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单片机 AT89C52 的超声波微地形测距系统的精度及系统的稳定性,本文着重对该系统的校正电路进行了系统研究,设计了该系统的温度补偿电路。一方面该电路中的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jiangfire
这篇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定以ARM为内核的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为研究对象。 首先,根据雷达伺服控制系统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选择基于ARM920T的S3C2410和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12Q240作为主控芯片,ARM与FPGA的连接形式采用中断+存储器的形式;将ARM与FPGA上多余的引脚引出作为将来升级的需要;还画出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的系统图并制作了PCB板。 其次,选用PID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模糊神经网络综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用Matlab7.1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性能较常规PID得到较大改善。 最后,根据FPGA在伺服系统主要任务,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在FPGA芯片中分别编制实现DAC0832接口控制功能、光电编码器与脉冲发生电路的程序代码;并在Quartus II6.0环境下通过仿真,且得到仿真的波形符合系统功能要求。采用C语言编写在ARM中实现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代码,通过CodeWarrior for ARM的编译无误后,生成可执行文件.axf,,调用AXD进行在线仿真调试。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对伺服系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 结果表明:ARM作为伺服控制器的内核,其性价比与集成度高:用FPGA芯片实现接口电路使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性高、速度快、可配置及连接方式灵活。因此采用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降低了系统功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Ruzzcoy
雷达显控终端作为对雷达数据的直观表述,是各种雷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Direct3D 和雷达显示器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VC++和Direct3D 的雷达P 型显示器仿真模型
上传时间: 2013-06-19
上传用户:
雷达显示与控制终端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能够对雷达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对从雷达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将获取的目标信息以直观、有效、准确的方式呈现给雷达控制者。本文开展基于ARM的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终端的研究与设计,采用目前先进的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能够完成显示与控制的智能终端,这对提高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便携式雷达终端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平台的构建、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和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硬件平台的构建是整个设计的基础,硬件平台采用基于ARM920T的多接口高性能CPU S3C2410X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的构建基于宿主机——目标机模式。雷达显示控制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根据显控终端软件功能需求,进行软件模块划分;GUI界面程序的设计;电子地图的显示处理程序设计;雷达目标信息显示程序的设计;基于Qt/Embedded的串口通信程序的编写。考虑到雷达显示控制终端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软件设计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C++语言、Qt等相关软件工具包进行软件开发。 本文研究了嵌入式Linux与嵌入式GUI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便携式雷达终端硬件平台的构建和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的编写与调试等工作,设计实现的便携式雷达终端符合现代雷达终端的各项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asasasas
超声波测距的电路,有相应的算法设计,和算法流程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tu_zhouzaikui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FPGA设计数字电路系统的流程和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 在第二章中主要阐述了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方法,并应用FIR滤波器设计数字动目标显示和数字动目标检测系统;脉冲压缩处理是现代雷达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线性调频信号和二相巴克码的脉冲压缩处理方法在第三章做了重点描述。 Cyclone系列芯片是高性价比,基于1.5V、0.13um采用铜制层的SRAM工艺。它是第一种支持配置数据解压的FPGA芯片。论文设计的最后部分是利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FPGA芯片EP1C6F256C6和EPCS4配置芯片设计设计SD转换器,在QuartusⅡ4.0下采用VHDL语言和逻辑电路图结合的设计方法,经过仿真并最终实现了硬件设计。 设计结果表明电路性能可靠,SD转换的精度较高,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26
上传用户:华华123
