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连通性

  • DC开关电源环路补偿器设计

    摘要:建立了数字控制DC/DC开关电源闭环系统的s域小信号模型,采用数字重设计法针对给定的系统季数设计了数字补偿器。应用SISO Design Tool仿真平台,在伯德图分析和根轨连法的基础上设计了连续城的模拟补偿器,并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在建立系统s城模型时引入了模数转换器和数字脉宽调制发生器产生的延迟效应,使补偿器的设计考虑了采样速率对系统的影响,改善了传统离散设计的误盖。基于教字重设计法构建的数字补偿器实现了对脉宽调制信号的可编程精确控制,保证了变换器闭环工作良好的动态特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数字补偿器的性能。关键词:数字控制系统;模数转换;数字重设计法;数字补偿器;数字脉宽调制1引言传统的开关电源采用模拟控制技术,使用比较器、误差放大器和模拟电源管理芯片等元器件来调整电源输出电压,存在着控制电路复杂、元器件数量多以及控制电路成型后很难修改等缺点,不利于开关电源的集成化和小型化。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的迅速发展,电源的控制也已经由模拟控制、模数混合控制,进入到数字控制阶段”,具有可编程性、设计可延续性、元件数量减少、先进的校正能力等优点。以往由于DSP等控制芯片的高成本,数字控制多用于大功率AC/DC变换器、PFC功率因数校正等场合”,而对于DC/DC高频开关电源只是实现了一些数字化的简单应用,如采用MCU提供保护、监控和通信功能。随着数字控制芯片成本的降低,数字控制也逐渐应用于DC/DC直流变换器,直接参与电源的反馈回路控制,实现了信号采样补偿和PWM调节的数字化。数字PID补偿器的设计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电源的输出精度、动态响应等指标。近年来对DC/DC开关电源的数字补偿器的建模研究已有很多论述],主要基于数字重设计法和直接数字设计法。数字重设计是在传统模拟电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将数字电源简化为一个连续的线性系统,忽略了采样保持器效应后设计模拟补偿器,然后采用双线性近似(Tustin)、匹配零极点(MPZ)等方法对其离散化得到数字补偿器。直接数字设计是直接建立零阶保持器和被控对象的离散模型,再构建包括离散补偿器的反馈系统。数字重设计和直接数字设计法在高采样速率下设计的数字补偿器性能差别不是很大,只是在低采样速率下直接数字设计更加精确。

    标签: 开关电源 环路补偿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 基于模糊PID补偿器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随着近年来传动系统的发展,多电机传动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中。为了提高多电机传动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以及满足一些特定系统对于多电机精确同步的要求,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有许多方法用来研究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本文采用的是偏差耦合控制方法,利用模糊PID作为速度同步补偿器的控制算法,使用遗传算法来整定PID的参数范围,解决了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中多电机速度的同步控制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多电机同步控制的原理及其特点,根据偏差耦合控制策略的优点,确立了基于模糊PID补偿器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提出了模糊PID补偿器的设计方法。其次,利用罗克韦尔实验室现有的设备,构造了一个与生产现场类似的试验环境,设计了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在单个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电机同步控制。基于实验平台,分别对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其中包括控制系统网络的组建和硬件连线的设计和对运动控制模块进行组态以及运动控制梯形图的编制。根据本文设计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在保证系统具有优良抗干扰性能的同时,使系统获得了较好的跟随性能及同步跟踪精度。经过Matlab的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说明了本文设计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总结了所做的研究工作,并对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其它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多电机同步控制;:模糊PID;遗传算法;永磁同步电动机;偏差耦合控制

    标签: 模糊PID补偿器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zhaiyawei

  •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 出厂试验故障及不合格现象分析当出厂试验数据超出标准时,应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产生的原因并设法如以解决。现将出厂试验(包括修理后的试验)时出现的一场现象及其原因对应关系讲述如下。一、通电后不起动1)配电设备中有两相电路未接通,问题一般发生在开关触点上。2)电机内有两相电路未接通,问题一般发生在接线部位。二、通电后缓慢转动并发出“嗡嗡”的异常声响1)配电设备中有一相电路未接通或接触不实。问题一般发生在熔断器、开关触点或导线接点处。例如熔断器的熔丝熔断、接触器或空气开关三相触电接触压力不均衡、导线连接点松动或氧化等。2)电机内有一相电路未接通。问题一般发生在接线部位。如连接片未压紧(螺丝松动)、引出线与接线柱之间垫有绝缘套管等绝缘物质、电机内部接线漏接或结点松动、一相绕组有断路故障等。

