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采煤机

  • 基于Matlab的光伏电池建模及MPPT方法研究

    基于Mat lab的光伏电池建模及MPPT方法研究摘要:自工业化以来的近三百年间,世界能源工业飞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及使用导致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太阳能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逐渐受到各国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光伏发电的背景及意义,对光伏发电历史以及国内外光伏发电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并详细描述了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的过程,最后对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理论依据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见的MPPT方法及仿真分析,并根据文献[6]详细描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法的原理并对改进的基于最优梯度的扰动观察法与传统的扰动观察法做了仿真对比,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1.1.1研究背景全球能源发展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汽油时代、电气时代的演变过程。目前,世界能源供应以化石为主,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世界能源的发展有些过度的依赖化石能源,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式。应对挑战,需要统筹把握环境影响全球化、资源配置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特征,推动世界能源走上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球化石能源资源虽然储量大,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数百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正面临资源枯竭、污染排放严重等现实问题,截至2014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8915亿吨、2382亿吨和186万亿米3,折合标准煤共计1.2万亿吨,其组成结构为煤炭占52.0%、石油占27.8%、天然气占20.2%按照目前世界平均开采强度,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以开采113年、53年和55年。

    标签: matlab 光伏电池 mppt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

  • 硕士论文: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学硕士) 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PC机技术共同构成检测 技术的基础,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作为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前提,在整个数字化 系统中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核磁共振这样复杂的系统设备,实现自动化测 试显得尤为必要,又因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特殊性,对数据的采集有特殊要求, 需要根据各种脉冲序列的不同要求设置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根据待采信号的不 同带宽来设置采样率,将系统成像的数据采集下来进行处理,最后重建图像和显 示。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采集技术开发专门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数据采集卡。 该采集卡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对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进行了研 究,并完成了实物设计。软件方面以FPGA为核心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卡的接口控 制以及数据处理。通过Altera的GXB IP核对数据进行捕捉,同时根据实际需要 设计了传输协议,由数据处理模块将捕捉到的数据通过CIC滤波器进行抽取滤 波,然后将信号存入DDR2 SDRAM存储芯片中。在传输接口设计上采用PCIE 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模式,并利用FPGA的IP核资源完成接口的逻辑控制。 硬件部分分为FPGA外围配置电路、DDR2接口电路、PCIE接口电路等模 块。该采集卡硬件系统由Flash对FPGA进行初始化,通过FPGA配置PCIE总 线,根据FPGA中PCIE通道引脚的要求进行布局布线。DDR2接口电路模块依 据DDR2芯片驱动和接收端的电平标准、端接方式确定DDR2与FPGA之间通 信的各信号走线。针对各个模块接口电路的特点分别进行眼图测试,分析了板卡 的通信质量,对整个原理图布局进行了设计优化。 通过测试,该数据采集卡实现了通过CPLD对FPGA进行加载,并在FPGA 内部实现了抽取滤波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各种接IsI和控制逻辑以及通过大容量 的DDR2 SDRAM缓存各种数据处理结果正确。经系统成像,该采集卡采集下来 的数字信息可通过图像重建准确成像,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程实现打下了良 好的成像基础。 

    标签: 核磁共振 信号处理 FPGA PCIE DDR2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fliang

  • 怎样判断IGBT、MOS管的好坏

    怎样判断IGBT MOS管的好坏?怎么检测它的引脚?IGBT1、判断极性首先将万用表拨在R×1KΩ 挡,用万用表测量时, 若某一极与其它两极阻值为无穷大,调换表笔后该极与其它两极的阻值仍为无穷大, 则判断此极为栅极(G )。其余两极再用万用表测量, 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 调换表笔后测量阻值较小。在测量阻值较小的一次中,则判断红表笔接的为集电极( C);黑表笔接的为发射极(E)。2、判断好坏将万用表拨在R×10KΩ 挡,用黑表笔接IGBT 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IGBT 的发射极( E),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在零位。用手指同时触及一下栅极( G)和集电极(C),这时IGBT 被触发导通,万用表的指针摆向阻值较小的方向,并能站住指示在某一位置。然后再用手指同时触及一下栅极( G)和发射极( E),这时IGBT 被阻断,万用表的指针回零。此时即可判断IGBT 是好的。3、注意事项任何指针式万用表皆可用于检测IGBT。注意判断IGBT 好坏时,一定要将万用表拨在R×10KΩ 挡,因R×1KΩ 挡以下各档万用表内部电池电压太低,检测好坏时不能使IGBT 导通,而无法判断IGBT 的好坏。此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检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P-MOSFET )的好坏。现在经常要检测MOS 管了,转几篇MOS 管的检测方法,以备随时观摩!用万用表检测MOS 开关管好坏的方法一、MOS 开关管针脚判断:在电脑上, MOS 管都是N 沟道增强型的MOSFET 开关管, 大部分都采用TO-220F 封装,其针脚判断方法是:将针脚向下,印有型号的面向自己,左边的是栅极,中间是漏极,右边是源极。

