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锅炉数据<b>集中监控</b>系统

  • 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

    介绍了51单片机开发的基本知识、常用功能模块以及KEIL8051 C编译器;重点介绍了7个实际的应用实例,内容涉及红外数据通信系统开发、光纤延迟线系统开发、车辆行驶状态记录仪开发、SDH光端机支路单元盘开发、用单片机实现简单的Web服务器、基于Keil RTX51 Tiny的远程监控采集系统开发、Shell调试系统开发等。

    标签: 应用系统开发

    上传时间: 2015-12-02

    上传用户:13411102023

  • 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_03(完整版)

    介绍了51单片机开发的基本知识、常用功能模块以及KEIL8051 C编译器;重点介绍了7个实际的应用实例,内容涉及红外数据通信系统开发、光纤延迟线系统开发、车辆行驶状态记录仪开发、SDH光端机支路单元盘开发、用单片机实现简单的Web服务器、基于Keil RTX51 Tiny的远程监控采集系统开发、Shell调试系统开发等

    标签: 应用系统开发

    上传时间: 2015-12-03

    上传用户:13411102023

  • 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_04(完整版)

    介绍了51单片机开发的基本知识、常用功能模块以及KEIL8051 C编译器;重点介绍了7个实际的应用实例,内容涉及红外数据通信系统开发、光纤延迟线系统开发、车辆行驶状态记录仪开发、SDH光端机支路单元盘开发、用单片机实现简单的Web服务器、基于Keil RTX51 Tiny的远程监控采集系统开发、Shell调试系统开发等。

    标签: 应用系统开发

    上传时间: 2015-12-03

    上传用户:13411102023

  • 429总线协议说明

    ARINC429总线协议是美国航空电子工程委员会(Airlines Engineering Committee)于1977年7月提出的,并于同年发表并获得批准使用,它的全称是数字式信息传输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 。协议标准规定了航空电子设备及有关系统间的数字信息传输要求。ARINC429广泛应用在先进的民航客机中,如B-737、B-757、B-767,俄制军用飞机也选用了类似的技术。 ARINC429总线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抗干扰性强。最大的优势在于可靠性高。飞机上的ARINC429数据总线,用于在系统和设备之间传送上千种不同类型的参数,如航向、真空速、马赫数等。

    标签: 429总线协议

    上传时间: 2016-08-17

    上传用户:w50403

  • 基于MLX90640和STM32的动态温度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的监控,找准物体的发热点,设计了一种动态温度监测系统。系统基于红外阵列传感器MLX90640,以 STM32F401RCT6 为核心,通过 I2C 读取 ML90640 所采集到的目标温度值,通过 DMA 串口传给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可实时显示测量区域的温度数据。实验表明,系统可同时监测目标区域内的 768个温度点的温度变化情况,准确定位发热点位置。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式,便于安装使用。

    标签: stm32 温度监测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5-06

    上传用户:kingwide

  • 基于ARM的嵌入式人机交互系统研究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控制系统由集散控制系统和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向着开放的嵌入式网络控制系统方向发展。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目的,辅以计算机技术,其软件、硬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裁剪,对功能、成本及体积有特殊需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非常适用。嵌入式系统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外围硬件接口电路和应用程序等,能够对其他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和操作等功能。人机界面是一个功能高度自治的典型的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具有显示单元、控制单元、数据存储单元等。能够对对象进行操作控制,状态监控,数据存储以及网络传输等多种功能,在各行各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利用S3C2440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核心,以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运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一个嵌入式人机界面的开发平台。本论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无纸记录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硬件电路进行设计,然后又给出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人机交互系统平台的搭建方法,最后详细介绍了无纸记录仪的人机交互系统研究。自lntel在1971年推出了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4004以来,各厂家陆续推出了许多8位,16位和32位的处理器。传统的微处理器难以满足市场监控平台系统的要求,而能够结合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处理器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计算机的价格高,运行速度不快且可靠性低,交互性能差,用户只有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机器。所以,与在使用计算机的其他问题而言,界面问题只是一个小的方面。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系统能够用一部分资源来处理人一计算机界面,用户界面设计开始引起人

    标签: arm 嵌入式 人机交互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XuVshu

  • 基于Modbus协议的仪表上位机与PLC的通信

    为了使自主研制的轻质油品在线色谱模拟蒸馏分析仪表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开发了上位机软件,能够实现与下位机PLC的通信,通信协议选用了工业应用比较普遍的Modbus协议。仪表上位机做主站,PLC做从站。1 Modbus通信协议1.1简介Modbus是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串行通停协议。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Modbus协议已经成为一种通用工业标准,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利用它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Modbus协议的传输模式包括ASCI1,RTU,TCP等。其中RTU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在同样的波特率下,比ASC11码传送更多的数据。这里选用的就是Modbus RTU模式。1.2 Modbus协议支持的功能码表1列举了一些上、下位机通信中常用的功能码。使用它们即可实现对下位机的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读写操作。