    标签: 异步电动机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 经典电磁兼容

    为什么要掌握电磁兼容技术•因为:,大量的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工作,电磁干扰的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严重性;数字电路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发射。不仅使产品不能通过有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测试,甚至连自身的稳定工作都不能保证;电磁兼容标准的强制执行使电子产品必须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电磁兼容性标准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限制进口产品的一道坚固的技术壁垒。国外电磁兼容的发展·1833年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变化的磁场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1864年麦克斯韦引入位移电流的概念指出变化的电场将激发磁场,并由此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945年开始,美国颁布了一系列电磁兼容方面的军用标准和设计规范,并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使得电磁兼容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苏联在1948年制订了"工业无线电干扰的极限允许值标准我国电磁兼容的发展现状,八六年我国出台GIB151-86标准后,电磁兼容问题逐步得到重视,到九七年颁布并强制执行了GB151A--97既《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IB152A-97既《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电磁兼容国军标及保密委标准后,电磁兼容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目前已制定国家标准及军用标准三十余个,标准要求基本等同与国际标准和美军标

    标签: 电磁兼容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

  • 单片机控制液晶屏进行车速里程表的设计

    本设计通过采用单片机控制液晶屏进行车速里程表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车速里程表的电源功率损耗,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使电瓶的使用时间更加长久.本课题对于车速里程表的技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设计主要完成了以AT89C52为核心的数字显示式车速里程表的研制。硬件电路设计,绘制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绘制出控制系统PCB图;软件设计,绘制出软件流程图、编写并调试软、硬件.FC总线作为中行扩展总线,它的推出为新一代单片机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利于系统设计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而AT89C52作为ATMEL公司新一代8位COMS微处理器,拥有8K字节的可编程存储器和可擦除只读存储器。PCF8566是真正的不需要外围器件即可工作的LCD驱动器,加上二总线rC数据传输结构使其与微控制器的连线也减至最低,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显示系统的开销由本设计可以看出单片机控制系统MCU在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产品的研制推动了微处理器在汽车仪表行业中的应用速度,同时该产品同时该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签: 单片机 液晶屏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xsr1983

  • 射频连接器设计和测试技术研究

    为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信息传输中起连接作用的关键元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呈现向小型化、高频率、大功率和高可靠性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通信基站用射频连接器,在电压驻波比、射频泄漏、功率容量等方面还有较高的要求。本课题首先就射频连接器设计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重点就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做出了阐述。目前国内对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仿真技术研究较少,有鉴于此论文对射频连接器的Ansoft HFSS仿真进行了研究,诸如电K度,反射损失,插入相位及如何通过评估TDR降低s,,不连续电容及电感的补偿等。由于SMA连按器使用范围广,其结构具有一定的通用参考价值,论文在上述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和设计了标准尺寸的SMA射频连接器中心导体常用的倒扣和滚花补偿尺寸,使回损提高了10-15B,对于SMA系列连接器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实际参考价值。在Ansoft HFSS中,不仅对s参数仿真进行了研究。还采用专门用于功率仿真的模块Ephysics,研究了不同的负载和散热条件,仿真射频连接器的温度分布,找出系统耐热薄弱点以便分析改进。

    标签: 射频连接器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 几种用于IGBT驱动的集成芯片

    在一般较低性能的三相电压源逆变器中, 各种与电流相关的性能控制, 通过检测直流母线上流入逆变桥的直流电流即可,如变频器中的自动转矩补偿、转差率补偿等。同时, 这一检测结果也可以用来完成对逆变单元中IGBT 实现过流保护等功能。因此在这种逆变器中, 对IGBT 驱动电路的要求相对比较简单, 成本也比较低。这种类型的驱动芯片主要有东芝公司生产的TLP250,夏普公司生产的PC923等等。这里主要针对TLP250 做一介绍。TLP250 包含一个GaAlAs 光发射二极管和一个集成光探测器, 8脚双列封装结构。适合于IGBT 或电力MOSFET 栅极驱动电路。图2为TLP250 的内部结构简图, 表1 给出了其工作时的真值表。TLP250 的典型特征如下:1) 输入阈值电流( IF) : 5 mA( 最大) ;2) 电源电流( ICC) : 11 mA( 最大) ;3) 电源电压( VCC) : 10~ 35 V;4) 输出电流( IO) : ± 0.5 A( 最小) ;5) 开关时间( tPLH /tPHL ) : 0.5 μ( s 最 大 ) ;6) 隔离电压: 2500 Vpms(最小)。表2 给出了TLP250 的开关特性,表3 给出了TLP250 的推荐工作条件。注: 使 用 TLP250 时 应 在 管 脚 8和 5 间 连 接 一 个 0.1 μ的 F 陶 瓷 电 容 来稳定高增益线性放大器的工作, 提供的旁路作用失效会损坏开关性能, 电容和光耦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应超过1 cm。图3 和图4 给出了TLP250 的两种典型的应用电路。

