1课题来源 1 1.2 开发工具的选用 2 1.2.1 Visual Basic的使用 2 1.2.2 Microsoft Access的使用 3 1.3 系统的初步调查 3 1.4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4 1.4.1技术上的可行性 4 1.4.2管理上的可行性 4 1.4.3安全上的可行性 4 1.5 系统分析 4 1.5.1系统的安全性 4 1.5.2系统的快捷性 5 1.5.3系统的准确性 5 1.5.4系统的严谨性 5 第二章 概要设计 5 2.1 系统设计思路 5 2.1.1界面设计 5 2.1.2用户登陆 5 2.1.3学籍信息内容查询和录入 6 2.1.4数据库分析 6 2.2 设计简述 6 2.2.1 vb设计的界面简述 6 2.2.2 Access2000设计数据库 7 2.2.3系统简图 7 2.3 设计需求 7 2.3.1 运行设计 7 2.3.2 出错处理设计 8 2.3.3安全保密设计 8 2.3.4维护设计 8 第三章 详细设计 9 3.1 数据库的实现 9 3.1.1课程表 9 3.1.2学生情况表 9 3.1.3学生与课程表 9 3.2 界面的实现 9 3.2.1登陆界面 9 3.2.3 主界面 10 3.2.4 基本信息录入 11 3.2.5 成绩录入 14 3.2.6 信息查询 16 3.2.7 报表输出 18 第四章 数据测试 18 第五章 总结 19 5.1 编程心得 19 5.2 感谢 19 参考文献 20

    标签: Microsoft Visual Access Basic

    上传时间: 2014-11-26

    上传用户:xieguodong1234

  • 第一章:摘要 1 第二章:市场分析 2 一、市场介绍 2 二、目标市场 2 三、顾客的购买准则 3 第三章

    第一章:摘要 1 第二章:市场分析 2 一、市场介绍 2 二、目标市场 2 三、顾客的购买准则 3 第三章,竞争性分析 3 一、竞争者 3 二、竞争策略或消除壁垒 4 1.竞争策略 4 第四章;产品与服务 4 一、产品品种规划 4 二、研究与开发 5 三、未来产品和服务规划 5 四、实施阶段 5 五、服务与支持 6 第五章 市场与销售 6 一、市场计划 6 二、销售策略 6 三、销售渠道与伙伴 6 四、定价策略 7 五、市场联络; 7 1、广告宣传 7 2、互联网促销 8 3、刊物、文章报导 8 4、直接邮寄 8 6、其它营销因素 8 六、社会认证 9 第六章 财务计划 9 一、资金需求与使用计划 9 第七章 风险控制 9 一、风险 9 1、技术风险。 9 2、市场风险 9 3、经营风险 10 4、盈利模式风险 10 二、对策 10 1、技术风险对策 10 2、市场风险及对策 11 3、经营风险及对策 11 4、盈利模式风险对策 11 第八章 附录 12 一、市场背景: 12 二、管理层人员简历 12 三、行业关系 12 四、竞争对手的文件资料: 12

    标签: 市场分析 准则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ma1301115706

  • 工业领域串口通信速度慢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工业领域串口通信速度慢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而 F T 2 4 5 B M 能够进行 US B和并行 I / O口之间的 协议转换, 在一些条件下能够取代串口. 介绍 F T 2 4 5 B M 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并给出基于 F T2 4 5 B M 的 US B接口电路的应用设计和基于 8 9 c 5 2的汇编及 c 5 1 单片机源程序.

