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转子

  • 可控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新方案

    提出了一种励磁回路变磁阻的可控磁通的弱磁新方法。特殊转子结构能够跟随转速变化调整励磁回路磁阻,从而调节永磁体提供的有效磁通,以达到气隙磁场减弱的目的。文中介绍了新转子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机理。分析了永磁体的受力,给出了确定弱磁扩速范围。通过电磁计算软件对该新型转子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证明了实现弱磁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标签: 永磁同步电机

    上传时间: 2021-12-12

    上传用户:默默

  • STM32 电机控制 SDK

    1.STM32 电机控制SDK 概述STM32 电机控制SDK 包含以下项目:• STM32 电机控制固件• STM32 电机控制WB• STM32 电机控制分析仪• 现有文档• STM32 电机控制固件的参考文档此软件包作为将上述所有项目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中的可执行软件提供。STM32 电机控制 SDK 取决于STM32Cube 和STM32CubeMx。因此,必须在SDK 之前安装STM32CubeMx 版本4.24.0 或更高版本。有关STM32CubeMx 的更多信息,2.电机控制固件PMSM FOC 软件库提供了用于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高性能、完善的磁场定向控制(FOC)策略实现。借助这种方法可实现电磁转矩( Te )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控制两个电流 iqs 和 ids 来实现弱磁控制功能,这两个电流值由定子的电流经数学变换得来。这种控制方式使PMSM 类似于直流电机控制那样简单,即两个控制电流量分别相当于直流电机的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因此,可以这样说,FOC 包含与转子磁通同相位和正交相位的定子电流控制与定向。这也就意味着,要有一种有效的测量定子电流和转子位置的方法。FOC 算法的结构如图 5. 基本FOC 算法结构,转矩控制中所示。3.应用编程接口4电机控制项目的剖析

    标签: stm32 电机控制 sdk

    上传时间: 2021-12-28

    上传用户:jason_vip1

  • 伺服电机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一、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Rf ,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 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 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 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 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 ,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应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 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转子静止不动。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 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 伺服电动机将反转。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 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大由于转子电阻大,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 中曲线1 所示,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 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 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因此,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2、运行范围较广3、无自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 T1 - S1 、T2 - S2 曲线) 以及合成转矩特性( T- S 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是0.1-100W 。当电源频率为50Hz ,电压有36V 、110V 、220 、380V ;当电源频率为400Hz ,电压有20V 、26V 、36V 、115V 等多种。

    标签: 伺服电机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zhaiyawei

  • 一种新颖的正弦正交编码器细分方法

    一种新颖的正弦正交编码器细分方法摘要,提出了一种不用查询表的正弦正交编码器细分方法利用控制系统临界稳定原理生成一个高频数字正弦载波与采样得到的正弦编码信号实时比较来获取相位信息,与传统查询表细分方法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整个细分过程通过软件实现,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同时阐述了影响细分分辨率的因素,推导出了防止电机高速运行时细分混登的条件;最后,以一台7kw的电梯用永磁同步电机配套海德汉的ERN487-2048正弦增量式编码器为平台,验证了该细分方法用于转子初始位置识别及速度控制的可行性.关键词,正弦编码器,细分,永磁同步电机,电梯,转子初始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梯的体积载重量功耗调速精度及调速范围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永磁同步电机以功率密度大气隙密度高转矩电流比高转矩惯量比大寿命长及结构简单等优点成为无齿轮电引机的首选 对于正弦波永磁同0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坐标变换中的转子位置角是否能准确实时地检测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高性能要求的系统一般采用分辨率高的光电式编码器检测转子位置.

    标签: 正弦正交编码器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

  • STM32F10XXX正交编码器接口应用笔记

    在马达控制类应用中,正交编码器可以反馈马达的转子位置及转速信号.TM32F10x系列MCU集成了正交编码器接口,增量编码器可与MCU直接连接而无需外部接口电路。该应用笔记详细介绍了STM32F1Ox与正交编码器的接口,并附有相应的例程,使用户可以很快地掌握其使用方法.1正交编码器原理正交编码器实际上就是光电编码器,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较其它检测元件有直接输出数字量信号,惯量低,低噪声,高精度,高分辨率,制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增量式编码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一般在码盘上刻A.B.Z三道均匀分布的刻线,由于其给出的位置信息是增量式的,当应用于伺服领域时需要初始定位格雷码绝对式编码器一般都做成循环二进制代码,码道道数与二进制位数相同。格富码绝对式编码器可直接输出转子的绝对位置,不需要测定初始位置,但其工艺复杂、成本高,实现高分辨率、高精度较为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增量式正交编码器,它产生两个方波信号A和B,它们相差+-90.其符号由转动方向决定。如下图所示:图1:增量式正交编码器输出信号波形2 STM32F10x正交编码器接口详述STM32F10x的所有通用定时器及高级定时器都集成了正交编码器接口,定时器的两个输入TII和TI2直接与增量式正交编码器接口,当定时器设为正交编码器模式时,这两个信号的边沿作为计数器的时钟,而正交编码器的第三个输出(机械零位),可连接外部中断口来触发定时器的计数器复位.