    标签: igbt mos管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 基于DAQmx驱动与LAB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 DAQmx驱动作为N公司的第三代数据飛集硬俘驱动程序,减少了传統数据采集硬件驱动程序帶来的编程复杂性,可被多种编程语言调用,程序接口功能强大,应用起来十分方便。研究并使用DAQmx驱动程序开发基于PX1总线的数采系统逐渐成为趋势。针对PXI总线数采系统开发中必须解决的采集同步、触发等关键技术问题,重点讲迷在LABVIEW中利用DAQmx驱动实现多块数采卡同步采集、多功能数采卡的横拟与数字信导同步采集的程序设计技术以及数字与模拟信号触发程序设计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可解决大部分基于PX1总线的数据采集仪器设计问题。并结合工程实际,演示了利用DAQmx工具开发的32通道多功能PX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DAQmx硬件驱动程序是N公司研制的第三代硬件驱动程序,在LABVIEW环境下使用可简化数据采集系统程序设计。且可被C++、VC++、以及LabWindows/CVI等程序调用,为应用其他开发语言的工程师提供了方便。DAQmx驱动程序在数据采集程序设计时具有如下特点:对多功能的数据采集卡都使用统一的编程界面,可编写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数字10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程序,驱动程序完全支持多线程程序。利用Measurement&Automation(MAX)配置工具,可简化数据采集卡的配置。在异常条件下运行可靠,传统的DAQ驱动难以处理异常情况,而DAQmx定义并加强了异常条件处理方法,这比传统DAQ驱动更可靠,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简化了采集同步的难题。传统DAQ中的设备同步实现起来相当复杂,必须通过软件编程路由RTSI总线或PFI信号线来完成,而DAQmx应用时不必为信号指定路由,只需确定同步信号,所有路由工作由DAQmx自动完成。本文结合工程开发实际介绍在LABVIEW环境下应用DAQmx驱动程序开发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主要讲述利用DAQmx解决多块卡同步的问题,以及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数字与模拟采集同步以及信号触发等问题。

    标签: daqmx驱动 labview 数据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 基于ARM与线性CCD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ARM的线性CCD高速采集系统,系统中选择了高速线性CCD和高速ADC,因为ADC的采祥速度相对ARM的工作时钟频率较慢,所以使用CPLD和FIFO作为A/D和ARM之间的1/0接口,它使电路工作在更加平稳、简洁而易丁控制,同时也提高了ARM的工作效率。为了提高通信速度,这里采用通用申行总线(USB)技术米与PC进行通信。ARM是用来控制主处理器的数据采集,数据的计算和数据传输。结果证明,整个系统能高效运作。该系统可应用于高速数据采集及多路模拟信号的工作环境下。1引言在电气化铁路,为了扩大对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寿命,所以要使受电弓滑块磨损均匀,接触线的直线段(电气化铁路供电线)排列为曲折路线(弯段被安排成折线的形式)。之间的接触线的定位点和受电弓轨道中心线距离称为错开值,这是一种接触线的关键指标。错开值是不可忽视的,这个值过小会影响到受电弓滑块磨损的均匀性,从而影响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陷入了激烈的风中),造成大范围的在屋部的横向运动(并且速度越快,受电弓的左右摆动越剧烈),按触线将在某些部分将会超过受电弓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使错开,接触线值超出标准范围的错开值,导致了当前连接的破坏,甚至导致了会产生受电弓事故的错识运行。受电马与滑触线发生故障,将导致列车正常运行的中断,从而对铁路运输产生严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情况,错开伯及其变化应经常性地予以测试。因此,一个机车的接触线式在线监测系统,及与其配套的数据采集系统被开发出来,它的工作是实时地、迅速地计算错开值。

