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对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作了分析,并阐述了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从适用于大功率应用场合的电流型并联负载谐振逆变器出发,对比了并联谐振逆变器各种调功方式的优缺点,提出采用高频Buck斩波器做为调节电源输出功率的手段。文中重点对并联谐振逆变器进行分析,对比其各工作状态,指出为保证逆变器可靠运行采用固定重叠角的控制策略,逆变器谱振负载工作在容性准谐振状态;采用基于DSP的数字锁相、频率自动跟踪控制策略,逆变器开关频率快速跟随负载固有频率的变化,谐振负载工作在所期望的弱容性准谐振状态。文中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输出功率的方法,提高了电源的输出控制精确度。本文详细阐述了并联型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过程,分析了主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关键器件的选型,控制系统采用T1公司的TMS320LF2407A DSP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种可靠的运行保护机制,并对电源的散热系统进行了仿真设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成功研制出了一台功率为60kw的高性能的并联型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的电气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指标要求,有利于提高感应加热热场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感应加热的谐振频率。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封装库(Protel PCB),电阻、电容、电感.rar
上传时间: 2022-06-28
上传用户:kingwide
我们板上电源最常用的非隔离DC-DC电源主要有两种拓扑,BUCK和BOOST,其中电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参数。本文简介这两种电源电感的选型计算。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默默
本书以单一电阻元件电路为起点,以每次添加元件组成一种新的应用电路为主线组织内容。全书共8章:第l章介绍电阻器的识别与使用、交直流电阻电路及其应用、万用表的使用等内容;第2章介绍电容器的识别与使用、RC电路及其应用、示波器的使用等内容;第3章介绍电感器的识别与使用、感性电路及其应用、谐振电路及其应用、变压器的应用等内容;第4章介绍二极管的识别与使用、二极管电路的应用等内容;第5章介绍三极管的识别与使用、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6章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 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正弦波振荡器的安装与测试等内容;第7章介绍三端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脉宽调制开关型稳压电路等内容;第8章介绍半控型、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识别与应用等内容。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作为点职高专院校电子、通信; 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负载的多样化,特别是负载功率的多变性,以及人们对设备成本投入的最低化和阶段化,需要适用面更广,稳定性更高,还需要具备冗余性和可扩容性的电源与之相适应。这些都对传统的集中式电源提出了挑战,随着模块化分布式电源的技术发展,模块电源系统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电源的发展趋势。本文以220V交流输入,42V-58V直流输出的AC/DC型模块电源单元为研究对象,选用PFC+LLC谐振回路为主电路拓扑。首先介绍了PFC主电路和控制芯片,给出主要参数的设计,并介绍PFC电路的保护和延时电路;然后分析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LLC谐振变换器的主要特性,给出主要参数的设计,并介绍了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案和控制芯片,再次介绍了均流控制方法,重点研究分析了最大电流均流法和限流最大电流均流控制,提出了非选择性共同控制模式和选择性控制模式两种均流控制方案。最后设计制作220V交流输入,输出功率3kW的模块电源,并进行了不同谐振频率(40kHz1与100kHz)以及不同电路布局下的对比试验研究,以谐振频率为100kHz的模块电源为例,进行了并机均流试验研究,给出了试验波形和结果。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可能的改进方向。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讲解电子电路入门基础: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与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光电器件、场效应管、传感器、基础电子电路等入门篇也已上传:http://dl.21ic.com/download/ic-306150.html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提高篇》的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部分,其中模 拟电路部分的内容有电路分析基础、放大电路、放大器、谐振电路、滤波电路、振荡器、 调制电路、解调电路、变频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晶闸管电路,数字电路部分 的内容有数字电路基础、门电路、数制、编码、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 路、脉冲电路、D/A转换器、A/D转换器和半导体存储器。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此评估硬件的目的是演示Cree第三代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在全桥LLC电路中的系统性能,该电路通常可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DC充电器。 采用4L-TO247封装的新型1000V额定器件专为SiC MOSFET设计,具有开尔文源极连接,可改善开关损耗并减少门电路中的振铃。 它还在漏极和源极引脚之间设有一个凹口,以增加蠕变距离,以适应更高电压的SiC MOSFET。图1. 20kW LLC硬件采用4L-TO247封装的最新Cree 1000V SiC MOSFET。该板旨在让用户轻松:在全桥谐振LLC电路中使用4L-TO247封装的新型1000V,65mΩSiCMOSFET时,评估转换器级效率和功率密度增益。检查Vgs和Vds等波形以及振铃的ID。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zhaiyawei
高频化、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是DC/DC变换器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硬开关变换器限制了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提高。移相全桥PWNZVS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主开关管的ZVS,但滞后桥臂实现ZVS的负载范围较小:整流二极管存在反向恢复问题,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输入电压较高时,变换器效率较低,不适合输入电压高和有掉电维持时间限制的高性能开关电源。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是直流变换器研究领域的热点,可以较好的解决移相全桥PWMZVSDC/DC变换器存在的缺点。但该变换器工作过程较为复杂,难于设计和控制,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以LLC串联谐振全桥DC/DC变换器作为研究内容。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对LLC串联谐振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基频分量近似法建立了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主开关管实现ZVS的条件,推导了边界负载条件和边界频率,确定了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区域,推导了输入,输出电压和开关频率以及负载的关系。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扩展描述函数法建立了变换器在开关频率变化时的小信号模型,在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动态性能的要求设计了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讨论了一台500m实验样机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问题,给出了设计步骤,可以给实际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最后给出了实验波形和实验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22-07-21
上传用户:
变压器与电感器设计手册 第4版里面主要是变压器设计和电感器设计的书籍资料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
可语音播报的单片机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设计论文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RLC智能测量仪器,能够智能地识别出待测元件是电容、电感还是电阻;能精确测量出电阻、电容、电感的参数值,同时还能加入语音播报的功能;可以实现量程电阻的自动转换,无须人工选择档位;对测量仪进行扩充后还实现了二极管、三极管的测量。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