    标签: stm32 接口 正交编码器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的MATLAB仿真

    1引言随着高r能永磁材料、电力电了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永同步电机PMSMD)的应用领城不扩大。由于对电机控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仿真模型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永司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SM控制系统建模的方法,在此仿真模型基础上,可以十分便捷地实现和验证控制算法。因此,它为分析和设计PMSM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为实际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新的思路。2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水磁同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分别为U.v.w,各相绕组平面的轴线在与转子轴垂直的平面上,三相绕组的电压回路方程如下;式中,U L,为各相绕组两端的电压14A为各相的线电流,中uoyow为相统组的总磁链,R为定子每相绕组的电阳:P为微外算子(d/at).磁链方程为:

    标签: 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动机 matlab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三相六拍步进电机plc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应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实现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各个领域自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十分广泛,是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本设计是用PLC实现三相六拍步进电机驱动过程控制,使步进电机动作的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而且系统构成十分灵活,便于在线修改。第一章课题任务分析1.1三相六拍步进电机概况一般电机都是连续旋转,而步进电机却是一步一步转动的,故叫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子为多极分布,定子上嵌有多相星形连接的控制绕组,由专门电源输入电脉冲信号,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该电机就转过一定的角度,因此步进电机是一种把脉冲信号变为角度位移的执行元件。步进电机有多种通电方式,以下介绍三相六拍步进电机通电方式的基本原理(以转子四个齿为例,即齿距角为90");

    标签: 步进电机 plc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

  •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机,它利用电子换相代替机械换相,既具有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又具有交流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并且体积小、效率高,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构成、运行原理、特性分析和其转子位置信号的检测方法;然后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及相应软件,最后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并分析了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及给出了相应解决的方案。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参数、成本及灵活性等各方面的要求,本控制系统设计了以Atmega8L单片机及ECN30206集成驱动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Atmega8L单片机对由ECN30206构成的功率驱动电路进行转速PID闭环控制、并定时采集电流信号对电流进行过流保护及采用Max7219串行显示转速、电流、相关故障信息,通过光电隔离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诸如转向等控制及接收外部信息,通过RS-485总线接口与外部其它系统交换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协调各部分的工作。

    标签: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aben

  • PMSM电机的无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AN1078

    设计者根据对环境的需求,希望能不断开拓高级电机控制技术,用以制造节能空调、洗衣机和其他家用电器产品。到目前为止,较为完善的电机控制解决方案通常仅用作专门用途。然而,新一代数字信号控制器(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DSC)的出现使得性价比高的高级电机控制算法最终成为现实。例如,空调需要能够对温度作出快速响应以迅速改变电机的转速。因此,我们需要高级电机控制算法,以制造出更加节能的静音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磁场定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脱顾而出,成为满足这些环境需求的主要方法。本应用笔记讨论了使用Microchip dsPIC0DSC系列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进行无传感器FOC的算法。为什么使用FOC算法?BLDC电机的传统控制方法是以一个六步的控制过程来驱动定子,而这种控制过程会使生成的转矩产生振荡。在六步控制过程中,给一对绕组通电直到转子达到下一位置,然后电机换相到下一步。霍尔传感器用于确定转子的位置,以采用电子方式给电机换相。高级的无传感器算法使用在定子绕组中产生的反电动势来确定转子位置。六步控制(也称为梯形控制)的动态响应并不适用于洗衣机,这是因为在洗涤过程中负载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并随实际洗涤量和选定的洗涤模式不同而变化。而且,对于前开式洗衣机,当负载位于滚筒的顶部时,必须克服重力对电机负载作功。只有使用高级的算法如FOC才可处理这些动态负载变化。

    标签: pmsm 电机传感器 磁场 定向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shjgzh

  • 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

    本课题采用了基于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此种方法利用内置式电机的凸极性的特性,适合于电机在低速运行状态下对转子位置和转速进行估算,对运行中的电机参数变化不敏感,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采用了以内置式电动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数学模型,并介绍了矢量控制坐标变换方法、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进而阐述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提出高频电压信号注入的方式,通过对载有转子位置信息的高频信号进行处理,对转子的磁极位置和转速等信息进行估计计算。本文还通过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基于高频信号注入法原理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无传感器控制仿真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种算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使用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TMS320F28335为核心芯片,搭建了控制系统电路,并同时介绍了系统的电源电路、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流保护电路等硬件电路。另外对控制算法中的主要部分,包括PWM中断程序、矢量控制程序、数字滤波器的算法都进行了介绍。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无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法适用于电机在低速时的控制要求,动态性能较好,能够准确跟踪转子的实际位置,估算转子转速,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较好,实现了无传感器控制的实验目的。

    标签: 高频电压信号 pmsm 传感器 矢量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