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跳频技术

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SpreadSpectrum;FHSS)在同步、且同时的情况下,收发两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频载波来传送讯号,对于一个非特定的接收器,FHSS所产生的跳动讯号对它而言,也只算是脉冲噪声。FHSS所展开的讯号可依特别设计来规避噪声或One-to-Many的非重复的频道,并且这些跳频讯号必须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个以上的跳频讯号、且跳频至下一个频率的最大时间间隔(DwellTime)为400ms。
  • 论文-面向5G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比较

    面向 5G 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比较 摘 要: 介绍了几种面向 5G 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 滤波器组多载波( FBMC,Filter Bank Multicarri- er) 、通用滤波多载波( UFMC,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 和广义频分复用( GFDM,Generalized Fre- 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的基本原理,并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5G) 支持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的 角度对三种多载波传输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三种多载波传输技术的带外泄露较低,FBMC 系统 不使用 CP( CP,Cyclic Prefix) ,因此具有很高的时频效率,但 FBMC 系统帧的长度比较长,不适合短 包类业务; UFMC 对一组连续的子载波滤波,可以支持较短的帧结构,但 UFMC 不使用 CP,复杂度较高; GFDM 基于独立的块调制,具有灵活的帧结构,鲁棒性好,复杂度比前两者 低,便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 多载波;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滤波器组多载波; 通用滤波多载波; 广义频分复用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2-02-25

    上传用户:kingwide

  • 解读5G八大关键技术

    解读 5G 八大关键技术 【摘要】5G 不是一次革命,5G 是 4G 的延续,我相信 5G 在核心网部分不会有太 大的变动,5G 的关键技术集中在无线部分。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觉得首先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 5G?不是因 为通信工程师们突然想改变世界,而炮制了一个 5G。是因为先有了需求,才有了 5G。什么需求? 未来的网络将会面对:1000 倍的数据容量增长,10 到 100 倍的无线设备连接, 10 到 100 倍的用户速率需求,10 倍长的电池续航时间需求等等。坦白的讲,4G 网络无法满足这些需求,所以 5G 就必须登场。 但是,5G 不是一次革命。5G 是 4G 的延续,我相信 5G 在核心网部分不会有 太大的变动,5G 的关键技术集中在无线部分。虽然 5G 最终将采用何种技术,目前 还没有定论。不过,综合各大高端论坛讨论的焦点,我今天收集了 8 大关键技术。 当然,应该远不止这些。 1.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我们知道 3G 采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DMA ,DS-CDMA) 技术,手机接收端使用 Rake 接收器,由于其非正交特性,就得使用快速功率控制 (Fas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来解决手机和小区之间的远-近问题。 而 4G 网络则采用正交频分多址(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2-02-25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 从3G-5G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综述

    从3G-5G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综述一、概述: 干扰,泛指一切进入信道或通信系统对合法信号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影响非期 望信号。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是影响无线网络掉话率、接通率等系统指标的重要 因素之一。它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通话质量。 1.1、干扰的分类: (1)、从频段上可分为上行干扰与下行干扰。上行干扰定义为干扰信号在移 动网络上行段,基站受外界射频干扰源干扰。上行干扰的后果是造成基站覆盖率 的降低。物理上看,在无上行干扰的情况下,基站能够接收较远处手机信号。当上 行干扰出现时,期望的手机信号需强于干扰信号,基站才能与手机联络,因此手机 必须离基站更近,因此造成了基站覆盖率的降低。下行干扰是指干扰源所发干扰 信号在移动网络下行频段,手机接收到干扰信号,无法区分正常基站信号,使手机 与基站联络中断,造成掉话或无法登记。由于基站下行信号通常较强,对 GSM 来说, 当某一下行频点被干扰时,手机能够选择次强频点,与其他基站联络。而 CDMA 本 身即自扰系统,因此上行干扰的危害比下行干扰更严重。

    标签: 3g 综述 区间 干扰 抑制 5g

    上传时间: 2022-02-25

    上传用户:kingwide

  • 5G通信系统中massive-MIMO-FBMC技术的结合概述

    5G通信系统中massive-MIMO-FBMC技术的结合概述摘要为了应对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中更高数据率和更低时延的需求,大规模MIMO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已经被提出并被广泛研究。大规模 MIMO技术能大幅度地提升多用户网络的容量。而在5G中的带宽研究方面,特别 是针对碎片频谱和频谱灵活性问题,现有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不可能应对未来的挑战,新的波形方案需要 被设计出来。基于此,FBMC(filter bank multicarrier)技术由于具有比OFDM低 得多的带外频谱泄露而被受到重视,并已被标准推进组IMT-2020列为5G物理层 的主要备选方案之一。 本文首先回顾了5G中波形设计方案(主要是FBMC调制)和大规模多天线系 统(即massive MIMO)的现有工作和主要挑战。然后,简要介绍了基于Massive MIMO的FBMC系统中的自均衡性质,该性质可以用于减少系统所需的子载波数 目。同时,FBMC中的盲信道跟踪性质可以用于消除massive MIMO系统中的导频 污染问题。尽管如此,如何将FBMC技术应用于massive MIMO系统中的误码率、 计算复杂度、线性需求等方面仍然不明确,未来更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在massive MIMO-FBMC方面展开来。 关键词:大规模MIMO;FBMC;自均衡;导频污染;盲均衡

    标签: 5G 通信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2-25

    上传用户:

  • 雷达技术丛书 雷达接收机技术

    雷达接收机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介绍了雷达接收机系统及其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技术,阐述了雷达接收机和频率源系统及电路的基本理论、主要组成以及测试方法等,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现代雷达接收机和频华源的各种新技术。其内容力求实用、先进、通用、系统和完整全书共分8章,其中包括∶第1章概论,第2章雷达接收机的基本理论,第3章宙达接收系统设计,第4章雷达频率源,第5章雷达接收机的工程设计,第6章宙达接收机的电路设计技术,第7章需达接收机和频率源的测试技术,以及第8章现代雷达接收机设计展望。本书作为"雷达技术丛书"之一.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雷达系统、防空体系和相关领域研究、制造、维护、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雷达部队官兵,同时也可作为隐等学校电子工程系雷达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标签: 雷达 接收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射频 PCB 设计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现在的电子产品搭载无线通讯功能是越来越普遍了,而无线通讯技术是依赖于PCB上的射频电路来实现的,并且需要专业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工具。现将模组射频电路PCB 设计分享给大家。

    标签: 射频 pcb

    上传时间: 2022-06-05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 高 PF 无频闪 LED 线性恒流驱动芯片 PM2026 手册

    PM2026 规格书PM2026是一款高性能、高效率、高PF值的无频 闪LED线性恒流驱动芯片,电源系统结构简单, 只需很少的外围元件就可以实现非常优秀的恒 流特性。在实现精简的外围电路、较小的驱动器 体积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PM2026内部集成了我司专利的双路开关恒流源 在实现高PF的同时消除了输出电流纹波。另外芯 片采用高压直供电技术,不用外接电阻电容。

    标签: PM2026 线性恒流驱动芯片 LED

    上传时间: 2022-06-10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 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缴费系统

    单片机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它靠程序运行的,并且程序是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将单片机技术和射频卡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必然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对比磁卡系统,单片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高,操作方便,快速。卡片可扩展其它应用,而且一张卡片可以用于多个不同应用行业。本设计开发了一个简易实用的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缴费系统。主要设计思路是通过读写模块读取射频卡中的用户信息,传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信息将送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同时经过串行通信模块与PC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料管理。系统设计的广展和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典型电路,为硬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适当余地,以便进行二次开发;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本设计将分成绪论,系统介绍,系统硬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系统仿真测试,共五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概述本设计的背景意义及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系统硬件设计是本设计的主要部分,包括AT89C52,ZLG500A和LCD12864等各功能模块及元器件的作用和原理,电路设计;系统软件设计主要简述上位机的界面设计软件VB的特点和所使用的主要控件或函数,及其界面功能和界面程序框图;系统仿真测试主要是使用软件仿真测试,展示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标签: 单片机 射频卡缴费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

  • CCD相机电子快门控制技术的研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它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器件,是一种新型的固体成像器件。它既具有光电转换的功能,又具有信号电荷的存储、转移和读出的功能。CCD应用技术是光、机、电和计算机相结合的高新技术。目前,CCD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处理的前端,它通过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便于后续电路的处理。本文从CCD出发,系统地介绍了CCD的发展、结构、特点和分类,并以CV-A50/CV-A60相机为例,阐述CCD相机的控制时序,并介绍了调光的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以AT mega16单片机为例,详细地介绍了用AVR单片机控制调光的硬件和软件的实现,为调光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目前,视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监控和测量领域,并在宁航、遥感、军用设备、自动控制等方面有很多应用。民用的CCD相机,广泛应用在各种需要监视和图像采集的环境中。例如:银行监视器的镜头,数码相机镜头,数码摄像机镜头,手机镜头等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视频技术通常由采集,处理和分析三部分组成。作为图像采集前端的CCD,承担着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任务,直接影响着后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效果,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快门时间是CCD的重要指标,影响着CCD的图像质量和速度。因此,合理的选择快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相机具有自动快门,能够较好的控制曝光时间,有些可以通过跳线设置快门,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设置。先进的快门控制是通过调光板实现的,通过对背景环境的预测,结合一定的算法,来合理的设置快门时间。一般来说,CCD相机可以内部产生各种同步信号和控制时序,也可以通过外部控制来调节CCD的快门时间和相机的进光量,以达到帧速度和视频质量的较好匹配。目前,对CCD相机调光的控制可分为机械调光,液品调光和电子调光等方式 其中,电子调光是常用的方式。本设计基于AT megal6单片机控制,通过C语言编程,达到调光的目的。

    标签: ccd 电子快门控制技术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

  • 双频超声波清洗机的研制

    功率超声波应用技术已经在清洗、乳化和加工等方面取得可观的成效。超声消洗是功率超声技术最广泛也较成熟的一种应用,并且H益向各行各业渗透。超声波清洗中的压电换能器常因驱动电路的输出频率没有谐振在压电陶瓷片的共振频率上,因而导致压电陶瓷片的Q值下降,损耗加大,继而使得陶瓷片发热,效率减小而发生断裂。因此共振频率是压电陶瓷超声波换能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随负载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或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化,换能器馈电电路能否自动跟踪其共振频率就变得很重要。此外,由于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清洗机设备多采用单一频率的工作方式,也就是每套设备只能工作在一个超声频率上,这使得结构复杂的工件得不到充分清洗,同时,由于驻波场的形成,造成清洗盲区,使清洗效果不均匀。本文以半桥变换器为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驱动电路,以脉宽调制器3525为脉冲波产生电路,采用单片机8951,DAC0832D/A转换器及软件技术,设计出具有频率跟踪功能的双频超声波发生器,较好地消除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槽内由驻波引的清洗死角,有效地提高了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效率。实验表明,采用双频超声波清洗方式的超声波清洗机,工作稳定、高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双频超声波发生器;动态阻抗匹配:超声波换能器;频率跟踪;单片机

    标签: 超声波清洗机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