    标签: arm ccd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kingwide

  • 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入门篇

    长久以来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8051入门的书,带领对8051毫无经验的读者进入多采多姿的单片机世界。想学习8051单片机的人,应该不只限于电机电子专业领域的人们,机械专业的人学习8051时,他能理解某些工作用单片机来做会更有效率。控制专业的人懂了8051之后,会发现8051可以应用在某些专业的控制领域中,他只要再多知道一些8051的程序写法就行了。学生化科技的人一定想知道如何做自动测量和通信,而学了8051单片机后,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知识断层。我们假设本书的阅读对象是8051的初学者,对个人电脑的操作稍有概念,懂得如何上网和收发E-mail,当然也喜欢自己动手DIY。或许你曾经听说过8051单片机,但是不知如何下手学习,没关系,跟着本书的编排步骤走一次就可以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如果还有空的话,请你再多看几遍,这样学习8051的心得会更多更广。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准备一台可以编写程序的社算机、电源供应器、烧录器和几枚8051的相关芯片就可以开始学习了。阅读本书是学习8051单片机的初期,应该是相当艰辛的。因为程序老是会出错,线路检查了几十次还是出错,不过不要灰心,许多初学者都与你有相同的症状和问题,多试几次就会找出问题的,婴儿学习走路不也是这样的吗。如何阅读本书本书的编排分为三大部分:知识建立、学习与尝试及8051细节学习。由于着重在初学者的入门上,8051方面较为复杂的功能和解说都已简化或省略,但相关的重点知识仍然保留。我们认为学习8051单片机绝对不是照着书本打一些范例程序,你应该按照本书建议的步骤,学习如何上网下载8051的汇编程序,尝试去写一个简单的8051程序,然后操作烧录器将程序转录到IC内部,最后还要用面包板连接一个测试线路,进行程序的验证。书上的每个程序不论大小都有其意义,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将程序从光盘上复制下来再编译,我们希望你能对照书中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然后再把8051程序编译,从中感受程序真正的用意。更多相关内容已全部上传: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基础篇:http://dl.21ic.com/download/8051-330965.html 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经验篇:http://dl.21ic.com/download/8051-330966.html 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入门篇:http://dl.21ic.com/download/8051-330967.html 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实习篇:http://dl.21ic.com/download/8051-330969.html 8051单片机C语言软件设计的艺术:http://dl.21ic.com/download/8051-330970.html 

    标签: 8051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 用VB实现上位机与OMRONPLC串行通讯

    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PLC与计算机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充分发挥它们的各自优越性,PIC与个人计算机间的通讯越来越频繁。本文以QMRON小型PLC CPIH为例,介绍了如何用vB编程软件实现上位机和PLC的串行通讯。该方案具有硬件简单,使用灵活的特点。对中小型控制系统实现人机界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健词:Visual Basic 6.0;可编程控制器;串行通讯随着工业控制要求的不断发展,上位机监控已基本成为集散控制系统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在大型的集散控制系统中都是用专业工控组态软件制作上位机的监控界面,而以PLC厂家所推荐的DDE SERVER作为联系上位机和PLC的桥梁。操作员站采用工控组态软件实现画面监控。由于这种方案成本较高,所以在很多小型的集散控制系统中,趋向于采用通用工程软件,如DELPHI,VISUAL BASIC,VISUAL C++等编制上位机监控界面。同时,在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监控应用中,用VISUALBASIC等工具可实现更底层的控制,在硬件配置相同时系统响应比工控组态软件要快。

    标签: vb 上位机 omronplc 通讯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 51单片机的无刷电机控制器带PID硬件图加仿真图加程序

    基于51无刷电机控制器,制作简单,仿真已经实验成功。此驱动电路采用以3片IR2110为中心的6个N沟道的MOSFET管组成的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仅对上桥臂功率MOSFET管进行PWM调制的控制方式。其输入是以功率地为地的PWM波,送到IR2110的输入端口,输出控制N沟道的功率驱动管MOSFET的开关,由此驱动无刷直流电动机。

