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MPLS光网络中,为了在故障定位时减少定位数障据链路故障的信令开销,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资源浪费,降低网络资源的阻塞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层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在现有的单层故障定位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双向数据链路故障通知的方法,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故障相关操作,减少了网络节点的负担,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wweqas
课件共10个PPT文件,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因特网的演进,内容根据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4版)而编制,实属精炼浓缩版
标签: 计算机网络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lunshaomo
物理层在信道上传送未经处理的信息,该层协议涉及通信双方的机械、电器和连接规程。RS232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可能有差错的物理链路,改造为对于网络层来说是无差错传送线路。
上传时间: 2013-12-04
上传用户:xinzhch
第八章 labview的编程技巧 本章介绍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属性节点和其他一些有助于提高编程技巧的问题,恰当地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程序的质量。 8.1 局部变量 严格的语法尽管可以保证程序语言的严密性,但有时它也会带来一些使用上的不便。在labview这样的数据流式的语言中,将变量严格地分为控制器(Control)和指示器(Indicator),前者只能向外流出数据,后者只能接受流入的数据,反过来不行。在一般的代码式语言中,情况不是这样的。例如我们有变量a、b和c,只要需要我们可以将a的值赋给b,将b的值赋给c等等。前面所介绍的labview内容中,只有移位积存器即可输入又可输出。另外,一个变量在程序中可能要在多处用到,在图形语言中势必带来过多连线,这也是一件烦人的事。还有其他需要,因此labview引入了局部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xieguodong1234
为了适应下一代通信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无线网络资源进行科学的整体管理,提出了跨层设计这种新的系统优化方法。文中通过对各类跨层设计的分析、对跨层优化步骤的阐述和对跨层优化实现方法的描述,打破传统分层设计中"层"的界限,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等参数进行联合优化,获得各种通信性能指标之间的平衡,使总体通信性能最优。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一般信道信噪比的情况下,跨层设计对视频通信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6~1.0 dB。
上传时间: 2014-12-30
上传用户:hjshhyy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 地址信息,根据MAC 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 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标签: 四层交换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来茴
网桥的原理与作用,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将两个LAN连起来,根据MAC地址来转发帧,具体详见文档
标签: 网桥
上传时间: 2014-12-22
上传用户:q123321
此代码主要完成在vxworks 环境下的网络编程,使用是组件,可以完成数据链路的测试
上传时间: 2014-01-04
上传用户:hustfanenze
C++完美演绎 经典算法 如 /* 头文件:my_Include.h */ #include <stdio.h> /* 展开C语言的内建函数指令 */ #define PI 3.1415926 /* 宏常量,在稍后章节再详解 */ #define circle(radius) (PI*radius*radius) /* 宏函数,圆的面积 */ /* 将比较数值大小的函数写在自编include文件内 */ int show_big_or_small (int a,int b,int c) { int tmp if (a>b) { tmp = a a = b b = tmp } if (b>c) { tmp = b b = c c = tmp } if (a>b) { tmp = a a = b b = tmp } printf("由小至大排序之后的结果:%d %d %d\n", a, b, c) } 程序执行结果: 由小至大排序之后的结果:1 2 3 可将内建函数的include文件展开在自编的include文件中 圆圈的面积是=201.0619264
标签: my_Include include define 3.141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epson850
DNP 3.0通讯规约,包括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数据对象库4部分。
上传时间: 2015-03-27
上传用户:h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