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通用信息

  • MSP430单片机通用系统研制和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MSP430单片机13x、14x系列的功能特点,并以其为核心研制的通用系统和应用举例。

    标签: MSP 430 单片机 通用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DXM35

  • Cx51 编译器用户手册(中文完整版)

    Cx51 编译器用户手册 中文完整版 本手册讲述对8051 的目标环境如何使用Cx51 优化C 编译器编译C 程序Cx51 编译器包可以用在所有的8051 系列处理器上可以在WINDOWS 32 位命令行中执行本手册假定你熟悉WINDOWS 操作系统知道如何编程8051 处理器并会用C 语言编程注意本手册用条件窗口来指明32 位WINDOWS 版本是WINDOWS95 WINDOWS98 WINDOWSME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或WINDWOS XP如果你对C 编程有问题或者你想知道C 语言编程的更多信息可参考16 页的关于C语言的书手册中讨论的许多例子和描述是从WINDOWS 命令提示符下调用的这对在一个集成环境如μVision2 中运行Cx51 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本手册中的例子是通用的可以应用到所有编程环境

    标签: Cx 51 编译器 用户手册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gundamwzc

  • KEIL C51 Vision2 中文入门教程

    KEIL C51 Vision2 中文入门教程 本手册讲述对8051 的目标环境如何使用Cx51 优化C 编译器编译C 程序Cx51 编译器包可以用在所有的8051 系列处理器上可以在WINDOWS 32 位命令行中执行本手册假定你熟悉WINDOWS 操作系统知道如何编程8051 处理器并会用C 语言编程注意本手册用条件窗口来指明32 位WINDOWS 版本是WINDOWS95 WINDOWS98 WINDOWSME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或WINDWOS XP如果你对C 编程有问题或者你想知道C 语言编程的更多信息可参考16 页的关于C语言的书手册中讨论的许多例子和描述是从WINDOWS 命令提示符下调用的这对在一个集成环境如μVision2 中运行Cx51 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本手册中的例子是通用的可以应用到所有编程环境

    标签: Vision2 KEIL C51 入门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asddsd

  • 基于单片机和SA4828通用变频器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型、高精度SPWM运动控制器SA4828芯片,并且给出了其与单片机AT89C52相结合设计的通用变频器软硬件方案,通过单片机AT89C52对SA4828初始化编程,可以方便设定变频器的基本参数。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由单片机和SA4828设计的变频器,电路简单,操作灵活,可靠性高。

    标签: 4828 SA 单片机 通用变频器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ZZJ886

  • 用单片机制作通用型电视遥控器

    用单片机制作通用型电视遥控器:本文介绍了一种用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52代替专用遥控芯片的设计方案,通过软件模拟实现了电视机遥控编码的发射,并且达到“一器多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率先在电视产品中使用了红外遥控技术,目前已经在电视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专用集成发射芯片来实现遥控码的发射,如东芝TC9012,飞利浦SAA3010T等。这些芯片价格较贵,且相互之间采用的遥控编码格式互不兼容,所以各机型的遥控器通常只能针对各自的遥控对象而无法通用。本文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利用低成本的MCS-51系列单片机来实现遥控码的模拟发射,并实现遥控器的通用化。遥控发射技术的基本原理通常彩电遥控信号的发射,就是将某个按键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和系统码(由0和1组成的序列),调制在32~56KHz范围内的载波上,然后经放大、驱动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射出去。不同公司的遥控芯片,采用的遥控码格式也不一样。在此介绍较普遍的两种,一种是NEC标准,一种是PHILIPS 标准。

    标签: 用单片机 通用型电 遥控器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jiangfire

  • 利用SPMC75本身的Flash做数据备份

    利用SPMC75本身的Flash做数据备份:SPMC75F2413A 32k字的内嵌Flash(embedded Flash)分为两区:信息区和通用区,在同一时间只能访问其中的一区。信息区包含64个字,寻址空间为0x8000 ~ 0x803F。地址0x8000为系统选项寄存器P_System_Option。其它地址空间可由用户自定义重要信息比如:版本控制,日期,版权名称,项目名称等等。信息区的内容只有在仿真或烧录的状态下才能改变。32k字Flash被划分为16个页,每页2K字,每页可分为8帧,这样32K的Flash就可以分成128个帧。只有位于00F000 ~00F7FF区域的页面在自由运行模式下可以设置为只读或可读可写,其它页面均为只读.也就说片内FLASH数据备份区为是0xF000~0xF7FF,备份区为Bank14,最多存储的数据为2K字。SPMC75F2413A的32K字的内嵌式闪存结构入下图2-1,图2-2。

    标签: Flash SPMC 75 数据备份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6546544