二次雷达(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是民航空中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和军事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由于这两个应用领域都要求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二次雷达一直是国内外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机载二次雷达应答器普遍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分立元件设计,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实时处理能力也很有限,无法完成高密度、大容量的应答.针对这些缺陷,本论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应答数字信号处理器硬件结构,即FPGA+DSP的混合结构.这种硬件体系结构的特点是可靠性高,集成度高,通用性强,适于模块化设计,处理速度快,能实时处理多个应答信号,以及进行置信度分析和生成报表.此项目中,本文作者主要负责FPGA部分硬件设计.FPGA主要完成双通道数据采集、产生视频信号和旁瓣抑制信号、计算当前飞机相对本地接收天线的方位和距离、与DSP实时交换数据、上传报表等功能.论文详细分析了接收机信号处理算法在FPGA中的硬件实现方案,在提高系统可靠性、坚固性以及FPGA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同时给出不同层次关键模块的HDL实现及其时序仿真结果.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西伯利亚狼
激光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测量、航空与大地的测量、国防及通信等诸多领域。本文从已获得广泛应用的脉冲激光测距技术入手,重点分析了近年提出的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STPLR)特别是其中的双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BSTPLR),通过分析发现其核心部件之一就是用于测量激光脉冲飞行时间(周期)的高精度高速计数器,而目前一般的方式是采用昂贵的进口高速计数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完成,这使得激光测距仪在研发、系统的改造升级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受到制约,同时在其整体性能上特别是在集成化、小型化和高可靠性方面带来阻碍。为此,本文研究了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现脉冲激光测距中的高精度高速计数及其他相关功能,基本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 论文通过对双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信号处理单元采用了FPGA+单片机的设计形式。由FPGA主控芯片(EPF10K20TC144-4)作为周期测量模块,在整个测距系统中是信号处理的核心部件,借助其用户可编程特性及很高的内部时钟频率,设计了专用于BSTPLR的高速高精度计数芯片,负责对测距信号产生电路中的时刻鉴别电路输出信号进行计数。数据处理模块则主要由单片机(AT89C51)来实现。系统可以通过键盘预置门控信号的宽度以均衡测量的精度和速度,测量结果采用7位LED数码管显示。本设计在近距离(大尺寸)范围内实验测试时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dapangxie
该论文介绍二次雷达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工作流程和运作机理以及单脉冲二次雷达的系统原理,并且对传统的单脉冲二次雷达应答信号处理器的硬件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全新的应答处理器硬件结构,即FPGA+DSP的混合结构.这种硬件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灵活,有较强的通用性.该论文围绕FPGA+DSP这种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结构,阐述了它在单脉冲二次雷达应答数字信号处理器中的应用,使用VHDL语言设计FPGA程序,并且给出主要模块的仿真结果.FPGA主要完成距离计数、方位计数、脉冲分解、产生应答数据送给DSP、与PC104交换报表等功能.长时间的成功试验表明,基于FPGA和DSP技术的二次雷达应答信号处理器在3毫秒内可以同时处理四个重叠应答,计算所接收的每一个脉冲的到达方向,得到真实脉冲并且给出脉冲置信度.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该课题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对传统的二次监视雷达应答信号处理器进行了改进,使单脉冲二次雷达系统的应答处理能力在可靠性、稳定性和系统精度三个方面有质的飞跃.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gokk
航天测控通信网是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我国已建成“C频段测控网”,及正在建设的“S频段测控网”和“TDRSS测控网”。测距单元是测控系统基带设备中的重要功能单元,为航天飞行器提供定位元素。目前,在航天测距系统中侧音测距技术具有最高的测距精度。本文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某项目为背景,对侧音测距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测距精度的方法,最后用FPGA实现了侧音测距功能单元。 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完成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杂散分析。采用严格的信号分析方法,运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傅立叶变换(FT),推导了理想状态和相位截短条件下的DDS输出频谱的数学表达式,并利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建立了DDS相位截短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2)改进了TT&C系统中经典的FFT频率引导算法,增加了频谱对称性分析,在实现频率引导的同时完成了防载波频率错锁的功能。 3)首次采用基于正交双通道相关原理的数字相关相位估计法来实现次侧音匹配和解模糊,降低了设备复杂度,提高了测距精度。针对低信噪比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平滑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相位测量精度。对测距信道中加限幅器导致的测距信号信噪比恶化程度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最后,分析了测距误差,并对其中一些引起测距误差的因素提出了改善方法。 通过本论文的工作,成功的完成了TT&C侧音测距终端的研制,系统现已通过测试,达到系统任务书的各项指标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s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