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讨论了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MAC的功能和工作过程。接着介绍了以太网MAC芯片的一种设计方案,对MAC的功能进行了逻辑划分。据此可以用Verilog HDL或VHDL来加以描述,并进一步用FPCA或ASIC来加以实现,也可做成以太网MAC核.
上传时间: 2016-05-29
上传用户:semi1981
个人求职管理系统,方便广大找工作的同志,包括企业信息管理,面试预约管理.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qw12
单片机走马灯设计,采用C51编写,通过按键有十种工作状态,工作状态通过数显管显示.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希酱大魔王
驱动程序在 Linux 内核里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它们是截然不同的"黑盒子", 使硬件的特殊的一部分响应定义好的内部编程接口. 它们完全隐藏了设备工作的细节. 用户的活动通过一套标准化的调用来进行, 这些调用与特别的驱动是独立的 设备驱动的角色就是将这些调用映射到作用于实际硬件的和设备相关的操作上. 这个编程接口是这样, 驱动可以与内核的其他部分分开建立, 并在需要的时候在运行时"插入". 这种模块化使得 Linux 驱动易写, 以致于目前有几百个驱动可用.
上传时间: 2016-05-31
上传用户:努力努力再努力
一个GNU的开源软件,基于linux下X-Window的flash播放器,工作稳定,方便移植和修改
上传时间: 2014-01-14
上传用户:aa54
基于UDP实现E-Mail传输 工作过程描述: 客户端描述: 1. Client(以下简称C端)端将邮件以规定的大小封装为符合要求的UDP包。 2. 将封装好的UDP包发出,并等待Server(以下简称S端)端收到相应的UDP包后返回的回应Acknowledge(以下简称为ACK)。若收到的为Positive ACK,则继续发包;若收到的为Negtive ACK,则将应发的包重发。 3. 直到C端将所有要发的包都发完,并都已经收到S端的回应,最后发一个End包,直接关闭此进程。 服务器端描述: 1. S端启动服务进程,并监听相应端口。 2. 若收到C端发出的有关请求,按如下情况给出相应的反映: a. 将收到的包进行检测,若收到的包有错则抛弃(discard),并发给C端一个negtive ACK。 b. 将收到的包进行检测,若收到的包正常,则将此包进行解包,将内容输出至一临时文件;并发给C端一个positive ACK。 3.依次收到来自C断的包,直到收到end为止,并关闭此进程,转回监听状态。
上传时间: 2014-12-08
上传用户:sxdtlqqjl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及应用.htm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及应用.htm
上传时间: 2016-06-02
上传用户:亚亚娟娟123
可以帮助专业人士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解析路由表,深入认识路由的过程。
上传时间: 2016-06-02
上传用户:wfl_yy
C++名家精华.chm 我们用早期的C++语言编程。工作的第二天中午,厌烦了读职工手册,于是我写了一个工具类,里面包含一个原始指针作为成员变量: #include "xStruct.h" // definition of struct X class xWrapper { X* xItem public: xWrapper() : xItem(new X) { } ~xWrapper() { delete xItem } void dump() { /* dumps xItem to cout */ } } 当然了,使用这个类的程序由于内存问题总是时不时的崩溃,因为我违反三个重要设计原则之一:任何时候,只要你提供了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或赋值运算符中的一个,你通常需要三个都提供。([1]) “所以,”我自言自语道,“我必须自己处理拷贝和赋值问题。简单地...auto_ptr有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我可以拿过来用一下。”(你知道早期C++程序库中的auto_ptr,是吗?)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Amygdala
通过单片机按键选择输出信号类型及要求输出量,在LED显示器件上指示信号类型及设定数值.系统工作电源±15V , ±5V 。恒流电流输出0.0~8.0mA, 负载电阻≤500Ω。3. 稳压电压输出0.0~5.0V,电流负载能力≤100mA.电压及电流输出在充许负载范围内误差小于5%FS。电压及电流输出须共用一个输出正端, 输出负端为地。输出电压及电流设定精确到二位十进制数。
上传时间: 2016-06-03
上传用户:wend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