  • Keil C51编译器用户手册 中文版

    Keil C51编译器用户手册 中文版:本手册讲述对8051 的目标环境,如何使用Cx51 优化C 编译器编译C 程序Cx51 编译器包,可以用在所有的8051 系列处理器上,可以在WINDOWS 32 位命令行中执行本手册,假定你熟悉WINDOWS 操作系统,知道如何编程8051处理器,并会用C 语言编程注意本手册用条件窗口来指明32 位WINDOWS 版本是WINDOWS95 WINDOWS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或WINDWOS XP,如果你对C 编程有问题或者你想知道C 语言编程的更多信息,可参考16 页的关于C语言的书手册中讨论的许多例子和描述是从WINDOWS 命令提示符下调用的这对在一个集成环境,如μVision2 中运行Cx51 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本手册中的例子是通用的可以应用到所有编程环境。

    标签: Keil C51 编译器 用户手册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hakim

  • 微型机算计发展概述

    微型机算计发展概述人类从原始社会学会使用工具以来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而信息革命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代表的。人类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现代时期。其中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之快,是任何其他技术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自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现在已50多年的历史。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电路计算机,电子管数:18800个;继电器数量:5000个;耗电量:150KW;重量:30t;占地面积:150平方米;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运算/s。第二代:晶体管电路计算机(60年代初)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VSLI)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基本情况: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亿次到几万亿次;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到目前进行知识处理的人工智能阶段;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字符、图形图象信息,而且可以处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定义: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再配上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系统总线及其它支持逻辑电路组成的计算机称微型计算机。在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4004以来,差不多每隔2~3年就推出一代新的微处理器产品;如今已推出了第五代微处理器。因为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所以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而更新换代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1971~1973年)——4位CPU和低档8位处理器,典型的产品有:Intel 4004、改进型的4040,是4位处理器,以它为核心构成的微机是MCS-4。Intel 8008是8位通用微处理器,以它为核心所构的微机是MCS-8。参数:芯片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为2000管/片;时钟频率1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20μs。2.第二代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1973~1978年)——成熟的8位CPU,典型的产品有:Intel 8080(1973年由Intel公司推出)MC6800 (1974年由美国Motorola推出。Z-80 (1975年由Zilog公司推出。Intel 8085 (1976年由Intel公司推出,是Intel 8080的改进型。MOS 6502,由MOS公司推出,它是IBM PC机问世之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微型计算机Apple2(苹果机)的CPU。第二代微处理器的参数:芯片工艺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达到5000~9000管/片;时钟频率2~4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2μs;具有多种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完善,基本指令100多条。特点:具有中断、DMA等控制功能;也考虑了兼容性、接口标准化和通用性、配套的外围电路功能和种类齐全。在软件方面:主要是汇编,还有一些简单的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标签: 微型机 发展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蒋清华嗯

