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通用技术

  • 基于DSP技术模数兼容的多通道数字电话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了DSP

    基于DSP技术模数兼容的多通道数字电话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了DSP,低比特率语音压缩编解码,信道复用,FLASH MEMORY,DSP和调制解调器通信等技术。在通用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点对点通信平台上实现了两路语音的复用,传输及交换。

    标签: DSP 模数 兼容 多通道

    上传时间: 2017-05-13

    上传用户:sunjet

  • 中文摘要 通用串行总线USB 是PC 体系中的一套全新的工业标准它支持单 个主机与多个外设同时进行数据交换 论文首先会介绍USB 的体系结构和特点包括总线特征协议定义 传输方式和电源管理等等这

    中文摘要 通用串行总线USB 是PC 体系中的一套全新的工业标准它支持单 个主机与多个外设同时进行数据交换 论文首先会介绍USB 的体系结构和特点包括总线特征协议定义 传输方式和电源管理等等这部分内容会使USB 开发者和用户对USB 有一 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论文会讨论USB 系统的一般开发方法和技术特点分设备端硬 件设备端软件和主机端软件三个部分 然后论文会介绍几个USB 项目的研发过程和技术细节包括USB 手写 识别输入系统USB 通用设备开发平台USB 安全钥和USB 在线编程设备等 等论文会详细介绍USB 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开发的技术细节包括USB 设 备协议栈的编写方法同时也会讨论在Windows 98 下开发USB 内核驱动程 序和用户应用程序的一般方法 论文最后还会介绍Motorola 的一些相关开发技术主要是在线编程技 术 论文对广大的USB 设备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可 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USB 设备的特点以及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中的 注意事项 关键字通用串行总线 微控制器 协议栈 设备驱动程序 在线编 程

    标签: USB 通用串行总线 工业标准 主机

    上传时间: 2017-05-17

    上传用户:nairui21

  • 本文讨论半导体产品特征循环及其对产品技术发展的 启示 。分析指出

    本文讨论半导体产品特征循环及其对产品技术发展的 启示 。分析指出,半导体产品的主特征一直遵循着“通用” 与“专用”交替发展,每十年波动一次,目前正进入以嵌入 式可编程SoC为特征的专用(可称为专用可编程产品,ASPP波动阶段。同时还指出了牧村浪潮与我们提出的“半导体产品特征循环”的共同点与分歧。根据预测,半导体产品将在ASPP发展中,向用户可重构片上系统(U-SoC, User-reconfigurable SoC)方向发展,进入传统硅微电子技术的最后一次通用波动。文中最后分析了可重构计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标签: 半导体 产品特征 循环

