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學好C++編程技巧 - 進楷 (香港科技大學筆記 19課) 內容包括 1) base C++ review, 2) Pointers and Dynamic Objects, 3) Recursion,Linked Lists, 4) Stacks and Queues, 5) Algorithm Analysis, 6) Insertion Sort and Mergesort, 7) Quicksort, 8) Heaps and Heapsort, 9) Lower Bound of Sorting and Radix Sort, 10) Binary Trees and Binary Search Trees 11) AVL Trees, 12) B+ Trees 13) Graphs and Breadth-First Search 14) Depth-First Search 15) Connected Components, Directed Graphs, 16) Topological Sort 17) Hashing 18) Pattern Matching 19) Additional Review
标签: Pointers Dynamic Objects review
上传时间: 2014-10-10
上传用户:chfanjiang
3.画椭圆ellipse 4.利用ellipse and rectangle 画图 5.一个最优美的图案 6.输入3个数a,b,c,按大小顺序输出 :输入数组,最大的与第一个元素交换,最小的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输出数组。 7.有n个整数,使其前面各数顺序向后移m个位置,最后m个数变成最前面的m个数
上传时间: 2016-11-16
上传用户:royzhangsz
数字音乐盒 (1) 硬件电路中用P1.0~P1.7控制按键,其中P1.0~P1.3扫描行,P1.4~P1.7扫描列。 (2) 用P0.0~P0.7,P2.0~P2.7控制LED,其中P0.0~P0.7控制七段码a,b,c,d,e,f,g,用P2.0~P2.7为数码管位选信号。 (3) 用,P2.0~P2.2作为LCD的RS,R/W,E的控制信号。用P0.0~P0.7作为LCD的D0~D7的控制信号。 (4) 用P3.7口控制蜂鸣器(J2,J4断开,J3短接)。 (5) 电路为12MHZ晶振频率工作,起振电路中C1,C2均为30pf。
上传时间: 2016-12-03
上传用户:ruixue198909
Problem B:Longest Ordered Subsequence A numeric sequence of ai is ordered if a1 < a2 < ... < aN. Let the subsequence of the given numeric sequence (a1, a2, ..., aN) be any sequence (ai1, ai2, ..., aiK), where 1 <= i1 < i2 < ... < iK <= N. For example, sequence (1, 7, 3, 5, 9, 4, 8) has ordered subsequences, e. g., (1, 7), (3, 4, 8) and many others. All longest ordered subsequences are of length 4, e. g., (1, 3, 5, 8).
标签: Subsequence sequence Problem Longest
上传时间: 2016-12-08
上传用户:busterman
vc++实现随机数生成算法 随机数生成与头文件随机数生成算法 1产生一个介于0和32767之间的随机整数 2产生一个[0,1]区间内均匀分布伪随机数 3产生多个[0,1]区间内均匀分布伪随机数 4产生任意[a,b]区间内一个均匀分布伪随机整数 5产生任意[a,b]区间内均匀分布伪随机整数序列 6产生一个任意均值与方差的正态分布随机数 7产生任意均值与方差的正态分布随机数序列 最后注意,在VC++ 6.0中设置好路径,特别是include目录(文件夹)的路径,否则在编译时会出现找不到头文 件的错误,使编译无法正常进行。
上传时间: 2014-12-19
上传用户:wlcaption
MFC+access的通讯录系统。 (1) 查看功能:选择此功能时列出下列三类功能. A办公类 B个人类 C商务类 当选中某类时,显示出此类所有数据中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2)增加功能:能录入新数据,一个结点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分类(办公类,个人类,商务类), 电子邮件, (3)修改功能:选中某个人的姓名时,可对此人的相应数据进行修改。 (4)删除功能:选中某个人的姓名时,可对此人的相对数据进行删除并自动调整后续条目的编号,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缥缈
网页采集系统 ================= 安装配置 ------- 1 程序我就不说了 2 配置文件 applicationContext.xml 里面有详细的注释 3 已经包含了多个论坛博客的参数,如CSDN论坛、博客园、新浪博客、百度Hi、ccidnet等的解析参数 需要的类库 --------- 1 Spring 2.5 2 common-logging 1.1 3 paoding-analysis 2.0.4-beta 4 commons-dbcp-1.2.2.jar 5 mysql-connector-java-5.1.7-bin.jar 6 commons-pool-1.4.jar 7 Lucene.2.4.0.jar 8 Lucene-highlighter-2.4.0.jar 9 java2000.jar 演示例子 ------- 本地:在com.laozizhu.search.demo目录下面 B/S: http://search.laozizhu.com