  • PC机之间串口通信的实现

    PC机之间串口通信的实现一、实验目的 1.熟悉微机接口实验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通信接口芯片8251和8250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学会串行通信程序的编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基本要求主机接收开关量输入的数据(二进制或十六进制),从键盘上按“传输”键(可自行定义),就将该数据通过8251A传输出去。终端接收后在显示器上显示数据。具体操作说明如下:(1)出现提示信息“start with R in the board!”,通过调整乒乓开关的状态,设置8位数据;(2)在小键盘上按“R”键,系统将此时乒乓开关的状态读入计算机I中,并显示出来,同时显示经串行通讯后,计算机II接收到的数据;(3)完成后,系统提示“do you want to send another data? Y/N”,根据用户需要,在键盘按下“Y”键,则重复步骤(1),进行另一数据的通讯;在键盘按除“Y”键外的任意键,将退出本程序。2.提高要求 能够进行出错处理,例如采用奇偶校验,出错重传或者采用接收方回传和发送方确认来保证发送和接收正确。 三、设计报告要求 1.设计目的和内容 2.总体设计 3.硬件设计:原理图(接线图)及简要说明 4.软件设计框图及程序清单5.设计结果和体会(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四、8251A通用串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由于CPU与接口之间按并行方式传输,接口与外设之间按串行方式传输,因此,在串行接口中,必须要有“接收移位寄存器”(串→并)和“发送移位寄存器”(并→串)。能够完成上述“串←→并”转换功能的电路,通常称为“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典型的芯片有:Intel 8250/8251。8251A异步工作方式:如果8251A编程为异步方式,在需要发送字符时,必须首先设置TXEN和CTS#为有效状态,TXEN(Transmitter Enable)是允许发送信号,是命令寄存器中的一位;CTS#(Clear To Send)是由外设发来的对CPU请求发送信号的响应信号。然后就开始发送过程。在发送时,每当CPU送往发送缓冲器一个字符,发送器自动为这个字符加上1个起始位,并且按照编程要求加上奇/偶校验位以及1个、1.5个或者2个停止位。串行数据以起始位开始,接着是最低有效数据位,最高有效位的后面是奇/偶校验位,然后是停止位。按位发送的数据是以发送时钟TXC的下降沿同步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总是在发送时钟TXC的下降沿从8251A发出。数据传输的波特率取决于编程时指定的波特率因子,为发送器时钟频率的1、1/16或1/64。当波特率指定为16时,数据传输的波特率就是发送器时钟频率的1/16。CPU通过数据总线将数据送到8251A的数据输出缓冲寄存器以后,再传输到发送缓冲器,经移位寄存器移位,将并行数据变为串行数据,从TxD端送往外部设备。在8251A接收字符时,命令寄存器的接收允许位RxE(Receiver Enable)必须为1。8251A通过检测RxD引脚上的低电平来准备接收字符,在没有字符传送时RxD端为高电平。8251A不断地检测RxD引脚,从RxD端上检测到低电平以后,便认为是串行数据的起始位,并且启动接收控制电路中的一个计数器来进行计数,计数器的频率等于接收器时钟频率。计数器是作为接收器采样定时,当计数到相当于半个数位的传输时间时再次对RxD端进行采样,如果仍为低电平,则确认该数位是一个有效的起始位。若传输一个字符需要16个时钟,那么就是要在计数8个时钟后采样到低电平。之后,8251A每隔一个数位的传输时间对RxD端采样一次,依次确定串行数据位的值。串行数据位顺序进入接收移位寄存器,通过校验并除去停止位,变成并行数据以后通过内部数据总线送入接收缓冲器,此时发出有效状态的RxRDY信号通知CPU,通知CPU8251A已经收到一个有效的数据。一个字符对应的数据可以是5~8位。如果一个字符对应的数据不到8位,8251A会在移位转换成并行数据的时候,自动把他们的高位补成0。 五、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对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如下:1.获取8位开关量可使用实验台上的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因为只要获取8位数据量,只需使用基本输入和8位数据线,所以将8255A工作在方式0,PA0-PA7接实验台上的8位开关量。2.当使用串口进行数据传送时,虽然同步通信速度远远高于异步通信,可达500kbit/s,但由于其需要有一个时钟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同步,硬件电路复杂,通常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只采用异步通信。3.由于8251A本身没有时钟,需要外部提供,所以本设计中使用实验台上的8253芯片的计数器2来实现。4:显示和键盘输入均使用DOS功能调用来实现。设计思路框图,如下图所示: 六、硬件设计硬件电路主要分为8位开关量数据获取电路,串行通信数据发送电路,串行通信数据接收电路三个部分。1.8位开关量数据获取电路该电路主要是利用8255并行接口读取8位乒乓开关的数据。此次设计在获取8位开关数据量时采用8255令其工作在方式0,A口输入8位数据,CS#接实验台上CS1口,对应端口为280H-283H,PA0-PA7接8个开关。2.串行通信电路串行通信电路本设计中8253主要为8251充当频率发生器,接线如下图所示。

    标签: PC机 串口通信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小火车啦啦啦

  • μ’nSP单片机应用及开发技术

    本章将介绍μ’nSP™系列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具体讲述SPCE061A单片机在通讯、语音领域里的应用,并详细给出了有关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程序流程图以及程序代码,供读者参考。 μ’nSP™家族产品具有电源电压范围和工作速率范围较宽、集成度高、性能价格比高以及功耗低等特点,故其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μ’nSP™家族系列产品,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发音与语音识别的微控制器(SPCE系列)、通信来电辩识应用的微控制器(SPT660x系列)、以及通用型微控制器等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于数字信号处理􀂄 用于开发研制便携式移动终端􀂄 用于开发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 用于数字信号处理1. 数字滤波器 (Digital Filter)数字滤波器是一种计算处理或算法。借助于此,可以将输入的一种数字信号或序列变换为另一种序列输出。数字滤波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语音、数字图像处理以及模式识别和频谱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数字来表示信号及其信息,并借助数字计算方法变换和处理这些信号。为了构成DSP,必须有一种部件能够快速地完成两个数值的乘法运算并将乘积累加于寄存器。“快速”意味着乘和累加(MAC,Multiply & ACcumulate)较高的运算速度。若以16位数值进行乘和累加,其结果应为32位。显然,μ’nSP™的硬件结构与其指令系统的结合足以构成DSP应用的硬件MAC单元,因而很适用于一些DSP方面的应用。

    标签: nSP 单片机应用 开发技术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qb199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