    上传时间: 2017-05-27

    上传用户:笨小孩

  • CD40系列CD45系列集成芯片DATASHEET数据手册170个芯片技术手册资料合集: 4000

    CD40系列CD45系列集成芯片DATASHEET数据手册170个芯片技术手册资料合集:4000 CMOS 3输入双或非门1反相器.pdf4001 CMOS 四2输入或非门.pdf4002 CMOS 双4输入或非门.pdf4006 CMOS 18级静态移位寄存器.pdf4007 CMOS 双互补对加反相器.pdf4008 CMOS 4位二进制并行进位全加器.pdf4009 CMOS 六缓冲器-转换器(反相).pdf4010 CMOS 六缓冲器-转换器(同相).pdf40100 CMOS 32位双向静态移位寄存器.pdf40101 CMOS 9位奇偶发生器-校验器.pdf40102 CMOS 8位BCD可预置同步减法计数器.pdf40103 CMOS 8位二进制可预置同步减法计数器.pdf40104 CMOS 4位三态输出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pdf40105 CMOS 先进先出寄存器.pdf40106 CMOS 六施密特触发器.pdf40107 CMOS 2输入双与非缓冲-驱动器.pdf40108 CMOS 4×4多端寄存.pdf40109 CMOS 四三态输出低到高电平移位器.pdf4011 CMOS 四2输入与非门.pdf40110 CMOS 十进制加减计数-译码-锁存-驱动.pdf40117 CMOS 10线—4线BCD优先编码器.pdf4012 CMOS 双4输入与非门.pdf4013 CMOS 带置位-复位的双D触发器.pdf4014 CMOS 8级同步并入串入-串出移位寄存器.pdf40147 CMOS 10线—4线BCD优先编码器.pdf4015 CMOS 双4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pdf4016 CMOS 四双向开关.pdf40160 CMOS 非同步复位可预置BCD计数器.pdf40161 CMOS 非同步复位可预置二进制计数器.pdf40162 CMOS 同步复位可预置BCD计数器.pdf40163 CMOS 同步复位可预置二进制计数器.pdf4017 CMOS 十进制计数器-分频器.pdf40174 CMOS 六D触发器.pdf40175 CMOS 四D触发器.pdf4018 CMOS 可预置 1分N 计数器.pdf40181 CMOS 4位算术逻辑单元.pdf40182 CMOS 超前进位发生器.pdf4019 CMOS 四与或选译门.pdf40192 CMOS 可预制四位BCD计数器.pdf40193 CMOS 可预制四位二进制计数器.pdf40194 CMOS 4位双向并行存取通用移位寄存器.pdf4020 CMOS 14级二进制串行计数-分频器.pdf40208 CMOS 4×4多端寄存器.pdf4021 CMOS 异步8位并入同步串入-串出寄存器.pdf4022 CMOS 八进制计数器-分频器.pdf4023 CMOS 三3输入与非门.pdf4024 CMOS 7级二进制计数器.pdf4025 CMOS 三3输入或非门.pdf40257 CMOS 四2线-1线数据选择器-多路传输.pdf4026 CMOS 7段显示十进制计数-分频器.pdf4027 CMOS 带置位复位双J-K主从触发器.pdf4028 CMOS BCD- 十进制译码器.pdf4029 CMOS 可预制加-减(十-二进制)计数器.pdf4030 CMOS 四异或门.pdf4031 CMOS 64级静态移位寄存器.pdf4032 CMOS 3位正逻辑串行加法器.pdf4033 CMOS 十进制计数器-消隐7段显示.pdf4034 CMOS 8位双向并、串入-并出寄存器.pdf4035 CMOS 4位并入-并出移位寄存器.pdf4038 CMOS 3位串行负逻辑加法器.pdf4040 CMOS 12级二进制计数-分频器.pdf4041 CMOS 四原码-补码缓冲器.pdf4042 CMOS 四时钟控制 D 锁存器.pdf4043 CMOS 四三态或非 R-S 锁存器.pdf4044 CMOS 四三态与非 R-S 锁存器.pdf4045 CMOS 21位计数器.pdf4046 CMOS PLL 锁相环电路.pdf4047 CMOS 单稳态、无稳态多谐振荡器.pdf4048 CMOS 8输入端多功能可扩展三态门.pdf4049 CMOS 六反相缓冲器-转换器.pdf4050 CMOS 六同相缓冲器-转换器.pdf4051 CMOS 8选1双向模拟开关.pdf4051,2,3.pdf4052 CMOS 双4选1双向模拟开关.pdf4053 CMOS 三2选1双向模拟开关.pdf4054 C

    标签: cd40 cd45 datasheet

    上传时间: 2021-11-09

    上传用户:kent

  • 三菱FX_Q系列PLC应用技术

    可编程厅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PLC 从1969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通用灵活的控制性能、可以适应各种工业环境的可靠性、简单方便的使用性能,在I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有人将它与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并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为了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便于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PLC应用技术,本书以PLC的工程应用为目的,以蒙FX/O系列PLC为对象,按照实际PL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分为基础篇"、。设计篇"、“编程篇"、"功能篇"、"通信篇"、"网络篇”、"维修篇 7篇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三菱FX系列(包括FXis/FXIN/FX1NC、FX2N/FX2NC、 FX3u/FX3uc) 、O系列PLC的性能以及在各种不间同场合使用时的硬件设计、程序设计、功能调试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基础篇"介绍了PLC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FX/O全系列PLC的基本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安装与连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系统、详细的阐述,可以供PLC控制系统的模块选型、硬件设计、 安装调试、维修服务等参考。"设计篇按实际PLC控制系统I程设计的要求,重点叙述了PLC控制系统在总体设计、系统规划、主回路与控制设计、I/0 连接设计、可靠性设计、安装与连接设计、PLC 梯形图设计、顺序功能图( SFC )设计等方面的具体方法、步骤与要点。本篇广泛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标准、先进设计思想,并分析了某进口设备的实际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特点,对各类电e气设计人员、PLC控制系统I程设计人员有很大的实用参考价值。

    标签: plc 三菱

    上传时间: 2021-12-19

    上传用户:XuVshu

  • 论文-面向5G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比较

    面向 5G 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比较 摘 要: 介绍了几种面向 5G 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 滤波器组多载波( FBMC,Filter Bank Multicarri- er) 、通用滤波多载波( UFMC,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 和广义频分复用( GFDM,Generalized Fre- 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的基本原理,并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5G) 支持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的 角度对三种多载波传输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三种多载波传输技术的带外泄露较低,FBMC 系统 不使用 CP( CP,Cyclic Prefix) ,因此具有很高的时频效率,但 FBMC 系统帧的长度比较长,不适合短 包类业务; UFMC 对一组连续的子载波滤波,可以支持较短的帧结构,但 UFMC 不使用 CP,复杂度较高; GFDM 基于独立的块调制,具有灵活的帧结构,鲁棒性好,复杂度比前两者 低,便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 多载波;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滤波器组多载波; 通用滤波多载波; 广义频分复用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2-02-25