    标签: 工业领域 串口通信 速度 比较

    上传时间: 2017-05-27

    上传用户:kytqcool

  •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论文摘要】 1 【关键字】 1 1. 选题背景 3 1.1. 课题背景、意义和来源以及系统工具介绍 3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3 1.1.2. 课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论文摘要】 1 【关键字】 1 1. 选题背景 3 1.1. 课题背景、意义和来源以及系统工具介绍 3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3 1.1.2. 课题的来源 3 1.1.3. 系统工具介绍 3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4 1.3. 研究内容及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 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5 2.1. 方案内容 5 2.2. 方案论证 5 2.2.1. 方案的选择 5 2.2.2. 方案的技术实现 6 3. 系统总体设计 7 3.1. 系统总体设计 7 3.2. 系统总体功能图 8 3.3. 数据库设计 8 3.3.1. 数据库的选择 8 3.3.2. 数据库设计 9 3.3.4. 数据库关系图 10 4.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 11 4.1. 系统结构 11 4.2. 登录系统界面的设计 12 4.3. 信息服务子系统的设计 12 4.4. 管理和维护子系统的设计 15 5. 开发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 6.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1

    标签: 背景 图书馆 管理信息 系统分析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zhyiroy

  • 谭浩强C语言word版 1 C语言概述 2 1.1 C语言的发展过程 2 1.2 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 2 1.3 C语言版本 2 1.4 C语言的特点 3 1.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谭浩强C语言word版 1 C语言概述 2 1.1 C语言的发展过程 2 1.2 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 2 1.3 C语言版本 2 1.4 C语言的特点 3 1.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3 1.6 C和C++ 3 1.7 简单的C程序介绍 4 1.8 输入和输出函数 5 1.9 C源程序的结构特点 6 1.10 书写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 6 1.11 C语言的字符集 6 1.12 C语言词汇 7 1.13 Turbo C 2.0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8 1.13.1 Turbo C 2.0简介和启动 8 1.13.2 Turbo C 2.0集成开发环境 8 1.13.3 File菜单 9 1.13.4 Edit菜单 10 1.13.5 Run菜单 11 1.13.6 Compile菜单 12 1.13.7 Project菜单 13 1.13.8 Options菜单 14 1.13.9 Debug菜单 18 1.13.10 Break/watch菜单 19 1.13.11 Turbo C 2.0的配置文件 20

    标签: word 语言 1.1 1.2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 批处理感知器算法

    批处理感知器算法的代码matlab w1=[1,0.1,1.1;1,6.8,7.1;1,-3.5,-4.1;1,2.0,2.7;1,4.1,2.8;1,3.1,5.0;1,-0.8,-1.3;     1,0.9,1.2;1,5.0,6.4;1,3.9,4.0]; w2=[1,7.1,4.2;1,-1.4,-4.3;1,4.5,0.0;1,6.3,1.6;1,4.2,1.9;1,1.4,-3.2;1,2.4,-4.0;     1,2.5,-6.1;1,8.4,3.7;1,4.1,-2.2]; w3=[1,-3.0,-2.9;1,0.5,8.7;1,2.9,2.1;1,-0.1,5.2;1,-4.0,2.2;1,-1.3,3.7;1,-3.4,6.2;     1,-4.1,3.4;1,-5.1,1.6;1,1.9,5.1]; figure; plot(w3(:,2),w3(:,3),'ro'); hold on; plot(w2(:,2),w2(:,3),'b+'); W=[w2;-w3];%增广样本规范化 a=[0,0,0]; k=0;%记录步数 n=1; y=zeros(size(W,2),1);%记录错分的样本 while any(y<=0)     k=k+1;     y=a*transpose(W);%记录错分的样本     a=a+sum(W(find(y<=0),:));%更新a     if k >= 250         break     end end if k<250     disp(['a为:',num2str(a)])      disp(['k为:',num2str(k)]) else      disp(['在250步以内没有收敛,终止']) end %判决面:x2=-a2*x1/a3-a1/a3 xmin=min(min(w1(:,2)),min(w2(:,2))); xmax=max(max(w1(:,2)),max(w2(:,2))); x=xmin-1:xmax+1;%(xmax-xmin): y=-a(2)*x/a(3)-a(1)/a(3); plot(x,y)

