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vid Tse著,精典无线通信基础教程,英文,pdf格式,很清晰!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baitouyu
主要程序代码有 单片机与LED数码管接口 LED大屏幕显示器和接口 字符LCD 液晶显示和接口 单片机与键盘接口 A/D转换器接口 D/A 转换器接口 串行通信基础 MCS-51的串行接口 MCS-51单片机双机通信 RS-232C串行通信总线标准及其接口 存储器的扩展 串行口的I/O口扩展 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单片机温度检测记录系统
上传时间: 2016-04-12
上传用户:eruth
MSP430F5529 实验板 (MSP-EXP430F5529) 是一个用于 MSP430F5529 器件(来自最新一代具有集成 USB 的 MSP430 器件)的开发平台。该实验板与 CC2520EMK 等众多 TI 低功耗射频无线评估模块兼容。该实验板能帮助设计者快速使用新的 F55xx MCU 进行学习和开发,其中 F55xx MCU 为能量收集、无线传感以及自动抄表基础设施 (AMI) 等应用提供了业界最低工作功耗的集成 USB、更大的内存和领先的集成技术
上传时间: 2016-07-23
上传用户:alienfte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现,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着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全国综合管线事故平均每天高达5.6起,每年由于路面开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 面对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央适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文件: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地下管网应按照综合管廊模式进行开发建设。 在这种背景下,综合管廊作为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的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与推广
上传时间: 2019-08-08
上传用户:ince520
如何布署智能城市– 智能路灯想要了解有关智能城市布署的实际案例吗?Pelion 设备管理为台湾的智慧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政府官员计划在 4,000 个路灯柱上部署物联网节点,用于感应环境光线亮度并适当控制输出,以便减少能源消耗,最终达到能源成本和基础设施生命周期成本降低的目的。
标签: 智能路灯
上传时间: 2021-11-15
上传用户:kent
联通内部5G资料整理,涉及5G通信基础、5G垂直行业应用等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1-12-22
上传用户:canderile
目录1.1 电器智能化概述1.2 电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1.3 电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1.4 本课程学习内容第2章 智能电器的一次设备2.1 智能电器一次设备的功能及分类2.2 断路器及其智能控制2.3 接触器及其智能控制2.4 其他一次开关元件2.5 成套开关设备第3章 现场参量及其检测3.1 智能电器现场参量类型及数字化测量方法3.2 电量信号检测方法3.3 非电量信号检测方法3.4 被测量输入通道设计原理3.5 测量通道的误差分析第4章 被测模拟量的信号分析与处理4.1 被测模拟量的信号分类4.2 被测模拟量的采样及采样速率的确定4.3 数字滤波4.4 非线性传感器测量结果的数字化处理4.5 被测电参量的测量和保护算法第5章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设计5.1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功能和硬件模块的划分5.2 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的一般结构和设计方法5.3 其他功能模块的结构组成5.4 监控器的时序设计5.5 监控器的软件设计5.6 RTOS概念及其在监控器软件中的实现第6章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6.1 电磁兼容概述6.2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问题6.3 智能电器监控器的EMI测试标准和方法第7章 电器智能化网络7.1 数字通信基础7.2 计算机网络基础7.3 电器智能化网络中常用的现场总线7.4 电器智能化网络的设计与实施7.5 电器智能化局域网的软件开发7.6 关于网络互连技术的讨论第8章 智能电器及其应用系统设计实例8.1 低压塑壳式断路器的智能脱扣器设计8.2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器8.3 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标签: 电器智能化
上传时间: 2022-05-13
上传用户:
【第56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主从机初始化流程及通信.zip - 11.61MB【第48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单片机数据通信基础B.zip - 152.49MB【第47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单片机数据通信基础A.zip - 156.30MB【第2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初识STM8单片机家族.rar - 224.85MB【第1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开门见山谈单片机.rar - 201.34MB《深入浅出STM8单片机入门、进阶与应用实例》书籍材料.zip - 101.99MB【第D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小王子使用及测试.rar - 156.93MB【第C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小王子平台简介.rar - 87.51MB【第B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核心板使用及测试.rar - 172.49MB......