    标签: 51单片机 电机控制器 pid

    上传时间: 2022-07-02

    上传用户:XuVshu

  • 基于LabVIEW的ARM Cortex-M3嵌入式开发宝典

    基于LabVIEW的ARM Cortex-M3嵌入式开发宝典电子书内容简介第 1 篇 软件篇1.1 LabVIEW Embedded Module for ARM Microcontrollers 模块介绍1.2 Keil RealView MDK 软件介绍1.3 Keil RTX 实时操作系统介绍1.4 LabVIEW ARM Module 软件架构1.5 LabVIEW ARM Module、RealView MDK、实验平台驱动软件安装1.6 STM32 实验范例查找与 USB JLink-OB 驱动加载第 2 篇 硬件篇2.1 ARM Cortex-M3 内核简介2.2 实验平台介绍2.2.1 STM32 Starter Board(学习板)介绍2.2.2 STM32 Core Board(核心板)介绍2.2.3 STM32 DAQ Board(数采板)介绍 2.3 实验平台资源说明2.3.1 STM32 Starter Board 资源简介2.3.2 STM32 Core Board 资源简介2.3.3 STM32 DAQ Board 资源简介2.4 My_ARM 实验平台总结与展望第 3 篇 基础模块篇(附原理图)3.1.1 GPIO 介绍3.1.2 GPIO 工作原理3.1.3 GPIO 驱动实现3.1.4 GPIO 两种驱动方式比较3.1.5 GPIO 总结3.2 ADC/DAC3.2.1 ADC 介绍3.2.2 ADC 驱动实现3.2.3 DAC 介绍3.2.4 DAC 驱动实现3.3 中断(60 线)3.3.1 外部中断(19 线)3.3.1.1 外部 I/O 中断(GPIO:16 线)3.3.1.2 外部特定中断(PVD、RTC、USB:3 线)3.3.2 外部中断的驱动实现3.3.3 定时器中断(TIM2~TIM5、TIM6、TIM7、TIM1、TIM8)3.3.3.1 基本定时器中断 3.3.3.2 通用定时器中断3.3.3.3 高级定时器中断3.3.4 定时器中断驱动实现3.3.4.1 更新中断驱动实现3.3.4.2 输入测量驱动实现3.3.4.3 编码器驱动实现3.4 PWM 生成3.4.1 PWM 原理、应用3.4.2 PWM 驱动实现3.4.3 PWM 设置技巧3.5 看门狗3.5.1 独立看门狗(IWDG)介绍3.5.2 独立看门狗驱动实现3.5.3 窗口看门狗(WWDG)介绍3.5.4 窗口看门狗驱动实现3.6 TFTLCD 显示、触摸屏操作、OLED 显示3.6.1 TFTLCD 工作原理3.6.2 TFTLCD 显示驱动实现3.6.3 触摸屏工作原理3.6.4 触摸屏驱动实现3.6.5 OLED 工作原理3.6.6 OLED 驱动实现.............

    标签: labview arm cortex-m3 嵌入式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

  • 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资料

    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资料要以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称重传感器实现对灌装气体重量的自动检测及控制,但普遍存在称重精度不高、功能不全等问题。本文旨在以高性能STC11F32XE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高精度数据采集、宽温度工作范围的智能燃气灌装称重系统。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 1 整体硬件电路设计燃气灌装称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信号采集、信号调理、灌装过程控制、数据显示等模块。其中的信号调理模块对传感器的mV 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放大、A/D 转换后送入单片机STC11F32XE 进行处理; 电源电压电路给各模块电路提供数字5 V 和模拟5 V 直流电压; 数码管显示器、键盘、蜂鸣器及指示灯构成人机交互模块; 温度传感器DS18B20 采集环境温度供传感器温度补偿时使用( 见图1) 。1. 2 信号采集及调理电路据设计要求,称重传感器选用铝合金悬臂梁结构的应变片式传感器,其有效的最大输出在20 mV以内,为了拓展其A/D 转换器的满量程有效利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差动放大。同时,为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二阶低通滤波, IN -和IN + 为传感器输出的差动信号,S3 和S4 是磁珠,对高频干扰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运算放大器采用精密双运放OP2177,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10、R31 和RG1 决定

    标签: 智能称重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