    标签: 批处理 算法matlab

    上传时间: 2016-11-07

    上传用户:a1241314660

  • 三相电子电能表检定装置

    基本误差 在相关国标、规程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输出电流为50mA~120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输出电流为1mA~50m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5%。 可实现三只三相电能表的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的误差测量;可测试无功电能基本误差。 1.2.3.2 测量重复性 装置的测量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在进行不少于10次的重复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不超过0.001%。 1.2.3.3  输出电量 1.2.3.3.1 电压电流量程 输出电压范围:3×(57.7V~380V); 每档电压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压输出上限达120%Un。  输出电流范围:3×(0.001A~100A); 输出电流范围上限要求达到120A。每档电流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流输出上限达120%In。 1.2.3.3.2 输出负载容量 三表位:电压输出:每相≥150VA         电流输出:   每相≥300VA 1.2.3.3.3 输出电量调节 (1)  电压、电流调节: 调节范围:0%~120%                   调节细度:优于0.005%。 (2)  相位调节: 调节范围:0°~360°                 调节细度:优于0.01°。 (3) 频率调节: 调节范围:45Hz~65Hz                 调节细度:优于0.001Hz。 1.2.3.3.4 输出功率稳定度:<0.005% / 3min . 稳定度按JJG597的5.2.3.13方法计算。 1.2.3.3.5 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 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范围:小于0.1%。 1.2.3.3.6起动电流:装置具有起动电流调整、测量功能,能输出0.5mA的起动电流。 起动电流的测量误差≤ 5%,起动功率的测量误差 ≤ 10%。 1.2.3.3.7三相电量对称性 任一相(或线)电压和相(或线)电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1%;各相电流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2%;任一相电压与对应相电流间的相位角之差不大于0.5°;任一相电压(电流)与另一相电压(电流)间相位角与120°之差不大于0.5°。 1.2.3.4 多路隔离输出的装置各路输出负载影响应符合JJG597—2005中 3.8条的规定。 1.2.3.5 确定同名端钮间电位差应符合JJG597—2005中3.9条的规定。 1.2.3.6 多路输出的一致性应符合JJG597—2005中3.7条的规定。 1.2.3.7 监视示值的误差 监视仪表应有足够的测量范围,电压示值误差限为±0.2%,电流、功率示值误差限为±0.2%,相位示值误差限为±0.3°,频率示值误差限为±0.1%,启动电流和启动功率的监视示值误差不超过5%(启动电流为1mA时的监视示值误差也不应超过5%)。各监视示值的分辨力应不超过其对应误差限的1/5。 1.2.3.8 具有消除自激的功能。可自动消除开机或关机时产生的尖脉冲。 1.2.3.9 装置的磁场 由装置产生的在被检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不大于下列数值: I≤10A时,B≤0.0025mT; I=200A时,B≤0.05mT;10A到200A之间的磁感应强度极限值可按内插法求得。 1.2.3.10  电磁兼容性  (1)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装置的设计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如元器件损毁、控制系统死机、精度出现变化等影响正常检定工作的现象),骚扰量为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 (2)无线电干扰抑制 装置不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1.2.3.11 稳定性变差 (1)短期稳定性变差 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在15min内的基本误差最大变化值(连续测量7h),不大于装置对应最大允许误差的20%。 (2)检定周期内变差 检定周期内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其最大变化值,不大于0.01%。 1.2.3.12 安全 装置的绝缘强度试验要求和与安全有关的结构要求符合GB 4793.1的规定。 1.2.3.13 脉冲输出 同时检测三路被检脉冲:显示当前误差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同时检测的被检脉冲的常数、工作方式和脉冲个数,可完全不同;误差测量所需要的输入参数的位数,应能覆盖目前各种标准表和的检测需要。对每一表位应有高频、低频脉冲信号的BNC接收端口,能接收≤600kHz的有/无源脉冲(5-30V脉冲幅值)。 1.2.3.14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在3×220V/380V10,50Hz2Hz装置正常工作。

    标签: 三相 电子电能表 检定装置

    上传时间: 2021-06-15

    上传用户:li0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