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转换式

  • 单电源低功耗A/D转换器AD7714及其应用

    介绍单电源、低功耗、高精度 A/D转换器 AD7714的特点、内部寄存器结构和外部接口;详细阐述 AD7714与单片机 AT89C51的接口技术。

    标签: 7714 AD 单电源 低功耗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CSUSheep

  • 并行输出10位模数转换器TLC1551的原理与应用

    TLC1551是美国TI公司生产的10位并行输出模数转换器,该器件转换速度快,传输数据方便,应用电路简单.文中介绍了TLC1551的管脚功能、电气特性、工作原理和时序、应用电路及模数转换的单片机基本程

    标签: 1551 TLC 并行 输出

    上传时间: 2013-07-26

    上传用户:amwfhv

  • 基于ARM系统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设计.pdf

    表面粗糙度是机械加工中描述工件表面微观形状重要的参数。在机械零件切削的过程中,刀具或砂轮遗留的刀痕,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和机床振动等因素,会使零件的表面形成微小的蜂谷。这些微小峰谷的高低程度和间距状况就叫做表面粗糙度,也称为微观不平度。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是几何测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国竞相进行粗糙度测量仪的研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粗糙度测量系统也竞相问世。对于粗糙度的测量,随着技术的更新,国家标准也一直在变更。最新执行的国家标准(GB/T6062-2002),规定了粗糙度测量的参数,以及制定了触针式测量粗糙度的仪器标准[1]。 随着新国家标准的执行,许多陈旧的粗糙度测量仪已经无法符合新标准的要求。而且生产工艺的提高使得原有方案的采集精度和采集速度,满足不了现代测量技术的需要。目前,各高校公差实验室及大多数企业的计量部门所使用的计量仪器(如光切显微镜、表面粗糙度检查仪等)只能测量单项参数,而能进行多参数测量的光电仪器价格较贵,一般实验室和计量室难以购置。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结含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职制出性能可靠的粗糙度测量仪,能有效地降低实验室测量仪器的成本,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在参考旧的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粗糙度测量仪的设计。这种测量仪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保证了测量的范围和精度;采用了集成的信号调理电路,降低了信号在调制、检波、和放大的过程中的失真;采用了ARM处理器,快速的采集和控制测量仪系统;采用了强大的PC机人机交互功能,快速的计算粗糙度的相关参数和直观的显示粗糙度的特性曲线。 论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论文分析了触针式粗糙度测量仪的发展以及现状;然后,详细叙述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设计,包括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分析、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A/D转换电路的设计、微处理器系统电路以及与上位机接口电路的设计。同时,还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进行了研究,开发了相应的固件程序及接口程序,完成数据采集软件的编写,并且对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算法进行程序的实现。编写了控制应用程序,完成控制界面的设计。最终设计出一套多功能、多参数、高性能、高可靠、操作方便的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

    标签: ARM 测量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KIM66

  • 基于ARM的超声波液位计的研制

    液位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测量参数,化工、石油、污水处理等各类工厂企业都要进行液位测量。目前,液位检测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液位测量仪表量程大、精度高、功能全,我国新型液位仪表大多依靠进口。由于超声波测量液位具有非接触测量、可测低温介质、能够定点和连续测量等优点,近年来,超声液位测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己成功应用于江河水位、化学和制药工业、食品加工、罐装液位等多种领域。 本文研制的是基于ARM的超声波液位计。传统的超声波液位计一般使用8位的单片机作处理器,采用电子元件捕捉到超声波回波信号后产生中断,判断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本文提出了使用32位ARM芯片做处理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来判断超声波传播时间的设计方案。 本文使用高性能的ARM7TDMI-S内核的芯片LPC2119作为系统的运算控制器,加强了系统对超声波回波信号的处理能力;使用A/D转换器将回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采用数字滤波处理信号,利用数值处理来判断超声波回波信号的起始点,提高了液位的测量精度;采用单换能器收发一体式电路设计,简化了液位的计算;利用LPC2119芯片内部的CAN总线控制器设计了CAN总线通信接口;选用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820进行温度补偿,避免了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ARM芯片丰富的内部资源和I/0口线有利于今后扩展功能,升级系统。本超声波液位计使用方便,精度高,能满足工业生产中的要求。

    标签: ARM 超声波液位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wt123

  • 基于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直流电机测速及控制系统

    阐述了一种基于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直流电机测速及控制系统K该系统可适用于无法采用旋转编码器和测速电机进行直流电机测速与控制的场合L 文中采用斯密特触发器、异或门、D 触发器以及可逆计数器设计了可用于脉冲

    标签: 反射式 光电传感器 直流电机 测速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busterman