    标签: igbt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 基于有蓝牙共存情况下的WiFi射频模块设计

    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带宽和技术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不断高涨的无线上网需求。Wi-Fi作为无线接入技术MLAN的主流标准口益成熟,它能够随时随地高速连接到Internet,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无线上网需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而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都集成了Wi-Fi功能,Wi-Fi和蓝牙样成为移动终端的标配。随之而来的是wi-Fi和蓝牙都工作在2.4CHZz ISM频段而引发的互相 扰问题,导致数据吞吐量下降,语音质量恶化失真,极端状况下甚至导致链路断开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寻求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实现两种技术在近距离的和谐共存,这已成为非常迫切的技术需要,也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近距离WiFi和蓝牙互相1扰的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的有效解决机制,包括基于Wi-Fi的PTA(Packet Traffic Arbitration)、AWMA(Alternating Wireless Medium Access)和DSE(Deterministic Spectral Excision),其中PTA和AWMA机制在Wi-Fi側MAC层实现,通过协调Wi-Fi和蓝牙的帧发射时间来避免相互干扰:而DSE是在Wi-Fi侧物理层PHY实现,通过一个可编程带阻滤波器(Notch Filter)来阻止来白蓝牙的窄带干扰。还有基于蓝牙侧的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它通过跳频,自动避开被干扰的频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蓝牙传输性能。

    标签: 蓝牙共存 wifi 射频模块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 射频IC MFRC522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

    1引言由于环境温度、湿度、油污等外界条件对诸如预付费水表、预付费燃气表、预付费热量表等接触式卡表的影响明显,卡座磨损、腐蚀,以及潮气、灰尘等大大缩短了对卡表的使用寿命,因此非接触卡表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这里给出了一种基于射频器件MFRCS22"的智能仪表设计,提高了智能仪表的使命寿命。2 MFRC522简介2.1 MFRC522的特点MFRC522采用串行通信方式与主机通信,可根据用户需求,选用SPIPC或串行UART工作模式,有利于减少连线,缩小PCB板面积,降低成本。MFRC522主要特点如下:高度集成的调制解调电路,采用少量外部器件,即可将输出驱动级接至天线;支持ISO/EC 14443 TypeA接口和MIFARE通信协议;支持多种主机接口:10 Mbitls的SPI接口;PC接口,快速模式的速率为400 Kbit/s,高速模式的速率为3400 Kbitls;串行UART,传输速率可以高达1 228.8 kbits,取  RS232 口;特有的发送器掉电机制可关团内部天线驱动器,即关闭RF场,达到低功耗;内置温度传感器,在过热时自动停止RF发射;独立的多组电源供电,避免相互干扰,优化EMC特性和信号退构性能;25 V-3.6 V的低压、低功耗,采用5 mmx5mmx0.85 mm的超小型HVQFN32封装。

    标签: 射频 ic mfrc522 智能仪表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学习笔记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学习笔记(一)1.1射频概念1864-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书通过电磁学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axwell方程组,并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7-189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通过电磁学实验首次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901年,马可尼利用电磁波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通f1.2射频通信电路应用简介在电子通信系统中,只有使用更高的载波频率,才能获得更大的带宽。按照10%的带宽计算,有线电视系统中使用100MHz的载波可以获得10MHz的带宽1.3射频电路设计的特点1.3.1分布参数集总参数元件:指一个独立的局域性元件,能够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提供特定的电路性能。在低频电路设计中,可以把元件看作集总参数元件,认为元件的特性仅由二传手自身决定,元件的电磁场部集中在元件内部。如电容、电阻、电感等;一个电容的容抗是由电容自身的特性决定不会受周围元件的影响,如果把其他元件靠近这个电容器,其容抗不会随之产业化。分布参数元件:指一个元件的特性延伸扩展到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再局限于元件自身。由于分布参数元件的电磁场分布在附近空间中,其特性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一个元件,在低频电路设计中可以看作是集总参数元件,但是在射频电路设计中可能需要作为分布参数元件进行处理。例如,一定长度的一段传输线,在低频电路中可以看作集总参数元件;在射频电路中,就必须看作分布参数元件。分布电容(Cp):指在元件自身封装、元件之间、元件到接地平面和线路板布线间形成非期t电容。分布电容与元件眯并联关系。分布电感(LD):指元件引脚、连线、线路板布线等形成的非期望电感。分布电感通常与元件为串联关系。

    标签: 射频通信 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