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系统接收数据坐标转换 GPS接收的数据往往是三维坐标,而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通常用二维坐标。因此必须 进行坐标转换,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坐标转换,即把WGS84坐标转换为高斯—克吕 格坐标系。数字地图投影的方法很多,而我国采用了高斯—克吕格投影,它是一 种横轴椭园柱面等角投影,用一个椭球柱面与地球椭球在某一子午圈L0上相切, 这条子午线通常称做投影轴子午线。也就是高斯-克吕格投影直角坐标系的x 轴, 地球的赤道与椭圆柱面相交, 成一直线,这条直线与轴子午线正交,就是平面直角坐 标系的y轴,把椭球柱面展开,就得到以(x,y)为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减少 投影变形,按经度把椭球分为许多带,各带分别投影,经常采用的是3度和6度带。 为使y值不为负值,通常在y轴上加上500km。 已知WGS84坐标(B,L),B为GPS定位输出成果的纬度,L为GPS定位输出成果的经度。 由WGS84到高斯-克吕格坐标(x,y)的转换成高斯投影正算,详见本软件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小眼睛LSL
tensor 向量的推广。在一个坐标系下,由若干个数(称为分量)来表示,而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分量之间应满足一定的变换规则,如矩阵、多变量线性形式等。一些物理量如弹性体的应力、应变以及运动物体的能量动量等都需用张量来表示。在微分几何的发展中,C.F.高斯、B.黎曼、E.B.克里斯托费尔等人在19世纪就导入了张量的概念,随后由G.里奇及其学生T.列维齐维塔发展成张量分析,A.爱因斯坦在其广义相对论中广泛地利用了张量。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silenthink
自己采用opencv编写的程序,该程序主要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采用背景减法里面的GMM混合高斯模型
上传时间: 2017-03-20
上传用户:refent
生成2KHz和8KHz的混合信号,使该信号通过上述滤波器,观察滤波前后的波形变化和频谱分布情况。 在改信号中加入高斯白噪声,观察滤波前后的波形变化和频谱分布情况。
上传时间: 2017-06-05
上传用户:moerwang
1)生成2KHz和8KHz的混合信号,使该信号通过上述滤波器,观察滤波前后的波形变化和频谱分布情况。 2) 在改信号中加入高斯白噪声,观察滤波前后的波形变化和频谱分布情况3) 将上述滤波器改为中心频率为100KHz的带通滤波器,信号源为带外的90KHz和带内的100KHz的混合正弦信号,。 4) 用M文件实现上述低通滤波器。
上传时间: 2017-06-05
上传用户:xz85592677
两个模式识别算法实现,一个是线性区别函数另一个是混合高斯模型方法。本人的大作业,经验证可用。
上传时间: 2017-09-19
上传用户:
摘要:本文在无线信道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Suzuki信道模型的结构原理,介绍了利用正弦波叠加法构成高斯序列,从而建立Suzuki信道数学模型的方法,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Suzuki模型同时符合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的特点,且可以验证Suzuki信道模型能够仿真平坦衰落信道
上传时间: 2016-05-15
上传用户:嘻嘻嘻嘻
module M_GAUSS !高斯列主元消去法模块 contains subroutine LINEQ(A,B,X,N) !高斯列主元消去法 implicit real*8(A-Z) integer::I,K,N integer::ID_MAX !主元素标号 real*8::A(N,N),B(N),X(N) real*8::AUP(N,N),BUP(N) !A,B为增广矩阵 real*8::AB(N,N+1) real*8::VTEMP1(N+1),VTEMP2(N+1) AB(1:N,1:N)=A AB(:,N+1)=B
标签: fortan Newton 程序 数值分析 方程 非线性
上传时间: 2018-06-15
上传用户:answer123