    标签: modbus协议 仪表 上位机 plc 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

  • 火电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rar

    本文以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协调控制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实际运行的协调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控制效果的原因。把汽包锅炉单元机组简化为一个具有双输入、双输出的被控对象以及做了一些合理假设的前提下对协调控制系统建立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从快速满足电网负荷指令的需求,抑制各种干扰,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的中心任务出发,首次提出采用智能PID控制器作为汽机的主控制器,解决常规单自由度PID控制器不能兼顾目标跟踪特性和抗干扰特性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对锅炉前馈回路过分依赖的问题。 针对锅炉对象大迟延特性,利用模糊预估策略对过程的输出进行预测。补偿了锅炉侧纯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具备了模糊控制不依赖于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对于非线性、时变时滞等特性,呈现出较好的鲁棒性等特点,当出现较大的误差时,可以把系统从很大的偏离中拉回来,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安全性。仿真试验表明采用模糊预估能够降低系统的超调,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由于单元机组中的锅炉与汽机为强耦合系统,为了实现一对一的单一控制,决定采用神经网络多变量解祸控制,通过仿真证明,达到了很好的解耦效果。 为了从全局上优化系统的控制行为,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对锅炉和汽机的指令进行智能化的调整和约束。根据不同的负荷阶段、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有关的指令,使协调控制系统向着有利于全局优化的方向调节。 本文将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思想引入协调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造神经网络、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智能PID控制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这一控制方法在电厂协调控制系统中的实用价值,和传统的PID控制比较,这种智能控制算法有效的提高了负荷的响应速率,保证了系统的品质,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标签: 火电厂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uke5347

  • 汽车底盘测功机测控系统的研究.rar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结构不断完善,人们对汽车的性能更加关注。汽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汽车技术状况可能不断恶化,需要定期进行检测。汽车底盘测功机是一种不解体检验汽车性能的检测设备,采用现代电测和计算机技术,模拟汽车在各种路面行驶阻力,使汽车的道路试验项目移至室内进行,减少室外环境变化对测试的影响,能够很好的改善试验人员的试验环境和提高测试精度。 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汽车底盘测功机测控系统的目的和意义,给出了汽车底盘测功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详细分析汽车道路上和底盘测功机上运行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功机电模拟模型。采用电模拟阻力加载装置,不仅省去了繁琐的惯性飞轮装置,简化了底盘测功机的结构,而且实现了惯性阻力的无级模拟。在系统硬件上,设计了转速转矩信号的采集电路和前端信号处理电路,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保证系统的精度,并给出了励磁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在通讯上,设计CAN和USB互相转化的接口电路,不仅实现上下位机之间的通讯,而且还突破了传统底盘测功机上下位机通讯速率慢的瓶颈。在控制策略上,采用积分分离PID算法,实现转速、励磁电流和转矩、励磁电流的两个双闭环控制器,满足了汽车底盘测功机不同运行状况的需求。在软件上,采用模块化编程的思想,从而增强了程序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最后,构建了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满足汽车性能测试的要求。

    标签: 汽车底盘 测功 测控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6-12

    上传用户:问题问题

  • 船舶自动舵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rar

    船舶自动操舵仪又称自动舵,用来保持船舶在给定航向或航迹上航行,是船舶操纵的关键设备。船舶自动舵尚没有专用的故障诊断系统,当前的维修方法不能满足快速保障和应急保障的需要。本文结合某型自动舵微机通道故障诊断科研项目,重点论述某型自动舵数字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设计与实现,研究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船舶自动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自动舵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对某型自动舵充分调研,在了解系统软、硬件的总体技术要求和指标的基础上,建立检测对象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确定故障检测的对象特点,为系统故障仿真、参数辨识做好准备,并为后续的故障检测、诊断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结合某型自动舵数字控制系统实际情况,确定其故障诊断系统采用分层递阶结构。系统底层为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信号检测单元,负责获取微机通道的总线控制权以及信号预处理;系统中间层为通讯子系统,负责对底层多个检测单元信息集中传送;系统顶层为故障诊断和显示子系统,负责对微机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终诊断结论。 船舶自动舵系统结构繁杂,很多故障很难用精确的公式将它表示出来,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船舶自动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提高了自动舵故障诊断准确性。该系统将模糊数学、模糊诊断原理及专家经验相结合,采用模糊产生式知识表示法,确定模糊关系矩阵及语义距离,设计相关硬件平台,实现了船舶自动舵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为解决船舶自动舵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复杂多样难于辨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电路仿真分析,给出了各故障模式下电压频率响应,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故障特征,建立了以支持向量机为基础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诊断模拟电路中的元件故障,且对于元件容差引起的故障诊断模型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满足非线性电路的故障诊断要求。

    标签: 自动 故障诊断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