标签: applicationContext xml 页 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17-04-07
上传用户:牧羊人8920
实用电子技术专辑 385册 3.609Gjk-b交通信号控制机原理图 1.3M.rar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5-05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家电维修(最基础的教程B)1-20.Torrent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eeworm
关于3g无线网优的:WCDMA无线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 掌握3G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掌握3G的标准化过程 掌握WCDMA的基本网络结构以及各网元功能 掌握无线通信原理 掌握WCDMA的关键技术 参考资料: 《3G概述与概况》 《中兴通讯WCDMA基本原理》 《ZXWR RNC(V3.0)技术手册》 《ZXWR NB09技术手册》 第1章 概述 1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 1.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 1.1.2 移动通信用户及业务的发展 1 1.2 3G移动通信的概念 2 1.3 为什么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 2 1.4 3G的标准化过程 3 1.4.1 标准组织 3 1.4.2 3G技术标准化 3 1.4.3 第三代的核心网络 4 1.4.4 IMT-2000的频谱分配 6 1.4.5 2G向3G移动通信系统演进 7 1.4.6 WCDMA核心网络结构的演进 11 第2章 WCDMA系统介绍 13 2.1 系统概述 13 2.2 R99网元和接口概述 14 2.2.1 移动交换中心MSC 16 2.2.2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 16 2.2.3 网关GMSC 16 2.2.4 GPRS业务支持节点SGSN 16 2.2.5 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17 2.2.6 归属位置寄存器与鉴权中心HLR/AuC 17 2.2.7 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17 2.3 R4网络结构概述 17 2.3.1 媒体网关MGW 19 2.3.2 传输信令网关T-SGW、漫游信令网关R-SGW 20 2.4 R5网络结构概述 20 2.4.1 媒体网关控制器MGCF 22 2.4.2 呼叫控制网关CSCF 22 2.4.3 会议电话桥分MRF 22 2.4.4 归属用户服务器HSS 22 2.5 UTRAN的一般结构 22 2.5.1 RNC子系统 23 2.5.2 Node B子系统 25 第3章 扩频通信原理 27 3.1 扩频通信简介 27 3.1.1 扩频技术简介 27 3.1.2 扩频技术的现状 27 3.2 扩频通信原理 28 3.2.1 扩频通信的定义 29 3.2.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29 3.2.3 扩频与解扩频过程 30 3.2.4 扩频增益和抗干扰容限 31 3.2.5 扩频通信的主要特点 32 第4章 无线通信基础 35 4.1 移动无线信道的特点 35 4.1.1 概述 35 4.1.2 电磁传播的分析 37 4.2 编码与交织 38 4.2.1 信道编码 39 4.2.2 交织技术 42 4.3 扩频码与扰码 44 4.4 调制 47 第5章 WCDMA关键技术 49 5.1 W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 49 5.2 功率控制 51 5.2.1 开环功率控制 51 5.2.2 闭环功率控制 52 5.2.3 HSDPA相关的功率控制 55 5.3 RAKE接收 57 5.4 多用户检测 60 5.5 智能天线 62 5.6 分集技术 64 第6章 WCDMA无线资源管理 67 6.1 切换 67 6.1.1 切换概述 67 6.1.2 切换算法 73 6.1.3 基于负荷控制原因触发的切换 73 6.1.4 基于覆盖原因触发的切换 74 6.1.5 基于负荷均衡原因触发的切换 77 6.1.6 基于移动台移动速度的切换 79 6.2 码资源管理 80 6.2.1 上行扰码 80 6.2.2 上行信道化码 83 6.2.3 下行扰码 84 6.2.4 下行信道化码 85 6.3 接纳控制 89 6.4 负荷控制 95 第7章 信道 97 7.1 UTRAN的信道 97 7.1.1 逻辑信道 98 7.1.2 传输信道 99 7.1.3 物理信道 101 7.1.4 信道映射 110 7.2 初始接入过程 111 7.2.1 小区搜索过程 111 7.2.2 初始接入过程 112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td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