电子产品的设计一般先从功能框图开始,然后细化到原理图,还要经过很复杂和繁琐的调试验证过程,最终才能完成。为了验证原理图的正确性,都要焊接实验板(样板),或使用易于插件的“面包板”,每个节点都必须正确和可靠,连接或焊接过程都是细致而耗时的工作,在器件很多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每次调整都要打样,耗时长而成本高,在设计集成电路时更是如此,急需在制造之前验证集成电路的功能。这种现实需要就迫使人们想用他办法来解决。 根据电路理论,人们可以建立起节点方程和回路方程,通过解这些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就可以得到结果,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计算来获得电路的工作情况。但包含电感、电容等器件的电路形成的是一组微分方程组,人工计算依然是累人的活,而计算机则可以大展身手,通过其强大的存储、计算和图形显示能力就能轻松完成,很快得到结果。基于这种思想,人们开发出电路仿真软件,通过快速的仿真,代替耗时且累人的反复调测,提高设计速度和效率,也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最早、最出色的仿真软件就是SPICE。SPICE是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s Emphasis的缩写,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Berkeley)分校的电工和计算机科学系开发,骨干是Ron Rohrer和Larry Nagel,开始是使用FORTRAN语言设计的仿真软件,用于快速可靠地验证集成电路中的电路设计以及预测电路的性能。第一个版本SPICE1于1971年推出,通过围绕晶体管建立电流和电压变量来仿真电路的行为,称为模拟仿真或电路级仿真,且只能模拟100个晶体管的电路。1975年SPICE2发布,开始正式实用化,1983年发布的SPICE2G.6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工业标准,它包含超过15000条FORTRON语句,运行于多种中小型计算机上。1985年SPICE3推出,转为用C语言开发,易于运行于UNIX工作站,还增加了图形后处理工具和原理图工具,提供了更多的器件模型和分析功能。在1988年SPICE被定为美国国家标准。Spice仿真器采用修改的节点分析法来建立电路方程组,提供非线性直流分析,非线性瞬态分析(实域分析)和线性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等。其中瞬态分析是最费时的验证方法,通常是利用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微分方程变成一组代数方程组,然后用高斯消去法来求解,因为这些线性方程仅仅在积分时刻点是有效的,而随着仿真器进展到下一个积分步长,积分方法必须重复来得到新的线性方程组,如果信号变化得特别快,积分步长应该取得非常小以便积分方法能收敛到正确的解,因此瞬态分析需要大量的数学操作。随着SPICE的发布,其他一些机构也加入研究行列,更有一些软件供应商也看中这个商机,纷纷推出基于SPICE3的各种商业软件,如XSPICE、PSPICE、ISSPICE、T-SPICE、HSPICE等等,功能更强,更方便使用,使SPICE成为电子电路仿真的主流软件,一些软件公司也是通过SPICE相关软件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现在的EDA软件公司,成为知识创造财富的实例。因为SPICE仿真需要相关的元器件仿真模型库,还催生了依靠提供器件模型为生的公司和个人,但中国人都乐于奉献,没钱当然不会买,这种公司在中国是无法存在的(http://www.aeng.com/spicemodeling.asp )。SPICE软件也有一定局限性,有些电路无法仿真或仿真时因不能收敛而失败,特别是用于数模混合电路及脉冲电路时尤其如此。就算通过仿真,最终还是要通过实际制作电路板调试和验证,仿真只是使这个过程大大缩短,次数大大减少,也就降低了成本。软件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所以就有相应的价值,但中国人的人工费低廉而有的是时间,干得好干得快才让人讨厌,软件在中国也就不值钱了。
上传时间: 2022-05-25
上传用户: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介绍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从直观和严密的角度阐述了各种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同时还阐述了在SOC中模拟电路设计遇到的新问题及电路技术的新发展。《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由浅入深,理论与实际结合,提供了大量现代工业中的设计实例。全书共18章。前10章介绍各种基本模块和运放及其频率响应和噪声。第11章至第13章介绍带隙基准、开关电容电路以及电路的非线性和失配的影响,第14、15章介绍振荡器和没相环。第16章至18章介绍MOS器件的高阶效应及其模型、CMOS制造工艺和混合信号电路的版图与封装。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