  • 基于ARM的钢厂实时能耗监测系统设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能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而同时全球的能源储备越来越少。尤其是中国,几乎所有能源人均都不及世界的一半。200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节能减耗作为工作切入点,并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钢厂作为工业耗能大户,其节能减耗显得尤为重要,旧的分散式能耗测量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提出新的能耗检测方法迫在眉睫。 本文的工作就是以此为大背景,针对钢厂的能源消耗提出一种新型实时测量方法。系统以嵌入式为开发思路、WINCE操作系统丌发监测终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集中处理显示三部分。数据采集主要依赖传感器和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量并按照协议要求进行格式打包,包括电参数采集、水参数采集和天然气参数采集三部分;数据传输则采用传统的RS485工业控制网络;终端部分则以ARM为载体,WINCE为平台,开发应用程序实时处理数据。 文中详细阐述了整个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思路和软件设计流程。介绍了数据检测原理及过程,给出了底层和终端的系统通信协议及通信流程,同时通过对监测终端的描述详细介绍了WINCE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定制和在ARM9目标板上的移植,并详细阐述了基于WINCE的EVC应用程序开发,给出了部分代码。 本次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钢厂能耗数据集中实时采集技术,并完成了系统整体设计。经过测试运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已经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标签: ARM 能耗 监测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ve3344

  • 基于ARM的嵌入式小型飞行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

    飞机飞行的高度、马赫数和升降速度等参数是飞机的自动控制、导航、火控、空中管制、和告警等系统必不可少的信息。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增强,飞机上各系统对飞行参数测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有的测试系统已逐渐不能适应现代高速飞机飞行参数的测试需求,本文针对项目委托方提出的技术要求,经过对飞行参数测试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嵌入式技术,设计一款基于32位微处理器ARM的集数据采集、处理、显示为一体的测试飞机飞行高度、马赫数和升降速度的系统。 基于课题的研究内容,本文在分析研究飞机飞行参数测试原理的基础上,围绕着设计目标,从整体方案的选择、系统各部分元件的选取及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等方面阐述了主要开展的设计研究工作。重点对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气压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方法进行了深入论述。 应当指出,本文介绍的大气数据参数测试专用机,选用小型化高采样速率的硅压阻式气压传感器、高性能的32位ARM微处理器、高精度A/D转换器、专用接口芯片等优化组合,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实验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系统方案合理有效,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基本上满足了系统的设计需要。

    标签: ARM 嵌入式 飞行参数 测试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6-23

    上传用户:kr770906

  • 信号的模数转换电路

    [学习要求]掌握A/D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集成A/D转换器ADC0809的基本应用、设计方法与调试技术。[重点与难点]重点:集成A/D转换器的应用及主要性能指标。

    标签: 信号 模数转换电路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ninal

  • ARM环境下的通讯协议转换器的研究与开发

    本文介绍了通讯协议转换器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前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详细叙述了所选方案的设计过程。本协议转换器的丰控制芯片采用了基于ARM7内核的32位微控制芯片LPC2212,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采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工作稳定,实时性强,移植方便。 本文的丰要内容如下:整体的设计思路,结构组成;系统硬件的设计,丰要包括网络接口电路,USB接口电路,以及串口扩展电路;TCP/IP协议,丰要包括TCP协议,IP协议,ARP协议等;USB协议,丰要包括USB设备构架,USB数据流模型;串口数据转以太网数据和 USB 数据以及太网数据和 USB 数据转串口数据;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丰要包括信号量,消息邮箱,消息队列等;操作系统的移植,丰要包括与处理器相关的文件的改写。整个系统的硬件和底层软件部分已经完成,经串口调试软件、USB总线监测软件以及以太网数据监测软件进行实际的收发数据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 在USB和以太网驱动程序的编写中,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于USB协议,重点分析了USB协议的架构和数据流模型。对于TCP/IP协议,仔细分析了其封装和分用,分析了TCP协议、IP协议、ARP协议的原理及程序的实现。对于操作系统的移植,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并给出了丰要的代码。

    标签: ARM 环境 通讯协议 转换器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f1364628965

  • 基于ARM的μCOSⅡ移植及其CAN总线应用研究

    基于删的μC/OS-Ⅱ移植及其CAN总线应用研究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受到科学与工程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嵌入式操作系统成为嵌入式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嵌入式系统中,μC/OS-Ⅱ凭借其结构清晰、源代码开放和实时性好等优势,成了监控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热点。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与模块化硬件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可以重复利用的软硬件系统平台,不但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需求。 在国内监控领域中,大多采用了集散式监控系统,虽然克服了集中式监控系统的缺点,但还存在着效率较低,错误处理能力不强等缺点。而且设备的兼容性不好,系统实时性、可靠性也不高。采用CAN现场总线可很好的克服上述一些缺点,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CAN总线把所有挂接在总线上的智能设备联接成网络,构成自动化系统,实现对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 基于这些考虑,本文选择了以IPC2290芯片(内部集成了CAN模块)为微控制器的MagicARM2200教学实验开发板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开发平台,把μC/OS-Ⅱ这个实时微内核操作系统嵌入到该芯片中。在深入研究CAN通信模块特点和驱动的基础上,把其驱动移植到μC/OS-Ⅱ操作系统中。并在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上通过设计—个带A/D转换的CAN智能模块来阐述智能模块软硬件设计方法,这些工作为搭建基于CAN总线的实际测控系统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使用的CAN通信方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能方便和简洁的运用到各种测控系统中。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且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最后,本文作者在CAN智能模块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CAN总线的多相流动实验台的测控系统方案。

    标签: ARM COS CAN 移植

    上传时间: 2013-07-16

    上传用户:cn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