    上传用户:kingwide

  • 雷达技术丛书 雷达接收机技术

    雷达接收机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介绍了雷达接收机系统及其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技术,阐述了雷达接收机和频率源系统及电路的基本理论、主要组成以及测试方法等,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现代雷达接收机和频华源的各种新技术。其内容力求实用、先进、通用、系统和完整全书共分8章,其中包括∶第1章概论,第2章雷达接收机的基本理论,第3章宙达接收系统设计,第4章雷达频率源,第5章雷达接收机的工程设计,第6章宙达接收机的电路设计技术,第7章需达接收机和频率源的测试技术,以及第8章现代雷达接收机设计展望。本书作为"雷达技术丛书"之一.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雷达系统、防空体系和相关领域研究、制造、维护、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雷达部队官兵,同时也可作为隐等学校电子工程系雷达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标签: 雷达 接收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HLA仿真技术应用教程

    HLA(高层体系结构)是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核心口作为一种软件体系结构,HLA为仿真应用的开发者提供了构造和描述仿真应用的通用框架,解决了仿真中的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提高了仿真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性,二是促进了模型在不同领域的重用。 本书以IEEE 1515标准为基础,对HLA技术的基本内容以及基于HLA的仿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

    标签: hla

    上传时间: 2022-04-21

    上传用户:

  • 电动汽车ChaoJi传导充电技术白皮书

    2020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编制ChaoJi充电技术白皮书,全面阐述了ChaoJi充电系统、通信协议、连接器等技术方案、未来标准和产业规划等。日本基于同一解决方案同步编制了新一代充电标准CHAdeMO3.0。ChaoJi充电技术是基于国际三种主流直流充电系统和充电接口技术研发的面向下一代的全球统一的充电接口技术,在完全向前兼容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了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传导充电技术路线的升级。  1)解决现有问题。ChaoJi充电系统解决了现有2015版接口设计上的固有缺陷,如公差配合,IPXXB安全设计、电子锁可靠性以及PE断针和人体PE的问题。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电击防护、防火及热安全设计上有了大幅度的改进,提升了充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2)引入新的应用。ChaoJi充电系统已经率先在大功率充电中得到应用,最大充电功率可提升到900kW,解决了一直以来存在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同时为慢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加速了小功率直流充电技术的发展。  3)适应未来发展。ChaoJi充电系统也为今后的技术升级做了充分的考虑,包括具有超大功率的适应能力、支持V2X、信息加密、安全认证等新技术应用,支持未来通信接口从CAN向以太网升级,为千安以上超大功率充电预留了升级空间。  4)兼容性好,不改变现有车桩产品。采用适配器方式解决了新车到老桩充电问题,避免了对原有设备和产业改造的难题,可以实现技术平稳升级。  5)与国际接轨,引领发展。ChaoJi充电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就充电连接器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讯协议、向前向后的兼容方案以及国际标准化等方面与日本、德国、荷兰等专家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信息交换,为ChaoJi充电方案成为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中日将携手积极营造ChaoJi充电技术的产业生态环境,联合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厂家,同步进行充电技术的升级和标准的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新一代ChaoJi充电系统纳入国际标准,使ChaoJi成为具有全球兼容性的通用标准。

    标签: 电动汽车

    上传时间: 2022-04-24

    上传用户:xsr1983

  • 射频连接器设计和测试技术研究

    为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信息传输中起连接作用的关键元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呈现向小型化、高频率、大功率和高可靠性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通信基站用射频连接器,在电压驻波比、射频泄漏、功率容量等方面还有较高的要求。本课题首先就射频连接器设计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重点就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做出了阐述。目前国内对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仿真技术研究较少,有鉴于此论文对射频连接器的Ansoft HFSS仿真进行了研究,诸如电K度,反射损失,插入相位及如何通过评估TDR降低s,,不连续电容及电感的补偿等。由于SMA连按器使用范围广,其结构具有一定的通用参考价值,论文在上述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和设计了标准尺寸的SMA射频连接器中心导体常用的倒扣和滚花补偿尺寸,使回损提高了10-15B,对于SMA系列连接器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实际参考价值。在Ansoft HFSS中,不仅对s参数仿真进行了研究。还采用专门用于功率仿真的模块Ephysics,研究了不同的负载和散热条件,仿真射频连接器的温度分布,找出系统耐热薄弱点以便分析改进。

    标签: 射频连接器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