上传时间: 2022-05-27
上传用户:1208020161
项目名称: 城市人视角下的大型居住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二、项目立项依据(一)项目研究意义(限300字)1、以“城市人”作为绿色空间品质研究的理论指导,以提高居民对绿色空间的满意度为目标导向直接对标居民需求,为绿色空间的优化提出直观高效的策略,同时为国内各大居住区的区域品质提升提供新思路“城市人”是由加拿大学者梁鹤年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学的关键思想,其深刻内涵是“一个理性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的人”。以人为本的规划应通过优化人居的接触机会去提升“城市人”与其所选人居的匹配程度。在“城市人”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提取绿色空间作为“典型人居空间”的代表,提取“典型城市人”作为绿色空间的需求主体,从需求主体出发,对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复愈性、(韧性还要吗,不要的话这里该删掉了)进行分析,研究当前典型城市人的生活需求是否与典型人居环境是否相匹配,有利于提出符合“典型城市人”空间接触需求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为国内大型居住区绿色空间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参考。2、回天地区作为亚洲最大的居住区 ,以龙泽园街道为示范,优化提升其绿色空间,对北京乃至国内各大社区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回天地区是北京20多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典型超大型居住区以该典型住区为研究范例提出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映射到其他各大居住区中,在大型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回天地区因整体规模大、居住人口多而带来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优化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对缓解大城市病有着重要意义。3、回应“回天计划”,与“回天计划”的规划方案互补,为回天地区区域内绿色空间格局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优化方案《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构建首都北中轴延长线生态发展轴、打造公园化城市街区、改造连通现有公园绿地资源、打造生态绿楔组团、推进绿地与居民社区联通等多种宏观绿色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为回天地区区域内整体绿色空间格局提供了规划方案。本项目则以龙泽园街道内各级生活圈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相较于“回天计划”从更微观的角度着眼于居民对绿色空间满意度的提升,实现区域内绿色空间的优化。同时与“回天计划”的宏观规划相呼应,为“回天地区”绿色空间优化提供更精确的优化方案,为“回天计划”2025年绿色生态生活空间的基本建立出谋划策。(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附主要参考文献(限1000字)1.“城市人”理论 “城市人”理论是加拿大学者梁鹤年提出的解释空间关系的一套理论。他提出“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是通过空间的使用、布局和分配去满足人在生产、生活、生态活动中在空间接触上的物性(追求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群性(以聚居去提升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理性(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的平衡)。并且提到规划聚焦于“城市人”与人居的匹配,匹配的成败是看人居能否满足“城市人”的追求,而“城市人”的追求是基于他对不同接触机会的爱或憎。[1] 对于“城市人”,梁鹤年指出以人为本的“人”就是“城市人”,是以年龄、性别、生命阶段定义。并且“城市人”是空间接触机会的追求者和提供者。 对于“接触机会”,梁鹤年指出“居”是空间接触机会的载体,以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居密度定义。这些变量决定它承载的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因此,“居”是不同的“人”追求和供给空间接触机会的空间体现、交易之所。人聚的越多、越密,空间接触机会(包括正面与负面)越大(相对追求用的气力)。不同的“人”寻找不同的空间接触,不同的“居”承载不同的空间接触机会。[2] “以人为本”的规划如何实施?梁鹤年提出,规划肯定会引发出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人为本的规划就是在处理这些矛盾时,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性为原则:在物性上要聚焦于个人的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的满意度;在群性上聚焦于集体的满意度;在理性上聚焦于整体的满意度。[2]2. 国内外生活圈研究现状 “生活圈”的概念起源于日本,二战后的日本城乡地区差异随经济发展逐步扩大,为缩小这一差距,日本政府逐步开展生活圈建设,在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对“生活圈”概念的讨论,但是直到近几年才展开较为完整系统的研究与规划。生活圈的构建目标是根据居民实际生活所涉及的区域,打造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和便捷可达、复合共享的生活模式[4]。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包含“生活圈”的相关核心期刊的梳理,可以总结出学界对于生活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科学划定某一街道或城市的社区生活圈[5-7]以及如何提出生活圈的营建策略[8]。由此看来,中国学者在生活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对一般类型社区的生活圈规划与构建方法的思考以及策略的探讨,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已建成的大型居住社区面临的生活圈更新与发展的难题。[9]3.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在《风景园林》2021-02期的专栏讨论中,林广思教授将当前国际上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归纳为:1)研究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和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并为优化城市规划与设计出谋划策;2)研究城市绿色空间对于缓解公众精神压力,增强心理健康的作用;3)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4)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公平性和包容性;5)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4. 国内对社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的检索,以“社区生活圈”及“绿色空间”作为检索关键词,得到多篇论文在生活圈视角下对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促进老龄健康、绿色空间对生活圈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0-18],可见目前国内对于社区生活圈内绿色空间的研究与上述国际热点相接轨,对以社区生活圈为单位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有着多样化的视角,但目前各项研究趋于对绿色空间单一功能的研究与优化,而缺乏对绿色空间多种功能共同作用的重视。并且对居民的绿色空间使用满意度缺乏系统性的分析,从使用者的视角对绿色空间的优化还有待研究。因此对于社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的优化,在以人为本的“城市人”视角下,以居民满意度为研究导向,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研究与优化具有深入的探讨意义。5. “回天计划”实施现状经过《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三年生动实践,截至2020年,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品质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19] 为了更好地满足回天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着眼于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继“三年计划”后又制定了《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到2025年,回天地区城市治理和优化提升取得显著成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品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城市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多方参与共建美好家园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20]
标签: 创新
上传时间: 2022-06-08
上传用户:canderile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日益攀升,这一现象给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停车场管理方式存在着识别效率低、易出错、数据传输率低、识别距离近、必须停车减速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RFID高频有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车辆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研究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特点,对软件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与设计实现。系统由车辆基本信息管理,系统运营维护管理、车辆出入车场管理3个功能模块组成。高频标签带来了更远的识别距离和更快的识别速度,实现了高速、不停车的车辆识别,但是识别范围的扩大也给系统带来了多标签碰撞问题。针对多车辆信息碰撞的问题,本文对RFID系统的防碰撞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现有的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算法解决了典型算法在安全性上存在的隐患,在识读效率上优越于典型算法,在高吞吐率、高负载的情景下性能尤V为关油:随着停车场的日益大型化,停车场内的路径选择也影响着系统的效率。因此,本文设计一种停车场最短路径停车引导模型,为停车提供最短行驶路线。结合图论形成停车位的赋权有向图,然后利用A*算法搜索最短停车路径,通过数据库和信息显示设备引导停车,大大加快了停车速度,提高了停车场的停车位利用率。最后,在总结全文工作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